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150:中国汽车工业的雏形

黄河150:中国汽车工业的雏形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别说汽车了,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咬牙切齿地说“连一个螺丝也不给他们”。在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极度需要重型汽车时,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主要供应国。太脱拉和斯柯达成为中国运输市场以及军方进口的主要车辆。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载重8吨的重型卡车“黄河150”刚刚在济南诞生,年生产量尚不过百辆。日寇投降后,这座汽车修理厂被国民政府接收,称其为国民政府总监部第十修理厂。1949年,时年23岁的王子

黄河150:中国汽车工业的雏形

中国重型汽车发展的历程表明,从诞生那天起,民用和军用便密不可分,而且军用的需求超过民用。从发展历史看,是军用重型汽车的需求推动了中国重型汽车全面发展。重型汽车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自身也得以发展壮大。故本书将重型车与军车列为一章。

重型车马力大、装得多、跑得快,一辆重型车的装载量相当于一辆半至两辆,甚至几辆解放牌卡车的载重量,而所占用道路面积几乎与之相同,消耗燃料只略多于中型载货车。从效费比看,重型车无疑更为经济划算,中国的军事建筑水利、运输部门都希望能有更多的重型汽车。但是重型汽车的所需的材料、制造工艺、制造设备都要高于中型汽车,以中国当时的国力和工业基础,造中型汽车就已经很费劲了,更遑论重型汽车。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所需的重型载货汽车全部依靠进口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进口重型车的主力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生产的太脱拉。捷克斯洛伐克位于东欧西部,和德国接壤,国家虽然不大,但是工业发达,在其汽车行业,太脱拉、斯柯达两大品牌闻名天下。

TATRA(太脱拉)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有着悠久的汽车生产历史。TATRA公司成立于1850年,在其长达150年的历史中,它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太脱拉汽车使用功率强劲的柴油发动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风冷系统,由于不需要采用液体循环冷却,所以太脱拉重型汽车非常适用于极低温的环境和水源稀少的荒野甚至沙漠地带;太脱拉另一大特点是独立悬架和多轴驱动技术,这使得它具有极强的越野能力和牵引能力;太脱拉采用了中央脊梁式车架结构,传动轴和差速机构都封闭在中央脊柱的套管之内,不仅保证了传动轴的安全性,还大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过能力、增强了整车的抗扭转能力。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太脱拉多被于军用和野外工作的地质石油、矿山以及大型建筑工地。除了太脱拉,与之齐名的还有斯柯达重型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立刻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面经济封锁。当时,别说汽车了,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咬牙切齿地说“连一个螺丝也不给他们”。困难时刻,中国的机械产品进口全靠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是苏联阵营中机械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它的机床工业和汽车制造工业在世界上有较高的声誉,生产齿轮制造机床的原北京中捷友谊厂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援助中国建设的。在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极度需要重型汽车时,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主要供应国。太脱拉和斯柯达成为中国运输市场以及军方进口的主要车辆。

进口汽车耗费宝贵的外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的每一个美元都是用千百头猪、羊,亿万斤水果,以及木材矿石等资源换来的,由于没有外汇,有时候只能和人家以货换货。但这种局面并没维持多久,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不能忍受苏联对中国的指手画脚、以大欺小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争执,中苏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迅速冷却,经过几年的论战,冷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也与中国越走越远,原来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很多产品没有了。虽然捷克斯洛伐克并未终止向中国出口太脱拉重型汽车,但中国困难的国民经济也难以支付昂贵的费用。在国际关系的寒冬里,中国面临最困难、最严峻的时期,中国重型汽车的研制就始于这一困难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载重8吨的重型卡车“黄河150”刚刚在济南诞生,年生产量尚不过百辆。当时国际形势险恶、强敌环伺,中国的国防急需要重型越野汽车,在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济南汽车厂、洛阳拖拉机厂、四川汽车厂、陕西汽车厂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人,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始了中国军用重型越野车的研制。短时期内,成功地为我军提供了第一代重型越野汽车。

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汽公司引进斯太尔技术,重汽公司、川汽、陕汽三大中心汽车企业引用斯太尔重型车技术,相继开始第二代重型越野汽车的研制。20世纪90年代,战争阴云已经远去,重型汽车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2000年以后,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重型汽车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结构均日益丰富,除了少数特种车辆外,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需要的各类重型汽车和改装车都实现了中国制造。进入21世纪以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先后开始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完善的公路网络,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藏铁路等六大工程,还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这些重大的国民经济建设项目为重型卡车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商机与市场需求。到2010年,中国重型汽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达到106万辆,稳坐世界第一的交椅

济南,山东省省会,历史上著名的齐鲁之地,孔孟的故乡。其实,济南不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自从进入20世纪,现代工业文明就开始浸润这片古老的土地。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济南市内达官贵人就开始享用轿车。济南地处津浦路中段,汽车客货运也悄然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济南,各国各型汽车多达数百辆。有了车,就有相应的维修保养。除了星星点点的私人修理作坊外,1935年,国民政府山东省汽车管理局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座官办汽车修理厂,名为车机厂。抗战爆发,日寇侵占了山东,这座汽车修理厂落入日寇之手,成为日寇的战地汽车修理厂。日寇投降后,这座汽车修理厂被国民政府接收,称其为国民政府总监部第十修理厂。后来,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国军大量残破车辆需要修理,这个修理厂被军方征用,又改名为联勤部第405修理厂。

1948年9月,许世友指挥山东部队一举攻占济南,第405汽车修理厂成为战利品。我军本来没有汽车,但在战争中缴获了大量汽车,汽车多了也为修理发愁。1949年,华东军区将胶东解放区的新河镇、博山县、潍县几个小汽车修理厂和淮海战役缴获的国军联勤部第404汽车修理厂一起迁往济南,和405修理厂合并,正式成立华东军区汽车制配厂。在山东省,这个厂的规模和实力堪称第一。

王子开,农民出身,因为在铁匠铺当过3年徒工,参军后被分配到解放军胶东军区后勤部胶东兵站汽车修理厂,在修理厂当了5年车工,后被任命为制造排副排长。1949年,时年23岁的王子开受命到华东军区汽车制配厂担任厂长,从此开始了他传奇般的人生。

1949年2月,部队将汽车制配厂移交给地方政府,更名为济南汽车修配厂。1954年,山东省交通厅将其收为省管,汽车修配厂又更名为济南汽车制配厂。更名的原因很简单,从现在起,你不光要修汽车,还要生产部分汽车配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机部汽车局对全国的汽车修配资源统一安排,围绕着一汽的解放和南京的跃进,安排有能力的汽车修理厂转产汽车零配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济南汽车制配厂的任务是为南京跃进汽车生产零配件。没想到这个任务引起了济南汽车厂的反感。说起原因很好笑,南京汽车厂的前身是国民党军联勤总部401汽车修理厂,被缴获后改为华东军区炮兵修理总厂,以后改名为南京汽车制配厂,原联勤部404汽车修理厂的一部也迁往南京并入南京汽车制配厂。以前大哥二哥都一样,你是401,我是405,新中国成立后都叫汽车制配厂;现在倒好了,你来造汽车,要我来给你生产配件,不行!这口气咽不下。你能干,我也能干,不就是造汽车吗?谁怕谁呀!

大跃进”的年代,人们都有用不完的热情,全国各地都在造汽车。济南汽车制配厂的工人们将一辆嘎斯69拆开,用17天时间仿造出1辆JN220轻型越野车。人们给这辆车披红挂彩,送到市政府报喜。1958年5月1日,这辆汽车作为济南市大跃进的成果展出。以后济南汽车制配厂的工人们又一口气造出22辆JN220。作为奖励,济南市政府将济南汽车制配厂更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仿造了轻型车还不过瘾,济南汽车制造厂又把目光转向载重2.5吨的嘎斯51,以后又转向匈牙利的却贝尔D420。汽车生产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像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同狗熊搬苞米,掰一个,扔一个,怎么可能造出合格的汽车来?“大跃进”过去了,国家冷静下来,济南汽车厂的人们也冷静下来。可不造汽车了,济南汽车制造厂几百名员工出路在哪里呢?济南市政府也传出风来,“不能造汽车了,就不要叫汽车制造厂了,还是叫制配厂生产汽车配件吧”。时任厂长刘德惠和副厂长王子开反复商量,决定到北京去,去找一机部汽车局要项目。这的确是个大胆的举动。在1958年全国第一次汽车大潮中,像济南汽车制配厂这样的工厂全国有几十家,最后保留下来的只剩下北汽、南汽、上汽。王子开这次去能有什么结果呢?(www.xing528.com)

在汽车局,王子开得知,全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会刚刚开完,所有任务都已经分配了下去。你们厂条件有限,没有纳入国家规划,还是生产配件吧。王子开打铁出身,性格执拗,他在汽车局规划处反复争取,与他交谈的那位干部失去了耐心,说:“你要是真要造汽车,这里还剩一个8吨的项目没人要,你们能造重型车吗?”王子开当时就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载重8吨的重型车,王子开都没见过,但在部队里,他见过美国道奇十轮大卡车,那种车他也组织大修过。王子开一急,说:“8吨就8吨,我们干。”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就这一句憋出来的话,竟然给济南汽车厂找到了闯出了一条求生之道。王子开回忆,在到北京火车站的路上,他见到了进口的斯柯达796RT8吨重型汽车,他围着这台车转了几圈,把它的印象深深地刻进脑子里。回到济南,他和刘德惠一起来到山东省交通厅汇报,山东省交通厅很支持他们的想法。天下事无巧不成书,国家分配给山东一批进口的斯柯达重型车,山东省交通厅领导当即决定,“给汽车厂两台,让他们照着做。”

阿里巴巴一声“芝麻开门”打开了藏宝的山洞,王子开一句赌气的话“8吨就8吨,我们干”,也为济南汽车制造厂打开了中国首家重卡制造厂的大门。

两台斯柯达796RT8吨重型汽车放在汽车厂宽大的车间里,全厂职工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刘德惠、王子开在动员会上的话也很简单:“我们这是在为自己找饭碗,大家只能干好,不能干砸了。”

仿造汽车是修理厂工人们的绝活,拆卸、测绘、仿制,四个月后,1960年4月15日,第一辆JN150仿制成功被命名为“黄河”。车造出来了,质量如何?

恰逢山东省交通厅要在青岛开会,王子开决定自己开着这辆刚试制出来的车去,算是一次“路试”。结果让王子开很沮丧,刚刚跑了50千米,前轴和钢板弹簧就都断了,这属于严重事故。发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明白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怎样解决。济南汽车厂按照相关规定对第一批30辆车开展全面检测、经过2500千米道路测试,发现的问题几百条积累了几大本。这也难怪,测绘样车,技术上是求助于长春汽车研究所和山东工学院,零部件完全靠手工单间加工,发动机是船用发动机,没有大型冲压设备,驾驶室是用大锤在水泥地上一点一点敲出来的。零部件问题就更多了,既有零部件加工的质量问题,又有加工设备自身就不合格,还有加工部件的材质问题,工装设备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工人的质量意识、生产纪律、工艺程序淡薄,管理松弛,多种问题凑到一起,质量能好吗?

王子开的心情沉重,这样鼓捣出来的汽车,能批量生产吗?知耻而后勇。济南汽车厂拿出一年多的时间,对工装设备和零部件加工工艺下大力气进行改进。“黄河”诞生的时期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因为“大跃进”而陷入低谷的困难时期,生产、生活物资奇缺,人人都在为填饱肚子而想办法,试制成功的黄河重型车各项试验虽然也在推进,但效率却大大降低。进过中央三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终于走出谷底。进入1963年,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均出现增长,人民也结束了饿肚子的时期,JN150的各项试验也明显加快。

1962年下半年,经过新一轮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的JN150下线了。经过50000千米道路测试,一切顺利。1963年3月,一机部汽车局副局长胡亮带领长春汽车研究所、一汽、南汽的技术专家组成的产品技术鉴定专家组来到济南。经过十几天的试验和评估,仍旧发现一些问题,最后结论是初步验收,实际上是给济南汽车厂一个进一步完善质量的时间。1963年10月17日,经过对进一步完善的汽车进行检验评估,认为产品合格、可以投入批量生产。一机部汽车局发出产品鉴定意见:

批准JN150产品定型,同意投入批量生产。

从此,黄河汽车在中国声名鹊起。1964年5月,该产品获国家计委、经委和科委“工业新产品一等奖”。1980年,济南汽车制造厂又研制成功JN162型10吨级重型车,为中国重型车家族增添了新成员。从1960起直至1990年,30年间,济南汽车厂共生产约10万辆JN150,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得知济南汽车厂仿制出载重8吨的重型汽车,朱德委员长非常高兴,亲手为这款车提名“黄河”,意谓这款重型汽车犹如黄河般威武有力。

1978年,中国和罗马尼亚签署合作生产罗曼重型汽车的技术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中国建设一条年产6000辆8吨载重车的汽车装配线,以SKD方式生产罗曼重型汽车汽车。罗曼是罗马尼亚引进德国曼公司的产品,经一机部研究决定,这条生产线建在济南汽车厂,组装10吨、12吨、19吨三种车型,每天组装6辆。组装罗曼车,济南汽车厂吸收了驾驶室、动力、转向等方面的技术。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重型卡车生产厂,经过几年的生产,JN150重型卡车进入军方的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