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本书只分析了不同维度的策略差异给两个案例带来的不同结果,而没有讨论策略选择差异的原因。虽然这不是本书的焦点,但还是需要简单地说明。笔者认为至少两个因素——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实践者的类型,对策略选择产生了影响。表9.2列出了两个案例在这两个因素上的差异。
表9.2 两个案例资源禀赋及实践者类型的差异
续表
由表9.2可以看出,龙虎两镇的资源禀赋明显优于春熙村。龙镇和虎镇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人均耕地面积是春熙村的四倍多。当地的水果产业比较成熟,出产的水果种类较多。春熙村受限于山地地形,目前只成功地种植了砂糖橘。二者交通便利性也不同,春熙村较龙镇和虎镇偏僻,这意味着农产品销售和运输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资源禀赋差异的直接结果是,龙虎两镇的人均收入是春熙村的两倍以上。(www.xing528.com)
因为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生活发愁,所以X协会更容易实施限制商品化的策略。人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各类教育和文娱活动。相反,对于还在和贫困作斗争的春熙村村民来说,任何微小的边际收入都是有吸引力的。青田不可能像X协会那样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商品化,拒绝提升村民收入的机会。
策略选择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实践者的类型。X协会是当地的农民组织,青田则是外来的社会工作机构。前者的社会经济实践是“内生性”的,后者则是“外生性”的。值得注意的是,X协会有明显的草根特征,发展的主体是当地农民。青田作为一个社会工作机构,强调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但互助组主要是在具体操作中进行决策,实践的整体方向依然由青田决定。
内生性和外生性实践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X协会的发展理念来自与市场的直接互动和与农民打交道的教训。青田对市场的认识主要来自调查和学术理论。
资源约束不同是内生性和外生性实践的另一个差异。X协会自始至终存在自负盈亏的压力,因此对于经济风险极其敏感。青田主要依赖政府购买,在项目开始之初就有确定的资金注入预期。青田本身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生存资源。相对而言,它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小,因此敢于尝试风险较高的替代性市场,并将此作为社会实验。
实践者的来源也很重要。X协会的员工是当地农民。双重身份让他们更熟悉当地的社会状况和农民的思维方式,因此能够开发各种适合农村的工作方法。青田的社工是外来的大学生,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而,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当地的生活,并且流动性较大。
对社会经济实践者类型的分析表明,自下而上、内生性的农村社会经济实践更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国际学界的社区发展文献中,对于自下而上和内生性发展模式的认可,再次被X协会的案例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