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背景:建立哈萨克民族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背景:建立哈萨克民族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县初,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家园任务十分艰巨,急需大批的民族政工干部,发展教育显得十分迫切。人民政府一方面帮助哈萨克人民建立家园,一方面在阿克塞地区建立学校,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建设中小学校舍、改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这项收费政策真正为教育发展起到了助力之功。

发展背景:建立哈萨克民族教育的重要性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南接青海,西连新疆,北与甘肃敦煌市相连,东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据2016年底阿克塞县统计显示,全县常住人口9202人,全县有哈、汉、回、维、撒拉、藏、土等12个民族,汉族5447人,占总人口的62.2%,哈萨克族3106人,占总人口的35.5%。

阿克塞哈萨克族世居新疆,民国时期,因不堪忍受反动军阀的虐政,迄于1934年大批东迁入甘,游牧于甘、青、新边境地带。东迁的哈萨克族本想逃出原籍军阀的盘剥压榨,到一个和平的地方生活,却遭到甘青军阀围剿,并历经苦难,濒于灭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3月,中共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萨克族联谊会暨各民族团结会”,通过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确定了甘肃哈萨克族人民生产、生活区域,并于1954年4月建立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恢复发展生产提供了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由于多年颠沛流离,此时的哈萨克族的经济濒临崩溃,有一部史书这样记载:建县前的1954年,10.3%的家庭没有一只羊、一匹马,生活无着,穿兽皮烂毡,居山洞破房,家有10只羊的占到47%,家有30只羊至100只羊的,占到17%。整个部族经济处于崩溃地步,人民政府对这部分群众实行了3年“供给制”,无偿提供粮食、布匹和生活必需品,无偿调拨生产物资和建设物资,调拨羊1.62万只、牛500头,分配给牧民用以恢复和发展生产。[2]教育非常落后,据史料记载,阿克塞哈萨克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3.2万人流落甘、青省,但只短暂出现过3个家庭学堂。几个较为富裕的牧主请来阿訇为自己的孩子教课。学堂不分班级,也不定期,以学生能诵读民间流传的故事即算毕业。后迫于流浪,学堂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息了战乱,废弃了封建特权,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建县初,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家园任务十分艰巨,急需大批的民族政工干部,发展教育显得十分迫切。人民政府一方面帮助哈萨克人民建立家园,一方面在阿克塞地区建立学校,发展民族教育事业。阿克塞草原上有了人民自己的学校,人民教育事业在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

1.建立教育行政机构,不断强化教育管理。1952年4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做出《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中指出,各有关省、市、专署、县人民政府教育厅、局、科,应根据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多寡,民族教育工作繁简,分别设置适当的行政机构或专职人员。1954年8月,在建立阿克塞县所属机构时,设立文教科,设科长1人。1958年11月,全县实行“一县一乡”制时,改文教卫生部为文教局,隶属县人民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期,教育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1968年县革委会成立,文化、教育、卫生工作由县革委会政治部主管。1974年4月“三部一室”撤销,成立文教卫生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工作人员若干。1983年文教、卫生分设,当年11月设立教育局,局长1人,副局长1人,编制11人,隶属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中小学教育、职工教育和学前教育。1989年撤销教育局,设立阿克塞教育委员会,内设办公室、职教办、招生办、教研室、电教室等,编制14人,配备主任1人,副主任1人,隶属县政府管理,同年成立阿克塞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核定编制3人,配备督导室主任1人,副主任2人。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办学规模进一步规范。2002年3月撤销教委、科技局,组建教育科技局,编制19人,配备党委书记1人,局长1人,副局长2人。重新核定督导室编制1人,配备督学一人。教育行政机构不断得到加强。

2.满足必要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起步阶段,即1953年至1964年,全县各类学校的经费和学生的书费、取暖费等,均由国家负担,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发放棉衣、被褥、取暖费等,解决了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1953年至1963年,国家用于自治县的教育经费23万元,如果按照当时在校学生计算,每年人均100元。此后,国家又实行了20年的免费教育。集体方面:20世纪50年代,帐篷小学因经常搬迁,所用的驮具、马驼役畜以及所用劳力等,均由牧民帮助解决。20世纪60年代,国家除拨款修建学校、负担公办教师的工资外,寄宿制学校民办教师、炊事员的报酬、学生食宿用房、寄宿生所需燃料、肉食羊、补助粮油等均由集体负担。据统计,从建县至1982年,集体投资修建校舍2000多平方米。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教育投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义务教育经费由先前的单一渠道变为来源多元化。社会各方面集资办教育成为一大特色。1995年开始征收的教育附加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能量。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建设中小学校舍、改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从1995年起,对农牧村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按月营业额的3%计征教育附加。对县内开办的各类饮食业、娱乐业的企业,按月营业额的2%计征教育附加。对县内各类宾馆、饭店、招待所、旅店,按实际住宿天数每张床位每天加收1元教育附加。这项收费政策真正为教育发展起到了助力之功。2010年起,随着税务改革,这项收费有所改变,由按营业额征收改为按照税额征收,但它就像新鲜血液一样滋养着教育的发展。(www.xing528.com)

随着财政收入情况好转,自治县也在千方百计解决教育经费问题。以2006年为例,设立了10万元的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和中小学各3万元的校长奖励基金,并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及学前教育全免费政策,当年筹集资金329万元,建成了中学校园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和幼儿园生活服务楼,这一年教育投入的资金,相当于本年度财政增加的全部。2009年在全县实现了由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延伸的十五年全免费教育。来自统计数据显示,如2014年阿克塞县的财政收入4.69亿元,教育支出6523万元,人均0.7万元,生均3.75万元。从统计局得到的从1988年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财政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的支出在逐年加大。

表1 1988~2016年阿克塞县财政总支出与教育经费支出对比表 单位:万元,%

3.持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1953年按照牧民聚落情况在牧业点上办起了7个帐篷学校。一所学校只有一顶可拆卸安装的帐篷,设施十分简陋。平时以驼为搬迁畜力,与牧民一道逐水草流动。这是阿克塞教育之始。1955年第一所固定小学诞生。1959年建立第一所6年制完全小学。1963年固定寄宿制小学达到4所。1966年阿克塞县有了中学。改革开放以来,阿克塞教育快速发展,1982年新建一所民族学校,设中学部和小学部。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学生入学率不断提升,1988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达到1040人,中学生达到609人,比起初等教育之始,学生增加了10倍;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3月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动员全县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进入21世纪,教育布局呈现出新兴发展态势。教育资源整合,布局结构调整,有效实施教育法规,建成了高标准的“两校一园”,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所有学生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近五年里,教育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校舍改造、校安工程,中小学生活服务楼、青少年活动中心、县中学标准化操场、教学楼改造、校园信息化建设等一批教育基建项目,实现了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各校园还配备了实验室、音乐教室及触摸一体机等教学设施,民族教育步入了信息化快车道。目前全县有完全中、小学各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739人,其中中学557人(含异地上学221人),小学812人,幼儿园370人;有专职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53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49人。义务教育连续20年巩固率保持在100%。2017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2%,初中会考六科总平均成绩、总分在600分和450分以上比例等三项指标在酒泉市七县市区排名靠前,全县义务教育跨入国家均衡发展县行列。以小学教育为例,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逐年增长,到1997年两项达到100%。如图所示:

图1 阿克塞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