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贸易自由化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签订了多边贸易协定,2002年东盟与中国“10+1”自贸贸易区(以下简称FTA)开始实施,后又加入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下的自由贸易谈判,关税和市场准入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限制逐步放松,使中国蔬菜对外贸易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中国蔬菜出口迅猛增长。中国蔬菜出口金额从2001年的17.5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最高点93.4亿美元,年均增幅19%。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设立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FTA,FTA不仅可以降低区内各国蔬菜进出口关税、缩减区内贸易成本、增加区内国家贸易和投资机会,并且由于对外规模效益的作用,各成员国的对外竞争力借助FTA的优势可以得到保护和放大。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FTA设立和谈判,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另一方面,尽管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但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不断出现和发展,已成为制约中国蔬菜出口的重要因素。部分国家对入境蔬菜提出更为严格的卫生、安全、生态、包装等检验检疫要求,对蔬菜进口设置重重障碍。如泰国要求在食品进口登记中提供关于食品生产工艺及组成成分的详细信息,东盟国家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则实施强制性营养标签制度。2006年日本开始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份额占比持续下降,由2006年的占比27.25%降低至2010年的18.72%(熊力治,2013)。(www.xing528.com)
(二)汇率变动
近年来,中国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能源、运输费用普遍上涨,蔬菜出口企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蔬菜价格竞争优势在减弱,人民币汇率变动也在深刻影响着中国蔬菜的价格竞争力。2005年末至今,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30%,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使中国出口蔬菜的相对价格上升,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利润,增加了外国消费者的支出,减弱了中国蔬菜的国际竞争能力。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在均衡区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蔬菜出口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