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帐篷小学到现代教育:阿克塞县民族教育发展历程

从帐篷小学到现代教育:阿克塞县民族教育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克塞县基础教育从帐篷流动小学发展到现如今完善的现代化教学体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更替:帐篷小学、全面扫盲、西北民族学院全日制教育、固定寄宿制教育、三语教育、招聘教师,等等,这些形式构成了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全部。1953年,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帮助哈萨克人民建立家园,发展畜牧生产,另一方面帮助哈萨克族人民发展教育事业,首次在草原上办起了7所帐篷小学。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立即将培养民族干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从帐篷小学到现代教育:阿克塞县民族教育发展历程

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帐篷流动小学发展到现如今完善的现代化教学体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更替:帐篷小学、全面扫盲、西北民族学院全日制教育、固定寄宿制教育、三语教育、招聘教师,等等,这些形式构成了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全部。

所谓“帐篷小学”正是为适应牧区居住和生产流动性大,采取校随牧民转场而开办的简易学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调查资料显示,建县初的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就和平、民主两个大队94户、276个18岁以上的成年男女中,粗识哈萨克文的只有15人,且这些人又绝大部分是头人和毛拉的后裔,他们的知识主要是在传播宗教中获得的。1953年,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帮助哈萨克人民建立家园,发展畜牧生产,另一方面帮助哈萨克族人民发展教育事业,首次在草原上办起了7所帐篷小学。帐篷小学没有桌椅,师生以膝盖当桌子;没有灯,点燃牛粪照明。当时只能从有教学识字能力的牧民中选拔教师。牧民送孩子入学积极性很高,两个大队首次入学儿童118人,占到适龄儿童的64%。

贫困尤其严重,1953年至1956年间,学生的书费、学费等一切经费都由国家承担,对家庭贫寒的学生提供各类生活用品,还承担了学生的伙食费、往返车辆费、医疗费和取暖费。帐篷小学为阿克塞初等教育之始,这种教学形式延续了近20年。

列宁曾经说过,“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3]刚刚摆脱了军阀压迫、推翻了旧制度剥削的阿克塞哈萨克族人民,干部选拔主要来自脱盲牧民。

1955年阿克塞建起了第一个牧民扫盲班,到1958年增至12个。扫盲班根据牧区居住分散、流动性大、交通不便、集中学习困难等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灵活机动地把课堂搬到草原、牧场、工地、毡房、院落。他们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行学习。青壮年均参加扫盲班识字。扫盲班提出的口号是“人人学文化,互相当老师”。1956年起为开展干部职工业余教育成立高小班一个,有34人参加学习。1957年发展高小班2个,初中班1个,职工不但读书识字,还学习自然科学。与此同时,还组织外来干部学习哈萨克语,使外来干部能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社会服务。1958年,干部职工教育的出现,使扫盲活动提高了一个新的形式。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

工作组在建政、宣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大力抓了哈萨克人的文化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在阿克塞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处处感受到温暖,更加坚定了一种信念,这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党号召学文化,大家都积极响应。那时的扫盲形式多样,有办夜校扫盲班的,也有识字的带不识字的人扫盲的。扫盲对象不分男女。当时有一种氛围,大家一见面问候后,接着说的一句话是‘您扫盲识字了吗?’后来在合作化、公社化等运动中,经过扫盲,不少成为后来的工作骨干。”[4]

脱盲青壮年可以阅读书籍报纸。他们把阅读报刊作为重要巩固知识的手段。一个只有40多户人家的民主大队就订了58份《新疆日报》等报刊,保证户均一份。在扫盲运动的影响下,全县出现了读书读报、识字学习、朗诵诗歌的热潮。一大批青年就是在这个时候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1981年11月18日《教育部关于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指出,“目前,我国职工队伍中,196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壮年职工约占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十年浩劫’造成的灾难,致使一大部分青壮年职工有初、高中毕业文凭,却没有相应的文化水平。这种状况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极不适应。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近两三年内,要把职工教育的重点,放在对领导干部的训练和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入厂的青壮年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补课方面。’我们应根据中央的要求,认真做好青壮年职工的文化补课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政治水平、科学文化知识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创造条件。”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指出:目前我国职工队伍中的青壮年职工,在各条战线上担负着很重的生产、工作任务。但是,他们缺乏文化基础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不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如何在最近几年内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补上文化、技术课,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当班人,进而成为四化建设的骨干,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

1982年根据中央关于加强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决定,阿克塞逐步健全了职工业余教育机构,开展了青壮年职工文化课补课。组织业余文化补习班3个,参加补习的人员达到203人,经当年考核,合格人数57人,使全县各族人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据1982年底人口普查,全县中小学以上文化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61.8%,每千人有近100个高中生,近10个大专和本科生。

这个县1989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验收,达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的标准,1994年达到了高标准扫除文盲县标准。20世纪末21世纪初,进入文盲、半文盲脱盲后的巩固提高和农民技术培训阶段。每年都要开展“燎原之冬”活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深入乡村,为牧农民宣传科技信息,指导生产,培训“畜种改良”“科学养畜”“科学种田”“防疫灭病”“温棚接羔”等技术。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立即将培养民族干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议第二次会议的报告大纲要求,培养民族干部,采取:一是实行有计划的学校训练,以提高民族干部的文化和政治水平;二是使地方训练班与各地民族学院、中等学校、高等学校以及技术训练班之间有适当分工。民族学院培养较高级政治干部和翻译人才……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第六十一次会议批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该方案规定:为了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与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民族政策的需要,从中央至有关省、县应根据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普遍而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设分院。以上各学校学生实行供给制待遇。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举行开学典礼,8月20日西北民族学院补行开学典礼,来自回、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的800名师生参加开学典礼,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等出席会议。习仲勋在会上讲了话,他强调指出,各民族同学要团结一致,实现共同纲领中制定的民族政策。

西北民族学院是培养阿克塞哈萨克干部的第一所学校。据艾努瓦尔·努尔哈孜在《幸福的真谛》一书所述,“新诞生的人民政府开办学校,使哈萨克族孩子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几十名青年被送到设立在兰州的西北民族学院学习……为了尽快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干部和专业人才,1953年至1963年,西北民族学院开设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班,为阿克塞培养各类人才达100多人……西北民院预科是小学至初、高中全新体制系科,是上各类专业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运作方式是根据民族地区需求设置的专业,在高小毕业时,分一批上专业班,初中毕业时后,又分一批上专业班(初级中专),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考上就上大学,考不上就送大专或普通中专。预科的老师普遍教得全面认真,学生也学得全面刻苦。当时民族地区流传一句名言,‘西北民院是摇篮,只要踏进门槛就能成才。’就在这样的体制设置下,西北民院很快为阿克塞培养了一批初级教师、会计、人医、兽医,以及汉语初中、高中生,缓解地方政府用人的燃眉之急。”[5]

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是阿克塞干部的摇篮,阿克塞的第一批哈萨克干部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而且后来许多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的干部也是从西北民族学院培养毕业,他们在阿克塞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所大学内设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学制长达16年的全日制教育体系,招收几岁至二十几岁的学生,这在教育史上都是值得研究的史实。

创办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牧区因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不利于随牧群开展教学的一大举措。为了结合实际,本着有利于教学,自治县在上级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办了寄宿制小学和中学,使家在牧场的学生住在学校上学,政府对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

在国家层面上提出兴办寄宿制学校这一概念的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的。而牧区由于地广人稀、牧民随着四季更替在草原上搬迁不定等原因,创办固定的寄宿制学校,这是现实的选择。1955年,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提出的“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发展”教育的方针,在县城设立了六年制完小1所,同年12月3日开学,入学儿童25名,这是第一所固定学校。1960年从武威上海迁来一批移民,入学儿童大量增加,在安南坝办起1所寄宿制固定小校。至此全县有两所固定小学,4所帐篷小学,在校学生达到289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0%。1963年4个乡各建起了固定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小学达到4所。这4所学校都是由国家投资修建教室和校舍,集体投资修建学生宿舍和食堂。1966年成立了只有初中部的县中学,1971年增加了高中部,为1所寄宿制与走读制相结合的中学。

1995年阿克塞县启动了县城整体搬迁工程。在新县城建设时,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中学、小学,此后不断投资,对城乡学校布局结构首先进行了大调整,先后将和平乡小学和多坝沟乡小学并入县小学。全县城乡适龄幼儿全部集中在县城学校就读,使城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县中学和县小学都进行了寄宿制学校的初步建设,县中学办公楼附带建设了部分学生宿舍,县小学修建了生活服务楼,内部设施有食堂、餐厅和学生宿舍。但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不论在规模还是在功能上,都已不能满足寄宿制需要。2009年经过积极争取,新建了2210平方米的县中学生活服务楼,并不断完善住宿管理、安全、食品、交通等管理制度,逐步提升了两所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

总之,寄宿制学校合理的结构布局、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与最大优化,全县各族城乡少年儿童均享受到了同等优质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民族语言不仅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钦察语支,且方言无太大差别,整个民族语言可以互通,这为该民族语言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双语教学”对民族团结、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民族教育中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951年9月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针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措施。会议认为,少数民族的教育建设是新中国教育建设的重要部分。会议强调,“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如蒙古、朝鲜、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族,小学、中学必须用本民族语文教学,可按当地需要和自愿设汉文课。”会议首次提出了“双语教学”的概念。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政策”,要求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有条件地区应开设一门外语。把“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列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予以重点保障。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明确了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阿克塞县的“双语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双语教学”初步建立阶段(1954年至1982年)。1954年到1982年,教学以哈萨克语开始,哈萨克语班级全部使用哈萨克语教材,逐步加入汉语言教学内容。1959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语新文字方案出台。1960年阿克塞民族语言教育使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翻译的哈萨克新文字课本,同时增设汉语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普遍认为推行新文字的条件尚不成熟,为此1982年起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语老文字。

这一阶段的教学特点是,哈萨克学生学习以哈萨克语为主,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全面掌握哈萨克语言,但汉语水平相对较弱,科学技术概念和理论知识与汉语相对应有一定差别;许多学生走出学校,要通过一段时间汉语言学习,在工作岗位上才能逐步达到公务和社交活动所需的汉语言交流能力。但这一批人与他们的祖辈相比,他们已是“民兼汉”型公民,即少数民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兼用汉语。他们在长期文化交流中,不少人能使用哈萨克语、汉语,部分通过进修,还学习了英语等外国语言文字,特别是知识分子大多不但会说汉语和使用汉文,还能说与哈萨克语相近的维吾尔语。(www.xing528.com)

2.“双语教学”探索阶段(1983年至1998年)。1983年,从阿克塞中学和县小学分出了民族学校。民族学校以招收哈萨克族学生为主,县中学和县小学既可招收汉族学生,也招收哈萨克和其他民族学生。1991年阿克塞县委、县政府批转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民族中小学加强汉语言教学的意见》和《加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方案》,开始启动阿克塞县“双语教学”实验性改革工作。1993年给民族学校增派汉语教师,并选派部分哈萨克教师赴外地接受培训。1997年立足本县实际,制定《哈语文教学方案(试行)》,解决民族中小学哈萨克语文教材衔接问题。1998年在民族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开始加设英语课,尝试“三语教学”。

3.“双语教学”的固定模式的形成阶段(1998年至今)。1996年至1998年,根据自治县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在规划新县城时,将原民族中学与县中学合并,将原民族小学与县小学合并,通过自筹和向上级争取,筹集资金计1816万元,建成县中学和县小学,“三语教学”进入了教育资源共享、人才资源互补的阶段。1998年实施3年的“强化搭车式双语教学”改革试验,被甘肃省教科所申报为国家级研究课题。

所谓“强化搭车式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巩固母语,提高汉语,学习英语”的教学理念,采取环环相扣的语言叠加教学,增强汉语的应用能力,强化哈萨克语的教材内容。其方法是: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一、二年级独立编班,集中教授哈萨克语,从三年级开始,民族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同年级的哈汉语教学班,普通班开设哈语课。作为改革的一大行动,在小学三年级以上增设英语课。学校教育进入“三语教学”模式。

无论“双语教学”,还是“三语教学”,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课程都应该是两种语言教学;广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只有一种语言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比如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以哈萨克语为主干语言的教学。到了21世纪初,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汉、哈两种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障碍逐步消除,语言交流非常顺畅,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为“双语教学”创造了条件。

就如一篇《哈萨克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中所说,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双语教学”的影响很重要。“双语教学”的成功实施,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也会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归根结底靠的是民族老师和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家庭和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汉语水平。“双语教学”有其实施的必然性。一方面,许多哈萨克族学生毕业之后因不会说汉语找不到工作闲置在家。而会说汉语的哈萨克族毕业生则找到很好的工作,这就使哈萨克族群众越来越意识到了汉语的重要性,为了孩子以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上汉族学校、学习汉语。他们对汉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对“双语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民考民”学生毕业后能够继续升学的机会很少,与其相对应的哈萨克文的学校很少,这也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又一必然条件。哈萨克族学生为了能够继续读书深造,学好汉语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1994年教改中提出了“搭车式双语教学”,以及后来的“搭车式三语教学”,在教学中坚持“强化汉语、巩固哈语、学习英语”的原则,收到了较好效果,而且学生的哈萨克语的学习也未受到影响,县上自编了适合本地学生实际的哈萨克语教材,哈萨克文自编教材通过专业机构审定,正式印刷投入教学使用。至此哈、汉、英“三语”教学模式深入人心。

“双语教学”走过了半个世纪历程。通过实践,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适应于所有的语种。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用少数民族语言教授本民族语言文学和艺术类显得非常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用本民族语言教授自然科学给将来学生就业、学术交流等造成概念不一致的情形。阿克塞教育能够较快发展,一个很成熟的经验是正确处理了汉语与民族语言、外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考生是“民考民”,还是“民考汉”,都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自治县2017年的民族考生取得的高考成绩可以说明这一点。2017年毕业的哈萨克族高中生有24名,参加“民考民”的考生为零。24人中有22人被中国石油大学、厦门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91%,其中被“985”“211”院校录取的有3人。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纵观自治县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1954年至1960年)。阿克塞县1954年设立文教科,主管教育工作。1955年,在县城设立了一所小学,教师来自自治县上过经学的7名“牧人教师”,1954年和1957年,先后从新疆伊犁调来4名教师,这4名教师是阿克塞历史上最早的科班出身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先在县城学校工作,后又到帐篷学校工作。1958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县乡在校学生达到214人,教师只有8名,其中哈萨克族教师7名,汉族教师1名,教师严重不足。

2.师资队伍壮大阶段(1960年至1983年)。1960年开始,一批从兰州教育学院、平凉师范专科学校、酒泉师范毕业的师范类汉族毕业生被分配到阿克塞任教,至1966年初,公办教师人数增加到20人。1981年经审核、审定,进一步将15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1983年起,伊犁师院每年定向从应届高中哈萨克族毕业生中招录5名学生,毕业后回县任教,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至1982年底,教师达到97人,是1958年的12倍。

3.通过招聘补充阶段(1983年至1992年)。198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事局关于阿克塞县招聘专业人员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中这样写道:“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处于我省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文化教育比一般地区落后,省政府同意阿克塞县采取公开招聘专业人员的办法,聘用有志于开拓少数民族边远地区贡献力量又有科技文化专长的人员到阿克塞县工作。”

同年8月,甘肃省人事局给省政府的《关于阿克塞招聘专业人员有关问题的请示》中写道:“根据阿克塞县汇报,该县六月份登出招聘专业人员广告后,去信应聘的达1000多人,经过研究,决定应聘50人,其中中学教师12人,党校教师6人,卫生技术人员8人。阿克塞已派出工作组赴省内各地对应聘人员进行考察了解,兰州地区16名人员中,所在单位同意初步调出仅有1名,其他地区遇到了同样困难。为了使阿克塞县招聘专业人员工作顺利进行,并为今后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做好准备,我局邀请省教育厅、兰州市教育局和人事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下意见:‘阿克塞县招聘的专业人员,应优先解决中学师资的需要。各地、各单位对阿克塞县所需招聘的专业人员应予积极支持。对这些单位的应聘人员,应予放行,不得阻拦。如所在单位不放时,应聘人员可以辞职。将粮户关系转到阿克塞,工资照发,工龄连续计算。’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凡自愿去阿克塞县工作的,可不受分配计划的限制,由人事、教育部门予以改派。凡应聘去阿克塞县工作、具有大中专毕业学历的专业人员,在地方财力自行解决的情况下,实行向上浮动一级工资的规定。应聘人员的农村家属,只要符合省委发〔1982〕105号文件规定的条件,有多少解决多少,仍由酒泉地区行政公署审批,不再下达指标。”1983年9月通过调查了解审查等环节,有20名从全省各地招聘来的教师到岗,随后又有10多名应聘教师到达阿克塞。教师的招聘充实了师资力量,激活了潜力。

4.相对稳定又较为充足的阶段(1992年至今)。教师的流动是随着经济波动起伏变化。经济发展缓慢,则教师流动缓慢;经济发展加快,教师流动加快。1983年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领域一度出现“洋跃进”现象,由此引发人才流动加快的趋势。引进部分教师只是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新举措。一部分教师到达自治县以后,的确由于自然条件差,学校管理低效,离开了阿克塞;一部分留了下来,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然而,为了立即补充空缺的岗位,县上基本同意有调离意愿的教师在1992年调离。1992年经县政府同意,县人事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从酒泉、金塔、敦煌、张掖等地招聘23名教师,基本上解决了师资短缺问题。为了更加有效补足空岗,达到随缺随补,2013年制定了《阿克塞县引进急需教育人才暂行办法》,成立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派人员参加甘肃省举办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宣传招聘人才的优惠政策,招聘所需教师。2012年至201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28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从下图可以看出学生人数与专职教师两项逐年增加的情形。

图2 阿克塞建县以来学生、教师人数统计示意图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质量与师资力量,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密切关联。民族地区如何借助区域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必须探索的问题。阿克塞县从2002年开始先后与兰州三十三中、敦煌中学合作,采取“代培”和跨县域联合办学的模式,不断探索高中办学的新路子,在高中教育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代培”。2002年阿克塞县政府通过多方努力,与兰州三十三中达成协议,确定每学期定期选派高级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到阿克塞任教,旨在将先进的办学思想、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输送给阿克塞,以提升该县教育品质。这一模式坚持两年,因帮助方招生扩大,自身师资力量缺乏,无力帮扶,遂告一段落。

跨县域合作办学。2007年,阿克塞县政府与敦煌中学达成异地办学协议,敦煌中学全部接受阿克塞高中学生到敦煌中学上高中,自治县给付所需教育费用。这一办学模式初见成效。如表2所示。

2017年阿克塞县参加高考人数65人,成绩在500分以上的有6人,占全县考生的6.98%。文史类最高分533分,理工类最高分544分。省内本科一批上线11人,一本上线率16.9%,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省内本科二批上线17人,二本上线率26.2%,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哈萨克族考生500分以上的有1人,省内二本上线5人,民族考生高考成绩大幅度提升。联合办学能够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取决于领导层正确分析实情,对症下药,让现有教师资源倾其全力办好初中阶段教育,为高中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利用受委托方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备保证培育出高质量的高中生。

表2 联合办学以来高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