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谈稳定供应链和国民经济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谈稳定供应链和国民经济循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刘伟看来,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说到底是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问题。对此,刘伟表示,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循环,需要通过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其核心是提高竞争力。刘伟认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有底线思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链、不堵塞、不僵化,也就是整个国民经济要循环畅通,各环节有效衔接。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谈稳定供应链和国民经济循环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中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是什么?怎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是偶然的、孤立的产业和供应的技术问题,而是我们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刘伟说。

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刘伟看来,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说到底是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问题。这个循环畅通包含纵和横两个方面。纵是指产业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之间,要衔接好、保持畅通。横是指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以及供给和需求之间,要畅通。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均衡,包含结构均衡、总量均衡。”刘伟说,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核心是要保,要促进经济的均衡。首先是总量均衡,既能有效克服经济短缺,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可以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防止经济衰退。其次是结构均衡,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均衡。

在刘伟看来,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既是为了有效应对危机,也是为了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核心是提高竞争力

如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此,刘伟表示,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循环,需要通过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其核心是提高竞争力。

刘伟分析指出,从微观上讲,企业各个环节没有效率的话,企业既可能有市场风险,也可能有其他的不确定性,那就可能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在企业的环节上出现很多断点。产业链供应链能不能畅通循环,是看有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产业要升级,结构要合理化,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样产业链供应链才能够循环起来。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www.xing528.com)

“新发展格局能让国民经济动起来,供求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可以协调运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是一个增长和发展的任务,更是一个全面改革的任务。”刘伟强调,提高开放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国内大循环才能真正循环起来。如果地区之间互相封锁,产业之间互相有篱笆,企业、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理不清,那么国内大循环就循环不起来,就意味着基础产业链供应链是互相断裂的。

刘伟认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有底线思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链、不堵塞、不僵化,也就是整个国民经济要循环畅通,各环节有效衔接。经济循环畅通可以抵御风险,承受冲击。

同时,刘伟指出,政府要从宏观层面,从产业结构层面,从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层面,从市场竞争的堵点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才能够使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真正畅通起来。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关键在创新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及其现代化水平,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发力?

刘伟认为,关键在于创新。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制度创新,提升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如果没有创新,没有突破,这样的循环就是泡沫式的循环、虚循环。”刘伟说,要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创新是第一动力。刘伟认为,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过程中,既要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一布局、组织协调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既要夯实基础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新华社北京2020年9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