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猛士高机动越野车:晋级版

猛士高机动越野车:晋级版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的军车系列中,有一款我军唯一的第三代高机动性越野车,也是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军用越野车;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研制出来的。高机动性越野车是军事用语。1979年,美国国防部决定重新开发一种新型1.2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车辆,以代替现有的轻型越野车。

猛士高机动越野车:晋级版

在我国的军车系列中,有一款我军唯一的第三代高机动性越野车,也是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军用越野车;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研制出来的。它就是东风汽车公司研制并批量生产的“猛士”,编号为EQ2050。

军用轮式车辆是军队地面机动的主要装备,是军队机动的脊梁,其整体机动性水平已成为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全球作战,面对战场的不确定性,战场上使用的车辆必须要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存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新的“高机动性”概念出现了。

高机动性越野车是军事用语。何谓车辆的机动性?何谓车辆的高机动性?高机动性怎样分类?解释如下:

军用车辆的战术机动性是指军用车辆实施兵力、兵器机动等遂行作战和保障任务时,在可能遇到的各种道路、地面和地形条件下快速行驶的能力。影响车辆机动性的各种因素、指标的综合和量化决定军用车辆机动性指数,其数值大小代表着车型机动性的高低,并以此来判别车型的机动性等级。

军用车辆的机动性一般分为高机动性、标准机动性、有限机动性、低机动性四个等级。

高机动性车辆,是指按军用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既能在铺装路面上高速行驶,又能通过其他轮式车辆难以通行的起伏、泥泞、沙漠、岸滩、积雪、丛林和水障,并能克服其他轮式车辆难以逾越的障碍(如陡坡、侧坡、台阶、壕沟、弹坑、凸岭等)的全轮驱动的高性能车辆。它要求底盘技术先进,机动性能高。以4×4驱动为主,采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带转矩分配的全时分动器、轮边减速桥、大行程悬架、轮(轴)间限滑差速装置、特种轮胎(无内胎、泄气可行驶、调压)及牵引力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它主要装备要求快速机动的部队,以及在战术前沿和战术前方遂行战斗、保障任务的部(分)队。

标准机动性车辆,是指按军用要求设计制造或军选民用的,既能在铺装路面上高速行驶,又能通过较深的起伏、泥泞、沙漠、岸滩、积雪、丛林和水障,并能克服一定的障碍(如陡坡、侧坡、台阶、壕沟、弹坑、凸岭等)的全轮驱动车辆。它主要装备在战术地域遂行战斗、保障任务的部(分)队。

有限机动性车辆,是指既能在铺装路面上以较高的速度行驶,又能通过较浅的坑洼、泥泞、沙漠、岸滩、积雪、丛林和水障,并能克服各种较小障碍的全轮驱动轮式车辆。它通常在标准机动性车辆的基础上增加装载质量或减少驱动轴数实现。它主要装备在战术后方和战役地域遂行保障任务的部(分)队。

低机动性车辆,是指军选民用,主要在铺装路面上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非全轮驱动车辆。它主要装备在战役地域遂行保障任务的部(分)队。

1979年,美国国防部决定重新开发一种新型1.2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车辆,以代替现有的轻型越野车。这种车称为HMMWV(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音译出来就是“悍马”。

“悍马”主要装备美军前沿作战部队,用于战术突击和战斗支援。美军提出,悍马要采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改装,以适应地面武器模块化的发展潮流。要配装大型宽截面轮胎,应用成熟的中央充放气系统,以适应在沙漠、沼泽、冻土融化等松软泥泞地面行驶,适应全球作战。要尽可能减轻重量,以保证空运、空投等远程战略机动能力。车内要有足够的容积,以保障前沿作战部队的士兵随身携带足够的物资。除了运送人员外,还需承担架设机枪、救护伤员、发射导弹等老吉普车无法承担的军事任务。

1981年2月20日,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向有意参与“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项目的美国汽车企业发出招标通知,标书要求从研制样车到大批量装备部队在3年内完成。2月27日,美国国内61家汽车公司前来应标。经过谨慎细致的审查后,7月1日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宣布:美国汽车公司AMG分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达信·大陆公司这三家汽车公司获得了军方的研制合同。合同要求1982年5月之前,三家汽车公司向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工程局送交11辆样车,进行技术试验和作战效能评估。

美国军队全球部署、到处制造和参与冲突的前景看,新的“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是一块前景诱人的大蛋糕。三家公司之间你争我夺、明争暗斗,经过激烈角逐,美国AMG公司率先将一款采用V8型6.5升柴油机、四轮独立悬架系统、常时四驱系统,低车身、宽车体的悍马样车送到了美国内华达汽车测试中心进行全面测试。试验证明,这一款新研制的悍马动力强劲,车身低矮宽大,全车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机动性、越野能力较美军原来使用过的所有车型都大大增强。1983年3月22日,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宣布,AMG汽车公司的样车在进行3万多千米的性能试验后,表现最佳,获得了一致的认可。美国军方评审文件中称道:“设计优越,可靠耐用,运载能力超乎想象,达到预期的机动能力。”经过对样车的再次完善后,美国陆军和AMG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份多阶段的供货合同。合同规定:美国陆军在1989年之前,预计向AMG公司订购54973辆,合同总价值为12亿美元左右。其中,首批车辆生产订单为2234辆,合同价值为5980万美元,全部车辆在1985年交付装备。第二批订单为15000辆,在1987年之前交付装备。

超前的设计思想和丰富的技术储备使得AMG公司在这次竞争中得了头彩。

悍马基本车型长4.72米、宽2.18米、高1.83米;车底由于采用双“A”臂独立悬架,离地间隙410毫米,与现代主战坦克不相上下,越野性能极为突出;公路最大速度11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2千米,最大爬坡度30度,最小转向半径7.62米,涉水深0.76米;车体采用高强度合成树脂铝合金制造,重量轻、强度高;车辆自重2416公斤,载重1077公斤;装置一台V型8缸6.2升水冷柴油机,最大功率为110kW(150马力);装有动力辅助转向器,轮胎为泄气保用轮胎,并可以选装轮胎气压中央调节装置。作为高机动性车辆,悍马适合快速机动部署的要求,C-130运输机一次可运三辆,C-141运输机一次可运六辆,C-5A银河运输机一次可运五辆。“悍马”在设计时即按车族化考虑,各种变型车有30余种之多,包括人员/物资输送车、轻型战斗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防空导弹发射车、指挥通信车、装甲输送车、野战救护车等。

悍马的战技术指标如此先进,那战场表现如何呢?

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大兵们和悍马一起乘坐飞机迅速飞抵海湾,其集结和部署的速度几乎比美军第一装甲师和第一机步师等这些重装部队快4倍以上,表现出了优异的战略机动能力。在战斗中,搭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和大口径机枪、小口径机炮的悍马,凭借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一马当先,冲在坦克、装甲车前面,把伊拉克军队的装甲师打得落荒而逃。广袤的中东沙漠,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根本没有道路,到处都是起伏不平的沟坎和沙丘石砾,悍马优越的越野性能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中东沙漠成了美国悍马的表演舞台。在这场战争中,悍马以彪悍的外形、强劲的动力、快速的机动能力和多样化的配置脱离了普通汽车的概念,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战术武器平台。战后,美国五角大楼在名为《波斯湾战争的胜利》的报告中称:

悍马军车满足了一切要求,或者说超出了人们的要求……显示了极好的越野机动能力,其可用性超过了陆军的标准达到90%。很高的有效载重能力对美军来说也是绝对的保证……

在海湾,悍马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吉普一样成了战场明星。海湾战争如同武器试验场,既展示了悍马的性能,也暴露了悍马存在的问题,海湾战争结束后,悍马改进计划也随即展开。美军对悍马通过复杂地形,特别是穿越障碍物的能力、承载系统和动力系统做了大规模的改进。改进后的悍马被称为“重型悍马变型车”(Heavy HMMWV Variant),简称“HHV”,装备编号为M1097。1993年年初,美军又对发动机的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排气系统进行了优化,在发动机没有大的改动的情况下,输出功率提高到125千瓦;变速器也加装了电子智能控制系统,使车辆驾驶更为轻松。改进和完善后的悍马为M988A2,成为美军现役主力车型。

“悍马”M998和M997表现出的卓越机动性为全世界所瞩目,发展和装备高机动性军用车辆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军队的共识。继美国之后,德国、奥地利、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国家也相继开发和拥有了自己的高机动性车辆。其中有8个国家发展了1.5吨级高机动性军车。

美军以“悍马”轻型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HMMWV)取代过时的M274、M561/M792、部分M151和M880系列车型。截止2000年中期,AMG已生产悍马车16万辆以上。其中美军共订购了10.91万辆,出口欧洲、中东、亚洲30个国家和地区约5万辆;同时,还同步开发了A1系列A2系列共16种变型车。

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美国研制的悍马外,属于第三代高机动越野车的还有德国乌尼莫克(Unimog)系列高机动性越野汽车U165L,奥地利Pinzgauer系列高机动性越野汽车,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的Kohkidohsha 1.5吨4×4高机动越野车,西班牙URO VAMTAC(4×4)1.5吨高机动性战术车,瑞士BUCHER DURO(4×4)1.7吨高机动性越野汽车。

早在1988年,总后驻北京汽车修理厂军代室就得到了一辆美军最新装备部队的悍马M998系列陶式导弹运载车,他们按照我军“军用越野汽车试验方法”对这辆车进行了综合性能试验,拿出了一份《M998越野汽车性能试验报告》,为我军1吨级越野汽车的战术技术论证提供参考数据。这可能是我军最早的一份关于美国悍马军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参数:

美军现装备的M998汽车,具有较大的比功率和比转矩,最高试验车速结果为每小时114.8千米,能够顺利通过39度纵坡,0~80千米加速时间为21.28秒,加速距离为307米,其动力性能优于国产同类型汽车。

仅以加速性为例,M998与当时我军同类车型NJ220、NJ221相比,0~80千米加速时间,M998为21.28秒,加速距离为307米,比功率为40.16,比转矩为9.64;NJ220为22.15秒,加速距离为307米,比功率为33.33,比转矩为8.33;NJ221为29秒,加速距离为412.5米,比功率为32.43,比转矩为8.11。

在另外一份文件中,美军对第三代高机动性越野车有明确的定义:

非常规的动力性、高越野通过性,坏路、无路状态下的平顺性。

1.5吨级轻型越野汽车用途广泛,发展我军的第三代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刻不容缓。2000年,总装备部将高机动性越野车正式列入科研计划。2000年11月,由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和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有关人员组成项目组,由总装备部定远试车场场长刁增祥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组长,开始了《第三代1.5吨级军用越野汽车研制立项综合论证》工作。经过广泛论证和测算。2001年6月,项目组拿出了研制立项综合论证报告,摘要如下:

我军高机动越野车使用定位

机要车、气象观测/检修车、侦察车、巡逻车、装甲输送/步兵输送车、电子对抗/侦察车、各类通信车、指挥车、战勤作业车、救护车、装甲指挥车、炮兵指挥/侦察车、防化侦察车、工程指挥车、汽车抢修车、空降车、飞机牵引车等。

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作战使命和任务:

1.5吨级军用高机动性越野汽车是我军未来全新的、具有高机动性能的第三代轻型越野汽车,主要装备于快速机动部队和在战术前沿、前方遂行战斗、保障任务的部(分)队,用于战斗班(组)机动、突击、侦察、巡逻;用于牵引飞机等武器装备;用作轻武器、轻型火炮和轻型反坦克、防空导弹的机动、发射平台;用于改装专用车辆,遂行机要、侦察、电子对抗、通信、装甲、炮兵、工程、防化、后勤、海军陆战队、空降兵等机动保障任务;用于改装水陆两栖、空降等车辆,遂行特种作战任务。

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的要求:

良好的越野性。根据1.5吨级高机动车的作战使命,确定要求适用于我国全境。高机动性越野汽车在战时主要用于战术前方,相对于标准机动性车辆,行驶路况将会更为恶劣。要求1.5吨级高机动车既可行驶于铺装路面,也可行驶于急造军路、乡村土路和越野路。越野路包括标准机动性车辆难以通行的起伏、泥泞、沙漠、岸滩、积雪地和丛林、水障等。

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造型要求:

高机动性越野车为军车,造型上应满足军用要求和功能,要体现军车特色,给人以威武和震慑感。造型应为粗犷—方直结合形,或者为粗犷—流线结合形。

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的防护性能:

防无线电侦破……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底盘上的大量应用,防无线电侦破性能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要通过整车外形、材料和涂层的处理,降低被侦察的概率。信息战对车辆的电子控制设备具有干扰作用或直接的攻击作用,在战场环境中,当遭受主动电磁干扰时,发动机管理等电子控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为适应未来信息战的要求,车辆应具有定位定向能力,配备通用的通信系统和相应的天线结构,以提高生存性。

防可见光和红外侦破性能。未来战争中,侦察手段多种多样,为了提高车辆在战场中的隐蔽性,应采用复合材料车身、涂覆防红外涂料,尽量减小外形可视及红外特征,车身应设计成较小曲面,表面应涂伪装迷彩,并可吊挂伪装网等。

安全防护性能。为提高生存性,整车要有良好的操控性,驾驶区应视野宽阔,还应有性能良好的防空照明系统和良好的夜间行驶性能。考虑防护轻武器攻击和地雷爆炸,在结构和重量上应留有安装装甲防护的空间。要安装泄气可行驶车轮,以保证战场上轮胎损坏时,能尽快地脱离危险区;任何两个车轮泄气,应至少能行驶50千米,其中以每小时50千米车速在铺装路面行驶15千米,以每小时35千米的车速在急造军路和乡村土路上行驶15千米,以每小时20千米车速在越野路行驶20千米。

其他防护性能。要设置副油箱、枪架、防护栏、牵引装置、电动绞盘等,使车辆有保持机动、还击、自救和互救能力。软顶敞篷车防护较弱,为防止车辆倾翻时伤及乘员,要求设有防滚翻保护装置,防滚翻保护装置应制成可拆卸的。防滚翻保护装置的结构及设计,应考虑轻武器、轻型火炮和轻型反坦克/防空导弹等武器安装、发射的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承受后坐力的强度和刚度

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的适应性:

要能适应高原、寒区、热区、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及战场环境,发动机要具有良好的高原动力保持特性。为可能遇到的核污染和生化污染,整车结构应便于洗消;作为武器平台,要能承受武器发射造成的后坐力或冲击波;作为空降车使用时,要有空投功能;要具备良好的低温起动、运行和低温下风窗玻璃除雾能力、在环境温度-30℃以上时,不借助外部帮助,发动机要在1分钟内起动和运行。在环境温度-30℃(-41℃时,借助外部帮助),应能在45分钟内起动和60分钟内运行;在任何气温和工况下,发动机和其他的总成部件不得有过热现象,车内应有良好的隔热、通风效果;整车材料应能防霉变、耐腐蚀(含盐雾腐蚀)、耐老化和阻燃。

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的维修、保障、运输、安全、工效及人机工程等要求:

维修性。维修性能的好坏对于确保产品的可用度,提高效能,减少全寿命费用都有重要的意义。从车辆论证、研制工作开始,就要注重维修性的论证、分析、设计与试验工作。

保障性。为使装备保持和恢复完好状态,使之能持续完成作战与训练任务,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相同总成部件为基础和同一底盘结构为基本平台,同步发展基本车型和变型车,实现车族化。结构设计、材料选取(尤其车身)等应尽量轻量化,既要保证性能先进,又要考虑逐步强化到运载2吨的能力。尽量选用性能先进、轻量化、批量生产、供源可靠的民用总成、部件,通用性和互换性应良好,便于器材供应与战时筹措。整车要便于操作、维修。应同步发展使用维修和封存所必需的仪器、机工具和器材,并符合国内有关标准、法规或惯例,便于操作、携带。对储存环境的要求不高于现有车型。车上应配备工兵锹、镐,以及水桶、燃油桶和随车工具。

运输性。要求可以方便地利用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运输工具输送。设置运输装卸的系留点和捆绑加固的系固点,能整车吊装和捆绑。软顶应可变敞篷顶,防滚翻保护装置可拆卸,风窗玻璃可前翻。

安全性。安全性是汽车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部分指标是国家的强检项目,主要包括制动性、转向性、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操纵稳定性等。

工效和人机工程。要解决防雨、防尘密封性。为适应严寒区的使用要求,解决乘员冬季防寒问题,通常应设置取暖装置。尤其对软篷顶车,冬季取暖问题更为突出。按照人的生理要求,一般冬季在环境温度4℃以上的条件下,操作人员才能长久静坐。要求车内配置取暖、制冷装置。军车的人机工程布置情况对驾乘人员的战术动作有直接影响,要求整体结构与布置应使驾驶员视野良好、操作方便,便于乘员上下车与乘坐,并适应战斗班(组)的作战展开。越野行驶时,车内突出物和装备应保证不损伤乘员。

论证报告强调指出:

悍马是唯一被美军称为高机动性的,被国际评为当代最优秀的第三代军车,世界各军事工业强国也相继研制了同类军车。

为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军队装备“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为发展和提高我军装备水平,我军将投入新一代最先进高机动性战术车型的研制。我军将要投入研制的1.5吨级轻型越野汽车承担着战斗班组机动、指挥通信、电子对抗、侦察巡逻、战场救护以及作为轻型武器装备运载、发射、机动平台等多种作战使命,对于我军整个车辆装备体系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划时代车型,新研制的高机动性越野军车的技战术指标要全面超过美军悍马。

对比悍马,要求做到:提高承载能力,提高耐久性,提高动力性,提高安全性,提高生存性,扩大战术机动范围,扩大环境适应温度范围,提高密封性、舒适性,提高越野平顺性和极限通过能力,提高汽车维修性,提高保障性,同一底盘要发展长、短头车型和民用车型。

总而言之,我们新研制的车型要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做到全面的技术提升和高起点的技术创新。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01年11月1日,总装备部陆装科订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研制立项论证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院校、军代表系统和部队的专家和代表。会议组成了评审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研制立项论证情况的汇报,并对主要战技指标和论证报告进行了讨论、评审。评审组认为:

一、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是面向全军的轮式高机动平台,主要用于战斗班组快速机动、运载轻型武器装备和改装配套。为满足未来高技术战争和重点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适应军队各部门武器装备发展和机动保障配套急需,有必要尽快组织研制,填补我军高机动性越野汽车的空白。

二、立项论证工作指导思想正确,全面调研了各部门和部队的军事需求,分析了国外同类车型的性能指标和技术发展趋势。所提作战使命和编配范围定位准确、符合部队实际,主要战技指标先进,达到了外军同类车型的先进水平,与现役第二代越野汽车相比,机动性能有明显提高。

三、论证中贯彻了系列化要求,提出以一套总成部件为基础,一个底盘为基本平台,同步发展系列化车族的思路,拓宽了车型的配套面,有利于提高总成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水平和降低研制生产成本,有利于部队的技术保障。

四、论证报告内容完整、数据翔实、论据充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和军用越野汽车机动性、作战效能和效费比分析模型,对主要战技指标和初步总体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论证工作方法科学、严谨、水平先进。

五、所提出的总体方案符合国内汽车工业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研制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的时机成熟、可行。

综上所述,评审组认为该项目已具备立项研制条件,希望尽快上报审批立项。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论证结果出来了,但研制任务交给谁呢?此车可是国防重点主战装备,除了生产能力外,军方还有一条铁定的原则:军用产品,包括第三代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的研制,一定要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要百分之百的国产化。

在我国和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愿意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技术,但首先得依靠自己,国家安全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关乎国家安全命脉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买不来,人家也不会卖给我们,只能依靠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也必须依靠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自主创新。

早在高机动越野车立项前,时任总参装备部部长的贺鹏飞中将就曾向时任中汽公司总经理的蔡诗晴了解,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能不能完全自己研制生产性能类似于美军悍马的1.5吨级高机动越野车呢?蔡诗晴给了贺将军肯定的答复:能!我国的东风汽车公司,也就是以前的二汽有能力研制这款车。

1999年建国50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上举行隆重的阅兵式,当各种装备隆隆通过天安门时,站在观礼台上的总装备部领导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张小虞又谈到了研制中国的高机动型越野车。总装领导表示,中国军队非常需要悍马这样的第三代高机动性军车,但一定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是百分之百国产化。张小虞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汽车工业的生产、科研能力已今非昔比,完全能满足部队的需求,位于湖北的东风汽车公司就具有这个能力。对军方急需的高机动性越野车,我们有两个百分之百的把握。一个是百分之百自主知识产权,一个是百分之百国产化。”

两人中国汽车工业的负责人将军方的眼光指向东风汽车公司。过去常说,二汽是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其实在准确意义上来讲,二汽是因军车而建、因军车而兴。二汽已经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军用越野车生产企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军用车辆。二汽的发展与中国的国防紧密相连,每当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二汽人总是挺身而出。强国强军是二汽不变的宗旨。

贺鹏飞将军与蔡诗晴谈话的第二天,信息就传到了位于十堰市张湾区的东风汽车公司(二汽此时已改称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东风公司总经理马跃立即找来了技术中心主任黄松。黄松为黄正夏之子,他早就盯上了美国悍马,他曾慨叹:“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够搞出这样一款军车来,这一生就没白活了。”

黄松与贺鹏飞当年都是北京知青,两人早就认识。老熟人相见都很高兴,寒暄了几句后,话题很快就转到高机动越野车上来。贺鹏飞单刀直入:“军队需要这个车,你们能不能搞?”

黄松毫不含糊:“有钱就能搞。”

贺鹏飞表示:“军方只能给2000万,我再跟国家计委军工局说说,争取再给你们2000万,再多没有了。”

4000万与实际需要的数亿元之间差距太大,但此时正是东风公司最为困难的时候,东风公司也拿不出钱来补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的高机动越野车研制计划只能放下来了。

2001年,总装备部高机动型越野车的论证项目正式出炉。得知消息后,已经担任东风汽车公司科委主任的黄松立即找到时任东风公司总经理的苗圩,表示东风公司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

苗圩,北京人,1955年5月生,1974年2月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先后担任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副司长、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1997年9月调任东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苗圩来的时候,正是东风公司最困难的时候。1999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了东风公司,他鼓励东风人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勇闯难关,并随行带来了解放军总装备部2万辆货车共计16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对于东风公司来说,这份订单无异于雪中送炭。但苗圩很冷静:“这是输血,造血还要靠东风自己。”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1世纪时,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稳定在两位数上,大环境的优化加上苗圩对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一系列改革,东风汽车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9年实现利润0.16亿元,遏制了效益下滑势头;2000年实现利润13.81亿元,圆满完成了改革脱困目标;2001年实现利润25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全面刷新历史纪录。2002年,东风公司盈利高达58.5亿元,2003年盈利61亿元。手中有钱,东风人要大干一场。

对于黄松的提议,苗圩坚决赞成:“干,东风公司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国家支持,现在是我们为国出力的时候了。”他决定,先在公司内部立项。东风公司新型高机动性军车项目的名字叫“东风铁甲”,公司内部代号为“Y2”项目。“Y”为越野的“越”拼音的第一个字母,“2”代表东风公司自己研制的第二代越野车。

2001年3月21日,“Y2”项目第一任负责人,时任东风公司技术处处长陈建贤在“Y2”项目计划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东风公司“Y2”项目正式启动。

童东城,东风公司副总,“Y2”项目由他分管,他成了一名“悍马迷”。2000年下半年,童东城参加军方在天津军事交通学院组织的一次会议,会议的内容也是论证我军高机动性越野车的发展。了解到军事交通学院收集了世界各国的许多最新车型,其中就包括美国的悍马,在军事交通学院库房里,童东城见到了他心仪已久的美国悍马。那是一辆陈旧的悍马,满身灰尘,油迹斑斑,车子被拆得一塌糊涂,已经完全不能开了。童东城完全忘了自己身着崭新的西服,先是围着悍马反复打量,然后一把掀开发动机舱盖,半个身子探在里面,从发动机到其他部件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仔细查看;然后蹲到轮胎边,仔细查看悬架部分,又伸手进去摸。看完外面再打开车门看里面,他在这台破旧的悍马上里里外外、进进出出,整整看了一个下午。走出库房才发现,崭新的西服上灰尘、油迹混合在一起,童东城惊呼:“完了完了,这套西服糟蹋了,回去得让苗圩赔我一套新的。”

看了悍马仍未心满意足,童东城对科技部长黄松说:“想法搞一台能跑的来吧,这个车不开一开怎么行?”

2001年下半年,通过各种渠道,两辆二手悍马来到了东风。这两辆悍马一台被拆解研究,一台被童东城留下做对比试验。童东城胆子大,尤其喜欢开车,这台车在他的手里性能被发挥到极致。十堰市有一座黄龙滩水库,水库下游有一大片浅滩,童东城为了了解这台悍马的涉水性能,竟将车开到1.4米深的水里跑,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开的是水陆两栖汽车。河滩里布满大大小小的卵石,最大的直径达到六七十厘米,他却不管不顾,在河滩里面横冲直撞;又将车开上壁陡的坡道,然后中途停住,倒车、掉头。黄龙滩里的山路路窄、坡陡、弯急、沟深,他以不低于80千米的时速在路上跑,吓得同行的人都不敢坐他开的车。只要听说哪里道路险要,他都要开悍马去试一试,他说:“我就是要看一看这个车的性能究竟能好到什么程度,将来好让我们造的车超过它。”

要提高一辆汽车的性能其实不难,可以将所有的设备都往上加,如此一来,汽车性能是提高了,但价格也上去了。汽车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要注意性价比。设计制造出来的车,要又便宜、又好用,让大家都买得起,市场占有率高,才是好车。奔驰、宝马好不好,当然好,但是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奔驰、宝马的价格呢?如果你能将一辆夏利设计得有奔驰、宝马那样的性能,又只有夏利那样的价格,那你就了不起,你设计的就是一款成功的车。军车也是一个道理。

美国人的设计理念非常明确,悍马是军车,基于战场生存的理念,强调机动性和坏路无路的平顺性,并不强调舒适性,更不讲究美观。悍马的外形很怪异,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装有几乎直立的风窗玻璃,风阻系数相当高;车身低矮、宽大,几乎与坦克一样宽。外观粗糙灰暗,看上去如同一只癞蛤蟆。其实,美国人的设计是充分考虑了车辆的战场生存率。军方测定,战场上,车体每降低100毫米,伤亡率减少30%,所以要拼命降低车体的高度、加宽车体宽度。外观粗糙灰暗是为了不反光,也减少车体的红外特征,便于隐蔽。整车布置上,强调有足够的战斗空间,所以它的驾驶舱空间较小,对于美国人这样的大个子,坐上去感觉很不舒服,就和在坦克装甲车里一样,但它保证了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乘坐或改装其他装备。在悍马上,该繁的地方美国人却不厌其繁,如悬架上双三角臂减振、驱动上采用轮边减速、轮胎中央充放气、四轮ABS,这些东西能保证车的越野性能和通过性能,所以一样不少;该简单的东西尽量简单,如车门上的玻璃,现在汽车的车门玻璃升降都是电动的,差一点的是手摇的,但悍马却什么都不要,就是一根绳子拉着,用的时候提起来挂着,不用的时候放下去。车门就靠两个插销固定,密闭性很差,但打仗时,士兵可以快速进出,两手抓住向上一提就可以扔掉,车上的座椅就是个铁皮板凳,什么装饰也没有。总装备部副部长张诗明中将看后深有感触地说:“什么叫野战性?这就叫野战性。”

2001年12月28日,第一辆“东风铁甲”概念样车造出来了。“东风铁甲”身上的所有零部件全部国产,外形与美军悍马几乎一样。1月30日,总装备部的车船局专家于光、唐剑平来评审东风的另一款军车,黄松将他们带到了东风公司开发的1.5吨级高机动性概念样车“东风铁甲”面前。于光、唐剑平看到样车非常高兴,他们说,总装备部正要开发这样一款车配备部队,你们开发出来了样车,对我们也是个促进。

2002年5月中旬,“东风铁甲”在北京国际展览馆参加车展,在东风公司的展台前向全世界正式亮相,由于美国悍马的影响和“东风铁甲”的外形,舆论和社会上都将其称为中国“悍马”。中国悍马在北京国际车展横空出世,顿时引起轰动,媒体的记者蜂拥云集、军迷、车迷和热心观众整天围在车前,照相留影,询问性能、指标、价格、产量,“东风铁甲”一露面就成了车展明星并引起了连续的冲击波。

东风越野车公司生产部部长胡建国是当年指导试制第一辆东风铁甲概念车的现场负责人。现在谈起当年试制的情况他还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

2001年12月1日,当时我在装备公司工作。一天,我接到设备制造公司总经理李国仁的通知,让我和另一位同志一起到原动力厂的一个老车间里装配东风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辆高机动性概念样车。全部试装人员包括我一共8个人,我们8个人是从装备公司各工厂抽调出来的,除了我和老苗两人懂汽车装配外,其余的都是焊工、钳工、机加工工人。当时我们手上只有技术中心提供的几张高机动性军车的三维图和概念图,没有具体的装配图。我搞了几十年汽车,这种高机动性军车还是第一次摸到。眼前就一堆散件,又没有装配图,这可真难了。拿到一个零件都要琢磨半天,有的地方不知道怎么设计的,只好反复地安装、拆卸。这个车设计得很紧凑,总成与总成之间有的地方连手都下不去,没有专用工具,根本无法装。有的总成装配还要分先后,顺序错了后面的就无法装了。我们几个人全靠平时的经验,互相商量,比画摸索着,一个总成一个总成地装起来。为了保证装配精度,我自己设计了一个定位架,先将车架固定在定位架子上,然后再把各个总成一件一件地往上装。几年以后装配图来了,对照我设计的定位架,居然完全一样。

我们8个人没日没夜地围着这个车整整干了28天时间,2001年12月27日下午,总算把它装配完了。完了后几个人围着车左看右看,摸摸这里摸摸那里,干了近一个月,这时才觉得这个车的样子很奇特,又低又矮又宽,敦敦实实地趴着。大家瞅了我一眼:“开着试试?”我钻进驾驶室,拿着钥匙的手哆哆嗦嗦,心里咚咚地跳,平时开的车无数,今天这个家伙能不能动,心中完全没有底。我扭动钥匙,随着马达一声响,车子抖动了一下,发动着了。我让发动机均衡地转了一阵,试着挂上挡,左脚慢慢地松开离合器,右脚没敢加油,而是挪到刹车踏板上,准备随时刹车。车很平稳地慢慢动了,围在周围的人高兴地拍手叫起来,我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车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我慢慢平静下来。轻轻地加油换档,车很听话,方向盘也很轻,在场地里转了一圈。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全中国第一个开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机动性越野车的人。

在北京车展上,我们的车放在最显眼的展位上,别人的车前站的是漂亮的女模特,我们的车跟前站了两个穿着迷彩服、又高又壮的男模特。我们的车前围的人最多,每天从早到晚,里三层外三层,照相机的闪光灯从各个方向不停地闪动,刺得人睁不开眼。很多人挤都挤不进来。日产汽车总裁卡洛斯·戈恩,美国福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董事长,德国大众亚太区总裁和董事长,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导和专家,解放军总后、总装的领导,以及国家各部委的领导都来到车前观看。领导们来参观,我就成了讲解员。这些领导的问话很有意思,在详细了解性能特征后,都要问一句“比美国的悍马如何”?每当这时,我都很自豪地说,和他们的车处在同一水平。当时我们只是试制,生产图样还没出来,没有试验,更谈不上批量生产,还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水平居然比美国的悍马还要高,要是知道有今天的水平,讲给那些领导听,他们一定会更高兴。除了他们外,问得最多的是那些媒体的记者,他们围在车前照相,提问题,一个接一个,我讲得口干舌燥。看到大家这个热情,我虽然讲得累,但心里的自豪感就别提了。

车展结束后,我将车开回东风公司驻京办,国展在北三环,东风公司驻京办在南三环,一路上,我们的车成了路上回头率最高的车,许多怪事出现了,一些车开过来和我们并行,车里的人伸出头来一边仔细瞧,一边和车里的人大声议论;有的车超到我们前面,然后压低车速,让里面的人慢慢欣赏。在一条路上,突然一个警察骑着摩托,摩托上亮着警灯,超到我的前面,警察打着手势让我靠边。我一惊,我没有违章啊。车靠边后,警察将摩托停在我的旁边,我还没开口,他却问起来:师傅,这车是哪国生产的?我这才知道,得,又遇上车迷了,只不过这回是个警察。我向他介绍这是我们东风公司最新的产品,这回是来参加车展的。他缠着我,又是性能又是价格问个没完。就在他问的时候,周围又围了一大圈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个没完,我听得出来,他们的中心话题就是,这是咱们东风公司生产的中国“悍马”,和美国佬的一样。这可是在北京的大街上啊,说实话,什么是自豪感?怎样为东风公司骄傲?只有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才最有体会。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除了吸引普通观众外,东风铁甲还吸引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一天,“东风铁甲”展台前挤进来了几个金发蓝眼的外国人,和其他观众不同,他们开始并没有找工作人员询问情况,而是以行家的眼光,围着车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看了个遍,以后,他们通过工作人员找到送车来参展的“Y2”项目负责人陈建贤。这才知道,他们来自以生产军用越野车而闻名的德国“乌尼莫克”公司。

在此之前,生产“悍马”的美国AMG公司听说中国东风公司拿出了一款与他们的悍马模样相似的车,也早早来到展台前,与陈建贤开展了接触,并探讨双方合作的可能。双方的“合作”首先在酒桌上展开,在当天晚上,美国AMG公司的代表马克等人在陈建贤等人的“攻势”下,醉倒在酒桌上。听说美国人来了,急不可耐的德国人第二天就赶来了。乌尼莫克的代表提出:你们不要搞“悍马”了,我们合作,共同生产乌尼莫克。陈建贤的回答很有水平:“只要有诚意,我们愿意和所有的人合作,我们对乌尼莫克的产品也很感兴趣,但我们现在要先开发我们自己的东风铁甲,等我们开发完成以后,我们再来合作开发乌尼莫克。”

得到招标通知,好几家汽车厂均表现出当仁不让的架势。经过严格的审查、激烈的竞争,最终,东风公司在竞争答辩中依靠实力赢得总装专家组全体专家全票通过。这是东风公司参与竞标标书对第三代高机动性越野车基本性能的描述:

这是一款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系列化、多用途、全新的第三代高技术、高机动性战术平台。全车所有的战术技术指标以美军装备最新改进型悍马A2的技术指标为基点。全车总质量5吨,装载质量1.75吨,牵引质量2吨,承载能力提高17%;动力性提高25%,油耗降低30%;续驶里程增加50%;炎热环境适应温度提高17摄氏度;驻车制动坡度从17%提高到40%;在坏无路驾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车身密封性、可维修性、机件耐久性等方面对悍马A2全面占有优势;通过性和运输性参数与悍马A2相当。

通过模块化设计,产品实现系列化、车族化;为适应加装武器,车的前风窗能翻倒,侧面车窗拆卸后可装轻、重机枪;车内中央有可加装重机枪、高射机枪、榴弹发射器的武器转盘,后箱有导弹发射平台,该车型可成为武器、计算机、信息通信系统、雷达、GPS的机动平台,形成能伴随装甲部队快速机动,也能单独作战的轻型高机动性轮式作战系统。

为了保持良好的战场适应性,该车设计强调扁平化,扁平化水平与坦克接近,整车质心低,横向稳定性高,防侦破性能强,极限路面通过能力强,适应战场生存状态。轮距与轻型坦克、轮式装甲车、载货运输车辆的轮距一致,能在同一车轮印迹下行驶,配合装甲部队的进攻和突击。该车配备泄气可行驶轮胎,保证任何两个车轮被击穿后,可继续行驶30千米。

为突出战略机动性和战役机动性,该车可以方便地使用我军现役各型飞机舰船运载、空投和吊运。该车可以在17秒内从零加速到80千米/小时,最高时速达135千米,续驶里程超过600千米。通过各种高机动性能的综合集成,使其既能高速行驶于铺装路面,又能快速行驶于急造军路、乡村土路,还能顺畅通过坏无路地区,克服其他越野车型无法通过的地面和适应的环境。大动力、高平顺性、高通过性,所有的战术技术指标充分满足第三代高机动性越野车的要求,全面超越美国悍马A2。

该车可以全地域、全气候使用,在海拔5000米高原能正常行驶。整车可以长时间深水涉水行驶。能适应超低气温,在-41摄氏度下正常起动,并正常行驶,同时保证乘员的舒适性。能适应超高气温,可在46摄氏度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同时保证乘员舒适性。整车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能阻燃、防霉变、防腐。

该车安全性极为突出,采用前后盘式制动器、四通道ABS系统,制动稳定、可靠、安全;转向轻便,操纵良好,反应灵敏,控制准确。

为保证乘员安全,该车车架前端设计了防护栏、吸能式转向管柱。发动机罩的强度在中间部分最薄弱,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可中间折起,避免对驾驶员的伤害。

为了防止车身翻滚伤及乘员,该车车身设计了可拆卸式防滚翻保护装置。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02年10月,总装备部正式通知,东风公司中标,黄松代表东风公司、总装备部车船局刘汉基局长代表总装备部在研制合同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东风人正式承担起为中国军人研制世界先进水平的钢铁战车,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新的征程。

2002年11月,总装备部以【2002】装计字第647号文批复:

决定立项研制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5年内完成。确定东风公司为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军车的研制单位,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承担项目的型号管理和设计定型试验,驻东风汽车公司军事代表室对该型号研制进行质量监督。

高机动性越野车的全称叫“高机动性越野战术平台”,学名叫东风EQ2050军用越野车,东风公司称其为“东风铁甲”,东风公司内部研制序列号为“Y2项目”,社会上称为“中国悍马”,有些媒体又将其称为“中国汗马”,叫来叫去名字很杂。名字太长了不好叫,又因为美国悍马的影响,大家平时总是称其为中国悍马。

2004年4月,总后勤部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一次军用车辆展览,黄松陪着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将和张诗明中将来到参展的“东风铁甲”身边。“东风铁甲”静静地趴着,有棱有角的身躯看上去结实有力、孔武强悍,给人以阳刚之美。李安东中将在车前听黄松汇报车的性能和研制进程。他边听边围着车前前后后地仔细观看。突然他停下来问黄松:“这车叫什么名字?”

这一下子将黄松问住了,在研制的几年时间里,这个车一直是叫作“东风铁甲”,对内称“Y2项目”,还没有正式命名。他实实在在地说:“我们一直叫Y2项目,有的人叫它中国悍马,这个名字不合适,请李副部长给起个名字吧。”

李安东沉吟了半晌,随口念出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车看起来威风八面,是我军镇守四方的猛士,就叫‘猛士’吧。”

李安东的话在全场引起一片掌声,从此,“猛士”成为东风公司生产的这一款军车的名字。

自2002年11月合同签字之日起,整个猛士研发开始按照军方规定的时间节点启动运行。猛士从2002年10月项目启动开始到最后设计定型共四年时间。

总装研制计划要求:整个开发工作分概念样车、初样车、正样车、部队验证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又分为设计、试制、试验三个节点,每个节点完成后由专家组进行评审,每个节点又由许多项具体内容组成,每个内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研制开发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节点要求推进,最后才能鉴定通过。

从概念样车阶段起,军方要求首先依据性能指标完成设计,设计完成后由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做出样车,样车出来后再次由专家对实物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试验;试验后发现问题,再根据问题进行讨论,有的修改设计,有的改进加工技术,直到最后形成技术生产的路线。概念样车要达到技战术指标性能要求,初样车要达到技战术指标可靠性要求,然后才能做正样车交给部队做试验。样车经过总装备部定远汽车试验场进行严格的定型基地试验、全面的性能可靠性试验,热区、沙漠、高原、寒区、沿海环境适应性试验,空投试验,在新疆喀什、黑龙江密山、成都川藏线、广东沿海进行部队试验。全部试验完成后,再进行专家定型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投入小批量生产。

和任何一款高精尖设备的历程一样,猛士研制生产过程历尽艰辛,详细道来就是一部洋洋巨著,在本书中,受篇幅限制,只能介绍梗概。

概念样车阶段:

2002年10月—11月,东风公司制定东风1.5吨军车概念样车研制方案。主要完成下列工作:长头车型新造型设计,短头车型造型方案;V8发动机车型的整车方案设计;车身人体工程改善。

2002年11月27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召开概念样车设计评审会,通过了概念样车研制方案;会后确定了概念样车试制品种和数量。

2003年1月—3月中旬展开概念样车的设计工作。主要内容为:

改进长头车型造型方案,细化短头车型造型方案;完成V8发动机车型整车定义和整车布置、发动机系统、自动变速器、传动轴的设计;四缸发动机功率升级到150马力,调整手动变速器五档速比;完成单排软顶车型整车定义和车身设计;完成车架、备胎架、副油箱改进设计;完成分体式车轮和轮胎内支撑的开发;完成新仪表的开发;完成短头车型转向、制动、发动机系统等各系统的适应性开发;完成短头车身整车布置,根据效果图手工敲制短头车身。

2003年4月中旬完成3台概念样车的试制工作。

2003年4月28日受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的委托,东风公司科技部和驻东风汽车公司军代室联合召开概念样车评审会,审查批准转入概念样车试验阶段。

2003年5月—8月,2台长头概念样车进行性能试验。

2003年5月—11月,针对短头车型的不同方案前后进行3轮短头车型的设计和试制。

2003年9月17日—18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主持在襄樊召开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车概念样车研制总结及初样车改进设计工作会,审查批准转入初样车设计阶段。

2003年5月—12月,完成厢式硬顶车型的开发,完成车身侧围、后围、顶盖、内饰等部分的设计。

在概念样车阶段,等速万向节的静扭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主减速器主被动齿轮强度、轮边减速器齿轮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前螺旋弹簧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主副油箱达到设计要求。

概念样车阶段共试制样车7台。

初样车阶段:

初样车试验由东风公司组织,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派员观察整个试验,驻东风公司军事代表室参加试验,并进行监督。

根据军方批准的《东风1.5吨级越野车初样车试验大纲》要求,初样车从2004年7月开始陆续进行热区、沙漠、高原、寒区环境适应性试验,车辆模拟空投和飞机空投试验,以及整车性能和可靠性试验。

2004年7月—8月,在甘肃敦煌、西藏等地进行炎热、沙漠、高原地区适应性试验。2004年12月—2005年1月,在黑龙江漠河进行寒区适应性试验。2004年4月和10月分别在襄樊和开封进行整车模拟空投和飞机空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汽车空调暖风性能和V8发动机高温适应外,其他均满足要求。后对空调和V8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全新设计。

在2004年7月—2005年5月,在襄樊、保康、定远汽车试验场分别进行两个批次初样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要性能指标满足技战术指标要求,也暴露了一些可靠性问题,随即对问题进行改进。

2005年5月中旬—7月,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改进后,重新生产2台新样车进行18000千米专项可靠性试验。试验中出现球头松动、转向横拉杆断裂、中冷器管子断裂、轮辋螺栓断裂、车身腰线上部开裂、车身悬置松动等问题,其他问题全部解决。

2005年8月—9月,为了考核初样车遗留问题,新试制单排软顶四缸发动机车型和厢式硬顶V8发动机车型各1台进行18000千米专项可靠性试验。除车身悬置松动和损坏、转向悬架球头松动外,其他可靠性问题得到解决。

2005年10—11月为考核国产化驱动桥、制动器、制动助力器等总成,进行6000千米山区考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的驱动桥、制动器和制动助力器满足整车要求。

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为考核悬架转向球头和车身悬置进行专项考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身悬置和转向悬架球头松动问题得到解决。

初样车阶段共试制样车22台,样车改造9台次,整车试验总里程48.5万千米。

初样车阶段是东风1.5吨军车研制的重要和关键阶段。在概念样车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整车性能全面满足技战指标要求。通过多轮设计计算、仿真分析、试制和台架试验,逐步完成除V8发动机和AT变速器外的其他总成部件的国产化工作。经过五轮整车道路试验,各总成部件可靠性指标全面达到技战指标要求。

正样车阶段:

2005年7月4日—5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召开1.5吨级高机动性军车初样车研制总结和正样车设计评审会。会议认为该项目已经具备了转入正样车阶段条件,通过初样车研制总结和正样车设计评审。整个项目进入正样车阶段。

正样车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如下项目:整车减重设计;车身密封性改进设计;V8发动机冷却系统改进设计;悬架和转向系统球头改进设计;ABS系统的匹配,制动和电器系统设计;制动器、制动助力器、驱动桥等总成国产化工作。

2005年7月—12月完成12台长头正样车的试制。2005年12月13—14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组织召开了正样车评审会,会议通过正样车评审。

按照总装陆装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复的设计定型试验大纲,正样车设计定型试验由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组织。

2005年6月—8月,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格尔木、西藏地区进行通风隔热、空调降温、发动机冷却能力、总成热状态、沙漠和高原适应性行驶等试验项目。

2005年12月—2006年1月在黑龙江哈尔滨、漠河进行发动机冷起动、汽车起步、采暖除霜、冰雪地面通过性、雪地自救互救、冰雪地面最大牵引力等性能试验和严寒地区适应性行驶试验。

2006年3月—7月为长头车型定型试验阶段,试验主要在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进行。

2006年8月—10月,南疆军区边防某团在新疆喀什、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在黑龙江密山进行部队使用试验。试验内容包括适应性行驶试验、战术行驶试验、维修保养试验和主观评价试验,试验总里程5000千米。

正样车阶段共试制样车21台(包括短头车),整车试验总里程43万千米,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全面满足研制总要求。

短头车的开发和试验:

短头车型是在长头车型底盘基础上改变转向系统和车身型式开发的变型车。(www.xing528.com)

2005年1月—3月完成短头车整车、车身整体方案,1∶1比例车头和车尾造型,外部造型数据测绘,车身骨架布置等工作;2005年11月完成工程设计;2005年12月14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组织召开短头车工程设计评审会,通过短头车工程设计评审。

2006年3月完成2台短头初样车试制,经东风公司内部评审后,进行适应性改进。2006年6月完成短头初样车试验。

2006年5月11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召开短头车造型评审会。根据会议要求,东风公司对短头车型进行重新造型。

2006年8月初完成2台短头正样车试制。

2006年8月10日,总装陆装科订部车船局召开短头车正样车评审会,同意通过短头正样车评审,转入定型试验阶段。

2006年8月—10月,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进行短头车定型试验,性能和可靠性全面达到研制总要求。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概念样车评审时,车型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主要问题是关于车的外形,很多人都认为:为什么猛士和美军“悍马”那么像?会不会有抄袭之嫌?

在车辆制造上,各个厂家都会对自己的产品造型非常在意,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产品和别人相似,以免给别人留下口实。东风公司当然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早在2002年夏天,概念样车试制出来并在北京国际车展高调亮相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很多媒体称之为东风“汗马”。“悍”“汗”,读音相同,车辆外观又相似,而且美军“悍马”的国际声誉又高,好事者多有附会之言。东风公司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在刻意“避讳”,送展的产品一直称“东风铁甲”,以后也一直在与军方沟通。军方的意见是,不管怎样设计,保证车的战术技术指标是铁律。最后,东风公司在设计车型时曾提出,改变车辆的前风窗玻璃的角度就可以有效避免相似问题,但被军方以改变角度会造成反光不利于防空而否定。

所谓外形很相似主要有几点:车型低矮、车身宽大,前风窗玻璃直立,底盘离地间隙高,整车扁平,而这些正是战术技术性能指标所要求的。因为美国悍马出生在前,中国高机动性越野车诞生在后,两者之间相像就引起猜想:它们之间有某种关系吗?黄松回答了这个疑问:

军车,尤其是高机动性能越野军车的外观与其技术指标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我们东风公司高机动性越野车的技术指标就是比照悍马来的,而且要全面超越悍马;其次与战场生存要求有直接关系。和美国悍马的相似点主要集中在车身的宽、高、长之间的比例,驾驶室前倾角度数等。如同黄金分割率一样,它们之间有一个最为科学的比例。只有这样的宽高比,才能在通过性、避弹、防侧翻、稳定等方面取得最好的效果。军车低矮非常重要,战场上,子弹、炮弹的飞行都有一定的弧度,呈抛物线,越低矮,越能减少被弹面积,按照军队标准,每低100毫米,伤亡率减少30%。同时,车身低矮,重心低,稳定性好,不易侧翻;为了有良好的通过性,车身的离地间隙尽量要求高,上面要矮,下面要高,这就必然形成扁平车身;驾驶室前倾角小是为了防空。倾角大了玻璃反光,不易于防空;倾角小了,不利于防止弹片侵彻,只有目前的角度才能在反光和防止弹片侵彻两者之间兼顾。设计师是最讲科学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在这些性能指标的限制下,双方设计出来的东西就只能非常相似。但相似只是外观感觉,其实车身的具体数据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车比悍马高50毫米、宽100毫米,战技术指标也完全不一样。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猛士项目负责人东风汽车研究院院长陈建贤对猛士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指导思想做了详细的讲解:

猛士从设计开始就是立足于自主设计自主制造。从设计到试制的整个开发工作,从第一张图样到每一颗螺丝钉;从概念样车完成到最后评审通过的全过程,我们没有和任何人合作,完全是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完成的。

开发前期,我们一共绘制了2300多张图样,这还不包括各家供应商的零部件图样。这2300多张图样需要计算、论证、画图,几十个人干了半年多,一张一张图样画出来的。加上明细表、技术条件要求等,这些都是自主设计的必要条件。仿制只能照着葫芦画瓢,这些设计指导思想谁给你?当年东风公司研制2.5吨军车,整个图样也不过一千多张,猛士的设计工作量可想而知。

猛士和悍马相比,所有的性能指标都比它高,美军悍马A2的载重为1.25吨,猛士为1.75吨,多500公斤;悍马A2的总重量为4.3吨,猛士为5吨,增加了700多公斤;在动力总成上,猛士使用自己成熟的东风康明斯4BTA柴油增压发动机,和悍马A2的完全不同;猛士较之美国悍马承载能力更强一些,整个底盘的设计完全不同,如底盘与动力总成之间的传动匹配,车桥的速比,轮边减速器的速比等,这些都是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制作全套的数学模型,完全由我们自己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猛士的独立悬架系统,采用独立悬架系统是为了提高通过性,但在这么大的车上采用独立悬架系统,难度是非常大的。猛士与悍马的底盘都采用独立悬架系统,但猛士的自重和载重量都比悍马大,猛士通过坏路、无路时受到的冲击载荷更大,要保持设计时所有的参数不变,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这意味着猛士的独立悬架系统的所有零部件,包括车身和车架的设计和制造面临更大的难度。承载量不同,所有的零部件尺寸、数据完全不同,特别是猛士采用了大直径螺旋弹簧,包括弹簧材料,这在国内是独创的,有很大的难度、很高的技术含量。还有新型球头也是这样,它的技术含量比悍马高,悍马的球头跑5000千米就坏了,猛士的新型球头可以跑18000千米。最后定型考核时,12项考核数据中,猛士除了2项与悍马相平外,其余的全面超越它,这就是我们的技术创新。

有人看到猛士与悍马外形相似便产生联想,问我们是不是仿制。这是战术技术指标限制造成的。设计时,我们做了很多外形,有时甚至刻意回避悍马的外形,但无论怎样设计,在战术技术指标的限制下,最后总是殊途同归。看看其他国家1.5吨级的高机动性军车,大家都长得相似。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可以很自豪地说,猛士与悍马的所有数据完全不相同,猛士的性能全面优于悍马。对一些外行说技术数据他不懂。你说怎么解释?我打个比方,我们常出差,乘坐的飞机有欧洲的空客,有美国的波音,从外观上看他们几乎都一样,从生产历史看,波音在前,空客在后,但能说空客仿制了波音吗?他们内部有大量的不同。这些年中国发展很快,外国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一些外国人心理不平衡,总是贬低我们,动不动就污蔑我们抄袭、似乎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聪明,只有他们的月亮是圆的。大度地看,他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是一种恐惧和没落心态。但国内也有些人不相信我们自己的能力,总是小瞧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了。国外有些技术的水平比我们高,但绝不是样样都比我们高,随着我们的发展,我们比他们高的东西会逐渐增多。与那些发达国家比,我们在跑着追赶。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将中国猛士、奥地利URO VAMTAC、日本kohkidohsha、美国悍马、意大利LAV、法国Sherpa等几款高机动性越野汽车放在一起,可以明显发现,0.9的高宽比是各国高机动性军车设计者都在追求的黄金分割率。由于宽高比的相同,造成了它们外观的相近或相似。可以自豪地说,在这几款国际前沿的高机动性越野军车里,中国猛士在满足了战术技术条件外,无论是其外观还是其细部特征都体现了威猛、强悍的气势。较之美国“悍马”,猛士的外观明显要胜过其一筹。

一款军车的造型,从构思到拿出概念图,需要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验证、认真推敲,并在认识上由表入里、逐渐深化,其中既有科学技术的规范和要求,也有大量个人感情、审美认识的投入,这是一个极为烦琐的过程。它的基本程序如下:

1.寻求造型方向。

2.定出造型趋势。

3.部队与设计方共同定出细化造型方案。

4.部队最终确定造型方案。

5.设计单位在部队最后确定造型方案基础上制作出1∶1实体模型,建立模型各组成部分的3D数模及铣削验证3D模型。

6.生产单位在此基础上制作样车。

这个过程复杂细致,完成这个过程的是东风公司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他们赋予了中国高机动性军车如同中国军人般的威猛形象,也赋予了高机动性军车一张具有东风血统与基因的脸,这是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

宣钢、王小翠、吴海涛三个人当时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没多久,几个人各自利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军用吉普车的资料,开始在脑子里对从未见过面的车型进行勾画。王小翠说:“我们首先开始了资料的调查和搜集,渐渐地在脑子里形成一个轮廓,既然是军用越野车,那肯定是四轮驱动,车的底盘离地很高,军车的气势要粗犷、威猛,车身的线条要直,棱角要突出等。”根据这些理解和认识,几个年轻人开始了概念草图的勾勒。

他们现在还记得第一张概念图,那是一辆漂亮、威风的车,光滑的流线形外表,漂亮的油漆,类似今天的SUV。但黄松第一眼就否定了:“这不是战场上需要的车辆”。军车到战场上是打仗的,不是选秀的,它不考虑漂亮的外形,更不需要光滑的油漆。它需要考虑的是满足战术技术性能指标,是战场上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生存性,只有完全满足了这些要求后,才能再考虑外表威猛、线条硬朗。一瓢凉水浇醒了几个年轻人,从此,在他们的思维里,符合战场要求成了第一考虑,设计出来的概念图也一张比一张更接近“野战性”。

年轻人思想活跃,不墨守成规。他们坚持认为,军车的外形要求,功能性当然是首要的,但在保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符合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军人阳刚之美的审美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与悍马不同,我们的车有密闭性要求,我们对车门、车窗的设计自然要严于美军悍马,既要考虑保护车内的乘员,也要考虑车的野战性和可维修性。王小翠是一个温柔秀气的女造型师,更有个人对军车阳刚之美的理解:“高机动性军车是一个作战平台,军人长时间在里面战斗,从人机工程角度考虑,应在不影响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它的可观赏性和舒适性,对车身内外线条作一点柔性过渡,这样做既能防止车身纯粹直角加工造成应力集中、容易断裂,也能使人的视线感觉柔和,避免疲劳。高机动性车多半在无路或坏路上行驶,行驶时,车体摆动厉害,驾驶员和车内乘员的晃动幅度也很大,难免有个磕磕碰碰,座椅周围方角改成圆角也有利于保护车内的乘员。”在她的坚持下,车身上锋利的线条全部做了圆弧过渡处理,车内的仪表盘全部做成圆的,座位部分的拐角全部改成圆角,与方正的车身刚柔相济,显得柔和多了。

高机动性军车是东风公司军车系列的延伸,应该具有东风公司军车产品的血统和基因。几名年轻的造型师在这方面又动开了脑筋,他们采用了东风公司军车一直沿用的方形大灯、防空灯和东风军车发动机舱覆盖件上的大梯形折角,车门加强筋由原来的“X”形改成倒“C”形,既突出了中国特色(CHINA的第一个字母),前小后大的造型又能给人以强烈动感。2001年4月,他们带着自己的高机动性越野车概念图到总装备部,得到了军方专家们的好评。

2007年,笔者采访东风越野车公司总经理李国仁,谈起猛士开发,他感叹不已:“难呐,太难了。原来我以为,不就是生产一款车吗,咱们东风就是做车的,它能难到哪里去呢?”笔者留心统计了一下,与李国仁的谈话约2个小时,期间他几乎是每十几句就感叹一声“难呐”,从头至尾一共约有十几个“难”。李国仁曾经是东风公司最年轻的处级领导干部,工作足迹遍布全公司各个角落,一个工作了几十年的汉子,一个有几十年领导经验的领导者,一生阅历极为丰富,不知遇到过多少难题,现在他反复感叹“难”,足以说明研发猛士在他一生中的压力与分量。

年富力强的周旺生是东风越野车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副总,他也坦言:没有想到这个项目会有如此之难。周旺生将生产试制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一桩桩一件件地娓娓道来:横梁开裂、减振三角臂开裂、车身开裂等,几乎每一个总成,包括零部件都有认识深化的过程。每一个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发人深省的故事。谈到故障率最高的“球头销”,周旺生激动起来:“球头销是试制时故障率最高的零部件之一。一次次改,一次次试,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光出图样就有A、B、C、D、E、F、G,然后是G1、G2、G3,每出一次图样,就意味着要试制一次,然后装车试验一次,每一次要在试验场的越野路上跑几千千米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再回来进行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再来第三次,你算算我们一共进行了多少次?试制一次那么简单呐?每试制一次,从材料、刀具、工具、卡具、辅具等全部得重来,这有多大的工作量?每试制一次,定远的试车员们就要在恶劣的越野路上跑上几千千米,一辆车一天最多跑300多千米,几千千米你算算要跑多少天?要耗费多少时间?要耗费多少钱?要耗费多少精力?每一个循环柴油都要跑多少吨?我们共做了多少次循环?这是多么昂贵的学费。这样的认识过程,谁能说不难?这样难的事谁能事先认识到?”

从2004年4月项目组成立到开始的初样车起,一直到2007年12月猛士正式列装部队,整整3年零8个月,猛士走过了初一、初二、初三,专项一、专项二、专项三样车、正样车的艰苦试验,最终成功定型;才有了软顶、硬顶、平背、溜背、长头、平头等系列的车族车系;才解决了大大小小数百项各类故障;才有了几十项的技术创新、专利成就;越野车公司才走过了从试制样车到生产准备到正式量产阶段,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才有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整个猛士研制过程,上至总经理苗圩,下至每一个工人试车员,主帅全力以赴,项目组的成员个个拼命,东风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对国家对军队的责任与承诺,这就是猛士。

站在新的军车前,新材质的车身全身布满铆钉,如同古代勇士身披铠甲,1686颗铆钉,颗颗钢筋铁骨、硕壮浑圆、沉稳厚实,摸上去具有强烈的质感。乘坐在这样的车里,使人充满安全感和自信。

各型样车试制出来后便是艰苦复杂的试验阶段,猛士从最初的概念样车到最后的定型车,共跑遍中国最冷最热、海拔最高最低的各个地方,历经天南海北、酷暑严寒;还在军方的专用试车场里,进行了世界上最严酷最苛刻的试验。猛士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试验过程,有如下特点:

试验时间长、投入车辆多、试验区域广、试验项目多、试验强度大、参加试验人员多、试验里程长。

整个试验前后时间跨度为4年,投入样车共计70台,试验范围遍布我国东南西北全境,直接间接参加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多达上千人;在试验最紧张的时间里,每天24小时人停车不停;到各项试验结束,试验运行总里程接近180万千米。就一辆汽车试验时间而言,猛士的研发历程创下中国汽车研发之最。

让我们来看一看起于2003年、止于2006年的猛士试验的全过程:

概念样车:2003年5月到2004年7月,试验总里程10000千米。共投入10台样车,其中4台样车进行60000千米可靠性试验,6台试验样车交广州军区特战大队,试验里程40000千米。

初一样车:2004年7月到2005年11月,试验总里程204000千米。共投入8台试验样车,其中4台样车进行144000千米可靠性试验。4台样车进行热区和寒区适应性试验,其中热区试验里程40000千米,寒区试验里程20000千米。

初二样车:2004年9月到2005年5月,试验总里程132000千米。共投入8台试验样车,其中4台样车进行120000千米可靠性试验,4台追加山区试验12000千米。

初三样车:2005年5月到2005年8月,试验总里程:42000千米(坏路和无路)。其中2台样车进行36000千米可靠性试验,1台样车进行6000千米可靠性试验。

专项考核一:2005年6月到2005年9月,共投入2台样车进行36000千米坏路和无路试验,主要考核26项改进措施。

专项考核车二:2005年10月到2005年11月。共投入2台样车进行1200千米山区公路试验,主要考核国产制动系统和主减速器。

专项考核车三:2005年12月到2006年1月。投入1台样车进行6000千米无路试验,主要考核球头销。

第二轮地区适应性试验:2005年6月到8月,投入4台样车进行40000千米热区、高原适应性试验。2005年12月到2006年1月,投入2台样车进行20000千米寒区适应性试验。

专项考核车四:2005年12月到2006年3月。1台样车进行20000千米试验,主要考核风扇齿轮箱和车架。

长头正样车定型试验:2005年12月到2006年8月,共投入15台样车,总计试验里程:18万千米。其中4台基本车型进行120000千米试验,4台变型车进行60000千米试验,7台车做性能试验。

短头初样车试验:2006年4月到2006年7月,2台样车进行34000千米试验。

定型试验前的使用试验和补充试验(不包括珠峰测量车2台,约2万千米):共投入7台样车,试验里程达113000千米。其中,帕米尔高原2台,试验里程40000千米,黑龙江密山2台,试验里程35000千米,二郎山1台,试验里程18000千米,补充试验2台,试验里程20000千米。

短头车定型试验:2006年8月到2006年10月,共投入2台样车进行30000千米试验。

溜背硬顶车定型试验:2007年1月到12月,投入2台样车,预计试验里程30000千米。

零部件试验总计1250台时。其中,主要总成试验情况为:

分动箱:共12轮性能和耐久性试验;

转向垂臂:共3轮静扭试验;

差速器:共6轮性能试验;

主减速器:共5轮静扭试验。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篇幅有限,笔者无法将试验中那些惊心动魄的过程全部描述出来,在此仅选择几段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飨读者。

所有的试验中,最艰苦的是初三样车的可靠性试验。初三样车一共安排了三台试验车,专门在“坏路”和“无路”上进行性能试验,平均每台车要跑完18000千米。

定远试验场的“坏路”由搓板路、石块路、扭曲路、卵石路、长波路等路面构成,其中还有一段“无路”,所谓“无路”就是越野路。定远试验场有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上面荆棘丛生,部队用推土机将表层的杂树推倒,露出坑坑洼洼的地表,然后再用挖掘机将地表挖出一个个不规则布置的乱坑,这些坑深的有六七十厘米,浅的有三四十厘米,几乎不到两米就有一个坑,坑里堆积着各种面目狰狞的石块,有的坑里满是积水,没有坑的地方则到处是大大小小的乱石块,这是模拟战场道路,也就是所谓的越野路。

站在这条路上放眼望去,到处是起伏不平的泥泞坑洼。下雨后,越野路上泥泞不堪,坑里积满了水,车子在又滑又颠的路上磕磕碰碰地向前跑,不时一头栽进几十厘米深的大坑。可以清楚地听到车轮和底盘上减振三角臂在石头上咣咣的撞击响声,每一次撞击,车轮都会溅起冲天的泥水,整个风窗玻璃一片模糊,稍不留神,车便滑到路边。如果连续晴天,路上的泥浆全部变成细小的尘土,车轮过去,扬起满天尘土,远远望去,越野路上黄云笼罩,能见度不超过两米。在灰尘中开车,驾驶员人人要戴口罩,一个循环下来,驾驶员的全身落满厚厚的尘土,戴着口罩的嘴里也全是细小的沙尘。由于车轮来回碾压,道路上的石头由大变小,由小变碎。看到路上的石头渐渐没有了,试验场的战士们又拉来大大小小的石头扔在道路上,始终保持道路的恶劣程度。

按照试车要求,在坏路上,猛士必须以每小时40千米的时速通过;在这种极端恶劣的越野路上,猛士要满载1.75吨载荷,还要拖带着2吨载荷的挂车,平均时速还要达到22千米以上。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长时间奔跑,几天之后,挂车散架。在初三样车试验时,挂车成了易损件。挂车厂的销售人员对东风公司如此大量采购挂车很是高兴,还专门来到现场,看到猛士拉着他们的挂车在这样的路上跑,他大为惊讶:“这样的路,我们的挂车怎么受得了?怪不得你们买这么多。”不夸张地说,任何一辆车以这种速度在这样的越野路上跑,都会颠散浑身的骨架,但猛士却要一直顽强地承受这种强烈的冲击跑满18000千米。这对猛士车是最苛刻最严峻的考验。美国通用公司的设计师看了猛士试验所跑的坏路、无路后,惊讶地说:“在这样的路上这样跑,就算车受得了,但人受得了吗?”

2005年春节过后,一台猛士从外地试验完后停在襄樊试车场。那天襄樊市上空阴云低垂,大雪纷飞。到了半夜,那辆猛士车的电器部分被融化的雪水侵蚀造成短路,汽车的起动机自动闭合了,这就是俗称的发动点火了,车一下子发动了。猛士的司机停车是按照规范,将档位挂在低速档上,手刹也拉紧,但猛士功率强劲,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起步向前,将停在前面的11辆车推着向前走,一直推到一堵墙边被墙顶住才憋熄火。11台车被顶得一片狼藉,寂静的停车场稀里哗啦一阵乱响,试车场看门的师傅被惊醒,爬起来一看,以为有人偷车,他抓起一把菜刀,奋不顾身地冲到那辆肇事的猛士车边,大声喝斥,但令他目瞪口呆的是,驾驶室里根本没有人。一个漏电的起动机给“猛士”做了一场特殊的大推力试验。

隔热通风试验猛士是热区试验项目之一。隔热通风试验是指在试验环境下,先将车的门窗全部关闭,使其升到最高温度,然后再打开门窗,监测其通风换气的速度和能力。做这种试验时,先选取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将车停放在戈壁中,关紧门窗,然后在车里观测温度上升的速度,当达到最高值时,再打开门窗,观测其通风降温的情况。做这种试验,简单说就是陪着车在沙漠里晒太阳。这实际上是对人的生理功能的挑战。上午将车开出去,停在戈壁里,安装好各种传感器,然后人坐进车内,关闭门窗,隔一段时间读取一次数据,做好记录。中午一两点钟的时候,戈壁滩上的太阳正悬在头顶,基本上没有人影子,经过半天烘烤,戈壁滩上的地表温度迅速上升,远远望去,地面上似乎有千万缕热气在袅袅上升,环境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停放在阳光下的汽车也随同环境温度迅速上升,车身表面温度高达六十多摄氏度,车内温度高达五十多摄氏度,由于门窗关闭,空气不流通,车身上的橡胶、塑料、汽油、机油等更各种气味都散发出来,混合成说不上来的怪味,人在里面憋得头昏眼花,如同在蒸笼里蒸馒头。此时需要迅速补充水分,喝水是生命的延续,在车里记录着温度上升的曲线,就是在记录自己生命的脉动。

这几个小时里,人的生理、心理、意志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也要经历一个由难受到适应的过程。刚开始看着温度曲线上升,人身上的每个汗毛孔似乎都张开了,此时身上汗流如雨,过了不久,没有汗流了,只觉得浑身冒火,躁动不安,恨不得立即冲下车去。但此时的车门窗绝对不能打开,否则数据就失去了真实性,前面的一切都白做了。工作的需要,使得人不得不耐下性子,坐下来,再过一段时间,人对温度和时间的感觉钝化了,皮肤表面黏黏的,对温度也不敏感了,人的行动也变得迟缓了。此时不能看时间,记录温度曲线时也只想到这是数字,而不是温度,否则将难以忍受。当数字上升到顶端,曲线变成直线时,说明温度已经到了最高值,这时才能够打开车门、车窗通风。当车门、车窗打开,戈壁滩外高热的风扑进车内时,在车里坐了几个小时的人如同获得大赦,连这样的热风也要深深地呼吸几口。

寒区试验,首要条件是找到温度的最低点。猛士寒区试验的地点选在北极哨所紧挨着黑龙江的岸边,北面正朝向对岸的俄罗斯。这里是一片开阔的雪原,背靠茫茫林海,北边来的冷空气就从这里登陆。从理论上来讲,这里应该是全中国最冷的地方。一天24小时内,什么时间温度最低?经过24小时不断检测,最后确定,温度曲线的最低值的时候是凌晨四五点钟左右。2006年1月5日早上7点43分,电气工程师陈健把测温仪拿到试验车跟前时,测得最低气温为-42摄氏度。终于达到规定的最低气温。试验队使用的是数字式液晶测温仪,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它显现的数字是来回波动的,但这一次到了-42摄氏度时,它却不跳动了。陈健用手去试着按了按液晶屏,才发现,液晶屏已经冻住了。屏上显现的数字正好是-42摄氏度,负责记录的队员抢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负责试验的队员立刻跨上车,按照起动程序、扭动电门钥匙,在外冻了一夜的汽车马达发出呜呜的声响,持续了40秒后,轰隆一声,发动机发出欢快的歌唱,低温起动试验成功了。

襄樊试车场是亚洲最大设施最齐全的综合性试车场,里面各种模拟道路齐全,能够试验从乘用车到商用车到大客车的各种复杂工况。笔者很荣幸地乘坐试车员王海鸿开的猛士车到襄樊试验场的越野路、卵石路、扭曲路上跑了一圈,看了王海鸿驾驶猛士过40厘米高的垂直障碍,侧身跨越V字沟,60度爬坡的精彩表演。乘坐在猛士上,人也似乎多了一份“猛”气,平时视为畏途的越野路、卵石路,在猛士呼啸而至的气势下,还没什么感觉就冲了过去,在车里也没有感觉到剧烈的颠簸,让我充分地领略到了猛士的越野性能和卓越的品质。最让人感觉到震惊的是过扭曲路和侧身跨越V字沟。

所谓扭曲路就是在汽车左右车轮的前方分别有规律但不对称的凸起物,当左轮被凸起物垫起的时候,右轮却落到两块突起物的凹槽里,当右轮被突起物垫起时,左轮又落到两块突起物的凹槽里,汽车前进时,左右轮交替起落,车身也随之扭动,故谓之扭曲路。襄樊试车场有三条扭曲路,每条路上的凸起物高度分别从10厘米、20厘米一直到30厘米,其中30厘米的最为艰险。扭曲路是模拟坏路对车身车架悬架系统扭曲造成的影响。王海鸿走的是30厘米高的扭曲路,也是最为险要的一条路。笔者是第一次感受扭曲路,车在几十厘米高的扭曲路上行进,由于速度不高和良好的减振系统,在车里没有感觉到多少振动,但随着车轮的轮番起落,车身车架随之产生剧烈的扭动。坐在驾驶室里,每当车身扭动时,只听到车的全身发出恐怖的咯咯吱吱的声响,尤其是车身,车身全身是铆钉铆接而成,车身扭动时,似乎每颗铆钉都在发出咔咔的声响,非常可怕,如果不是有对猛士有深入的了解,一定会觉得车马上就要解体了。王海鸿得意地说:“几乎没有哪种车敢走这条路,除了我们的猛士外,目前也没有哪种车要试这个项目。”

如果说扭曲路让人感到害怕,侧身跨越V字沟的项目则让人感到震惊,这是笔者一生所见到过的最具震撼力的汽车表演。V字沟为不对称V字,V字角度约为120度,高的一侧为2.2米,低的一侧约为1米,V字沟底宽约半米。站在沟前,我绝对不相信猛士能翻越上这个高度远远超过车身,绝对坡度接近45度的大沟。王海鸿驾车,左前轮先从低端沟边驶入,左前轮进入沟底时,左后轮和右前轮悬空;待右前轮到沟底时,左前轮和右后轮悬空;当左前轮斜着靠上V字沟高端一侧时,只有左前轮和右后轮着地,车身倾斜角度达30多度。当时笔者的感觉是:糟糕,车要翻了。但王海鸿一加油门,只见左前轮不可思议地强行爬上了V字沟的较高一侧,右前轮随即着地,跟着也翻上较高一侧,两个后轮随之而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个过程在我脑海里幻化成一匹强健的战马四脚并用地翻越陡坡,猛士强劲的动力和极端优越的通过性得到充分展现。王海鸿说:“过这个沟只能斜着过,正面过无法爬上去,车身会硌在沟沿上,斜着过要掌握好角度,角度小了,车身还是会硌着,角度大了,车身会侧翻。侧着过四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对角着地,另外两个车轮悬空,其中有很高的技巧。”猛士从试验到定型的几年中,王海鸿给从军委首长到总装首长到中央相关部委领导的表演中,都有过V字沟这个项目,每次表演都赢得交口称赞。王海鸿说:“我就是要想方设法把猛士优异的性能全部发掘出来。”看完他的表演,笔者的想法是,东风公司应该让王海鸿举办一个培训班,让更多的战士们掌握这个绝技,将来到了战场上好一展身手,将猛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2006年10月,猛士全部定型试验完成,试验表明:该车型全部达到研制总要求的各项规定,技术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和重要配制等所有技战术指标10项超过美国悍马A2,特别是军用电控发动机、AT、PE材料防护的开发成功,使猛士技术水平实现了进一步的跨越,登上新的制高点。经样车试验对比和查证,德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同类车型均无如此全面超越,猛士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东风汽车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猛士研制成功。

与目标样车悍马相比,12项性能指标中10项超过悍马,2项与悍马持平:

1.承载能力:质量利用系数提高10%;

2.动力性经济性:动力性提高25%,油耗降低30%;

3.生存性:续驶里程增加220~500千米;

4.适应性:炎热环境适应温度提高17摄氏度;

5.安全性:制动力加大,驻车制动坡度从17%提高到40%;

6.平顺性:悬架上跳动行程提高70厘米;

7.操纵稳定性:稳态转向由中性转向转为不足转向;

8.人机工程:车身密封性、隔声降躁、舒适性大大提高;

9.维修性:发动机具有故障自诊断系统;

10.耐久性:悬架转向球头、车架、车身耐久性等方面占有优势。

12项指标中,通过性、运输性与悍马持平相当,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些最重要指标的超越使猛士的整体战术技术水平比悍马有了质的跨越,完全实现了研制时定下的指标要求。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猛士在研制过程中,将一批车交给部队试用,让我们来听一听各试用部队对猛士的评价:

广州军区某部特战大队:

2003年6月,大队购买东风汽车公司试制的东风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6辆,按照演习科目需要进行改装。加装12.7毫米重机枪、35毫米榴弹发射器,分别改装为火力运兵车、火力突击车各三辆。火力运兵车每台装载12.7毫米重机枪,运载人员10名;火力突击车可装载12.7毫米重机枪、35毫米榴弹发射器,以发挥车载火力杀伤敌有生力量。所有车辆单车行驶里程超过12000千米,参加演习以来,一直担负部队快速反应机动作战任务。该车越壕宽度为0.7米、垂直越障高度为0.5米、涉水深度为1.5米、爬坡度45度,表现非常好,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车辆配合各种武器使用试验,在车辆运动时,武器装备能够平稳射击,互换方便快速,武器平台旋转灵活,固定可靠,能够满足射击要求,并通过了多次演习和外事表演。该车能满足部队演习需要和多种武器的使用要求,得到军区首长的赞扬和基层官兵的喜爱。

该车外观威武,有军车特点,越野性能好,动力强劲,便于部队快速机动,同时能适应多种武器和通信器材安装互换,适合特种作战要求。三年多来,一直参加海训,长时间受海水浸泡并露天存放,但车辆外观较好,车身外表面及结构件表面质量较好,车身总体看来防腐性能较好,无锈蚀,橡胶件无老化龟裂,车内结构件没有锈蚀,使用可靠。我们认为该车辆能够满足部队特战任务使用要求。

2006年12月21日

黑龙江军区边防某团:

该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越野性能,可控性很好,特别是越野性能是我部现有车型中最好的。能够较好地保障我们在特殊路况条件下执行任务的需要。希望该车型尽快设计定型并投产装备部队,满足边防部队的急需。

2006年10月12日

新疆军区边防某团:

该车型动力强劲,通过性好,越野性能优良,整车工作可靠,维修保养便利,外观威武,能够满足部队作战训练巡逻执勤以及在高原山地等特殊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的标准和要求。

2006年11月18日

新疆军区边防某团在写完结论后意犹未尽,又写出长长的建议:

……尽快通过审定,试装部队使用。我团处于……防区一线地处高原寒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一线哨卡分布在二个自治区、三个地区、五个县级行政区,最远的哨卡距团部968千米,最近的哨卡距团部400千米。防区道路条件差,多为搓板路、碎石路,全程共有6个达坂,冬季大雪封山,夏季洪水,泥石流泛滥,道路对车辆性能要求很高。今年EQ2050(猛士)越野车在我团试验期间,曾多次参加我团的防区勘察、光缆施工等急、难、险、重任务,其出色的整车性能为我们完成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感到EQ2050越野车所具备的高机动性、越野性是我团现役通用车辆所无法比拟的,它的作用在我们完成边防勘察、巡逻执勤等任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该车定型生产后能装备到边防一线,将进一步改善一线官兵巡逻执勤的条件,鼓舞广大官兵的士气,增强官兵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我们……的信心和稳固边防的决心。恳请总部首批试装EQ2050时能配发我部,以增强我团……管边控边的能力。

新疆和田军分区写给东风公司的信:

你部EQ2050猛士车两辆,在参加我部组织的高原戈壁沙漠边境道路勘察行动中,能够在海拔4500余米、气温零下20余摄氏度的高原环境中正常运行、正常起动,充分发挥各种性能,下坡未出现“放炮”现象,在上下陡坡、通过山谷时,制动能力强、综合性能好,充分发挥了野战车辆越野性和机动性,未出现任何故障。该车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保障了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从实用情况看,该车适合于在高原、戈壁、沙漠使用。分区司令员在勘察行动结束时,给予了该车“高原猛士唯有沙漠”的高度赞誉。

新疆和田军分区

2006年11月15日

(欧阳敏著,《中国猛士》,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06年12月11日,武汉东湖宾馆,陆装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猛士设计定型审查会。

参加会议的有总装备部首长、湖北省及武汉市领导、一级定委办公室、一级定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总参、总后、总装、海军、空军、二炮各有关部门,国家发改委、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和参与试验、试用各有关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风公司军代室和东风公司各级领导共90人参加。

评审会上,总装备部副部长张诗明对猛士的研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猛士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是我军第一个高机动性战术轮式作战平台,集成了很多先进的技术,科技含量很高。更为重要的是,该车型是东风公司的自主品牌,是自主创新的成果。东风公司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对加快推进部队现代化、信息化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也兴致勃勃来到定型审查会现场,参观了猛士系列展车。看到威武的猛士,俞正声高兴地说:“东风猛士,威武,带劲。”

审查会议整整开了两天,几十名专家经过认真审查后认定:

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设计定型试验项目全面、完整,基地和部队试验报告客观、准确、真实、可靠。试验结果证明: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系列车型的战术技术指标满足研制总要求,该车型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部队适应性,能够满足部队使用要求。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齐全、准确,符合标准化要求,可以指导生产和部队使用。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的研制以一套总成为基础,匹配四种车身和两种动力总成,形成七个系列,符合车族化、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要求。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的主要总成、零部件、原材料等均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来源,工厂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工厂基本完成了生产准备,已具备生产条件。

无遗留技术问题。

审查结论意见:

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设计定型审查委员会经审查确认: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的研制过程符合武器装备研制程序,产品战术技术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设计定型审查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设计定型审查。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第四届一级定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宣布:

猛士1.5吨级高机动型军车越野汽车通过定型审查,批准装备部队。

猛士毕业了。东风人的努力和心血,变成了装备我军的钢铁利器。尖端的军事科技,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我们突破尖端技术,就是在死生之地的奋争。

东风研制了猛士,猛士也成就了东风。猛士研制过程中解决了成千上万的设计、生产、材料、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积累了经验,储备了技术。整个研制过程中,共申报技术专利75项,其中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外观专利8项,发表论文、专著上百篇,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以后更高水平的军车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7月到8月,猛士参加了在军事博物馆举行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接受了中央领导以及全国近250万观众的检阅。

2007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将东风公司赠送的东风“猛士”作为常设展展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发展史的重要见证。

2007年12月13日,首届国际特种越野车及改装设备和技术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猛士在车展上大出风头,好评如潮。

2007年8月1日,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建军8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这次展览中,我军新研制装备部队的一大批现代化武器装备首次向社会公众亮相,猛士成了众多参展装备中的明星。

“猛士”系列新型高机动越野车、新型中程地地核导弹、新型地地常规导弹、“勇士”系列越野指挥车和我国第一代中近程地地核导弹“东风”2号亮相室外一号武器装备展区。

这些新设备在布展时就故事不断,猛士从北京南三环的丽泽桥辅道上一进主路,就惹了“麻烦”,一路上被各种各样的车“包围”。这些车将猛士围成一团跟着走,车里的人边开车边兴奋地议论评价。车队转弯进入长安街,有几辆大公共汽车的司机也过来凑热闹,长长的大公共汽车渐渐贴向猛士,一位大公共司机冲着猛士里的军博副馆长郝晓进大声喊:“兄弟,什么车?是咱们国家造的吗?”这些车在长安街上围成一团,眼看会造成交通堵塞,郝晓进无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警报器放在车上,警报器呜呜一叫,其他车闪开一条道,猛士这才突围而出。

由于猛士和其他大型装备一起放在广场上,它的模样又是国内从未见过的,所以引起了空前轰动。特别是部队的官兵,他们都希望自己的部队能够早日配备这款车,一个个挤在车前,又是照相,又是拉着担任解说的王海鸿问个不停。大家的问题最多的就是:“这是我们造的吗?是不是仿制美国悍马?是不是技术转让生产的?”那几天,王海鸿重复最多的话就是:“这款车百分之百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所有的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

在《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大型展览上,猛士亮相引起轰动,除了部队关注外,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打听猛士的民用版出来了没有?很多汽车经销商找到东风公司,要求做猛士的国内经销代理。更多的新闻媒体记者们整天来到东风公司,想方设法地了解猛士的各种资料和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东风公司决定在军博展览结束后,在北京延庆举行一次猛士性能展示活动,这次活动邀请了包括国家相关部委在内的一批对猛士有着浓厚兴趣的单位和大批新闻媒体参加。

这一次共有两辆车参加,一辆平硬顶,车门上喷有UN字样,这是将配备给我军维和部队使用的;还有一辆软顶溜背。王海鸿驾驶UN车演示,黄松向王海鸿交代,这一次表演,国家各部委来的人不少,各地经销商也来了不少,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你要将猛士的性能全部展示出来,标准就是:你所跑的路,只有猛士能走,别的车走不了。听到黄松的这个交代,王海鸿专门到演示地点去转了半天,延庆表演场原来是一座建在山腰上的军营,很早就废弃了。后来为北京越野车俱乐部所用,山上有很多路障设施就是专为越野车爱好者准备的。这里只是在山下有条路,山上基本没路,到处沟沟坎坎,浅的几十厘米,深的几米,看了地形,他心中有数了。

听说猛士要表演,除了应约而来的各单位领导外,这里早早就聚集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和越野车迷。那天上午,上百人聚集在这个小山包上,尤其是那些新闻记者们,一个个手里端着各式照相机、摄像机等长枪短炮,就等猛士露面。

猛士的出场就很刺激。演示前,王海鸿连黄松等人也没告诉,在与主要组织者商量好后,一个人悄悄地将车沿着山上的防火道一直开到山顶的灌木丛里隐藏了起来。只听一声发令枪响,躲在灌木丛里的猛士如同一头威武的猎豹,一头从灌木丛中冲出,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山上腾起一股浓浓的烟尘,毫无心理准备的人们突然看到猛士嘶吼着从山顶冲下来,一个个激动得尖叫起来。记者们端起手中的“武器”对着猛士一通狂拍。山上没有路,王海鸿驾驶着猛士在山上转,一会儿越沟,一会儿钻沟,一会儿爬坡,一会儿涉水,过梯形槽、过驼峰,精彩刺激一幕接一幕。车来到半山腰,30多度的山腰上有一道坎,坎的垂直高度足足有两米多,坎边长满荆棘,坎下是一道浅沟,沟下是一直到山底的大长坡。车开到这里,王海鸿给参观者玩了一把绝活。他一扭方向盘,猛士向右一偏头就向两米深的坎下扎去,围观者以为他驾驶不慎掉下去了,人群中一阵尖叫。猛士斜着以近乎倾覆的角度下到沟底,在浅沟里走了十几米,前面又是一道2米多高的土坎,王海鸿加大油门斜着从2米多深的沟底爬上来,猛士的车身斜着,似乎就要翻过去,围观者中一些人再次发出尖叫,但猛士却带着一股尘土,咆哮着从2米多深的沟底猛地窜出来。现场围观者都看傻了,隔了一会儿醒过神来,顿时叫好声一片。一位资深记者说:“我当记者十几年,看过很多次汽车表演,这次要是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一位部队领导说:“这哪里是汽车表演,履带式车辆能跑的路它能跑,履带式车辆不能做的动作它也能做,这个车兼具了两种车辆的优势,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一位部队领导干部说:“看了猛士的这些表演,让人都不想离去。”

其实,岂止是他们,连国家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也看得舍不得走。2006年,猛士即将定型前,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前来视察,视察前,有关领导专门打招呼,曹副主席很忙,在你们这里视察完了还要赶到广东去视察部队,你们抓紧点,按半个小时内容做好汇报。既然提前通知了,东风公司也就按半个小时做了安排,请曹副主席看看静态展示的猛士,然后由黄松做一个简短的汇报。

曹刚川乘专机抵达襄樊后,一行人直奔襄樊试车场。按照事先约定,黄松汇报得很简单。谁知曹刚川一到猛士跟前就不走了。曹刚川原来就分管国防科工委,对军队装备很内行,黄松汇报完了,他就一个劲地提问题,他提一个黄松回答一个,他又提一个,黄松接着回答。曹刚川不厌其细,边围着猛士仔细看边提问。这下急坏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看表,又是暗暗地让黄松打住。曹刚川毫不为他们所动,继续提问。东风公司一位领导说:“原来我们还准备为曹副主席表演”,他下边的话其实是:曹副主席工作忙,只好等曹副主席下次来视察时,我们再为曹副主席表演。谁知曹刚川一下接过话头:“当然要看表演。”这句话一出,东风公司的领导们非常高兴,他们就是希望曹副主席亲眼看一看猛士的优异性能。听曹副主席一讲,王海鸿立刻驾上猛士,使出浑身解数,过沟、爬坡、侧身单轮过V型槽、涉水、过垂直障碍等。曹刚川兴致盎然,看到精彩的地方,不停地鼓掌,一直到将有表演看完才高兴地离去。原来安排看半小时,结果整整看了两个半小时。

真正对猛士做出评价的是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自从1999年设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来,整整8届,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在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中却一直缺席,没有一个项目被评上。对中国汽车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它暴露出中国汽车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它又给全国人民、给全体汽车人带来什么样的反思呢?这一次,东风公司猛士的研制成功终于打破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局面。从猛士研制成功通过总装备部审查定型后,便频频出现在各种评奖会上。

2006年,猛士首次被评为东风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是东风公司自成立以来评出的第一个特等奖。

2007年9月16日,在吉林长春举办的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评奖会上,在全行业30多名资深专家的热烈掌声中,猛士高机动性越野车以全票通过,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唯一的一等奖。

2007年12月,猛士高机动性越野车再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行业名义推荐猛士高机动性越野车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以汽车行业名义申报的唯一一个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共和国对于科技进步认定的最高奖项,是共和国授予的最高奖励,荣誉之高决定了其入选难度之大。为了保证真正评出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科技进步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有一套严格科学的评选程序。奖励办公室从全国各个行业选聘了一批在本行业有最高科学造诣且符合其他评选条件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库,每次评选前,根据所评内容,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评审组,以避免人为干扰因素。每次评审前,这些专家学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评审对象,只是到了集中评审时才被告知。初评时,申报单位也不能与专家们见面,而是采取异地电话答辩,时间限定在15分钟。专家们看完申报材料后,通过电话提问,被评审单位在自己单位所在地接受了专家们15分钟的电话提问。答辩时可以商量、可以查阅资料,但答辩时间为15分钟,到时电话自动切断。

黄松对那次答辩现在仍记忆犹新:“答辩前,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办公室电话通知:东风公司高机动性越野车评奖申报小组的人员在指定时间内接受电话答辩。经商定由我代表申报小组做电话答辩。那一天,我们整个申报小组的人一个个紧张得不得了,答辩规定的时间前几个小时,大家就集中到了我的办公室。如同参加考试一样,十多个人一个个面色凝重,大家谁也不说话,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揣摩专家们可能要问的问题,反复在材料上做记号,我的心里也怦怦乱跳,压力太大了,万一回答问题中出了差错,全公司耗费多年心血的成果砸在我的手里,那个罪过就大了。到了时间,电话准时响了,我一把抓起电话,申报小组的其他人员一排站在我的面前,随时准备为我提供材料。还好,电话那一头的专家所提的问题全都在我的脑子里,问一个,我答一个,问一个,我答一个。由于紧张,我也不记得提了几个问题,只听那边一声‘时间到’,电话咔嗒一声就挂断了。”答辩就这样结束了。答辩结束后不久,专家初评投票结果出来,31名专家投票,猛士高机动性军车得29票。

2008年6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正式公布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结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0名,猛士高机动性越野汽车赫然在目。

2008年7月中评时,因为汇报音像资料出问题,屏幕上图像正常,但扬声器“鸦雀无声”,站在汇报席上的黄松顿时傻了眼。眼见得无声的画面不停地从屏幕上流过,需要介绍的内容却没有声音。他想改变汇报方法,采用口头汇报,但播放的画面却无法中途切断,且无法与音像资料的画面同步,想关掉音像资料重新再来,但汇报规定时间只有15分钟,想重来也不可能。黄松在台上急得浑身如同着火,台下的工作人员一下子也没了主意。一个月后,中评结果出来,猛士高机动性越野车项目虽然因汇报失误影响了票数,但最终得票数仍然超过了三分之二,惊险过关。

中评结束后,最后终审定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0名,猛士高机动性越野车项目位列第九。

猛士能够入选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对猛士研发团队和全体东风人发挥“两弹一星”精神的最高奖励,也是对中国汽车人长期努力的最大肯定。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八级特大地震袭击四川汶川地区。东风公司决定,立即向灾区的救灾部队捐赠15辆猛士。15辆车中,有5辆送给了执行救灾任务的空15军。就在现场,战士们将刚刚送去的5辆猛士挂上“空降兵抗震救灾指挥车”的牌子,时任空15军参谋长李凤彪将猛士当成了自己的救灾指挥车。

向斌是参谋长的驾驶员,第一次接触猛士,对猛士的性能不太熟悉,驾驶起来有点谨慎,但连续两件事情,使他对猛士有了彻底的认识。一天,李参谋长乘车外出,在汶川红白镇发生了堵车,道路上停满了汽车,有的车见空就往里钻,结果堵得更厉害,前进不得,后退不能。李凤彪要急着赶路,但堵车让他无可奈何。道路的两边到处是一堆堆小山一样的房屋废墟,他灵机一动,指着废墟堆对向斌说:“东风公司送车来的时候介绍,猛士车有极强的越野性能,这个废墟堆你能越过去吗?”看着足足有十余米高的废墟,向斌心中发虚,他不相信猛士能越过这么高的废墟,更担心车翻了会摔着首长。看到他的犹豫劲,李凤彪大手一挥:“试一试,我给你保驾。”说完一下坐进车里。向斌仍犹豫着,他要求李凤彪下车,自己先试试。李凤彪烦了:“怎么婆婆妈妈的,咱们空降兵什么地方不敢走?快,开车。”

向斌见首长态度坚决,立刻跨进车里,加大油门,猛士大声吼叫着爬上了高高隆起的废墟堆,随着车轮的转动,猛士歪歪扭扭地在废墟上扭动,一些碎砖乱瓦不停地从车轮下甩出,一会儿工夫,猛士就爬上了废墟堆,将被堵住的车龙落在了脚下。向斌在堆顶看准了前进方向,小心地从废墟堆顶上慢慢开下来,再爬上另一座废墟,一两个上下,他就摸准了猛士的脾性,油门、离合、加力、手刹交替使用,猛士一会儿小声哼哼,一会儿大声吼叫,虽然几次出现险情,但都被他化险为夷。在废墟下司机与群众惊异的目光和叫好声中,猛士很快将长长的堵车队伍甩在后面,李凤彪高兴地说:“猛士名不虚传。”

又一天,大雨如注,李凤彪的猛士在什邡灾区的洛水河边被堵住了。地震使几乎所有的道路中断,车辆只能从洛水涉水过河走临时便道。这几天,灾区一直雨水不断,洛水河河水暴涨,水深达到一米多,河面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临时通道中断了,两岸停满了等待过河的救灾车辆。看到滚滚波涛,李凤彪着急了,他问向斌,这条河能过吗?向斌就是从什邡入伍的,从小在此生长,他对洛水河再了解不过了。洛水是当地一条季节河,宽不过五六十米,平时河水清浅,河道里全是大大小小的卵石,人可以在河水里徒涉。但一到雨季,上游来水涌进洛水河道,洛水水量大增,小溪就会变成滚滚大河,阻断两岸往来。向斌认为,从现在的水情看,水深流急,再加上河底全是大大小小的卵石,过河有风险。李凤彪说:“东风公司介绍,这种车能够涉水一米,越野性能非常好,既然现在水深不过一米多,应该能冲过去。空降兵哪天不冒险?冲过去。”

有了上次爬废墟的经验,向斌也不含糊,他挂上档加大油门,从一溜车队旁越过,轰隆隆只向河里扑去。猛士冲进洛水,溅起滚滚水花,向斌双手捏紧方向盘,脚踩油门,但心却悬到了嗓子眼,他担心驾驶不慎给参谋长带来危险。李凤彪却轻松自如,看到猛士在水中破浪前进,动力丝毫不减,他笑了:“咱们小向不简单,把陆上猛士变成了水中蛟龙。”参谋长的轻松稳定了向斌的情绪,他紧握方向,踩稳油门,猛士一口气冲过洛水,顺利上岸。洛水两岸被阻的车辆看到猛士的涉水也备受鼓舞,一辆车轰鸣着跟在猛士后面冲进洛水河。但车与车不一样,那辆车在河里没走几十米,便熄火了,车困在河中间,前进不得,后退不得,司机急得将头伸出驾驶室向岸边的人大喊求救。李凤彪看到这一切,他对向斌说:“咱们猛士有救生绞盘,去把他救出来。”向斌对猛士的性能已经心中有数,他迅速掉头,猛士再度冲进水里,来到被困的车辆旁,向斌跳进齐胸深的水里,和被困车的驾驶员一起,艰难地将救生钢缆摸索着挂上被困车辆,然后加大油门,激流中的猛士吼叫着,生生地将这辆车拽出了洛水河。

如今,猛士第三代高机动越野车已经全面装备部队。依靠中国汽车人的努力,在军用越野车上,我军已经和世界先进大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