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内涵
以蔬菜消费端为核心的渠道模式中的消费者主要为学校食堂、大型企事业单位机关食堂、餐饮酒店等蔬菜大客户。在这种流通模式下,蔬菜一般从合作社或生产基地一站式送达消费目的地。这种流通模式的代表是“农校对接”。
(二)主要优点
1.有利于提高蔬菜生产者收入“农校对接”模式下蔬菜种植合作社和生产基地按计划生产,定向销售,一方面降低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蔬菜生产者的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和促进蔬菜种植农户订单式生产,提升了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
2.有利于降低高校餐饮成本“农校对接”流通模式高校通过与合作社或蔬菜种植基地签订合同、长期合作,可以以低于批发市场的价格采购蔬菜,同时从农田到高校的零级渠道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时间,降低了流通费用、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使蔬菜的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进而保证了高校餐饮原材料的成本稳定。
3.有利于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高校人口密度大,食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校对接”使学校与蔬菜生产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可以控制与监管蔬菜的生产,同时短渠道的流通方式减少了运输途中的不可控因素,从而保证了采购蔬菜的质量和卫生,使师生可以吃到低价、新鲜、安全的饭菜,有利于提高师生满意度,对促进高校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三)主要缺点
1.产品供需匹配不够 以一个20000人的高校为例,一天的蔬菜消费量达到5000千克左右,品种达到50种。而蔬菜合作社和种植基地讲求规模效益,蔬菜品种比较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学校食堂的需求,从而难以保证“农校对接”的持续稳定发展。
2.供求关系存在死角 高校人口众多,对蔬菜的需求量大,为保证“农校对接”合作的顺利进行,合作社和基地必须大力投入,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然而高校每年有3个月的寒暑假期存在,这段时间却是很多蔬菜成熟的旺季,蔬菜的生长周期和高校的消费周期不吻合,假期成为供求合作关系的一个死角,也是合作双方很难解决的问题。
上述4种模式是蔬菜分销渠道的典型,各具特色和优缺点,其中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是目前蔬菜分销渠道的主要模式,“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及“农企对接”正受到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相关对接单位的关注,并成为大宗订购蔬菜的一种趋势。当然,由于渠道模式本身的特点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蔬菜渠道成员在选择和运作分销渠道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