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前景展望

北京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前景展望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标志着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启动。每日收集全国和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打印成册报领导小组各成员;对15个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进行监测,在1996年接入国际互联网后,将价格信息翻译后及时发布。以“221信息平台”为引领,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理顺,统筹推进的格局逐步形成,对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决策的支撑不断加强,对基层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效能不断提升。

北京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前景展望

1994年4月,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伴随着互联网进入我国,1994年8月,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从此拉开了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的序幕。信息化的发展进步和广泛应用充分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判断。

一、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历程

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其发展特征上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步探索期(1994—2000年)

1994年8月,为切实加强北京市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促进城乡经济信息交流,更好地为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农村经济服务,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并成立市农口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由此标志着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启动。

在全社会信息化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农口信息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是构建了工作体系,14个郊区(县)全部成立了城乡经济信息分中心,确定了机构、人员和职责。

二是搭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农口信息网络,对上连接原农业部,横向连接当时的18个农口局、总公司,对下连接14个郊区(县),以及部分相关单位,实现了农业农村信息的上下沟通。

三是发挥技术特长,为各级部门提供信息系统开发服务。《郊区领导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在市委农工委和郊区(县)组织部门广泛应用;《北京市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是全国首个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农田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省级平台,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是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每日收集全国和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打印成册报领导小组各成员;对15个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进行监测,在1996年接入国际互联网后,将价格信息翻译后及时发布。

五是因地制宜开展信息服务。在为领导决策服务上,利用公里网格法,在全市郊区布设1.6万多个监测点,累计开展35次监测,涉及粮食生产、畜禽养殖、土地利用等内容,形成报告报有关部门;对7类农产品开展市场分析,分别形成月度和年度报告。在为基层服务上,开展多次“信息赶集”活动,在农村集市上将多方采集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予以发布,获得广大农民群众好评;编写《农民上网100问》,研发《农村实用技术数据库》光盘,以及带着电脑下乡培训乡镇干部等形式,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通过几年探索实践,北京市农口信息化工作体系和信息网络逐步建成,技术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对内对外的信息交流日渐丰富,适应当时形势的信息服务模式逐渐成熟,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电子政务建设期(2001—2011年)

在2000年党政机构改革中,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包括原农委系统单位在内的各部门设立了专门信息机构,根据职能要求组织开展网站、办公OA、业务系统建设,信息化发展进入以政府为主导、电子政务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稳定有序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价格分析系统等都为各级部门更好地履职发挥了决策支持作用。

一是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2003年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加挂市农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牌子。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221行动计划”(即摸清两张底牌、做好两个支撑、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按照全市的整体部署与要求,经过多年探索,信息中心主导建设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221信息平台”于2008年上线运行,整合市属15家委办局和13个郊区(县)的涉农信息资源,以信息查询、分析决策、综合服务三大功能为基础,共有系统模块138个,拥有2003—2015年包括生产、市场、科技、经济、金融、社会、空间等内容在内的涉农信息资源,共25类、490项数据、54个农业专业图层,优化完善系统模块138个。涉及作物生产、三品基地、特色农产品、果园、苗圃、花卉基地、蛋鸡养殖场、奶牛养殖场、肉鸡养殖场、生猪养殖场、特色养殖场等26类业务数据。在2009年12月7日市政府召开的第54次常务会议上,肯定了“221信息平台”建设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数字化支撑的作用,平台于2011年被列入北京市重要政务信息系统,201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是积极探索新模式,提升基层信息服务质量。北京移动农网探索了政企合作的路径,利用农村地区收集普及率较高的优势,通过短信为京郊农民提供技术、市场、气象等信息服务,年均发布信息超过1000万条次,服务精准性和时效性得到提升,为促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建设“数字家园”。原市农委联合原市信息办,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即接通一条宽带网络,建设一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点,建立一个网站,组织一批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制定一套信息化工作机制),在京郊13个区(县)建设419个农村“数字家园”,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和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在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信息化技能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221信息平台”为引领,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理顺,统筹推进的格局逐步形成,对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决策的支撑不断加强,对基层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效能不断提升。

(三)广泛应用期(2012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战略,信息化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形态。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积极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

一是智能农业的建设。北京市从2011年开始,开展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试点,经过探索与示范推广,北京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已有用户656家,覆盖面积48.6万亩,设施总数1.7万个,安装传感器1577个,摄像头970个,在节本增效上取得实效,2013年获得首届“智慧北京”大赛优秀示范应用奖。在此基础上,2018年遴选5家园区开展智慧农园试点建设,提高全产业链信息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提升农业园区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促进园区发展、产业融合。

二是积极推进智慧乡村建设。目前已完成13个涉农10个区的135个村,从内容看,涉及基础设施的占51%,生产经营占61%,乡村治理占44%,公共服务占19%。平谷区西柏店村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促进食用菊花产业发展,2016年新增菊花种植户28户,全村菊花的销售收入已达400余万元。2016年,第八届平谷西柏店菊花美食节期间,全村民俗接待人数达3万人,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及北京市领导先后到该村调研,对美丽智慧乡村的建设内容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大益农信息社建设力度和服务质量,标准型益农信息社达到187家,2017年全年公益咨询服务2.1万多次,便民服务近4万次,帮助村民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特色农产品2万多公斤,帮助村民团购农产品、生活用品上千吨,拉动市民到农村观光旅游上万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多人次;专业型益农信息社建设转向深度全面服务,应用农场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生产企业达602家,建立生产过程追溯体系的农场有486家,深入园区服务1000多人次,累计培训农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次。

四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郊区各区结合本地特色,扶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村电商,涌现出密云“密农人家”、平谷“鑫桃源”等新农人典型,带动了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随着与互联网的融合逐步深入,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机制与政策不断完善,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对“三农”工作的贡献不断增强。

二、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效

(一)统筹推动是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序发展的基本原则

从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2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统筹协调贯穿始终,特别是近年来信息化快速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建机制、强政策、树典型、促交流等做法,为我们的事业带来较好的发展环境

1.在体制机制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的市农口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到2017年成立的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北京市各有关单位和各郊区农委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工作体系;每年组织召开全市工作会议,对重点任务进行部署;通过座谈会和专项工作会,以及现场观摩等形式,对重点任务内容进行研究,共同提高认识、推动落实。建立原市农委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信息通报机制,加强工作指导与服务,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强化信息通报和工作协同,及时处置风险和漏洞,在各重点保障期前,组织各单位、各运维服务商召开工作部署会,落实责任、明确要求、开展自查,确保风险可控。

2.在政策环境方面。编制了不同时期的农业农村信息化规划,最近七年连续印发年度重点工作及任务分工的文件,把每一项任务落实到责任主体;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谋划工作,加强协调,争取支持,将智慧乡村、智慧农园、农业物联网应用、信息进村入户等项目列入农业改革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智慧乡村建设、“互联网+”农业等重点任务分别列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

3.在示范带动方面。结合北京实际,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和北京市农业信息化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共有59家单位被认定为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其中14家单位被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66家单位被认定为北京市农业信息化龙头企业;17家单位入选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案例和新农民创业创新成果。这些典型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智慧乡村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新农民创业创新实践、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等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涉农信息化建设,培育本市“互联网+”农业的中坚力量。

4.在对外交流方面。与农业农村部就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舆情监测、信息安全、数据资源建设、电商扶贫、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提高对国家层面政策的理解,保障各项工作对上紧密衔接;加强与北京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交流,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培训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把握全市信息化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质量;依托北京农产品产销信息协会,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开展“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息化及电商经营能力,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发挥北京科技与智力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对新技术、新模式的理解,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创新发展。

(二)深化应用与服务是农业农村信息化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应用与服务水平是衡量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关键,体现在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促进作用上,以及对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决策的效果上。

1.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按照北京市《关于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实施意见》(京政农函〔2016〕7号)的要求,持续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www.xing528.com)

一是瞄准需求,完善应用。结合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扩展北京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功能,提供从生产安排、农事管理、智能控制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全产业链服务,从单纯的监控向提供应用服务延伸,为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物联网应用支撑。房山区琉璃河镇周庄村慧田合作社通过应用物联网、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的综合调控管理,强化了环境抗逆能力,实现光、热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节水40%以上,节省人工50%,果菜类增产20%—30%,叶菜类增产1—2倍,减少施药次数2—3次,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20%,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政策引导,多方参与。2016年,按照“政府引领,企业自愿”原则,采用多方投资(市、区、生产园区、农业物联网服务商采取2∶2∶3∶3的比例)共同投资,7个区(通州、顺义、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8家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951个设施大棚开展物联网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多元化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

三是线上线下,服务对接。2016年以来,选择60家具备一定技术基础和应用需求的典型示范基地,分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指导,将物联网技术与生产经营服务相结合,进行了“农业物联网+农场服务+渠道对接”新尝试,探索物联网与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的新型全产业链的信息服务模式。如顺义区北郎中村的“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通过对接销售了1万多根。

四是深入探索,拓展应用。2017年,就昌平苹果和平谷大桃,启动了“物联网技术在京郊果品生产园区示范应用实证研究”项目,通过对气候环境、土壤、植物本体的数据监测、采集、分析,形成品质认证报告,对影响作物品质的各种参数进行规律性探索研究,增强对“全过程、全要素”信息化支撑力度,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奠定基础。

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规范化和精准化,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2.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按照2016年《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京政发〔2016〕57号)提出“到2020年,建设运行200个智慧乡村的建设任务”的要求,在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推进京郊智慧乡村建设,重点围绕村庄信息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村民信息化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信息化应用于服务。

一是改善了村庄信息化基础设施。如昌平区崔村镇,推动有线电视高清交互网络建设和入户工作,完成了镇内12个村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发放;顺义区北郎中村实现有线电视100%入户,宽带入户率达到90%以上,全村内设有10多处免费Wi-Fi热点,有线广播和高清摄像头全村覆盖。

二是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信息中心与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农村“三务公开”信息入户点播试点工作,延庆区张山营镇和顺义区大孙各庄镇13958户村民在家中通过电视就能看到“三务公开”、政策宣传、办事指南、民主管理、在线课堂、院线电影等服务内容。门头沟区陈家庄村建设微信小程序“晓村务”,为村民提供“三务公开”、办事指南、就业培训等信息,加强对村庄环境智慧化管理,各片区负责人上传工作情况(文字、照片),村民进行评分,并通过发帖、评论等获得积分,村委会根据积分排行,定期进行奖励,村民参与村庄事务大幅提高。

三是促进了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丰台区草桥村结合“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智慧草桥社区互联网平台”,将所有社区资源及利民服务融合到平台上,村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的服务。房山区黄山店村开通了书记信箱,实现村民与村干部互动交流,开通物业报修小程序,提高了处置及时性和规范性,在方便了村民知情权的同时,强化了村民对村政事务的参与管理,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促进了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百度公司合作,开展京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图服务应用建设。按照98%准确率的要求,共发布上图点5059个,有效连接了城市与乡村的服务资源,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是逐步提高了农民信息化能力。各试点村定期组织开展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社交软件应用等培训,提高了农民的信息化常识和智能终端应用水平。昌平区八家村定期开展技术指导、科学养生健康讲座、广场舞、科学创业等培训活动,村里许多老年人学会了上网,主动购买智能手机。

3.电子政务领域。一是建立原市农委系统单位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预评审机制,制定信息化顶层设计和年度项目计划,形成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机制和流程,2008—2017年,原市农委系统各单位共有66个项目通过市经信委评审,批复金额1.49亿元,其中56个项目开展了建设,提升了项目管理规范性,促进了集约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开放。

二是网站建设不断规范。建立了原市农委网站信息员队伍,涵盖两委各处室、系统单位和郊区农委,信息发布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曾多次在全市政府网站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达到国务院网站普查的各项要求。同时加强与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报送工作,在2018年度地方信息联播工作中,北京市在发布量增长率位列第8名,页面浏览量位列第7名。

三是涉农舆情监测实现全媒体覆盖,形成了日报、月报、专报、年报、敏感信息推送和汇编六个产品,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调查核实情况、做出积极回应、随时掌握走势、督促工作落实,为原市农委等相关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传输和反馈服务。

四是加强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原市农委内网门户及OA办公系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221信息平台”、北京涉农信息资源平台、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信息平台、北京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系统、北京山区农民搬迁管理系统等,有效地支撑了机关业务运转,通过流程优化和再造,进一步清晰了业务模式,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夯实基础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

1.信息资源建设。开展原市农委系统单位业务与信息资源目录修订编制工作,整理形成涉农业务目录2346条、信息资源目录12124条,初步摸查了信息资源底数。

以数据资源采集、处理、存储、共享、服务中心为目标,完成涉农信息资源平台一期项目建设,搭建了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三个子系统,构建形成了“四大基础库+十大主题库+N个服务库”的数据库体系;实现“221信息平台”、村庄规划系统、农村实用人才等14个应用系统,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接入和存储管理;修订完善资源目录,梳理数据分类,补充缺项,建立数据关联,形成了110个数据目录类、138万条数据;完善平台设计和功能开发,完成专题地图和基础地图服务功能的开发,搭建了数据交换与处理基础平台,研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技术规范。

2.网络安全保障。一是做好机关网络安全保障。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监控值守,落实7×24小时值班制度,较好完成重要时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处置勒索病毒爆发和网站受黑客攻击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断开网络连接,组织相关方面人员开展整改加固,排查问题及原因,完善访问策略,降低安全风险,及时恢复网络和网站运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实战检验;开展机房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每条线缆、每个电源、每台机柜、每个接口,以及消防设施逐一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修复。

二是加强日常运维保障。规范管理各项运维工作,明确每项任务的工作流程和文档要求,确保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年度提供终端运维服务千余次、完成11个互联网网站系统渗透测试,对25台服务器开展脆弱性扫描,完成12次机房巡检,处置各类安全漏洞和风险点1000余个,较好完成软件正版化工作。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方兴未艾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两个文件都包含了很多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包括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网上服务站点、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数字乡村战略、“互联网+”质量安全、确权登记颁证信息管理平台等等。因此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必然可以为乡村振兴赋能,让信息技术连接“三农”,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生意“五生”协调发展,为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新动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论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动能。信息化可以把分散的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重塑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可以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服务便捷化提供新手段,促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和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特点,发挥带动作用,主动融入、深度融合,为北京市科学推进、率先贯彻、带头完成、争创一流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息化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应用方向,农业行业和农村区域的信息化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自身发展也必须实现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必须破除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近年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亟须进一步优化,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现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二是信息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适应首都“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不够丰富,存在认识不足、融合不深、需求挖掘不充分、应用不全面,长效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信息化对业务支撑力度不足,其在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工作协同方面的作用体现不突出,存在使用频度低的问题。三是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明显不足,资源缺乏梳理,存在底数不清的情况,跨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面向社会的数据开放尚未形成有效机制,资源利用价值挖掘不深入,等等。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务求实效。“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做到“实”,让广大的农村基层在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实践中认识信息化、主动地运用信息化、创造性地发展信息化。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研发信息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加强应用和培训来不断提升,把“虚拟”的技术和方法融入“实”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互相促进、互为支撑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与服务

一是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持续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以创建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示范区为抓手,用信息化把产业发展和行政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二是要在数字乡村上持续发力,发挥信息化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培育一批适应北京“三农”特点的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统筹推进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深化政务与惠民服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开展人居环境智能监测、建立基于空间的农村统计信息系统、引导外部资源通过信息化延伸到村等等,推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长效机制,促进乡村绿色、智慧发展,全面支撑乡村振兴。

三是要在数字农民培育上加大力度。顺应农民朋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提升农民数字化生活水平,在郊区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点,丰富农民数字化生活服务内容,开展智慧党建、在线办事和“三务公开”等,提供“互联网+”教育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同时也是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是国家战略,它将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也将会产生更多无微不至的服务模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导和示范,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工作体制与机制,在工作体系上尽量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政策上要加大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行动上要秉持跨界融合、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形成数字乡村战略在北京市郊区的生动实践。

执笔人:刘军萍、范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