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科学合理地编制单位预决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政府正经历着政府功能向服务型、管理型、绩效型逐步转换的变革,并推出了以公共财政改革为核心,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配套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重大举措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经费来源具有无偿性。行政单位包括机关和党派团体,其经费必须是财政无偿分配,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它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往往是低价的,有的甚至是免费的,少数事业单位的部分经费能通过社会捐助、非营利服务收费等方式取得,但往往也是收不抵支。因此,在客观上,事业单位完成各项事业任务所需经费必须由国家财政无偿供给。
(2)财务管理工作以预算管理为中心。行政事业单位每年的年底年初都要根据自身的职能、事业发展计划和单位工作的任务安排编制单位年度预算,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预算批复之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就成为财政部门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依据。财政部门一方面根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向其拨付经费,一方面通过预算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同样,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批复的预算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各单位办理财务收支业务、会计核算以及其他财务活动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必须加强预算管理。
(3)类型复杂多样。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事业单位的种类繁多和类型复杂上,不同性质和种类的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此相适应,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在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研究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办法。
3.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区别
(1)财务管理的依据、原则、任务方面(见表1-1)。
表1-1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区别表(一)
(续表)(www.xing528.com)
(2)预算管理方面(见表1-2)
表1-2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区别表(二)
(续表)
(3)收入支出管理方面(见表1-3)
表1-3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区别表(三)
(4)结转和结余、资产与负债管理(见表1-4)
表1-4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区别表(四)
(5)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见表1-5)
表1-5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区别表(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