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与积累:解读创新教育活动

发现与积累:解读创新教育活动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教育活动已在我国一些中小学开展。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发现与创新构成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解放,即为人类自我创造与发展的核心关系,代表两个不同的创造性行为。创新与积累行为构成一个矛盾发展过程。熊彼特在其重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并加以深入系统的阐述。

发现与积累:解读创新教育活动

1.创新的概念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创新”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指创造性,新意。对于创新教育,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缩印本《辞海》给出的解释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促进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教育活动已在我国一些中小学开展。汉语“创新”义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华汉语词典》对创新的解释为:创造新的从而抛弃旧的。

社会学家认为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其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覆盖。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到底是什么?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在中国大陆,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准确地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

2.创新的哲学内涵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创意是创新的特定形态,意识的新发展是人对于自我的创新。发现与创新构成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解放,即为人类自我创造与发展的核心关系,代表两个不同的创造性行为。只有对于发现的否定性再创造才是人类产生及发展的基本点,实践才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创新的无限性在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创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的发展。物质形态对于我们来说是具体矛盾。我们认识的宇宙与哲学的宇宙在哲学上代表了实践的范畴与实践的矛盾世界两个不同的含义。创新就是创造对于实践范畴的新事物。任何有限的存在都是可以无限再创造的。

(2)矛盾是创新的核心。矛盾是物质的本质与形式的统一。物质的具体存在者与存在本身都是矛盾的。任何以人的自我内在矛盾创造的新事物都是创新。

(3)人是自我创新的结果。人以创新创造出人对于自然的否定性发展。这是人超越自然达成自觉自我的基本路径。人的内在自觉与外在自发构成规律,在物质的总体上形成对立的内在必然与外在必然的差异。创新就是人的自觉自发。

(4)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积累行为构成一个矛盾发展过程。创新是对于重复、简单的劳动方式的否定,是对于人类实践范畴的超越。新的创造方式是创造新的自我。

(5)从认识论上看创新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自我存在的矛盾面,其发展必然推动自我行为的发展,推动自我生命的发展。

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地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将这种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所以创新是无限的。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它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从而也就包括肯定之否定与否定之肯定。前者是从认同到批判的暂时过程,而后者是一种自我批判的永恒阶段。所以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怀疑”,是永无止境的。

3.创新的社会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从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

4.科学界对创新的解读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熊彼特在其重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并加以深入系统的阐述。虽然其研究的载体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但丝毫没有影响“创新理论”对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创新的研究,熊彼特从静态经济学研究入手,以“经济循环流转”为研究对象,认为各经济主体如果按照过去的经验和习惯来“下意识”地完成以往各自的工作,属于简单再生产,这个过程只能使规模增加,而不能实现“发展”。熊彼特所说的“发展”就是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只有在打破原有循环流转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组合,才能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企业才能产生利润。不改变旧有循环模式,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小修小补,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为此,他形象地比喻:“你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因此获得一条铁路。”

正如他所说,如果“没有在质上产生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那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不仅要产生“质变”,而且这种“质变”还要能够得到应用,没有得到应用的和没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多只能算作发明。而这种“质变”很容易进入到“价值判断”的范畴,因为“质变”产生了“新事物”,经济社会发展对这种“新事物”的需要程度形成了对其的“价值判断”。所以,这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方面的价值内涵,便是“创新”深层次的“价值观”。

而“新组合”并不容易“立”起来,因为存在着打破旧有“循环模式”的阻力。正如熊彼特所说:“虽然他在自己熟悉的循环流转中是顺着潮流游泳,如果他想要改变这种循环流转的渠道,他就是在逆着潮流游泳。从前的助力现在变成了阻力,过去熟知的数据现在变成了未知数。”

熊彼特的“创新价值观”理论,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上的重要启示是: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中树立“创新价值观”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创新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行为”在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包括微观层面的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而产生价值的过程。

从创新价值角度来定义创新型人才,如“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事创新性活动,并能为社会和组织创造价值和贡献的人才”,但更多偏重于从微观层面看待创新价值。因此,有必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中树立兼顾宏观和微观价值含义的“创新价值观”,这使得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的认知不会只泛泛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在实践层面使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了统一的价值判断和检验标准;也不会将创新的价值含义定义在只是产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而是能够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思考,摒弃了从单一视角评价创新型人才培养价值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对于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怎么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了更加显著的作用,对于培养和挖掘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但研究偏重于对各种要素重新组合的理论的探索,少有如何克服“新组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惯性思维和矛盾冲突的研究。实际上,“惯性思维常会造成在思考事情时存在某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惯性思维是创新的最大障碍,解决了所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冲突才能向创新的方向前进,这一点在世界级的创新方法——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思想中得到了印证:“TRIZ认为产品创新的核心是解决设计中的冲突或矛盾,解决发明问题的核心是克服冲突,未克服冲突的设计不是创新设计。”借此,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在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只研究“新组合”内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新组合”形成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惯性思维和行为,需要解决哪些要素间的冲突与矛盾。或者说,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就是克服旧有模式中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及要素之间的矛盾冲突的过程,对原有培养模式的优化有助于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5.马克思与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在于劳动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基于科学的人类进化、自我创造的发展学说的经济学思想,是来自人类自我内在矛盾创造的实践思想。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其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本质变量,其在广义上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基本决定要素。

马克思指出:创新作为一种实践,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观念,贯穿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三大领域。创新劳动是劳动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劳动的基本矛盾关系是生产工具与劳动力,劳动力与生产工具的发展推动生产力整体的革命性进步。创新是人类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发现、创造的结果,创新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表现为个人行为,在近代实验科学发展起来后,创新在不同领域就不断成为一种集体性行为,但个人的独立实践对于前沿科学的发现及创新依然起到引领作用。创新的社会化形成整体的社会生产力进步。

(1)人类创造自我的行为就是以发现、创新的质变到重复、积累的量变。对自然及社会的发现是创新的前提条件。人类来自自然物质世界,以创新自我的物质形态为起源。对社会本身的发现与创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在个人的发现及创新以各种信息系统传播开来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后,就形成普遍以人民为主导的生产力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重复新生产技术的生产过程,同时积累财富与实践范畴。在某个时期后被一个新的劳动者发现的新领域及创新新的生产方式所超越。这是一个质变与量变交替发展的阶段。

(2)在经济领域,创新是劳动的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置因素,形成规模性效益的源泉。创新与积累劳动形成经济发展的两大矛盾性劳动根源。创新的价值在于以新的生产方式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创造新形式的劳动成果或者更大规模的生产。创新在于创新成果的社会化过程对于经济领域的路径选择或者创新新的路径。创新价值是从个别主体的垄断价值到社会再生产的普遍价值转化。

(3)创新行为的社会化与创新成果的社会化是相辅相成的。创新社会是依赖创新成果有效社会化而存在的。创新成果的有限社会化同时是创新劳动的社会价值实现。同时其创造了创新理念的社会化。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创新的社会化根本是创新劳动行为的社会化。创新行为的社会化与分工的社会化结合在一起形成总体对于简单劳动的超越性发展。

(4)创新劳动的价值论在于创新成果的分配过程,分配又在于所有制。从社会关系的发展史能看出财富的流通过程就是形成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关系的直接路径。但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工才是最根本的决定通道,决定分工的竞争要素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素质。所以一个创新的价值直接来自财富分配和流通,根本反映的是劳动者本人劳动素质的实现。

(5)创新劳动的根本问题在于创新劳动者自我,劳动者的劳动是对于自我的劳动素质的创造。人来自自然却是自我创造了自我的人格与生命的统一。人的内在矛盾要素都是人的自我创造并在有意识的连续发展中。人在一定实践范畴中,却无时不在超越已有的生命经历。

(6)社会创新是社会人对于社会关系的创新性发展。其对于社会关系的内在本质及范畴的发现及创新是对人类自我解放的自觉实践的反映。只有人类自我自觉的自我解放行为才可以是真的社会创新,才可以形成整体的社会革命性创新。社会的革命性创新路径依赖的是生产力的解放,是劳动人民内在自我解放能力的提升,是劳动科技中劳动者素质及工具的整体进步。其最终表现为所有劳动者的社会化总体生产力的提升与劳动者作为人的存在的发展。

6.其他相关解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将“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1962年,伊诺思(J.L.Enos)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订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伊诺思是从行为集合的角度来下定义的。而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的林恩(G.Lynn)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并组织对技术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迈尔斯(S.myers)和马奎斯(D.G.Marquis)作为主要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在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到70年代下半期,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大大扩宽了,在NSF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厄特巴克(J.M.Utterback)在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指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缪尔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技术创新概念作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著名学者弗里曼(C.Freeman)把创新对象基本上限定为规范化的重要创新。他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创新。他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是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他在1973年发表的《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他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傅家骥先生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方法,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者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此定义是从企业的角度给出的。彭玉冰、白国红也从企业的角度为技术创新下了定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创新的认识: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创新双螺旋)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而且知识社会条件下以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进一步得到关注。《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在对科技创新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技术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催生了知识社会,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急需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双螺旋结构的呼应与互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打造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进一步对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模式进行了分析,将创新2.0总结为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强化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创新民主化。

还有众多名人、学者曾在他们的著名论著中提及创新这一概念,如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指出,“不创新,就灭亡”;畅销书《追求卓越》的作者托马斯·彼得斯指出,“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创新魔法师李响指出,“创新是企业持续壮大的唯一出路”等。

7.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1)注重创新环境的完善、优化和利用。

首先,建立创新伟大、创新崇高的社会认识,培植支持创造、欣赏创新的社会观念和形成创新光荣、创新可贵的社会风气。其次,创新者应以马克思的环境观,即环境创造人,同样人也可以创造环境的观点,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此外,完善和优化创造环境还可以:运用管理职能,给予有创造性的人才适当的奖赏和评价;建设一种开放、自由、自主和宽容的心理气氛;形成志趣相投、和衷共济的创造性群体;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承认个人的创造;健全保护创造和创造人才的社会机制;形成适当的压力刺激、竞争气氛和危机意识,使群体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2)开发影响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子。

第一是养成和巩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意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培育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激励思考、推动行动的内在力量。大学生应当结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目标,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责任观和行为观,培育强烈、积极、正确的创新动机。

②树立坚定的创新信念。信念是事业的立足点,是成功的领航灯。大学生应当相信创新力人人可有、时时可见、处处可用,又要相信尽管创新无坦途,但只要努力奋斗和不懈追求,终会取得成功。

③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好奇是创新的起点、动机和驱动力,也是人们产生坚强毅力和持久耐心的源泉。由好奇心驱使的观察往往是科学创新的前奏。大学生必须在创新活动中不断添加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动力。

④坚持旺盛的求知欲。求知欲是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程度。大学生必须立足于掌握已知、探索未知,发挥求知欲旺盛的热点和优势,努力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使自己在才干和学识方面均获得突破,成为复合型的创新人才。(www.xing528.com)

⑤维持适度的怀疑感。适度怀疑是创新的向导、思维的解剖刀和放大镜。但适度怀疑不是怀疑甚至否定一切,而是告诫大学生不要被事物已知的结论所束缚,要敢于对这种结论进行逆向思维和怀疑思维,要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培养自己敏锐的质疑能力和判断能力。

⑥培养献身的精神。献身是一种高尚的心理品德,它极易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为真理、为创新、为人民献身的精神。

⑦强化进取的心态。进取心是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动力来源。大学生应强化自己的进取心态,与保守平庸、无所作为的消极心态彻底决裂,发扬“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

⑧形成开放的意识。这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大学生具有开放的意识后,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追求将更为执着。

⑨铸造自立的观念。这是成为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一步。以自立观念激励大学生,让他们思想的基点和行动的起点放在自我努力的基础上,才能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足够的创新动力。

⑩破除定式思维。思维定式是阻碍大学生创新力发挥的重要障碍。应让大学生不断吸纳新思维精髓,不断培养新思维精神,不断研究新思维方式,破除思维定式带来的刻板性、僵化性和固定性。

第二是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推动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对于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激励作用和强化作用。首先,要从强化动机着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挑战心理,同时要培养他们的时代感、使命感、奉献精神,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并在这种需要达到某种强度时产生。因此,要深入实际,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需要,特别是了解和研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引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

第三是培养良好的创新个性。创新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个性的过程,而良好的个性特征也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心理保障。良好创新个性的养成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培养大学生勤奋守时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无限的创新才华。

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决定的能力。最后,要倡导自我教育。

③培养学生善于推陈出新的品格。因为,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创新产品的两个基本特色。

④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难的品格。首先要激疑,即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其次要集疑,即听取疑问的过程。再次是设疑,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之后可组织学生辨疑,通过辩论,问题有所集中,教师再进行定疑,筛选归纳出体现难点的代表性问题,和学生一起解疑。最后进行纠疑,要求学生自我批评,发现整个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及时纠正更改。

⑤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交往的能力。创新不仅是个人独具匠心的智慧结晶,也是集体智慧碰撞而发出的耀眼夺目的火花。首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交往技能;其次,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善学生的“交往圈”;再次,要采取多种合作形式;最后,要有效地合作,除了要把握好时间和控制好次数外,更要坚持人人参与、目标明确、收获结果的有效组织标准。

第四是激发和培养创新情感。良好的创新情感可使大学生保持高昂的创新热情和饱满的创造斗志。

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这是创新情感培养,乃至创新人格塑造的重要一环。

②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享受自然美,鉴赏艺术美,聆听科学美,体味社会美。

③适当的幽默和适时的放松。富有幽默感的人一般想象力丰富,有很高的创造力,健康积极的幽默感对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④培养创新激情。创新激情是创新的基础、动力和前提。培养和激发创新激情,需要坚韧、勤勉、自信等品德、品质、情操、性格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第五是锻造和培养创新意志。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的创新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成就自己的创新事业,必然会经历各种困难与坎坷,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顽强的创新意志。①消灭畏难情绪,确立勇敢果断的决心;②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大学生坚定不移的信心;③改变懒惰习性,培养坚韧不拔的恒心;④要有雄伟的胆魄;⑤要有顽强的毅力。

(3)开发、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

①创新能力开发的方法(模式)。

其一,戴维斯AUTA模式。G.A.戴维斯提出由4个环节构成的创新能力开发模式,描述了开发创新能力的各个步骤,概括了有关原理,从而为强化创新意识和态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创新方法提供了一个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框架。这个模式由意识(Awareness)、理解(Understanding)、技法(Techniques)和实现(Actualization)4个环节组成,各取第一个字母,即AUTA模式。

其二,奥斯本——帕内斯创新性解题训练模式。根据奥斯本的创新过程理论,帕内斯制定了创新性解题模式(CPS)。CPS的5个阶段都要首先进行发散思维,随后进行收敛思维。该模式教学目标:使学习者善于发现问题;使学习者能够确定问题;使学习者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学习者应学会推迟判断;学习者应学会看出新的关系;学习者应能评价行动的后果。

②创新能力开发的专项训练模式。

其一,提高认识问题能力的训练。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创造性销售战略”课程,安排学生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人员一起讨论公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该公司存在的具体问题,经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开发。

其二,树立创新的积极态度的训练。梅根鲍姆以各种职业的成年人为对象开设的改变自我形象、开发创新能力的课程,采取了自我教学方法。要求学习者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对自己做三种陈述:心理能力自我陈述,即估量所遇到的问题,我能够、我必须做什么;返回幼稚状态的自我陈述,即放松控制,让意识随意漂浮,自由联想;态度和人格自我陈述。这些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测验中的流畅性和独创性得分。

其三,提高说服力的训练。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创新性设想是设想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佛罗里达创新性解题课题中,专门有一个单元是说服他人的训练,由确定目标、寻找说服对象、制定说服策略、口头表达和文献写作等步骤组成。

(4)训练、养成和提高创新性思维。

①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加强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提高,目的在于促使大学生努力探索事物存在、运动、发展和联系的各种可能性,摆脱习惯思维的单一性及传统思维模式的僵化性。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类思维能力的训练:探索性思维能力,体现在大学生是否敢于对已知的结论和实施产生怀疑,是否敢于面对压力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是否敢于在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去探索新问题;运动性思维能力,即要敢于并善于打破思维僵化的禁锢,使思维朝着正面、逆向、纵向、横向以及全向自由运动;选择性思维能力,在无限的创新与发明课题中,选择的能力尤为重要;综合性思维能力,创新的过程是人类大脑将收集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并产生新信息的过程,为适应这种需要,必须训练并培养大学生提炼内涵、把握精髓、举一反三、高度概括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开发创新性思维的常用方法:头脑风暴法,由美国发明家奥斯本首创,是一组人员通过开会的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纵向思维法,即将思维发展方向从纵向的发展上延伸,依照各个步骤和发展阶段进行思考,从上一步想到下一步,从而设想、推断出下一步的发展趋向,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颠倒思维法,即将思考对象的整体、部分或有关性质颠倒过来,以求得新的思维产物;克弱思维法,即在求异思维时,克服有关事物的弱点,以此作为创新性思维的突破点;信息交合法,即在求异思维中,利用各种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从而产生新颖、独特的创新性信息。

②激发灵感思维。

第一,创新灵感要在长期积累的前提下偶然得之。灵感的出现离不开知识素材的积累,积累是量变,灵感跃现是质变;第二,创新灵感要在有意追求的过程中无意得之,有意追求是指紧张勤奋的思维劳作加上矢志不渝的创新指向;第三,创新灵感要在循常思维的基础上反常得之,循常思维是一种遵循常规路线的循轨思维;第四,创新灵感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怡然得之,灵感的出现有赖于良好的精神状态,忧心忡忡、萎靡不振、心绪烦乱会把灵感赶走;第五,创新灵感要在和谐的环境中欣然得之,优美、整洁、宁静的自然环境和宽松、愉悦、祥和的社会环境,更利于灵感的引发。

③充分发挥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第一,应树立学生在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自己的摸索中找到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了解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第二,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第三,为学生提供轻松环境,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对学生的想法不批评、不指责,而是引导;第四,改变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第五,鼓励学生尝试,只有不断地尝试,学生才会体会到创新的乐趣,体会到创新成功后的成就感。

8.创新与相关概念

马克思曾评价说:《科伦日报》以“此外”一词开头,谈到这个问题,即事情的实质,像手艺工人在手艺工人节发表演说时以“总之”一词开头一样,不过决不应低估《科伦日报》在创新方面的功劳,因为我们始终愿意承认该报的一种既独特又值得赞扬的习惯,即在研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时,“此外”也涉及“事情的实质”。这虽然有黑色幽默,揶揄了《科伦日报》,但是其对创新的密切关注于此可以管窥。既然创新被重视,那么自然有其他相关概念的支撑、说明和补充,共同构建起对创新的具体认识。这些相关概念有:创造、创立、发展、发明、发现、革命、改革、革新、进步和“新事物”等。我们要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相关概念的使用,以明确它们与创新概念的内在联系。

(1)创造与创新。

创造是一个与创新相近的概念。马克思的创造概念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创造活动理解成人类世界的自我构成原则的人类学世界观。当然,这种世界观看到的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展开过程是以一种“异化”的方式实现的。马克思确认:只有人才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事自主的、独立的、全面的创造性活动的存在物,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真正的创造。资本主义创造是通过工人阶级实现的,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哲学的贫困》等作品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产主义社会的实质,说明阶级对抗体现的是劳动和资本的利益对立,指出资本家通过“自由”交换得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由此可见,创造是劳动、生产的主要内容,如果看作是创造性劳动的话,那么就与重复性劳动一起构成劳动。但创造并不一定给劳动者带来好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越多商品,劳动力商品就越廉价,“物的世界的增由于不知道剩余价值规律,也没有掌握生产资料和政权,工人创造得越多就给自己创造越多的窘境和危机,受苦于异化劳动,“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

如此观之,创造孕育创新,以之为目标,需要把握规律和增加利益总量,才能转化为创新;同时,创新需要创造,以之为基础,必须有利于创造者。

(2)创立与创新。

马克思认为,创立专门用来指理论的、制度的、组织的创新。例如在创立组织方面,恩格斯说,“国际本身只存在了9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永久的联合依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加强固”,而且“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使工人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让市民社会和舆论界创立本身的、不依靠政府权力的机关”。在制度的创立方面,如“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经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毁灭,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在创立理论方面,“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绝不可能创立。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又如,恩格斯说:“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此外,创立还与发展密切相关,分别从质变和量变角度来说明创新。例如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中写到:1938年春,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创立、发展和巩固了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皖中、浙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马克思认为,创立从不用来指技术、工具或机器等具体生产资料方面的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新的世界观,并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忽视实践作用的缺点,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标准,人们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只能由实践来证明。他还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揭示新旧世界观的根本区别,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为此,1847年他们参与创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又在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由此可见,创立是创新在组织、制度或者理论方面的体现,要创造新的组织、制度或者理论,并立得住,能发挥作用。正因为这样,前人的知识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使人们对思想和历史的认识被提高到科学水平,使各种科技创新互相联系,创立各种理论的、制度的、组织的体系,反过来在一个新的水平上促进科技创新。显然,创立在本质上是创新,创新可以表现为创立。

(3)发明、发现与创新。

1842年11月至1844年8月恩格斯在英国期间考察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强调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对生产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指出,1787年卡特赖特博士发明了动力织机,这种机器又经过多次改进,到1801年才可以实际应用。他又写到:“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可见,发明与创新有一定差距,不但需要“多次改进”以便应用,即使在科学理论领域也还没有达到“创立”的高度。恩格斯说,专利局的大量档案废纸证明在许多情况下发明和发现不见得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也论述了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客观世界为一切发明提供了想象的样本。显然,发明强调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则强调客观真实性,较为基础,更注重把握客观规律,要求必须是正确的认识。科学发现一定是创新,是认识上的创新。但是发明却只有可能是创新,只有在增加利益总量例如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时,才会转化为创新。正因为如此,发明与创造一样都孕育着创新,被合称为发明创造。发明在理论、工具、机器之外,还可以用来指创造新的方法,工艺方面例如“1780年发明了搅炼,即用高温和抽出碳素的办法把生铁变成锻铁”,制度方面例如“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发明,虽然并不直接等于创造经济价值,但是为新的经济创新提供了生产力基础。“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劳动生产力越高,消耗在一定量产品上的劳动就越少,因而产品的价值也越小。”因为产品的市场价格由生产这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比先应用新发明的产品高。所以,这些发明就使企业含较低价值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按照较高价值交换,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就有较高的利润。这时,发明才实现了新的经济效益。

发现是把握了规律、真相的认识创新;发明虽然可以用于生产资料、制度和理论等,但还只是创新的准备阶段,需要一方面确保各环节的配套,另一方面得到正确的实际应用,获得效益,才能转化为创新。这由发明的英文对应词“invent”的释义得到证实:“invent”意为实现创意,侧重于发挥人的能动性,并不直接增加效益。

(4)革命、革新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一是唯物史观,阐明了物质生产对人类历史的决定作用,认为生存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首先需要衣、食、住等生活资料。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东西,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同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这种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引起历史上不同所有制的更替,产生各阶级之间的冲突和社会革命,表现为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甚至武装斗争。最终要废除私有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和阶级本身;随着阶级和分工的消灭,城乡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将被消灭,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先夺取政权,争得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和最重要条件,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显然,物质生产满足衣、食、住等的需要是为了基本生存;阶级之间的冲突和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顺利生产;夺取政权,争得民主,消灭三大差别是为了幸福生活。生存包含于生产,生产包含于生活。因此,所谓革命并不是庸俗化的“革掉别人的命”,而是革新生命,这里的生命包括生存、生产和生活三个层次。革命是重大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革命变革英国的论述如下:“英国这种变革很可能会比法国的政治革命或德国的哲学革命在实践上更快地达到目的。英国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因此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我们发现,革命包括却绝不限于革命战争,可以指一切领域的决定性创新。一提起革命就想起暴力,这是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惯性思维。革命是指各个层次的影响重大的创新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一文中指出“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

革命或者改革都是从创新实践的角度说明创新,当要突出创新效果的时候,多处用的是革新一词。例如说“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可以大大革新”;“革新了的犹太教”;蒸汽纺纱厂也像“较晚的革新”一样,异常迅速地得到推广。列宁也从强调创新效果的角度说,我们现在要问“大喊大叫要‘革新’这个理论的人,究竟对这个理论有什么新的贡献呢”?这也表明革新必须有新贡献。列宁还要求政策必须“改造和革新人民的生活”,要求中央委员会的工人“真正致力于革新和改善机关”;五四运动被毛泽东称为文化革新运动,也是因为其具备反帝反封建的创新效果。当然,围绕着创新还有很多其他概念,例如在强调创新效果的时候还用了“进步”概念:“使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蒸汽织机得到了实际应用,给予工业进步以新的推动”。因此,也就有了“理论进步”“生产的进步”和“人类的进步”等提法。但“进步”仅限于人化事物的范围,而从不用于自然界。与进步一样可以用来强调人化事物的创新效果的是发展一词。因为“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难发现所谓“新事物”是对创新结果的静态描述,是创新的最终结果。但“新事物”并不限于有人参与的积极变化,可以指一切新出现的符合规律的事物。这样看来,发展可以产生“新事物”,创新也可以产生“新事物”,但是发展可以用于没有人参与的“新事物”,可以忽略能动性的作用,创新则必须有人的参与,强调的正是能动作用。创新不能用来表述自然界的“新事物”。守旧作为创新的对立面,其反动性就表现为用旧事物来抵制新事物,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对唯物辩证法。因此,旧事物的拥护者是反动派,新事物的拥护者就是革命派。在这种较广泛的意义上,创新性人才都是革命者,具有革命性。这些概念都从各自角度具体说明了创新,丰富了创新内涵。

总之,马克思认为,创立、发展、发现、革命、改革、革新和进步等都涉及创新的内涵。但主要用革命、改革来描述创新实践,突出创新过程;而用革新、进步来描述创新效果,突出结果。当发展用于人化事物时是从动态角度来说明创新,以前一阶段的创新成果为基础。“新事物”则从静态角度描述创新结果。发现则主要指把握了规律、真相的认识创新。创立专门指对理论、制度和组织的创新,与革新、进步一样都着眼于创新成果。发明是创新的准备阶段,与创造相近,都需要实践检验。创造是劳动与创新之间的过渡概念,需要把握规律和增加利益总量,才能转化为创新。创新则以创造为基础,必须有利于创造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