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交换理论:基本概念解析

社会交换理论:基本概念解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交换理论进行了扩展,Blau[33]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扩展了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交换既有经济交换关系,又伴有社会交换关系,用户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考虑认为收益大于成本才会发生经济交换关系,而社会交换关系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未必能保证用户的收益大于成本,其核心是基于双方互惠的行为结果。

社会交换理论:基本概念解析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最早由Homans(1958)[29]在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提出,主张社会交换是人类的理性行为,从理性的视角阐释了个体行为受交换活动的支配,并能够为它们带来利益,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连接就是一种社会交换。在社会活动中,个体的行为决策是以衡量成本与收益为基础,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个体会执行行为,反之,终止行为,也就是说,社会交换是个体理性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活动。人们通过互利互助的行为获得个体主观规范、情感、价值观念、信念文化正义等回报,如获得尊重、感受到了快乐、自我价值得以体现等。理想状态下,人们的社会交换活动是公平的、平等的,但实际社会环境下,这种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30]。Thibaut和Kelley(1959)[31]提出人际关系和群体运作的理论,学术界正式将其称为社会交换理论,指出社会交换可以在两个人之间,也可以在群组之间,其核心是交换的双方都有交换的需求,同时要具有与对方相交换的资源(无论是何种资源只要能满足交换方的需求即可),交换的双方最终实现互帮互助的目标[32]。随后,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交换理论进行了扩展,Blau(1964)[33]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扩展了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交换既有经济交换关系,又伴有社会交换关系,用户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考虑认为收益大于成本才会发生经济交换关系,而社会交换关系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未必能保证用户的收益大于成本,其核心是基于双方互惠的行为结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