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音(Social Gospel)运动(又称私人福利资本主义,与政府主导的国家福利资本主义对应)起源于19世纪末西方宗教界,站在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对立面,反对在人类社会中实行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呼吁社会强势群体践行社会慈善,关心弱势群体,战胜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丑恶社会现象,实现社会分配正义。社会福音运动是美国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进步运动时期(Progressive Era)的重要思潮。社会福音运动在对工人的重视、运用直接参与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等方面和实验心理学类似,成为早期行为科学源头之一。
20世纪20年代,社会福音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怀廷·威廉斯(Whiting Williams)提出相对工资理论,在1920年的《工人头脑中想的什么》、1925年的《人的主要动力》两本书中进行明确表述。威廉斯的主要观点是:对于工人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他所得到的工资数量,而在于他所得到的相对工资,工人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比较,尤其是与自己各方面条件与工作量类似的工人比较。
英国工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贾克斯(Jaques Elliott)在其1961年出版的Equitable Payment一书中,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4)、《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一系列著作中提出员工不仅关心报酬绝对量,而且关心相对量。员工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身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比较主要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将获得的“报酬”(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做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做社会比较。纵向比较指将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www.xing528.com)
动物、人为什么会追求公平?公平的本质是什么?公平并不是一个脱离日常行为与观念的超验概念,公平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本身也是利益博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产物。换句话说,公平本身也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是超越于个人利益的高尚概念。荷兰学者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在其著作《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中指出,有一系列证据证明,道德很大程度上与眼睛、心脏等器官一样,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达尔文认为,生存竞争与生殖繁衍迫使动物形成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体现在动物基因中。200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Sarah Brosnan等人关于“猴子与公平”的一项研究很有意思,论文名为Fairness in Animals:Where to from Here[14]。研究者在实验开始给每一对猴子同样奖赏——黄瓜,后来他们给每对猴子中的其中一只更美味的甜葡萄,本来很高兴接受黄瓜的另一只猴子看到同伴得到葡萄时,便不再接受黄瓜,并用黄瓜袭击研究者。因此,公平、公正的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利益分配意识,其他具有一定智力水平的动物一样具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上述观点强调了薪酬级差设计、薪酬调查在薪酬决策中的地位,注意分配的内部公平性。其不足在于,没有明确个体选择哪些变量进行比较?如何计算?工作评价对此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此外,上述观点还忽视外部劳动力市场对工人工资公平性评价的巨大影响。不过当时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远低于今天;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这一点并不是最大的缺陷),不同的个体差异,如不同的金钱观、自尊、核心自我评价对公平的认知有何不同?当然,后来有很多相关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