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业资源概念的界定本研究采用了杨萍果(2008)对于农业资源的界定,其认为农业资源内容的确定应当结合实际的农业生产,即结合农业生产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而农业资源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的生产需要以上两个方面资源的综合投入,其中自然资源是农业赖以存在的基础,社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资源分类具体见图1-1:
图1-1 农业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杨萍果:《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4期。
(一)粮食生产资源
粮食生产资源也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方面。本研究依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别作了如下定义:粮食生产资源的自然资源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粮食生产的社会资源是指投入到粮食生产中的劳动力、物力和技术等。由于农业的生产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其对于耕地的依赖性很大,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非农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矛盾不断激化,加上农业新技术的研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单位面积耕地的复种指数是有限的,这就致使耕地安全成为了粮食安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确保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是不可分割的,农业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缺水的农业生产是难以维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农业水资源问题,更成为了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如农业水资源污染、使用效率低等。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同时要保护和治理已经受到污染的农业水资源,研发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
粮食生产资源中的社会资源包括了劳动力、物力和技术。劳动力方面主要是指投入到粮食生产中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物力主要是指投入到粮食生产中的基本生产资料,如资金、机械设备和化肥等,技术主要是指改良粮食品种的技术和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等。
(二)农业资源配置(www.xing528.com)
1.资源配置。之所以要对资源进行配置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体现在资源需要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资源的两种特性迫使国家和地区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同时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为都需要面临资源如何科学合理配置的问题,这也是确保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农业资源配置。农业生产领域的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也同样面临如何科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问题,但农业资源又有其独特的性质,即农业生产需要多种农业资源的投入,而不是单个或单方面农业资源的投入,因而在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时,需要以农业资源的特点为基础进行。
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加上本身的生产周期长、比较利益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特性,导致部分农业资源被投入到非农产业,这导致粮食生产资源更为稀缺,因此,必须对粮食生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确保粮食安全。就农业资源如何科学合理配置的问题,刘慧(1998)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业资源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农业资源配置的大体框架,具体见图1-2:
图1-2 农业资源配置
资料来源:刘慧:《中国农业资源配置现状研究》,《资源科学》1998年第5期。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农业资源的配置主要分为时间配置和空间配置,而空间配置又分为部门配置、区域间配置和要素间配置。结合本研究的需要,重点阐述一国内部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和国际间的资源配置。一国内部地区间的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其基本原则就是通过权衡利弊来决定产品的生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目前我国的各大粮食主产区和相应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和重点建设的,不同生产地区需要的农业资源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的分配,确保实现各产区和国家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国际间的资源配置依赖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国家之间、跨国企业之间的投资贸易等,以此来实现国家间资源的相互流动。就我国而言,可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间农业方面的合作来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农业资源的流动,以此来弥补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