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在创立之初就对市场化和产业化有着强烈的反思。这些反思得益于其主要创办人的学术背景——发展人类学和基变社会工作。青田由某高校教师创建,社工主要来自他的学生。因此,创办人的观念很容易在机构内部传播。在青田实习或全职工作的社工们,其硕士毕业论文也大都体现了批判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观点。
创办人自己也曾有过农村调研的经历,并关注市场对农民生计的双重影响。在一篇文章中,他描述了村民在种植生姜时遭遇的产业扶贫困境——大多数村民在种植生姜之后变得更加贫穷。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1)市场波动使生姜价格不稳定,加之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让农民难以从生姜种植中提高收入。(2)经济作物生姜的种植,挤压了用于生活自给的水稻和蔬菜种植空间。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大规模扩张,损害了村民的自给自足能力。(3)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昂贵,农户缺乏议价能力。(4)单一作物的种植导致毁林造田、土壤污染等环境退化,进而加剧了对收成的影响。
这些对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反思某种程度上沿袭了波兰尼有关市场脱嵌的理论,该理论也经常出现在青田创始人和工作人员的学术作品中。波兰尼用“脱嵌”来形容市场与社会的畸形关系。他认为在19世纪之前,人们交易的目的是追求物品的使用价值或是达到某种社会关联。市场具备嵌入性,即嵌入在社会中,从属并受制于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关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通过将自然资源、劳动力、基本生活资料等在内的多种要素商品化打造了一个“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的世界。整个社会以市场为中心,交换价值比使用价值重要。竞争、优胜劣汰法则取代了互惠原则,追逐利益成为比他人福祉、社会公平、环境保护更重要的目标。[6](www.xing528.com)
创办人的学术观点也引导着青田的其他员工。春熙村村民在政府的强力推广下从2003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种植砂糖橘。一开始村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随着周边地区砂糖橘种植规模的扩大,砂糖橘的价格逐渐下降;遇到市场波动较大的年份,农民还可能赔本。砂糖橘种植也挤压了传统的水稻种植,降低了社区的粮食自给率。使用的大量化肥和农药给春熙村带来了污染。青田对于“脱嵌市场”消极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社工张浩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大规模推广砂糖橘种植的本质是农产品的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农业商品化、产业化虽使部分农户收入增加,但也使农民在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稳定性时,失去了对自己生计的控制能力。(种植砂糖橘)在这样的山区一定要以开荒种植、牺牲水稻种植为代价,同时严重依赖农药、化肥等越来越贵的现代农用物资。这些不仅强烈地破坏了当时的生态环境、使得传统的种植模式不再可能,导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也给子孙后代可持续的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