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中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2015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栏目发表了题为《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与2014年12月该小组所作的预测相比,该报告小组将2015年实际GDP增速的基准预测值由7.1%下调至7.0%。对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最新预测为12.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最新预测为10.7%,均比原预测略有下降。该报告预计,虽然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开始企稳、最近出台的稳增长举措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显现积极效果,以及世界经济也将有所复苏等因素,估计下半年中国GDP环比增速将会略高于上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导致我国社会产生整体转型。转型不仅使我国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之一就是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10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338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人。而2015年毕业生达到749万人。2015年5月29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报告显示,2015年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为18.39,明显高于2014年的压力水平。在衡量压力大小的三项指标上,以情绪体验最为突出。这说明,年轻求职者在情绪管理的意识与技能方面仍需提高。另外,不同学历的比较中,专科生和硕士生的压力最大,形成“高压硕士”现象。
该报告还对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超过半数的人(8973人,57.1%)认为应该找工作就业;有创业想法的人数达3622人(23%),超过想考研的人数(2083人,13.2%)近10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差距相比于2014年更大;极少数人(495人,3.1%)认为应当出国深造;也有人(555人,3.5%)认为可以等几年再说。对比2014年的数据,2015年求职者中表示想创业和就业的人数比例都有所上升,而选择考研的比例有所下降,如图1-1所示。
图1-1 毕业选择
资料来源:分析图表来自《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该报告对学校的类型做了详细的比较,比较发现:不论所在学校类别如何,毕业选择中“就业”均毫无疑问地排在首位。排在第二位的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间有一定差异:在国家211工程高校中排在第二位的是考研;在其他类型的学校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创业。而出国和等几年这两个选项均是排在最后的,如图1-2所示。
图1-2 高校类别与毕业选择
资料来源:分析图表来自《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www.xing528.com)
该报告还从毕业选择与压力应对方面做了比较分析,相对于其他就业选择的求职者来说,选择毕业后等几年再说的求职者本身就是奉行回避与拖延的人生哲学,因此,他们在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其他几类求职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1-3 毕业选择与消极应对
资料来源:分析图表来自《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该报告对毕业生毕业选择的总趋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4所示,结果表明: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依然为主体人群,并且在比例上较2014年明显上升;相反,2015年选择“考研”的比例较2014年明显下降,选择“创业”的人群不仅相比2014年有所增长,而且也明显超过2015年选择“考研”的人群比例。这些结果表明,高学历不再是求职者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往年的考研大军2015年已有相当一部分分流到了直接就业和创业这两支队伍中去了。这可能也是导致2015年就业压力回升的原因之一。
图1-4 2011—2015年毕业选择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分析图表来自《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5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经济增长速度和中国劳动力总量供给从双增长转向双下降,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同时下降。”《社会蓝皮书》还指出,按照目前高校招生规模不变进行预测,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重将升至21.6%,到2030年将超过30%,高校毕业生占青年劳动力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但有关统计显示,每年约有25%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前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部分长期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其就业更趋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