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拒绝低俗,接受孤独:打造健康社交生活

拒绝低俗,接受孤独:打造健康社交生活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交友是在虚拟空间,违法犯罪却是在现实中发生。不过,马尔克斯并不希望每个人都是一直孤独的。远离世俗喧嚣,远离利益羁绊,接受孤独,安于独处,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也是精神世界中的圆满。因此,拒绝低俗,接受孤独,但不宜孤僻,也不能自闭。

拒绝低俗,接受孤独:打造健康社交生活

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排列,共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有更多的时间,而且有更便利的条件进行社会交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万物互联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社交方式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每个人都成为互联网世界中的一个IP地址,只要保持在线,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

不过网络世界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以及人性本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了很多社会交往向低俗、丑恶甚至暴力犯罪方向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个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几年来,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和沟通平台的涌现促使中国网络交友数量日益增多,在方便了正常信息沟通的同时,也导致婚外恋一夜情以及家庭纠纷事件急剧增多,针对一些热衷网络交友的年轻女性或青少年的暴力犯罪案件也逐年上升。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曾经发布多起利用微信和QQ等网络交友实施犯罪的典型案例,以此警示热衷网络社交的年轻人。网络交友是在虚拟空间,违法犯罪却是在现实中发生。

其实,网络交友引发社会问题还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核心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交需求呈现爆发趋势,社交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社交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实质,是社会现代化带来的人性深层需求的解放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性变异和扭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社交圈子。不健康的社会交往不仅会让人误入歧途、消磨意志、影响生活状态、破坏家庭和谐,而且严重者会让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身陷囹圄,甚至危及生命。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而且触目惊心。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社会交往的需求。社交的基本原则是真诚纯洁、志同道合、相互信任,而不是唯利是图、攀权附贵、相互利用。社交的圈子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宁缺毋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交友三原则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其中,“友直”就是真诚正直的朋友;“友谅”就是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则是学问渊博、见识宽广的朋友。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多一个朋友并不一定多一条路,但是多一个损友却一定会多一个坑。

在个人成才的道路上,有朋友帮,得贵人助,会比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单打独斗顺利得多。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社交,还不如一个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增强自己的技能,锻炼自己的手艺,努力使自己有价值,而不是千方百计去依附于别人。整天想着依靠别人,最终只会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有两面性,既是美丽的,也是丑陋的,既是温柔的,也是残酷的。你生活在世界的哪一面之中,归根结底取决于你自己是不是足够强大,而不是取决于你认识的朋友有多强大。你认识的人再强大,如果你自己不够强大,你依然会是生活中的弱者。如果自己不努力,即使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财富,也依然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更何况去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去交结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面对万千的纷扰,也要面对无尽的诱惑。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来成就自己无限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古往今来,众多杰出人才的经历表明,神清心静、安守孤独是人生路上的“护身符”。(www.xing528.com)

晚清名臣曾国藩年轻时曾经很浮躁,后来有幸拜理学家唐鉴为师。唐鉴告诉曾国藩,程颢程颐王阳明这些大学问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静字功夫足,因此做人做事“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正是由于唐鉴的殷殷教导,曾国藩最终改掉了自己心浮气躁的毛病,终生躬省自身、严于律己,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孤独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很多人惧怕孤独、排斥孤独,甚至恐惧孤独,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安静、不够充实,也是自身不够成熟的表现。孤独不是空虚和寂寞,也不是孤僻和自闭。孤独是一种安静的独处,是一种淡定的从容。孤独状态是自我的完整世界,少了些世俗纷扰,多了些冥想凝思。因此,善于把握并利用孤独,可以让自己脱胎换骨。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孤独论》中所说:“孤独是精神卓越人士的注定命运。”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长篇巨著《百年孤独》中的经典语句。“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不过,马尔克斯并不希望每个人都是一直孤独的。“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远离世俗喧嚣,远离利益羁绊,接受孤独,安于独处,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也是精神世界中的圆满。只有在孤独的状态,你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只有在孤独的状态,你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英国作家毛姆在其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也认为:“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同时,他也不得不这样说:“人生在世,事事有赖于他人,想要只为自己、只凭自己而活着,是反常乖戾的企图。你早晚会生病,疲惫,老迈,那时你就得爬回到群体中去。”

因此,拒绝低俗,接受孤独,但不宜孤僻,也不能自闭。毕竟,没有人想逃离这个花花世界,而只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