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价值理论是成就动机理论建构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观点,也是动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经历了早期阿特金森J.W.Atkinson(1958)[1]期望价值到现代期望价值的演变,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解释与不同成就相关的行为,它认为期望价值的动机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对目标的评价或成功驱力;第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或成功预期,并以量化的形式表达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对达到目标的动机大于可能达到目标的动机,就说明个体具有积极的成就动机,反之,用户具有消极的成就动机。但是,阿特金森期望价值理论的缺陷在于它将取决个体动机水平的内容以机械量化的形式表达,而在现实生活中,用户的行为动机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仅通过机械量化的方式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动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随着理论的广泛应用,很多学者对阿特金森期望价值理论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其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是Eccles(1983)[2]等人提出的成就表现与选择期望价值模型,并将其提出的理论应用于数学成就中,模型中包括了任务价值和期望因素,如图3-1所示。
(www.xing528.com)
图3-1 Eccles早期期望价值模型
随后Bandura A(1996)[3]在其研究中将成功期望划分为两个方面,即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效能是指个体的信念,而结果则表示确信程度,它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完全用成功期望来代替,而Eccles早期提出的模型中更加趋向于效能期望。在借鉴Bandura A研究结论v基础上,Eccles(1998)[4]将期望价值划分为成就价值、内在价值、实用价值和权衡价值(代价),并给出各个价值的内在含义。成就价值表示完成任务而体现出的个体的重要性;内在价值表示个体的心理反应,如愉悦、乐趣、兴趣等;实用价值表示完成任务对当下或未来个体发展的有利程度;权衡价值(代价)也可称为花费,表示完成任务所要付出的努力,是期望价值的消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