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也没有人说得很清楚。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其实可以说明人的潜力:“有时候不逼自己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这就像你给我100斤砖,可能我拎不动。但给我100斤钞票,我不光拎得动,我还能跑。”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人的能量》一书中说:“我们现在仅仅只运用了智力和身体的一小部分。”生活中也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证明人的确存在着未知的潜力。一位名叫梅尔龙的美国人被医生确定为残疾后只能靠轮椅代步。他觉得人生已经没有意义,经常借酒消愁。有一天,他从酒馆出来后坐轮椅回家,碰上三个劫匪抢他的钱包。因他拼命抵抗激怒了劫匪,劫匪就放火烧他的轮椅。轮椅着火使梅尔龙忘记了自己身体残疾,开始拼命奔跑,竟然一口气跑完了一条街。事后,梅尔龙说:“如果当时我不逃走,就必然被烧伤,甚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逃跑,等到停下脚步,才发觉自己能够走动。”后来,梅尔龙在奥马哈城找到一份职业,他的身体已与常人一样健康。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对自己的潜力是不了解的,因为潜力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被突然激发出来。对于组织来说,如果能把关键人才的潜力通过合理的人才机制持续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有力推动组织的高效运转与创造创新。
如何激发人才的潜能呢?从很多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来看,潜能的激发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首先要有挑战性的目标,最起码这个目标看起来是平常不可能达成的。其次要有强大的心理动机和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促使人必须采取行动,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最后一点是结果必须是可以预期的。采取行动的目的就是要达成预期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对行动的结果没有预期,就无法调动全部的精力聚焦在一件事情上,从而形成单点突破。一些优秀企业的人才机制实践可以验证上面的三项要素。无论是微软还是华为,这些企业在工作目标、激励政策与结果导向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机制设计,促使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组织保持持续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