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是内部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建立有效的内控能防范和控制管理风险,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总体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内控意识淡薄、内控制度不健全、业务管理岗位设置不科学、资产管理弱化、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
行政事业单位在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机构设置、人员任用、经济活动等方面均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规定,内部控制并非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而是定位于对经济活动的风险防控,特点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项目建设、债务管理、经济合同的订立执行等方面,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措施。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单位要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与干部考核、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并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内部公开,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促进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不断完善。(www.xing528.com)
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行政事业单位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效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简化办事程序,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运行能力、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承担着管理和使用的职责,一定要有一套严密的制约机制,杜绝人情交易和暗箱操作,让交易在阳光下进行,杜绝低价、违规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外部监管力量有限,很难做到时时和全面的监督,关键还是要自己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制定刚性标准,节约不必要的开支,节约行政管理成本。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体制上的漏洞,降低贪污受贿的概率,从侧面也保护了领导干部。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规范单位的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和保持职能正常高效运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