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析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社会交换视角考虑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可将用户的决策过程看成交换行为过程。众包平台为知识贡献者和需求者提供了知识交换的场所,知识贡献者不仅是知识提供者同时也是组织或企业知识的创造者,社会交换理论从社会学视角解释了基于互惠互利的众包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试图平衡成本和效益的潜在社会交换,认为最大化收益是引导用户持续性行为的根本。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析

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Homans[66]将人看作为理性人,指出人的社会行为归因于社会交换,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行为是由受到奖励和报酬的交换驱动。但是,Homans仅从个人层面解释人的行为,而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一员中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的影响。Blau(1964)[67]从社会结构特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个体是在某种期望的基础上参与社会互动,并以认可、地位和尊重等社会报酬作为交换,强调双方在交互中不仅会发生经济交换关系,还存在社会交换关系。

从社会交换视角考虑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可将用户的决策过程看成交换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满足平衡,达到期望、互利、公正条件时,知识贡献者与需求者的社会交换才得以持续。其持续性决策取决于知识贡献者对交换关系结果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由贡献者和需求者之间关系的满意水平决定的[68]。关系的满意是知识贡献者最初期望与行为关系产出的比较,知识贡献者理性分析与计算以往行为结果,当贡献者的期望回报大于实际付出(成本),也就是说知识贡献者付出的成本越低,需求者提供的社会性收益越高,知识贡献者则越满意,社会交换才会发生,从而促进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知识贡献者与需求者的交换体现在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两方面。经济交换指贡献者通过提供知识、经验帮助需求者解决问题,而需求者以金钱、奖金等奖励的方式作为交换,而知识贡献者与需求者持续的社会交换是基于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双方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或协议约束,知识贡献者可能会收获地位、名声、社会认可等、双方在交换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信任、责任感。反之,若知识贡献者获得的远远低于它的付出,则会对关系产生不满意感,可能会导致持续行为的中断,用户对利益有意识的评价将影响他们的持续行为。(www.xing528.com)

众包平台为知识贡献者和需求者提供了知识交换的场所,知识贡献者不仅是知识提供者同时也是组织或企业知识的创造者,社会交换理论从社会学视角解释了基于互惠互利的众包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试图平衡成本和效益的潜在社会交换,认为最大化收益是引导用户持续性行为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