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四方面均达到可构成一种“专项能力”,这个专项能力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又构成了一项“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日本的产学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政府支持指导下推进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的模式。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的职业教育模式。接受双元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职业基础教育,集中学文化课和职业基础课,学生要从职业类别中(以经济、技术、社会工作或服务三个领域为主)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第二学年转入所选定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作者为目标的教育。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德国双元制被看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被人们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2)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泛指职业教育的培训和办学单位,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TAFE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并进行管理,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所在州政府共同承担办学所需经费,其中75%由州政府承担、25%由联邦政府承担。毕业后100%就业是TAFE学院的教育理念和最终目标,形成了一种在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的,以客户(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多层次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该模式受北美和英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强调能力本位和资格证书,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制定全国统一的TAFE标准,推行国家能力标准体系,TAFE每年提供上百种课程,这些课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只是理论的学习,更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就业。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基础上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作为澳大利亚职业与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得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

(3)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能力本位教育培养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与本职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四方面均达到可构成一种“专项能力”,这个专项能力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又构成了一项“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其核心是强调对受教育者的能力训练,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合理制定受教育者的能力目标,再由能力目标服从具体岗位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最后利用能力分析表来评估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入学学员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强调严格的科学管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随时招收不同程度的学生并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课程可以长短不一,毕业时间也不一致,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从而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科目、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由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显著的优越性,它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一度曾成为世界职教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1]

(4)日本的产学官模式。

日本的产学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政府支持指导下推进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的模式。具体表现在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进行引导、扶持和干预;企业通过投资项目、接受实习生、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等方式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高等教育机构则为企业培养服务于一线的大批量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2]

近藤将日本产学官合作模式划分为知识的共同创造、知识的转移、基于知识的创业三种类型。其中知识的共同创造模式包括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奖学捐助金;知识转移模式包括专利交易、技术研修、技术谈判、技术咨询、研究员的聘用;基于知识创业的模式包括大学的衍生企业、创业型大学。[3]

产学官合作模式,为日本产业界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企业急需的熟练技术工人,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制,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国内有关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至今尚无公认的精准表述。目前有一种侧重从总体上把握。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它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构建和管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统帅作用。

现阶段,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规范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的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方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它反映处于教育模式之下具体教学方法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现象,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要素组成。

过程说:李志义在《谈高水平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培养模式》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4]也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方式说:杨杏芳在《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5]也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方案说:杨峻等在《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方式。[6]

要素说:俞信在《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7]

机制说:阴天榜在《论培养模式》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执行机制。[8]

系统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至少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是创新人才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来看,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也是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孕育与发展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大量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基础之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出现了比较系统的有关培养模式的各种理论,逐步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当前国内外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论著不少,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以下弊端:第一,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人才的理论、现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研究上,而对大学生情感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则较少关注;第二,对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研究,还鲜有人涉及;第三,对职业院校、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总体看来,单一视角的多,系统研究的少;问题、矛盾提出得多,对策措施提出得少,特别是能系统地上升到政策层面的建议措施更少。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www.xing528.com)

(1)研究背景。

2015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针对高校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高校也纷纷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学习德国“双元制模式”成功的经验,使现在的毕业生与以往的相比,从方方面面都有着显著的提高。

2010年5月4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是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领导,形成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

2015年12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主要要求: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集聚要素与资源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2020年左右,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知与行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创新创业+”代表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导向,是将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优化和更新。“创新创业”作为核心概念,其内涵是在创造、创新、创业、创优合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构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为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模式外延,即将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中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改革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创新创业+各专业教育,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见图3-3。

图3-3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创新创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育各环节,见图3-4。

图3-4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烹饪工艺与营养创新创业教学环节,见图3-5。

图3-5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见图3-6。

图3-6 第四层次

【注释】

[1]http://wiki.mbalib.com/wiki/%E8%83%BD%E5%8A%9B%E6%9C%AC%E4%BD%8D%E6%95%99%E8%82%B2.

[2]苏雁.日本产学官办学模式对创建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启示——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学园,2015(20).

[3]陈劲,张学文.日本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研究——历史、模式、战略与制度的多元化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8(4).

[4]李志义.谈高水平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3).

[5]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69-72.

[6]杨峻,刘亚军.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7]俞信.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工程教育研究,1997(4):9-11.

[8]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