1.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一国金融体制、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石。“信用”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和古希腊时期,其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涉及更为广泛的心理学范畴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是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守约行为,表现为公众对社会规则或人与人之间约定规则的自觉遵守。狭义的信用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履约能力。买卖双方之间无需立即付款或利用财产作为担保,而仅以信用为保证所进行的价值交换及相关制度。刘继忠(1994)认为,信用是指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交货,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吴敬琏(2001)认为,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的偿付承诺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需付现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必具的要素。
现代意义上的信用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关系,因此属于狭义信用范畴。其内容包括商品交换或其他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所实行的以契约或合同为基础的资金借贷、承诺、履约的能力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和形成的信用制度与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也是维系市场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公平与有序竞争,其外在的保障是法律体系,其内在的约束机制则是信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信用对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和个人而言,信用则是获取或给予承诺以保障相关经济活动能够顺利、便捷的实施,比如获取或给予与之有经济往来企业的商品信用、银行的信用配给、投资人购买企业债券、信用卡借款等。信用是现代企业和个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信用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信用制度与信用体系,市场经济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如果企业和个人不加强自身的信用管理,就失去了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通行证。
2.信用和信息不对称
信用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按信息不对称发生时间,可以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而事后信息不对称则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优势方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而信息劣势方则可能受损。比如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就是信用的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则是指合约签订以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方故意促成或放任损害信息劣势方利益的事件发生,比如保险欺诈等问题就属于道德风险。
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下,信用便成为克服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源于对过往信息的积累和综合评价,其作用在于减少交易成本,使原本不能发生的交易变得有利可图,社会经济活动也因此得以更为广泛和快速的发展。(www.xing528.com)
3.信用风险
信用既然是以过往的信息为基础,便也存在风险,即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也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和各类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定义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包括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使企业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既能直接影响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能影响到一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和发展,甚至还能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20世纪80年代初的债务危机给各国银行业和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此以后,银行业普遍认识到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正是这种原因,巴塞尔委员会不断提出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办法以加强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并于1988年出台了以规范信用风险为主的《巴塞尔协议》。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规定不同的权数来量化风险,逐渐成为世界各大银行信用风险资本充足性的通用标准。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了巴塞尔协议存在的信用风险权数、级距区分过于粗略等问题;加之资本套利的盛行以及近几年大型银行规模及复杂度的增加,巴塞尔协议的不足更加凸显。因此,经过多次修改后,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公布新巴塞尔资本协定草案,修正了之前的信用风险评估标准,并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都纳入银行资本计提考量,以期规范国际型银行风险承担能力。
尽管有《新巴塞尔协议》的国际规范,但是政府监管的不到位、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漏洞、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而置规范和法规于不顾、金融衍生工具的推陈出新、复杂程度不断加深,等等,使得信用风险始终困扰着许多国家金融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和稳步发展,威胁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21世纪初期发生的安然事件、世界通信企业财务造假案等一系列财务丑闻,使许多与其有融资关系的银行受到牵连。2007年美国开始经历次贷风波,而后演变为严重的信用危机,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银行业倒闭危机频现,如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银行破产倒闭频率刷新了历史纪录。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又一轮金融风暴在整个银行体系内扩散,实体经济也遭受重创,危机随之向全球蔓延,最终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随之进入萧条期。
目前,信用风险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直接影响资产组合的信用管理、风险定价、套利交易、组合集中和分散、抵押管理及其他战略决策过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金融业的风险出现了新的特点。如1998年美国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企业(LTMC)走到濒临破产的边缘,其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的。由于受到国际油价突然大幅下跌的影响以及受到俄罗斯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停止国债交易、冻结国外投资者贷款偿还期90天等突发事件的冲击,诸多含有信用风险债券的价值瞬间大幅下降。再如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复杂性,也带来了更大和更复杂的信用风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对复杂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和资产定价之间出现了偏离。次级贷款的信用质量没有得到正确评估,突发事件、宏观政策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大了信用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
历经数次金融风波和危机后,各国市场和金融机构开始更加重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综合模型的定价和估值,求助于更为先进和完善的信用模型来管理信用风险。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银行构建内部信用风险模型,并将其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际清算银行制定,同时得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参与制定并同意实施的全球金融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Ⅲ》也于2010年应运而生。作为第三版的巴塞尔协议,着眼于应对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体系监管不到位和对金融资产信用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研究俨然已经成为今后若干年内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