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区分主动与被动行为?

如何区分主动与被动行为?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如果因为强迫或者外界压力而不得已采取行动,就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在现实社会中,这三种动机都可以让人采取行动,因为害怕被惩罚或者失去宝贵的东西,人会采取行动;因为对利益有欲望和要求,人也会采取行动;因为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定的信仰,人更会采取行动。因恐惧而采取行动,肯定是被动的;因为利益而采取行动,介于被动和主动之间。

如何区分主动与被动行为?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写过一本被称为“成功学圣经”的作品《把信送给加西亚》,副标题是: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高居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堪称世界图书史上的一个奇迹。

《把信送给加西亚》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关键时刻,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挺身而出,没有推诿,不讲条件,徒步三周,穿越危机四伏的国家,以其主动性和责任感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最终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作为一部励志类作品,哈伯德对历史上罗文的真实故事进行了加工、渲染,甚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过罗文能够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对任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的确是关键性因素。

研究发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相关,反之亦然。人的主动性来自哪里?只有发自内心、自动自发、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件事,才称得上主动性。人如果因为强迫或者外界压力而不得已采取行动,就不是主动,而是被动。金一南将军在著作《苦难辉煌》中认为,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有三种:恐惧、利益、信仰。在现实社会中,这三种动机都可以让人采取行动,因为害怕被惩罚或者失去宝贵的东西,人会采取行动;因为对利益有欲望和要求,人也会采取行动;因为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定的信仰,人更会采取行动。因恐惧而采取行动,肯定是被动的;因为利益而采取行动,介于被动和主动之间。只有因为事业和信仰而采取行动,才是主动的,而且最持久。

组织驱动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以利益或恐惧来激发人才的动机,利益主要包括薪酬收入和职位升迁,恐惧主要是来自于制度规范或者绩效管理中的末位淘汰。(www.xing528.com)

2017年4月24日,任正非华为道德遵从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要求华为内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公司前三十年,以‘获取分享制’为基础的物质文明,促进了精神文明,使绝大多数骨干脱离了贫困。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可能以不断增加物质满足的方式来牵引,因为做不到。”应该说,任正非对华为目前存在的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同时这也是所有大型企业组织共同面临的难题,那就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组织所能提供的物质利益却是有限的。这种人与组织之间的矛盾,会随着人与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张而不断加剧。如何再往前突破一步,让组织中的人才具有事业心和职业信仰,而不再单纯以利益或恐惧为行为动机,是很多企业组织面临的超级难题。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就解决不了人才在组织中的创造性和组织的长治久安问题。任正非提出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从长远来看,如果持之以恒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肯定会有效果。不过,这个效果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华为内部的环境,而且还取决于社会外部环境,因此,短时间内是难以见效的。

2016年6月,海尔以55.8亿美元的天价收购美国标志性企业GE的家电业务,引起业界哗然。在中国企业家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勤于思考,乐于改变,比较早地发现了企业中人与组织的矛盾问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驱动机制取决于激励或者是薪酬制度。海尔在“人单合一”模式下创造的激励机制称为“创客所有制”。所谓“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结合到一起,每名员工都直接面对用户、创造用户价值,并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分享。张瑞敏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前提是给他创造这个空间。《易经》云:‘群龙无首,天下治矣。’这个‘群龙无首’不是没人管、乱成一团,而是指每个人都是龙。每个人都把能力发挥到极致,组织就能把活力焕发到极致。”

虽然华为和海尔分属于不同的行业,面临着不同的内外环境,但是相对于任正非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无疑更契合人才驱动型组织,也更利于发挥人才在组织中的主观能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