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成果的转化运用,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乡村主导产业,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在需求拉动、供给推动、政策引导的合力作用下,北京郊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7年,全市有农业观光园1216个,民俗旅游接待户8363户,乡村酒店、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特色业态741家;全年共接待游客4337万人次,实现收入44.1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郊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空间、统筹城乡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促进城乡交流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开发不够,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随着首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和对休闲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便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国家和北京市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中提出,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依托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生态文明沟域等载体,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森林人家、康养基地、文化体验、生态教育等服务,切实转变乡村旅游粗放式、同质同构发展的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用专门篇幅,为乡村观光休闲旅游描绘了新的蓝图,提出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方向,坚持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向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转型,将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北京郊区的支柱产业和惠及全市人民的现代服务业,将乡村地区建设成为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首选休闲度假区域。
本课题在对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入调研,并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的发展模式、实现路径和政策措施,对于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好去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对于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根据《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具有乡土性、融合性、地域性、参与性、季节性、市场定向性等特征(范子文,2014)。
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与评定》(DB11/T350-2014),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等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田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主要旅游目的的旅游方式。
从属性上看,休闲农业是一个产业概念,与工业旅游等产业旅游形态相对应,而乡村旅游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城市旅游相对应;从外延上看,乡村旅游是一个比休闲农业相对宽泛的概念。但因本课题是一项应用型研究,为了实践的需要,本文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做严格的区分。
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的提法来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随后农业农村部进行了细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明确要求,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农业农村部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农加发〔2018〕3号)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机制好、农民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业农村部的具体要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要具备如下特征:①从内外部环境上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达到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景观协调;②从产业产品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要有地方特色,内部机制好,产品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可持续;③从发展效果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不断增强项目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模式,是指在京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或主体地位,或者目前的规模不大但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形态、开发样式或管理规范。它具有主导性、可复制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或原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比如资源利用模式、开发模式、产业模式、布局模式、组织模式、盈利模式、宣传促销模式、公共服务模式等。在产业模式中,又可细分为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形态模式、产业融合模式、产业集聚模式、产业环境模式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较多研究。从国外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ernard Lane(1994)对加拿大与法国休闲农业所作的论述。Bernard Lane认为,加拿大休闲农业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见长,如乡村美食、农产品展览、农业文化、乡村节庆活动、主题农业之旅(如国际啤酒节、田野节、主题农夫之旅、秋收节等)、在农场或牧场住宿或参加骑牛比赛等;法国的休闲农业以休闲农场为主,可细分为9种类型,包括客栈农场、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农场的农产品主要面向旅游者销售)、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露营农场。Crockett(1998)、Walford N.(2001)等学者研究提出,应从农业多样化的视角而不是旅游业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Sharon Phillip和Colin Hunter(2010)认为,农业活动与旅游的融合程度是划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并指出农业与旅游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联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直接作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如挤奶等);二是间接联系(为满足旅游体验需求而开展的农业活动,如作物迷宫等);三是被动联系(借助农业环境开展的乡村旅游体验)。根据休闲农场中农业与旅游融合程度的不同,可将休闲农场划分为五类:非运营型农场、被动联系式农场、间接联系式农场、示范性运营农场、原生性运营农场等。Magnar Forbord(2011)从产品范围、组织架构、经营目标、法律基础、认证体系、品牌效应等方面,对奥地利、意大利、挪威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指出,自然因素、旅游承载力、农业类型、政策支持与组织结构等要素,影响着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从国内看,韦林娜等(2004)根据休闲农园与城市中心区距离的远近,将休闲农业划分为近郊型、中郊型和远郊型。苑雅文(2016)从生活、生产、生态的视角对休闲农业产品模式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农家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功能拓展四种类型,其中农家生活模式又细分为农家生活型和文化节庆型;农业生产模式细分为体验采摘型和市民农园型;农村生态模式细分为环境观赏型和生态体验型;功能拓展模式细分为综合发展型和产业外延型。从发展模式和经营类型等来看,黄元春(2007)认为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乡村田园风光型、旅游农业开发型、地域风情型和居民住宿型。王云才(2006)认为,替代传统休闲农业产品的新形态和新模式主要有主题农园与农庄模式、传承地方性文化遗产的乡村主题博物馆模式、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模式、休闲农业基地化之乡村俱乐部模式、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模式、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模式、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体验模式。从开发方向来看,孙艺慧等(2007)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直接主体模式和间接主体模式,其中直接主体模式包括休闲农庄和民俗文化休闲,间接主体模式包括“企业+农户”模式、“政府+农户”模式等。杜姗姗等(2012)通过对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园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按照发展阶段、地域模式、经营主体、产业结构、功能类型、产业数量、综合规模、功能特点等8种分类方式,对休闲农业园的类型划分进行了总结,认为不同分类方法得出不同的休闲农业类型,其特色和主题各不相同,服务对象、目标定位和构成元素也各异。
从乡村旅游视角来看,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条件、发展模式、管理手段、运营模式、行业标准、产业融合、成效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开发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能否顺利进行,王铁等(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并构建模型,以外围吸引物、乡村特征、客源市场、可进入性、开发基础、空间竞争和可持续发展7个评价因子及31个评价指标来计算乡村开展乡村旅游的概率值,并与门槛值进行比较,作为某一环城休憩带是否可以开展乡村旅游的依据。王德刚(2014)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居民的主体地位,村民应该具有文化自信,认同自己的乡村文化、生活习俗等,文化自信对利益均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地各不相同,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开发运营模式有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陈志永等(2007)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为案例地,对“天龙模式”即“政府+旅行社+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模式进行梳理,指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法律法规的健全、权责的划分和多渠道受益,并逐步推行股份合作制。吴巧红(2014)指出乡村发展和改造的前提是村民拥有选择权和发展权,乡村旅游的发展既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又要重视村民的需求,在保持乡土性和原生性的同时融入现代化。近年来,学者更加关注乡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旅游形式之间的融合,以期能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业。冯娴慧等(2012)分析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景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以桑基鱼塘为例,指出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农业景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因地制宜,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达到农业与旅游共发展的双赢局面。戴林琳(2013)以京郊乡村旅游地发展节事旅游为切入点,指出节事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乡村节事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有着重要作用。袁中许(2013)从产业互动和要素凝聚的视角阐述了乡村旅游与大农业的耦合是其战略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手段,以差异品牌为中心的农旅耦合可成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模式。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成效作用,学者们也有一些研究成果。赵黎明(2010)认为乡村旅游是改善我国广大农村民生的重要途径,体现在改善基本生存状态、扩展农民发展空间和收入渠道、提升经济收入、解放思想、促进教育发展、提升文化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唐健雄(2010)认为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民生保障水平、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居民生活压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杨兴柱、杨振之、宋子千、安金明等(2011)从城乡统筹或产业融合的视角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产业融合对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模式研究上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现象描述较多,理性分析、归纳整理与提炼不够;二是研究的系统性不强,缺乏高层次、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三是研究成果的针对性不强,对北京市这样一个特殊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的借鉴指导作用有限。
三、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形态模式研究
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郊区开展观光休闲服务的农业园有1216个,其中市级星级园292个。吸纳就业人员39624人,其中本地人员29368人,占74.1%;平均每个休闲农业园区吸纳就业人员33人。2017年,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2105.3万人次,同比下降6.5%;总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9%。从单个园区收入看,2017年平均每个园区收入246万元,比上年的222.4万元增长10.6%。从人均消费额看,2017年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人均消费额为142.1元/人次,比上年的124.3元/人次,上升14.3%。
根据北京郊区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市场特征,本课题主要研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所涉及的产业形态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业融合模式和产业布局模式。在产业形态模式中,主要研究休闲农场模式、亲子农业模式、市民农园模式、教育农园模式、葡萄酒庄模式、乡村民宿模式等6种典型模式。
(一)休闲农场模式
1.模式概述。休闲农场是休闲农业中最具代表性、数量最多的休闲农业园区。中国台湾的休闲农场系依法达到规定的面积,经许可登记且受农政部门辅导,以经营休闲农业为任务的一种农企业(段兆麟,2012)。根据台湾《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设置休闲农场,其农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休闲农场面积的90%,且不得小于0.5公顷。大陆地区对于休闲农场没有官方的标准定义,但一般认为,休闲农场是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农场为单元,以农业景观、农业特色产品和创意产品、农事活动、农耕文化等为吸引物,提供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等综合服务的经营形态。
休闲农场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农场为单元。休闲农场一般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休闲农业企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②以农业为主体。坚持以农为本,农场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台湾的休闲农场要求农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农场面积的90%,海南的共享农庄要求农业生产功能占地面积不低于农庄总面积的80%。但这里所说的“农业”是指大农业,不仅包括农作物,也包括林果、畜禽、水产等。相应地,休闲农场一词也涵盖了休闲林场、休闲牧场、休闲渔场等。③特色突出。多数休闲农场注重设置休闲体验类项目,如种植采摘、农耕文化、手工制作、教育科普等,满足游客的休闲、体验、参与性需求。④类型多样。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教育、文化、健康、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出田园景观型、设施园艺型、养生基地型、休闲体验型、综合型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农场。⑤具有多种功能。休闲农场具有生产、生态、生活、文化、游憩等多种功能,可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市休闲农场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园区有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通州区),意大利农场(顺义区),奥肯尼克农场(大兴区),三生万物农场(昌平区)等等,在此,以第五季生态农业园和中粮智慧农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第五季生态农业园。
(1)基本情况。第五季富饶(北京)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又称第五季龙水凤港生态农场(第五季台湾园),简称“第五季”,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美丽的凤港河畔。自然界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华夏繁、秋实冬雪,园区依靠科学技术,为植物生长和人们生活创造了一个新的季节,故称“第五季”。第五季始建于2008年初,占地1100亩,规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目前已自筹资金累计投资达4亿多元人民币。
(2)主要做法。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第五季秉承“根植于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主线,以旅游为主题,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于一体,打造休闲农业新典范”的发展理念进行开发建设。明确了“大美田园,湖光山色,自然野趣,和谐生态”的形象定位。以“新奇、新意、健康、快乐”为创意主题和五行磁场创意理念,第五季整体的定位是:“关爱生命家园,奉献绿色世界”,关注您的胃——奉献绿色食品;关注您的肺——奉献负氧离子;关注您的眼——奉献特色果蔬;关注您的手——奉献采摘收获;关注您的脑——奉献科技知识;关注您的心——奉献愉悦生活。最终要达到:让农场变景区;让劳动变运动;让产品变礼品;让知识变有趣,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农事体验的快乐中增长知识、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和全面发展。
二是精心设计产业项目,打造全天候365天体验园。经过多年努力,第五季现已发展成欣怡特色观光、绿色小镇水乡船屋度假、山林生物小吧住宿、百亩台湾果林吸氧洗肺有氧桑拿、冬季热带雨林大餐庙会游乐文化主题园、水岸丛林空中漫步自助烧烤、田园采摘农家美食、自然野趣小酌歌唱、花海草坪生态婚礼、房车帐篷露营野炊、空中索道丛林野战、草原冰雪戏马乐园、沙滩激情游乐嬉水摸鱼、喂食动物垂钓亲子乐园、大型儿童少年游乐广场、会议团建拓展住宿等综合生态休闲娱乐接待空间。公司是集吃、住、游、乐、娱于一体的湖光山色大型休闲农场,并成为以科普农训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活劳动教育、爱国励志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际文化交流基础教育等德智体全方位教育于一体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中国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
三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实现多领域融合。第五季项目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农业、科技、文化等元素与相关产业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融合融入,改变传统生产与消费模式,转变传统增长机制,推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产业结构创新、链条创新与形态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创意能力。以农业为基础,突出配套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功能,面向自然生态、绿色共享、休闲体验、健康养老、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田园综合休闲农业体验建设发展方向,实现生产、加工、服务的三产融合。用现代生态科技和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重塑农业的产业体系,通过农业与文化、科技、教育、旅游休闲等综合业态的复合构成,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与服务,形成创意农业产业综合园区,促进现代农业整体发展。其融合科技、文化、休闲、娱乐等要素的特色文化系列消费项目,为消费者提供创新体验消费项目、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明显。
第五季高科技多领域融合特色农业园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都市群体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农事拓展、科普教育的需求。每年有10万多名来自北京多所中小学的学生来园参观、接受科普教育、参加农事拓展。园区每年节假日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热点不断,活动项目新颖别致,如:春节期间的热带雨林大餐庙会、冰雪嘉年华、正月初五的千人饺子宴、七夕文化节、重阳敬老节、采摘节、啤酒节、恐龙彩灯艺术展等等,吸引京津冀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带来极大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园区每年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特别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报。台湾热带水果园、每年正月初五在热带雨林温室举办的大型千人饺子宴和大餐庙会成为第五季的名片,第五季也成为于家务乡以及通州区休闲农业的一张名片。
(3)初步成效。第五季的建园创意是要在京津冀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农业园,创造四季之外的又一个“季节”,在北方地区(北京)建立一个以台湾热带水果园为观光采摘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休闲农业园,让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在家门口看到南方珍奇水果的成长发育过程、采摘品尝到真正的南方“树熟水果”。让广大市民远离喧嚣都市雾霾,亲近田园绿色生活,不出北京就能领略热带雨林风光,在萧瑟的冬季里感受温暖湿润的热带环境,吸氧洗肺,休闲娱乐。
第五季经过8年多的潜心打造,把低洼的沙坑顺势开发成景观人工湖,把挖湖的土堆成了山,荒凉的土地变成千亩良田的大花园,并不断完善各项设施,成为今天的农业休闲旅游胜地。成为北京市最具特色的湖光山色的生态园林景区和农业、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多领域融合的典范。形成了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体量热带果树种植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建设有北方最大、最全的6.6万平方米(100亩)联栋温室,种植80余种从台湾引进的特色南方热带水果树,一年四季硕果累累,供游客参观采摘。温室外配套多种娱乐休闲设施——世界国旗文化展、模拟长征路、毛泽东雕像红色教育园、科普互动体验园、音乐喷泉、沙滩浴场、动物乐园、自助烧烤、垂钓、采摘、骑马、摸鱼、真人CS、空中漫步、温室丛林游乐园、亲子游艺、草坪婚礼广场、冰雪嘉年华等,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科普教育、婚庆婚宴、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生活胜地。
第五季每年可产出80万公斤南方“树熟水果”,200万公斤北方水果,有机粮食和肉、蛋、奶畜牧产品90万公斤,水产品15万公斤。通过土地合作社的方式,让周边农户参与园区建设和收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带动农户400余户,带动1000余名农民致富。自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游客数量连年递增,每年接待科普实践中小学生10余万人次,接待市民30余万人次。实现销售额5817万元,利润1364万元。
2014年以来,园区共获得30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荣誉称号和奖励: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北京市科普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园、采摘篱园、儿童早教基地、通州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通州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30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荣誉称号和奖励。
3.案例研究:中粮智慧农场。
(1)基本情况。中粮智慧农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生态谷核心区域,一期规划面积1178亩,于2015年10月开园。目前规划有“一心六园”,“一心”为展示现代农业高科技的智慧农业中心,涵盖7项世界领先技术、11项国内领先技术和9项中国农科院专利技术;“六园”包括花田漫步、牧场悠歌、乡野记忆、田园拾萃、林间采薇、伊甸寻芳等6个室外区域,提供高品位的农业休闲,为来自喧嚣都市的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业、释放压力、愉悦身心的好去处。中粮智慧农场通过高科技引领,以农业高科技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打造农业高科技技术引领地位及展示示范平台。
(2)主要做法。
一是高科技的运用。27项先进技术集大成,包括:旋转追光种植技术、多层立体垂直种植系统(H型架栽培设施)、人工光植物工厂技术、垂直农业技术、LED补光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等7项世界领先技术;温室全自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潮汐式栽培技术、垂直绿化技术、设施环境自动控制技术、温室工厂化自动化无土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等11项国内领先技术;设施立体栽培技术、阳台农业技术、家庭绿化技术等9项农科院专利技术。
智能化、工厂化、自动化生产,综合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工业设备与技术,检测温室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同时监控植物生长过程,并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无线传感技术、视频技术与远程数据采集技术等,实现整体温室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二是打造健康优美的农场环境。中粮智慧农场以田园乡村资源来创造和维护客群身心健康状况的环境,提供有机食品、自然休闲运动等内容来集中满足客群对健康的诉求。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放心。①农场引种大批优质品种。以番茄为例,国内首次引进的品种有:荷兰的丰收、贝佳、72-625RZ、摩斯特、佳西娜,以色列的戴维森、夏日阳光、沃尔特。另外还引进了台湾的牛番茄,以及国内京研益农的三个独家品种:绿宝石2号、黑珍珠、京丹小黄玉。其中,黑珍珠品种,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营养价值极高,含有比红番茄中高10倍的茄红素、维生素C及抗氧化剂,有极高的保健效果。②生产栽培坚持绿色环保。采用防虫网、黄板诱杀、生物灯防护等物理植保技术,无公害、无农药、无激素,生产的农产品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主要成效。中粮智慧农场通过多种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达到节水、节地、节能、节劳力的效果。①旋转追光种植系统,采用世界领先的中粮生态谷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的专利技术,通过竖向多层的结构设计,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通过旋转系统自动追光,使植物光照均匀,大大提高蔬菜品质;通过供回液自动化结构,保证24小时精准灌溉。单位占地面积的产量是其他种植方式的3倍以上,节约人工成本50%以上。②人工光植物工厂,引进日本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应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封闭种植系统和荷兰最先进的LED补光系统,技术高度密集,产品安全无污染,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省力,单位资源利用率高,产量可达露地的30—40倍,节约人工成本30%。③日本悬挂垂花系统,将精制的园艺景观垂于屋顶,运用了包括自动灌溉及自动化回流控制系统、纳豆菌微生物防治系统、独特温室节能技术、空气源/地源/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环保节能太阳能系统、高科技遮阳降温涂料ATO等六项先进技术,实现节能3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0%。
(4)启示借鉴。中粮智慧农场通过综合导向型发展模式,将农产品服务同健康服务相结合,配备满足高端客群需求的商业设施,打造全国首个“农业大悦城”。农场二期三期将在“一心六园”的基础上,添加人文艺术、运动乐活片区,完善基础配套,打造高品质的都市农业休闲地。
一是基于中粮自然学校,打造合作式教育平台。创新学生教育模式,通过提供开放式课程,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设置相应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可以充分与自然接触,感知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掌握更多自然知识,鼓励自己动手创造劳动果实,全方位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生活。将旅游、学习、亲子互动和生活体验整合在一起,开展思维拓展、空间体验、空间智能、自然探索、生存技能、沟通协作、运动技能、财务认知等课程,满足家长复合式需求,促进青少年多元化发展。增加成年人及老年人的体验式课程及活动,让久居城市的都市人走进自然、珍视自然,更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成年人在自然中感受人生哲学。
二是“CSA社区支持农业”的休闲升级版。采取半托管或全托管两种租赁方式,提供可个性化组合定制的地块(10—300平方米)供学校、企业、高档小区和普通城市居民认种。农场不但提供种苗和专业培训服务,还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认养者通过摄像头和网络全面了解作物生长,实现远程浇水、施肥等功能。此外,农场通过建立网上会员部落,使认养者可随时沟通交流种植体验等。这种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举办田间活动不断丰富学生户外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可作为员工福利或企业形象展示区及企业外事活动区,满足城市人群回归田园、培养情趣、享受健康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三是软硬件结合,完善农场配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设施,根据高端客群需求精心设计产品及服务,打造超越消费者预期的消费体验。打造具有当地特色、艺术感的田园住宿;联合中粮星级厨师把关,引进知名特色餐厅,特供农场绿色食品服务,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特色餐饮;未来农场全面覆盖目标人群的四大类需求,增加人文类及活力类项目,增强体验感,实现动静结合,如展示出售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的露天集市、随季节及节日设计主题多变的亲子游乐场、星级大厨教你烹饪的家庭厨房、森林音乐会等文艺演出、篷居营地等满足游客的体验感和乐趣。
四是通过中粮全产业链及全服务链同农场的双链联动,实现人流互导、服务互补、信息互通,提升农场的客流量及服务。整合集团下各品牌会员资源,通过会员共享进行客群的相互导流。全产业链方面,农场作为展示销售窗口:“我买网”为农场提供销售平台及物流服务;营养研究中心为农场提供营养服务咨询。全服务链方面,农场提供绿植解决方案、活动选址,全服务链各环节提供管理经验、管理/服务人才。资源及营销端方面,以集团下多个成熟品牌为宣传渠道,增加农场曝光度,同时农场也成为其他品牌的宣传营地。
(二)亲子农业模式
1.模式概述。亲子农业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休闲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业态。它是以乡村自然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方式和农耕文化为依托,把农业与亲子教育、休闲旅游融合起来,为儿童和亲子家庭提供农业参与、体验、休闲、教育、科普等服务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和农业发展模式。
亲子农业具有以下特征:①市场定向性。亲子农业主要是为儿童和亲子家庭市场服务的,具有市场定向性。②产业融合性。亲子农业具有农业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是农业与教育融合发展的结晶。③功能多样性。亲子农业产品具有休闲、参与、体验、教育、旅游、科普、儿童社交等多种功能,可满足儿童亲近大自然、开阔视野、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等需求。④高安全属性。由于亲子农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儿童及亲子家庭,这就决定了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其他旅游产品。
从产品上说,亲子农业可进一步细分为儿童农场、亲子农乐园、主题休闲农业园区等。其中,儿童农场以农业为主基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进行策划设计,关注儿童食品安全和农业体验;亲子农乐园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园区,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游玩、娱乐和教育;主题休闲农业园区是指有明确主题的休闲农业园,围绕主题,增加园区的儿童教育体验功能。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人们对家庭亲子游的重视,亲子农业的市场空间很大。从全国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国内0—3岁的婴幼儿总量高达7000万,0—14岁的幼儿有2.3亿人;每年新出生人口达到2000多万。近几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每年新出生人口在不断增加。从北京来看,12岁及以下的儿童数量约为200万人,且每年新生儿的数量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所以儿童需求,尤其是亲子旅游需求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刚需市场。亲子农业作为亲子旅游的重要细分产品,因其呈现出原生态的环境、非城市化的设施、低成本的盈利模式和高消费的人群,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北京市亲子农业模式比较典型的园区有洼里乡居楼(昌平区),欢乐松鼠谷(密云区),摩登家庭农场(通州区),共享花田亲子农场(昌平区)等,在此,以海淀区田妈妈蘑法森林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海淀区田妈妈蘑法森林。
(1)园区概况。田妈妈蘑法森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前章村,占地300亩,是由田妈妈(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策划、设计、建造、运营,面向2—12岁儿童及其家庭和中小学生的亲子农业园区。该园区包括林业区和农业区两个部分,面积约各占1/2,其中林业区由自然科普、实践体验等为主,由蘑菇采摘、蘑法手工坊、蘑法水世界、蘑仙岛、蘑法科技小屋、蘑法小镇、蘑法营地、蘑法嘉年华、蘑法历险记、森林舞台、迷你动物园、帐篷营地等功能区组合而成;农业区以学农系列、户外生存、财商培养等为主,包括家庭小菜园、市民农园、果品采摘区等。自2015年8月对外开放运营以来,田妈妈蘑法森林已发展成为以“蘑菇+森林”为主题,集蘑菇文化体验、蘑菇美食品尝、森林角色体验、家庭趣味拓展、儿童手工制作、森林家庭派对等内容于一体,具有教育、休闲、体验、科普、社交等功能的新型户外亲子农业教育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3年来,田妈妈蘑法森林已累计举办各种特色活动300余次,累计接待5.1万个亲子家庭、合12.2万人次,接待研学中小学生和社会大课堂学生8.8万人次,接待外省市前来参观考察者1200人次。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课外实践大课堂资源单位、海淀区妇联活动基地、海淀区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目前,田妈妈蘑法森林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亲子农业IP(Intellectual Property)和亲子农业园区的引领者,“田妈妈”品牌已成为亲子农业的代名词。
(2)主要做法。田妈妈蘑法森林以“户外自然体验教育”为理念,倡导孩子从传统的室内来到郁郁葱葱的户外森林。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然、自由、自主”的环境里快乐成长。主要做法是:
一是针对2—7岁的儿童,提供以“蘑法森林”为主题的儿童成长体验套餐。田妈妈蘑法森林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五大体系’+‘三个成长’”,将自然科普、食育课堂、农耕体验、户外拓展和创意手工等特色体验项目,巧妙地融入农耕体验活动和自然教育课堂,让每个孩子在玩学结合的过程中实现语言成长、技能成长和性格成长。为此,蘑法森林以树林为载体,加入了林间的游戏和参与性项目,除满足儿童的自然游乐和参与体验需求外,还着重在教育功能和亲子社交功能上下功夫。因为家长希望孩子在娱乐中能学习到一些农业知识,懂得一些大自然的道理。因此,园区的农业教育和科普项目是必不可少的。为提高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蘑法森林有意识地举办了一些集体活动,包括各种竞赛、分组活动、跳蚤市场、主题派对等项目,以鼓励孩子交流和交往。
二是针对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蘑法森林与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合作,针对中小学校社会大课堂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研发了一系列课程和主题活动项目。主要包括农事体验、非遗文化、自然科普、园林科学、科学科技、军事训练、急救训练、财商培养、户外生存等九大类主题活动,每类主题活动又分为多个项目。对每个项目,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年级、课程,制定不同的主题活动内容,真正达到校内、校外课程内容相结合。不同年级的主题学习项目如表1—表3所示。
表1 一、二年级主题学习项目
表2 三、四年级主题学习项目
续表
表3 五、六年级主题学习项目
三是针对亲子家庭,出售体验产品。蘑法森林会把一些优质的产品直接通过产地对接给亲子家庭,从满足儿童在园区现场的需求延展到满足儿童家庭的需求,从而延长了亲子农业园区的产业链,实现了附加值。将森林里的蘑菇,农田里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活动体验的形式,精准地传递给消费者,可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产品品质。对于孩子来说,将亲自种植的产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可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对于家长来说,参加活动不仅解决了孩子吃什么、周末去哪里、放假怎么安排等一系列事情,还能通过加入会员、参加田妈妈的社群圈子等,与其他孩子家长建立起更多的联系。
(3)基本经验。
一是主题明确,市场定位合理。田妈妈蘑法森林主要是为那些2—12岁的儿童体验农耕、参与农业、接受教育准备的,是亲子农业的一个细分产品。在园区建设之前,田妈妈即根据当地的农业、林业资源状况,明确了园区的蘑菇主题,并围绕儿童体验这条主线来研发教育课程。在开园之后,围绕蘑菇文化和参与体验这个主题策划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从创建蘑法森林的初衷来说,是希望让田野、让大地成为每个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的好伙伴,像妈妈一样用绿色呵护每个宝宝健康成长,”田妈妈(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CEO要雁峥说,“这也是我们的合伙人都不姓田,但公司取名田妈妈的原因。”
二是注重研发,产品丰富。田妈妈团队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通过新产品研发和新课程体系,使蘑法森林成为国内亲子农业的引领者。田妈妈蘑法森林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的课程产品丰富,在产品设计时不仅关注农业体验,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将农业与教育、科技、农耕、文化等进行深度融合,提升项目内涵,激发体验兴趣。比如,蘑法森林针对每年的二十四节气,研发设计了节气亲子主题活动(表4),承接学生校外大课堂实践。与此同时,结合园区农产品的不同成熟季节,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参与性活动,如画草帽、间苗、争当小厨师、师生互动画长卷、拔花生、挖红薯、摘毛豆、打核桃、小鬼当家等。在蘑法森林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有些主题活动或项目被其他休闲农业园区所模仿,但田妈妈团队很快研发出新的主题活动或项目,通过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来开拓和占领亲子农业市场。
表4 节气亲子主题活动(选摘)
续表
三是轻资产,重运营。田妈妈蘑法森林的开发坚持就地取材,不搞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蘑法森林从策划创意开始,就立足当地的农林产业资源,通过延伸产业链活化项目,不搞大拆大建。几年来,通过自我积累、滚动开发、有序运营,田妈妈蘑法森林共投资20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以农耕文化体验区、林下经济示范区、亲子创意手工区、国防教育拓展区、亲子互动戏水区、自然教育研学区等核心板块,并研发出了蘑菇家、植物盆景、非遗手工等教育衍生品。由于是轻资产,重运营,田妈妈蘑法森林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四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不同的产品。为增加客户黏性,田妈妈蘑法森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不同的产品。对于0—3岁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其大部分时间是跟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田妈妈提出了亲养共建的概念,把老人和孩子统筹到一起。对于3—6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多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出游,而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学习与对自然的认知较为关注,蘑法森林根据这一需求,更加关注植物的生长、自然的力量等增长知识的活动项目,寓教于乐,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对于6—12岁的孩子,侧重于成长与社交能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与提升,为满足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蘑法森林园区设置了一系列集体项目和团体活动,比如生日派对、双胞胎大赛等。总之,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产品课程与之相对应。
(三)市民农园模式
1.模式概述。市民农园是指利用都市或近郊区的农地,规划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别出租给具有耕种意愿的城市居民,以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或经营家庭园艺,收获的产品归市民所有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俗称“都市小菜园”“开心农场”“开心菜园”等。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亲近自然,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田园乐趣。但市民农园是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方向,多数租赁者也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耕作,平时则主要由农地提供者代管,而且市民农园里所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出售,只可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从农地所有者来说,他们将农地出租收取租金,同时又可帮助忙于工作的市民照顾农园,收入要远多于自己种田,因而这是一件使出租、承租双方皆受益的事。
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发展市民农园的国家。在19世纪初,德国就出现了由政府提供小块田地,供市民做自给自足的小菜园。1919年,德国制定了《市民农园法》,确立了市民农园的现在模式。日本原以一二十平方米的生产性菜园为主,1991年前往德国考察后即开始推动二三百平方米的体验性市民农园。日本市民农园的类型较多,依据承租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家庭农园、学童农园、高龄农园、残疾人农园(如盲人农园)等。
我国台湾从1994年开始设立市民农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有市民农园50多个(段兆麟,2012)。中国台湾的市民农园仿效德国与日本,土地大都由农民提供。从土地规模看,一个市民农园的面积一般为2公顷左右,而农园内每一小块田地的面积,新北市以3—10坪(1坪=3.3平方米)为多,新竹等地则为20—100坪不等。从承租目的看,台湾的市民农园既有自助菜园型,又有休闲游憩型,还有田园生活体验型。从租期看,一般为一年,但可年年续租。从经营主体看,北部地区一般由农民直接将农地分块出租给市民,而中南部地区则大多由农会进行居间管理或由承租户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管理。
市民农园的特征主要有:①区位条件。市民农园一般位于都市近郊区,交通便利,方便市民前往。此外,市民农园周边宜有一定规模的配套生活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②经营主体。市民农园主要是以企业或个人为经营主体,面向市民提供短期、小块的土地租种及相关服务。市民农园可独立经营,也可作为休闲农业园区的园中园。③经营方式。市民农园面向市民及其他消费者提供农地租种业务及相关农业服务;租种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种植,租种后的产出主要用于租户家庭直接消费,而非出售等经营活动。市民农园在租种业务以外,可适当开展其他相关经营和服务,但须以租种业务为主。④规模大小。为了实现规模效益,市民农园园区规模一般应在50亩以上;对外出租地块的单元面积,原则上不宜过大,粮食种植以100—300平方米为宜,蔬菜种植以30—50平方米为宜,果树、花木种植,动物、水产养殖可因地制宜。⑤公共服务。市民农园应向承租者提供水电、灌溉、排涝、育苗、农具等农业生产设施,停车场、公共厕所、内部道路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农业生产技术与种植管理等服务。
近年来,市民农园在北京郊区有了较快发展。根据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的调查统计,京郊有一定规模的市民农园253个,耕种面积约1.3万亩,平均每个园区的面积为51.9亩。从区域分布上看,市民农园数量排前3位的区分别是昌平(135个,占全市53%)、通州(57个,占全市23%)、大兴(19个,占全市8%),以近郊平原地区为多;从经营主体上看,按所占比重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社会企业(40.9%)、村集体(17.1%)、学校(9.5%)、合作社(7.6%)、个人(6.7%)、国有农场(1.9%),呈多元化趋势;从生产内容上看,以蔬菜种植为主,兼顾周末休闲、农耕体验、社交和农场即时消费等其他需求;从地块出租率看,所调研的市民农园出租率约为80%,多数农园经营状况较好,但也有少量农园因管理不善、缺乏服务等原因而倒闭;从承租市民数量上看,据估计,市民农园年参与人数为200多万人次。
北京市市民农园模式比较典型的园区有三元都市小菜园(海淀区),西山开心农场观光采摘园(海淀区)、墨蔬院(海淀区)等,此外,在朝阳区的蟹岛度假村、顺义区的顺沿特采基地、通州区的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等也开辟有市民农园区域。在此,以海淀区小毛驴市民农园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海淀区小毛驴市民农园。
小毛驴市民农园位于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风景区凤凰岭山脚下,是北京市第一家市民农园。
(1)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立与发展。小毛驴市民农园创立于2008年,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占地15.3公顷,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以借鉴“农业三产化、社会化”的国际经验,发展“市民参与式合作型现代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基地。农园的土地由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提供,日常经营管理则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所属的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农园成立以来,积极倡导并实践“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健康消费、推动公平贸易、促进城乡互助”的理念,推动食品安全、生态文明与城乡良性互动,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①规划建设阶段(2008年)。小毛驴市民农园从2008年4月立项,到2008年底,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农业生产能力。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曾经是一片多年荒弃的苗木地和农地,经检测,园区土壤符合有机耕作要求;从规划设计看,在台湾知名生态建筑师谢英俊领导的乡村建筑工作室的支持下,按照生态农场的要求,完成了整个农园的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从生产要素看,按照种植、养殖相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设计与建造了发酵床猪圈,布局了农作物种植区、畜禽养殖区,并配套了废弃物收集利用设施。
②单一产品试运营阶段(2009年)。2009年,小毛驴市民农园在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扫尾和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的同时,于3月份正式对外运营。初期的主要业务是市民租地和蔬菜配送,产品相对单一,服务内容也较少。由于市民农园在我国是一新生事物,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
③多产品综合发展阶段(2010—2015年)。在试运营一年之后,小毛驴市民农园于2010年全面对外开放,经营内容逐步增多,开展的活动进一步丰富,管理服务更为规范,参与的市民越来越多。2010年1月,由小毛驴市民农园牵头,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经验交流会。2011年,小毛驴市民农园利用园区特有的农业环境和教育资源,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了田间学校和DIY木工坊,举办各种自然教育活动。2012年,增设“亲子社区”,为数千个家庭和孩子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2012年10月,农园针对劳动份额成员成立“劳动份额社区委员会”,让市民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参与小毛驴农园的社区经营,这在市民农园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在经历了2009—2013年的快速发展后,2014—2015年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劳动份额和配送份额都出现了一定下滑,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较多。
④转型发展阶段(2016—2018年)。从2016年开始,借势海淀北部新区建设和北京地铁16号线开通,小毛驴市民农园开始压缩生产型生鲜蔬菜配送业务,扩大劳动份额市民租地种菜业务,成立了“小毛驴乡村生活市集”,推进消费者合作社发育,积极承接海淀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改善休闲体验设施和服务,让毛驴农耕文化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形成城市里的农耕生活社区与食品安全教育基地;结合“爱故乡活动”的资源和小毛驴市民农园的会员基础,推进“乡土文化、传统手艺”进城,建设“乡土风物园”,发展“乡愁经济”,带动地方特色有机农产品销售、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中关村留学创业园平台,成立联合乡建工作室和国仁农智大学,建设“互联网+农业技术”信息平台,开展生态农场规划设计、技术服务和经营咨询,系统培训生态农业人才与孵化乡创青年团队。通过专业化、综合性农业服务输出,努力将小毛驴市民农园打造成为国内外农业生态技术与产品的中试、展示、示范和培训基地。自此,小毛驴团队开始走出海淀、服务全国。
(2)主要做法。小毛驴市民农园将生态农业的种养模式与市民农园的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包含市民租地、有机农产品产销、生态农业示范、参观体验、社会参与、培训教育、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环境保护、理论研究与政策倡导等多领域相结合的综合发展平台,见图1。
图1 小毛驴市民农园发展模式
一是在生产上,坚持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小毛驴市民农园在最初设计时,就体现了生态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理念,既有种植又有养殖,既有农田又有草地和树林,各种元素相互配合,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在种植环节上,主要是利用劳动替代资本的资本浅化机制,依靠人工种植,不使用化肥和大型农业机械,不使用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在生猪养殖方面,小毛驴市民农园采用自然养殖法,其核心是依靠本地有益土著微生物分解排泄物,以达到降低污染、节约用水、增强猪的抵抗力的效果。在土壤改良方面,主要措施包括制作堆肥、使用有机肥、禁用化学合成农药和除草剂。农园的肥料来源主要有3个途径:园区通过发酵床养猪法沤制的猪肥,其中在沤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也是园区自己采集和培养的土著微生物;园区自建堆肥栏,将厨余、菜叶和秸秆等原料,堆制成有机肥;以外购牛粪、蚯蚓肥作底肥,麻渣作追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农园追求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化,一方面利用天然植物制作的营养液,通过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另一方面,通过轮作、间作、多样化种植、休耕等方式,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大规模发生的概率和风险。
二是开辟租赁农园,发展体验农业。租赁农园又称劳动份额,是指市民在小毛驴市民农园承租一块农地(30平方米为一单元),农园提供种子、水、有机肥、劳动工具等物质投入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等服务,市民依靠自身劳动进行耕作,收成完全归市民所有。如果市民没有时间管理,可以委托小毛驴农园代为管理,托管费由市民承担。
根据市民与农园合作关系的不同,租赁农园又分为3种类型:①自主劳动份额。市民需要自己打理农园,从移苗到收获都由市民自主完成。②托管劳动份额。市民只需自己播种和收获,其他农活可由农园代为打理。③家庭健康菜园。农园按照市民的要求,种植相应的农作物品种,并提供全面的管理和服务,收获的蔬菜等产品也由农园负责配送到市民家里。每种类型的面积、双方的权利义务、服务内容、费用等,详见表5。
表5 小毛驴市民农园劳动份额类型
资料来源:《小毛驴市民农园CSA社员手册》
劳动份额是小毛驴市民农园的一项基础业务,深受市民欢迎,平均每年保持在400户左右。10年来,累计为北京市1000多个市民家庭提供租地种菜服务,总蔬菜产量超50万千克。
三是开展蔬菜配送,促进产销对接。蔬菜配送又称配送份额,是指小毛驴市民农园的社区支持农业(CSA)会员,预先支付下一季蔬菜份额的全部费用,农场按照预定计划负责生产各种健康蔬菜和其他农产品(含畜禽肉蛋),并与物流公司合作,定期定量配送给市民家庭,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确保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市民可以不定期参与农园的劳动体验活动,并监督农园的农业生产,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
配送份额是小毛驴市民农园结合社区支持农业推出的一项创新业务。市民参与配送份额的数量,2009年为37份,2010年为280份,2011年为460份,2012年为620份,至今保持在每年400份左右。10年来,累计为北京市2000多个市民家庭提供了100多万千克有机蔬菜。
四是传播乡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市民休闲体验场所。小毛驴市民农园是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是对农业生活功能的深度开发,是对乡土文明和农耕文化的挖掘、展示与传承。当市民与农园签订劳动份额合同后,就可以随时带家人、朋友到农园打理自己的菜园,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享受亲近自然、认识作物、体验农耕、分享收获的愉悦。当市民加入配送份额成为农园的会员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来农园参加劳动,体验当农夫的乐趣。与此同时,市民还知道了自己的食物是在哪里生产的,是何时生产的,是由谁生产的,因此吃起来更放心。“亲子社区”是小毛驴市民农园推出的家庭农业教育项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认识植物、亲近动物,动手制作手工艺品、美食、木制玩具,或者晒太阳、欣赏风景、享受亲子时光。农园还是一个宣传教育的公益平台,每年都会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如为播种祈祷的开锄节,体验传统文化的端午节、中秋节,庆祝收获的丰收节,以及与生产者见面的有机市集、成员回访日等,并且对自然教育、都市农耕、食品安全等内容开办相应的讲座与课程,使市民与生产者互动,达到在参与中强体魄、在娱乐中长知识、在分享中增友谊的目的。
五是扩大宣传教育,吸引公众参与。小毛驴市民农园通过对农业多功能性中“教育功能”的挖掘,以农园为载体,配合以田间地头聊天会、社区讲座、消费者交流会、开锄节(有上千市民的参与)、成员回访、农夫市集、社区团购、丰收节、DIY木工坊、艺术表演(包括绘画、书法、剪纸、合唱团等)等活动形式,开展市民生活教育,探讨食品安全、新型消费文化与健康生活理念,建立农园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认同生态农业与有机种植的稳定消费群,引导社会沿着健康的消费方向,建立起对乡土文明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进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2017年年底,农园已成为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农学院等高校的现场教学基地;得到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BBC、CNN、美联社等海内外400多家媒体的正面报道;先后接待各地政府及海内外各界团体的参观、考察和学习10万人次。小毛驴市民农园已成为市民了解农业、认识农村、接触农民的平台。
(3)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新。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建设与发展,为北京市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也为其他市民农园的运营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一是理念创新。小毛驴市民农园在成立之初,就以发展社区支持农业为理念,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和追随者。起源于日本、兴盛于欧美的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回归到为本地社区居民提供健康食物生产的小型农耕模式,农民和消费者互相支持,共担农业生产风险并共享收益。这种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互动、保护环境、生产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健康生活的基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出现,远离了农地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对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趣与日俱增。小毛驴市民农园秉承“人民生计为本、互助合作为纲、多元文化为根”的宗旨,“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健康消费、推动城乡互助、走向生态文明”的行动原则,以及“关注乡村、热爱土地、与自然合作、以土地为生”的指导思想,与人们关注环境、渴望健康、追求和谐的生活态度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小毛驴市民农园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议和积极参与。
二是业务创新。发展租赁农业,把农地租给市民,是市民农园的基础业务,也是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市民农园的经营内容。小毛驴市民农园在提供劳动份额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配送份额,不仅扩大了经营范围,增加了园区收入,而且创新了农产品直销模式,受到了市民的欢迎。目前,有机农产品在市民心目中的信誉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需双方不见面,产业链长,在产业链两端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小毛驴市民农园通过吸收市民为社区支持农业成员,发展配送份额,将自产的蔬菜通过配送网络直接送到市民家里,缩短了产业链,增加了信任度,让消费者吃得放心。随着消费者认可度的提高,小毛驴市民农园在常季配送份额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常季附加份额、冬季配送份额、冬季附加份额等新业务,市民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此外,小毛驴市民农园还根据市民的需求,推出了农业教育、技术培训、社会实践、亲子社区、农夫市集等新的业务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坚持与时俱进,推进业务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是小毛驴市民农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管理创新。海外市民农园的单体规模较小,承租户也不多,管理机构与服务内容都相对简单。与之相比,小毛驴市民农园建立了比较精干的管理队伍,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①专家顾问团队。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十几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对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发展方向、重大问题、技术要点等提供咨询,并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出现的矛盾与问题。②管理团队。由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负责管理,下设小毛驴市民农园运营部、会员部和推广部。该中心是非营利性的社会企业,在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指导,旨在“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用一种商业形式形成可持续的对乡村建设公益项目的反馈和支持”。③实习生团队。从2008年开始,小毛驴市民农园每年从全国招募10个左右的社会青年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农园实习。他们3月份来,11月份离开,学制9个月。实习生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学习农园经营管理知识,参与整个农业生产周期中的各项工作,体验乡村生活。他们不仅是农园工作团队的骨干力量,而且在结业后,将成为各地的青年农业人才,成为各地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的带头人。④劳动份额社区委员会。为了让市民参与农园的管理,增进劳动份额成员之间的交流,2012年10月,成立了劳动份额社区委员会筹委会,并出台了《小毛驴市民农园劳动份额社区委员会筹委会暂行管理办法》,旨在让市民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参与农园社区的经营。上述4个团队或机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障了农园的规范运作和高效运营。
四是服务创新。小毛驴市民农园除了提供农用工具、有机肥料、农作物种子、浇水灌溉等公共服务外,还提供信息服务,并举办农业节庆活动。①公共服务。小毛驴市民农园设有导览牌、工具室、打谷场、停车场、食堂、田间学校、配菜棚、木工坊、宣传栏、生态厕所、垃圾分类箱、堆肥池、田间地头茶棚、乡土家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承租市民在认领地块并缴纳年费后,可免费利用农园提供的农具、农作物种子、种苗、有机肥料、其他农资、灌溉网络,并可及时获得农园技术人员提供的农业技术指导。这比笔者在台湾参观考察市民农园时看到的公共服务项目要多,内容更丰富,服务更规范。②信息服务。为给承租户提供专业、及时的信息服务,建立了小毛驴市民农园网站,编印了《小毛驴市民农园CSA简报》《劳动份额入门指导手册》《CSA配送份额成员指导手册》,设置了宣传栏。③农业节庆活动。包括春天的开锄节(4月)、立夏粥(5月),夏天的端午节(6月)和秋天的丰收节(10月)。每个农业节庆活动,既有固定的内容,也结合季节和文化传统,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开锄节突出劳动份额成员开春后到农园来报到、抽签、分地、开耕;立夏粥突出市民自带米豆杂粮等,集体煮“百家粥”;端午节突出包粽子;丰收节突出农产品采收、市集和展览。据课题组现场调查,承租的市民对农园提供的服务满意度较高。
五是组织创新。小毛驴市民农园除自身发展外,还通过组织创新,推动生产者联合,推动消费者联合,以及推动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以实现更大范围、更多层面的城乡联合和互助发展。①推动生产者联合。北京国仁绿色同盟(以下简称“绿盟”)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首个绿色生产合作社的联合体。为了填补小毛驴市民农园除生鲜蔬菜之外的粮油副食空白,支持更多的小农向生态农业转变,2012年10月,农园将绿盟成员生产的农产品引入配送份额业务,为小毛驴市民农园CSA成员提供代销份额,旨在通过农园与“绿盟”的合作,在生产型合作组织之间形成联合,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城乡绿色农产品生产网络。2015年11月,在第六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七届中国CSA大会上,揭牌成立“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和“中国乡村建设参与式保障体系(RRPGS)”,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者之间的联合。②推动消费者联合。从2009年起,借助CSA会员群体和社区工作基础,小毛驴市民农园开始尝试发动社区开展共同购买活动。2010年,在回龙观的一群妈妈们发起了“回龙观妈妈团”;中关村的一些学生家长组成了时安健康合作社。2011年,小汤山、芍药居、望京、月坛西街等社区也纷纷发起共同购买型的社区团购活动。通过建立消费者之间的联合,形成“共同购买型”消费合作社,可凭着集体的力量,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并可更有效地与生产型合作社对接,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与利用。③农夫市集。农夫市集是欧美流行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与普通市集不同,农夫市集的参与者一般是城市近郊的农场或小型加工企业,出售自产当季产品。在定时定点的农夫市集中,市民与农民通过面对面交流,彼此形成一种互相信任的社区氛围,这是普通超市或商场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小毛驴市民农园参与推动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始创于2009年9月,在一些市民志愿者的推动下,每周末在北京不同城区开集,对推广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的理念,支持北京周边小型生态农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产生了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
(四)教育农园模式
1.模式概述。2015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教育农园是休闲农业园区的一个类型,丁家强、王树进(2003)认为,教育农园是农业园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兼备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科普教育功能和休闲农业园区的观光休闲娱乐功能,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认知、体验与相关教学服务。教育农园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知性旅游的一个理想去处,一般可纳入休闲农业的范畴,但更突出知识的传播和体验,兼顾有关技能的传授。在此基础上,谭文列婧(2012)从农业的文化功能方面出发,指出教育农园正是基于农业文化功能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和农村生态资源,提供农业认知、体验与相关教学服务的一种特殊农业经营形态。陈彪(2009)提出,教育农园(场)又称为认知农园,是观光农业的一种类型,它是利用农林业生产、自然生态、动植物、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设计体验活动及进行教育解说,让一般学生、民众可以体验、学习的农场(园)。其更突出知识的传播和体验,兼顾有关技能的传授,以在生态教育、休闲体验中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比如,在日本虽然水稻种植和收割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但在学童农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或插秧或割稻等活动。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都有体验农业的机会,以便更好地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增进对农艺的了解。
根据上述界定和分析,教育农园具有如下共性特征:①资源基础。从本质上看,教育农园的基底是农业园区,它属于观光休闲农业的范畴,而不是一般的观光休闲场所。它是充分利用农业文化、自然生态、乡村风俗、农业生产、动植物等资源,提供农业认知、体验和相关的教学服务。②服务对象。教育农园的服务对象以儿童、中小学生为主,兼顾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其他成年消费者。③功能作用。除教育功能外,教育农园兼具参与体验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功能等。④区位条件。教育农园既可以独立对外经营,也可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从选址上说,教育农园一般位于城郊,或者虽然离城区较远,但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教育农园在北京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社会大课堂标准,通过深入挖掘北京农业农村资源,设计融入农耕、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和体验产品,不仅是深化教育部门课程改革的内容,可弥补学生实践活动的缺失,拓宽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而且通过农业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增加了农业园区的收入来源。
北京市教育农园模式比较典型的园区有北京阳光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朝阳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农机试验站(昌平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教育基地(昌平区)等。在此,以大兴区中华耕织文化园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中华耕织文化园。
(1)基本情况。中华耕织文化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佟家务村,乡村游览观光大道南侧,占地120亩,由北京华夏耕织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历经10年精心设计建设而成。院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环境优雅,是大兴区唯一以耕织为主题的园区。园内陈展物件10余万件,多数为总经理侯立宽近10多年来在大兴区200多个拆迁村收集的涉农用具、用品,其余为在外地收集的非遗产品和地方特色物品。每一件馆藏品都在诉说着农业大国的古往今来,展示了我国悠长绵延的农业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2015年,中华耕织文化园成为大兴区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与区教委及周边多所中小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017年共接待各级各类学生达7万人次。该园雇用周边农户为管理人员,维护园区日常卫生,培训挑选高知农户为园区讲解人员,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园区构成。园区分男耕女织博物馆、老北京民俗街、民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厅、五谷种植园、农村场院等六大展区。
①男耕女织博物馆。男耕女织博物馆占地2000平方米,展示的内容以耕织历史为主,贯穿了中华悠久的耕织文化、科技、社会这一主线,按照使用人、景、物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生动地展示出我国悠久而又厚重的农耕文化,让游人感悟先人的智慧,体验先人的发明创造。该展厅分“男耕”和“女织”两大主题,其中由“男耕”延伸出“中国农业文化科普”“中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女织”延伸出“中华棉文化”“蜡染扎染工艺科普”,共四个板块。整个馆的展示背景为《康熙御用耕织图》,配有康熙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以表达其对农夫织女寒苦生活的感念。
②老北京民俗街。老北京民俗街主要包括“坐贾”“行商”两部分,其中“坐贾”是指那些有店铺的商家,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行商”是指以前走街串巷吆喝着做买卖的商人。民俗街的物品包括两类:一类是招幌(即招牌和幌子)。“招”最初字意为召唤;“幌”原指布幔,悬挂在门前,吸引路人视线。招牌和幌子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其中,前者是店铺的店标,后者是从事行业的行标。招牌和幌子是我国商业习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另一类是各行当的实物。比如,剃头用的响器“唤头”、剃头挑子,稻香村最初走街串巷卖糕点用的小推车、糕点盒等。在这条街中,参加的学生们可以真实体验到老北京民俗街的魅力与乐趣,通过跟由实人扮演的商贩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③民俗馆。民俗馆中有万余老物件,分30个主题,分门别类诉说流金岁月;百年京华,各类证件,包罗万象,彰显历史足迹。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厅主要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课程。园区专门聘请国家非遗传承人来到体验厅内,向学生们传授非遗技艺。
⑤五谷种植园。五谷种植园占地900平方米,是以西周时期出现的“井”田制为雏形设立的室外农作物种植区。共种植荞麦、黍子、谷子、麻籽、黄介、芝麻、小麦、棉花、玉米以及各种豆类等28种农作物,其种子分别来自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偏僻农村的最原始自留种。在这里,学生们可通过亲身所看、所想、所感,体会到中国传统农作物最原始的味道。
⑥农村场院。农村场院占地500平方米,展示农村场院文化,再现20世纪60—80年代农村家庭的场院场景。学生们在此亲身体验轱辘灌溉、石碓舂米、石磨碾面等项目,进而体会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3)主要做法。
一是开发实践课程。中华耕织文化园通过开发实践课程,将中国古代的民俗文化传递给学生,锻炼学生的意志,感悟先人的智慧。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现场演示纺线织布,然后自己亲自练习,可逐步了解掌握纺线织布的过程、操作技巧,这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四肢协调能力,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接受了农耕文化教育。此外,学生通过观察与亲身参与手工磨制豆浆,不仅明白食品制作的过程,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而且从中也感受了劳作的辛苦。
二是弘扬民俗文化。中华耕织文化园重在挖掘每一个活动背后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出其历史文化气息。比如,以老北京叫卖为例,学生通过叫卖老师现场演示,体验老北京民俗文化,发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营造传统与现实穿越的氛围,寓教于乐。手工纺线实训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感受古代先民“半丝半缕”之艰辛。为展示最真实的非遗技艺,园区专门聘请云南白族扎染、贵州苗族蜡染、安徽桑皮纸制作、传统手纺手织、京剧脸谱制作等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到园内,向广大学生传授非遗文化和技艺。
三是闲置物中收集“文化基因”。中华耕织文化园中展品10余万件,每件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故事,并非单纯仿真做旧而成。园区创始人侯立宽凭借对昔日大兴区乡村难舍的情怀,不忍老旧物件因村落拆迁而被村民遗弃,于是将它们收集起来,建展馆供人参观体验,将其变为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
四是组建专业教育团队。创始人亲力亲为进行监督指导,层层把关,雇佣周边农户为工作人员,解决部分周边农户就业问题。为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性,定期进行人员培训,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进行非遗活动的讲授。
(4)经验借鉴。
一是活动主题明确。耕织文化园以宣传、弘扬中华农业文化遗产,彰显古代农业成就,揭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解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传承农耕文化为宗旨,课程活动紧密贴合主题,内在的专业性以及外在的周边环境烘托了活动主题。
二是重在实践感知。中华耕织文化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旨,不同于参观农业展览馆、其他休闲农业区等。耕织文化园在展览各种农具、老物件的基础之上,模拟古时环境,采用学生动手参与的方式,使其通过实践去切身感受古人的生活,感悟先人的智慧,体验先人的发明创造。
三是注重运营管理。注重团队建设,定期进行人员培训,突出教育,强调专业性。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非遗活动的讲授。多种渠道同时宣传,提高知名度。开发体验课程,开拓教育市场,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且富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知名度。
(五)葡萄酒酒庄模式
1.模式概述。北京地区具有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发展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酒庄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融合性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葡萄酒酒庄既是葡萄酒生产的核心环节,也是葡萄酒文化传播、游客参与体验葡萄生产加工过程和葡萄酒旅游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酒庄(酒堡)文化基地33个,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面积1.67万亩,年加工能力1.04万吨,年接待游人15.07万人次;部分葡萄酒酒庄在北京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所谓葡萄酒酒庄,是指以可控、稳定的葡萄园种植的葡萄为原料,就地加工灌装成葡萄酒,拥有标志性的主体建筑,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综合园区(《葡萄酒酒庄旅游等级划分与评定》DB 13/T2339-2016)。葡萄酒酒庄具有如下特征:①主题鲜明。游客到访葡萄酒产地的葡萄种植园,参与葡萄酒生产加工过程,了解葡萄酒酿造工艺,体验葡萄酒文化。②带动的产业链长。以葡萄酒酒庄为载体,把葡萄的种植、鲜食葡萄的采摘、葡萄酒的加工、葡萄酒文化的鉴赏、葡萄酒休闲旅游等链接起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③体验庄园文化。酒庄在西方为城堡之意。庄园生产模式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经济,它不仅代表了一种高雅的文化品位,使人们在酒庄旅游、休闲、娱乐等附加功能中领悟葡萄酒文化,而且还代表了一种无可挑剔的卓越质量,并由此建立良好的企业理念和产品信誉度、美誉度及消费者认知度。④景观协调。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现代葡萄酒酒庄的建筑、景观和室内环境不仅要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还要做到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在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美好的生态庄园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葡萄酒酒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在延庆举办,全市上下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葡萄酒酒庄的认识有了提高。今后应结合“四个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高端葡萄酒酒庄产业集群,引领京郊山区转型升级提质;要与山区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创新葡萄酒庄产业带发展模式,打造集葡萄采摘、红酒加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温泉养生、科技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酒庄产业综合体;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葡萄酒酒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深度融合;与打造旅游功能区相结合,深入探索葡萄和葡萄酒酒庄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北京市葡萄酒酒庄模式比较典型的园区有北京莱恩堡葡萄酒酒庄(房山区)、欧菲堡酒庄(顺义区)、圣露庄园(朝阳区)、玛莱特庄园(大兴区)、天葡庄园(密云区)等等。在此,以房山区莱恩堡葡萄酒酒庄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北京莱恩堡葡萄酒酒庄。北京莱恩堡葡萄酒庄成立于2010年4月20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稻田一村西侧,临近京石高速与地铁房山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酒庄占地1000亩,年生产葡萄酒10万瓶。依托景色怡人的千亩生态园区,在原有高端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观光休闲产业,成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企业。
(1)从培育高端酿酒葡萄品种入手,提高葡萄酒质量。酒庄种植酿酒葡萄600亩,选用的主要是法国葡萄品种。由于气候的差异,葡萄出现了“抗寒性不强、抗病性不强、酿酒品质差异变化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葡萄酒专家邹福林的带领下,成立了科研小组,围绕高端酿酒葡萄新品种培育、栽培新技术研发和野生酵母菌酿造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www.xing528.com)
一是培育出了适合我国种植的高端酿酒葡萄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经过了上千次的杂交组合,成功培育出了第一代酿酒葡萄新品种,具有了“抗寒、抗病、抗逆性”等特性。园区全部种植了酿酒葡萄新品种,也不用费时费力实施烦琐的冬埋了,结节和茎秆的直立性均好于法国品种,实现了酿酒葡萄品种的本土化,改写了酿酒葡萄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二是实施了高端酿酒葡萄种植新技术。为提高葡萄质量,酿造高端葡萄酒,莱恩堡独创了酿酒葡萄“四个一致”管理模式,即“发芽一致、开花一致、结果部位一致、成熟期一致”,并根据当地风候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独干、多主蔓、水平结果枝、单侧密植、宽行高架面”的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技术,且种植的每一行葡萄树都实现了“三带”(通风透光带、结果带、光合作用带)分明,保证了葡萄品质。酒庄还引入“乔木护根草毯覆盖”新技术,将草毯覆盖于葡萄树根部,建设“草地果园”,采取有机种植的方式,在葡萄生育期内不使用农药、化肥,通过秸秆还田的方法培肥,改良土壤,涵护风土,从源头上保证了酿酒葡萄质量的安全。
三是实施了葡萄酒酿造新技术。为了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在酿造环节,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合作,采用野生酵母菌酿造技术,酿造了高端红葡萄酒,获得20多项国际重大比赛的金奖。
(2)建设葡萄酒博物馆等配套设施,打造休闲产业。酒庄依托景色怡人的千亩生态园区,开发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服务产品,打造良性循环的酒庄葡萄酒全产业链,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世界红酒博物馆。为传播红葡萄酒文化,建设了以世界名酒屋为代表的藏酒阁60个,收藏世界各国红酒2000多瓶,挖掘了不同国度的葡萄酒文化内涵,展示了不同国度红酒样品,为广大红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了解葡萄酒文化的场所。
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了旅游接待大厅、西式餐厅、大型会议中心、婚庆木屋,创新推出影视拍摄、婚纱摄影、草坪婚礼等项目,常年对外开放,可承接5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年接待大型西式婚礼30场以上。
开发了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服务项目。结合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建设了地下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园区甬道,建成了农业观光走廊、游客观光桥、薰衣草园、儿童迷宫、旅游景观标志设施等,使酒庄内可参观景点达到20个以上。配套建设了两个国标型足球场,常年对外开放,能承接各类大型的国际性足球比赛,同时组建了自己的足球队。
举办了宣传推介和培训活动。酒庄与逸香国际红酒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各类红酒师、侍酒师培训,年培训人数20名以上。2017年,举办了“莱恩堡葡萄酒嘉年华”等大型对外宣传活动近20次,参加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
(3)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近年来,酒庄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依托一产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带动农民致富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端酿酒葡萄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和野生酵母菌酿造技术的研发成功,在提升酒庄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房山产区红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品种和新技术。酒庄的自产红酒连连获奖,也促进了房山区红酒产业整体知名度的提升。
带动了农民致富。酒庄固定用工80多人,季节性临时用工100人左右,每年为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500万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酒庄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填补了当地缺乏高端葡萄酒庄的空白。从2015年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到了3万人次以上,对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酒庄每年都要开展各类公益性捐助活动,向一些困难村的老人、学生送温暖,为社会稳定贡献了一分力量。
(六)乡村民宿模式
1.模式概述。民宿的称谓,最早源自日本,一般是指利用闲置的房屋,或者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从北京来说,2017年修订的《北京旅游条例》对民宿的定义是:“民宿是指城乡居民利用自己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的经营场所。”民宿分城区民宿和乡村民宿两种,其中乡村民宿主要以民俗旅游户为基础,依托乡村当地旅游资源及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特色化住宿服务。进一步细分,乡村民宿又分为传统的民俗旅游接待户和在传统农家院基础上改造升级后的精品民宿。本课题所称的乡村民宿主要是指后者,即高端精品民宿。
一般来说,高端精品民宿具有以下特征:①闲置农宅整体打造。由村集体对村内闲置农宅统一租赁回收,通过引入外来资本或自筹资金,进行整体度假化改造,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区域。②高端度假品牌塑造。对于闲置农宅的改造要求文化性、乡土性与品质感兼顾,追求外旧内新、外朴质内奢华的效果,塑造独立的度假品牌。③村民参与方式营造。度假乡居模式根植于乡村生活,村民的参与必不可少。通过探索村民房产、土地入股,或返聘村民为度假村(区)员工等多种方式,促进村民就地就业,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热情,实现社区居民的持续参与。④受众群体定位在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由于此类民宿定位为“高端”服务,价格相对较贵,有的一间客房住一晚要在2000元以上,受众群体定位为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⑤在大城市郊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端民宿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由于高端民宿受众群体比较小,因此一地不能建设太多,同时要在服务上保证高端。
近几年来,京郊的一部分乡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自我投资或者与第三方合作等形式,对闲置农宅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开发了一批精品民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投资主体和民宿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是以社会资本为主导,把老旧农家院改造成乡村酒店。此种类型前期投入大,有社会资本作为支撑,规模大,装潢精致或有独特的风格,拥有成熟的推广和运营团队,收费较高(500—1000元之间),餐饮、住宿、娱乐分离式管理,全部投入成本预计回收期大约在8—10年,运营成本回收要在3—5年。密云黑山寺村的风林宿,延庆大庄科乡山楂小院、八达岭镇的石峡古堡客栈等,采用的就是这种类型。二是以村民合作社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把闲置农宅进行整体改造提升。通过合作社众筹投资,引入外来资本、创意设计协助发展,也可以获得政府扶植。该模式兼具社会资本参与的各种特点。例如延庆区的“左邻右舍”。三是以村民个体投资为主导发展的农家院。规模较小,一般是在原宅基地上改建,或利用承包的荒山、荒地等,成本低,收益快,但民宿环境一般,人手不足,多为农户夫妻两人包揽所有经营活动。从数量上看,这种类型占比较大。
北京市乡村民宿比较典型的有山里寒舍(密云区)、原乡里(延庆区)、左邻右舍(延庆区)、明明山居(怀柔区)、老友季(密云区)、隐居乡里(延庆区、房山区)等。在此,以隐居乡里打造的延庆区下虎叫村“山楂小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延庆区“山楂小院”。下虎叫村,地处延庆区东部山区刘斌堡乡,是该乡14个低收入村之一。自2015年以来,该村通过与远方网合作,发展高端民宿“山楂小院”,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1)基本情况。下虎叫村有村民82户176人,其中农业户62户,农业户籍人口141人,劳动力78人。低收入农户32户76人,占全村农业户籍人口超过一半,属于全市低收入村。该村村域面积4939.2亩,其中耕地面积769亩、山场面积3460亩,村庄没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从产业看,下虎叫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山场有1200余亩山杏,另有少量养蜂业。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0698元,分别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48%、延庆区的54.6%。
(2)主要做法。近年来,下虎叫村由于村僻地远,农业收入微薄,村里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就业,有能力的家庭举家搬出山外,村庄“空心化”现象开始出现。全村71处宅院,闲置的约有30来处,很多宅院由于常年无人居住,逐渐荒芜废弃,甚至变成了残垣断壁,整个村庄慢慢失去了往日生气。在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帮扶工作中,作为结对帮扶单位的延庆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帮助联系和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农宅,发展特色高端民宿产业,给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一是引入社会资本。2015年,经区种植业服务中心牵线搭桥,在刘斌堡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下虎叫村与远方网合作,盘活村里8个农家小院、10处房屋,在保留乡土民居结构和外观的前提下,对屋内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借助远方网强大的网络营销能力,发展了乡村精品度假项目——“隐居乡里·山楂小院”民宿,并于当年12月对外营业。
二是合理确定合作方式。下虎叫村开发的8个“山楂小院”,每个院落投资约30万元,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改造后,全部交由远方网统一运营。根据投资主体不同,分为两种合作运营模式。①“农户+集体+企业”模式。下虎叫村将农户的6个闲置宅院流转到村集体,村集体再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租期10年。由远方网全额投资,对院落进行改造和运营。在收益分配上,农户房屋租金9000元/年,上缴村集体管理费5000元/年。这种模式下,远方网负责小院的日常运营成本。②“农户+企业”模式。由农户作为投资主体,按照统一标准对2处自家院落进行改造,然后交由远方网运营。销售收入分配采取“三七”分成,即远方网占30%、农户占70%。这种模式下,需要农户负担小院的人工、餐食、水电等运营成本支出。
三是实行管家包院制。“山楂小院”每一处院落配备一位管家,负责小院的餐饮、接待、保洁、维护等日常工作。管家主要选自本地村民,由远方网统一培训上岗。管家收入除了每月3000元的工资外,还有两项奖励收入,一项是接待奖励,即月接待客人超过75人后,每多一人奖励5元;另一项是销售农产品提成,如每销售一瓶山楂汁可提成5元等。
四是社区共同参与共享收益。在建设“山楂小院”中,下虎叫村还积极组织本村的种植业专业合作社、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一方面,依托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农产品,制成野生山楂汁等特产销售给游客,既解决了山楂的销售问题,还有力地带动了农民经营性增收。另一方面,由合作社组织社员负责完成村庄的日常卫生保洁、绿化美化、设施维护等工作,为游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心的旅游环境,并享有“山楂小院”销售收入的5%作为用工支出,由此直接带动了本村农民就业增收。
(3)面临的困难。从目前来看,下虎叫村发展“山楂小院”民宿项目,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了村庄产业发展方向,找对了合作方。但今后如何做强做大民宿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及旅游设施建设缺资金。下虎叫村作为一个深山区村庄,本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就不高,而发展精品民宿,提升游客体验质量,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改造村庄道路、绿化美化环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增加电网负荷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兴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登山步道、农产品加工作坊等旅游配套设施。但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民宿也鲜有积累,难以筹措急需的发展建设资金。因此,在对低收入村进行产业帮扶过程中,政府给予适当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有利于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二是村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缺乏。建设旅游配套设施首先需要地,但在现有土地管理制度下,村庄建设用地指标普遍比较紧缺。调研中,村支部书记反映:“想建点儿设施吧,动哪都不让动。”今后,在开展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编制工作中,应统筹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在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允许村庄改造、宅基地整理等节约出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三是本地旅游接待服务人员供给不足。“隐居乡里·山楂小院”项目中每一个院落的接待、餐饮等服务,采用的是管家包院制,对管家的要求比一般民俗接待要高,同时也是薪资含金量较高的岗位。而本村村民因观念、眼界等原因,不习惯于从事旅游服务接待工作,有意愿且能够胜任迎来送往、待人亲切、落落大方的“巧媳妇儿”不多。调研中遇到的两位管家,一位从外村聘请,一位来自河北省。因此,发现、选择和培训本地本村的“巧媳妇儿管家”,是促进民宿业发展并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途径。
四是个别农户坐地起价,不利于闲置农宅的有效利用。下虎叫村村民在看到原有破烂不堪的旧有宅院也能带来可观收入的情况下,现在已有盲目提高宅院价格的冲动。比如,紧挨村委会的一处荒废多年的宅院,村集体有意收回,用于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但房主在看到潜在收益后,将价格由1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4)经验启示。
一是盘活闲置农宅发展民宿产业成为山区村庄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1.7万美元,城市居民对乡村高端民宿有了现实需求。类似下虎叫村这样的深山区村,过去由于传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较差,制约了村庄发展,但现在通过转换发展思维,盘活闲置农宅,打造特色民宿产业,把原来偏僻、宁静的山村民居,转换为充满乡愁、满足城市居民“归园田居”心理诉求的度假目的地,有效实现资产经营起来。既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产”,给农户带来了财产性收入,又给村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实现了集体产业发展、村民就地就业增收。
二是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有效参与不可或缺。过去,在郊区风景资源较好的地区,附近农户自发地开展农家乐,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遍发展水平较低,统一升级转型难。下虎叫村通过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参与,不仅仅是把闲置农宅简单出租给第三方赚取租金收益,而是有效把握集体话语权,充分发挥集体的组织协调职能,把农民组织起来,代表农户以双方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山楂小院”项目,积极探索“集体主导、公司化运作、市场化操作”的运营管理模式,统筹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企业经营收益、农宅出租收入和村民就业增收,构建完整的民宿产业生态链、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有效保证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是引导资本下乡更要吸“知本”下乡。“山楂小院”的成功表明,将一个偏僻山村发展成为充满希望的山村,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不仅需要社会资本的投入,更需要有现代管理运营理念等智力资本的投入。下虎叫村通过与远方网的合作,一方面,通过其强大网络营销能力,广为宣传,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保证了各方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下虎叫村在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对发展乡村精品高端民宿产业的独特理念,通过高点定位、匠心设计、现代管理,实现原乡营造与现代化居住的完美结合,带来不一样的格调和体验,提高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提升了附加值。而这一方面恰恰是当前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最需要的智力支持。
四、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在产业融合模式中,主要研究创意农业模式(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农业嘉年华模式(农业与会展业的融合)、田园综合体模式(农业与文化创意、旅游等多种产业的融合)等三种典型模式。
(一)创意农业模式
1.模式概述。创意农业源于创意产业,是农业与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是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方式。创意农业利用自然、文化、科技、资本等资源,以策略、技术、产品和营销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融合,将农业资源变为资本,从而创造出多元效益,提升农业附加值。创意农业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是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创意农业具有如下特征:①独特性。创意、创新是创意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创意的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等进行重新策划、包装、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开发出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创意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与消费者的青睐。②文化性。创意农业是创意灵感在农业中的物化表现。创意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它能够将单纯的农业生产与丰富的多元文化相结合,通过语言、文字、艺术等手段,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使人获得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③科技性。许多好的创意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才能实现。创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④融合性。在整个创意农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要互融互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要有效嫁接,农业、科技、文化等要素相互交融,最终实现集成创新,达到引领消费潮流的目的。⑤高附加值。传统农业的产出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产业链条短,市场需求单一,因此附加值较低。而创意农业是通过“人的智慧”这一新生产要素的注入,把农业与文化、科技等要素整合,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智能化的特点,提高了附加值。从经济可行性的角度看,只有实现了高附加值,创意农业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发展创意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人文资源众多,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北京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了产业融合,形成了多层次的农业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创意农业点,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而且拓展了京郊农民的就业空间,实现了多环节增收,为今后创意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北京市高度重视创意农业的发展。近年来,认真实施“现代农业创意增效行动”,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风貌,推进农业与文化创意、科技发展、生态建设等的融合,培育集农业观光、体验、科教及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农业经济新业态;支持建设多功能主题农业园,培育农业休闲旅游新品牌;加强创意科普和科技惠农,推动都市农业、会展农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创意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拉近了城市和乡村的距离,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
从实践看,北京创意农业已取得初步成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如我国创意产业知名专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厉无畏所言,“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创意农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通过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北京市的创意农业呈现出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等特征,不仅提升了北京农业的内涵与品味,也为全国创意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
2.案例研究:顺义区北京葫芦艺术庄园。北京葫芦艺术庄园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是集葫芦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娱乐、文化旅游、非遗传承和葫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创意农业园区,也是顺义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老北京火绘葫芦”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北京市葫芦文化创意产业知名品牌,由牛成果牵头成立并担任理事长的北京吉祥八宝葫芦手工艺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1)传承开发非遗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起源于清代末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火绘葫芦”又称烫画葫芦,是通过金属笔产生高温后在葫芦上结合中国画技法进行创作,利用高温烧烤、速度、力度产生出国画中“墨分五色”的视觉效果,表现山水、花鸟、人物、动画风格,表达创作者的人文情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作为特色旅游商品,“老北京火绘葫芦”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和邮寄,本土文化底蕴浓厚,特色鲜明,纪念性、艺术性、收藏性强等特点。
为了向普通大众普及“火绘葫芦”的制作方法,非遗传承人牛成果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创作,总结出适合大众学习掌握的加工技法。在不破坏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从加工工具创新改良入手,与国内电器厂家合作,共同成功研发了可调控温度、便于把握、安全性能高的新型“火绘葫芦”加工设备。现已普及应用于社员加工生产当中,为实现加工批量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老北京火绘葫芦”产品分为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旅游商品类又衍生出“车挂件”“酒具”“餐具”“茶具”“灯具”等实用器皿系列产品,是馈赠亲友的上等文化礼物。“老北京火绘葫芦”产品材质属于标本加工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档次适合高、中、低端旅游消费人群,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2016年,火绘葫芦被认定为“顺义礼物”,并得到了“顺义礼物”旗舰店建设资金扶持。2017年,吉祥八宝合作社利用60亩葫芦种植区建成全国最大的“九宫八卦葫芦文化植物迷宫”,为游客参与提供了新的项目。
(2)延长产业链,培育创意产业。为配合“顺义区舞彩浅山旅游发展战略”,实现合作社转型升级,发展葫芦文化特色旅游休闲产业,吉祥八宝合作社于2015年利用自筹资金380万元和顺义区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510万元,建设了“北京葫芦艺术庄园”。葫芦艺术庄园占地186亩,设立了“葫芦艺术博物馆”“中华鸣虫文化馆”“葫芦手工艺体验馆”“非遗技艺体验馆”“葫芦种植观光长廊”“垂钓娱乐园”“满族风情葫芦宴”“葫芦工艺种植体验区”“特色果蔬种植采摘区”等多个观光体验功能区及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服务配套设施,各体验区全部配备先进的体验设备、器材和声光电多媒体互动设备。北京葫芦艺术庄园已经成为顺义区“舞彩浅山”特色文化旅游新亮点,填补了顺义区以本土民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空白。2016年3月开始试运营,5月份正式对外接待,当年葫芦艺术庄园被纳入顺义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丰富多彩的参与体验内容,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受到顺义区教委领导及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3)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北京吉祥八宝葫芦手工艺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注册社员人数228户。通过合作社,把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共同从事葫芦种植、葫芦手工艺品加工销售、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产业。2016年,吉祥八宝专业合作社生产葫芦手工艺产品10.5万件,实现销售收入367.5万元。当年吉祥八宝合作社被评为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理事长牛成果作为“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北京市高级农村实用人才,是他的大胆创新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火绘葫芦”技艺的传统传承方式,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新途径。把传承保护转化为传承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社员发展特色葫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广泛好评。现在,吉祥八宝合作社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促进顺义区舞彩浅山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全国政协、北京市委和顺义区委的领导同志先后来合作社视察指导工作,对吉祥八宝合作社的带动示范能力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顺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做了专题报道。
(二)农业嘉年华模式
1.模式概述。嘉年华音译自英文“Carnival”,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民间狂欢活动,相当于中国的“庙会”,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多年以来,嘉年华逐渐从一个传统的节日,发展到今天成为包括大型游乐设施在内,辅以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的公众娱乐盛会。现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花样繁多的嘉年华活动,其中有很多已经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徐城响,2013)。
伴随着农业会展和农业节庆的兴起,农业开始与嘉年华活动结合,逐步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农业嘉年华”。2004年4月,我国台湾南投县以当地主导产业花卉为主题,结合农业景观设计、民俗文化活动、地方农特产品展售等内容,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南投农业嘉年华”。从4月3日到5月2日,共吸引了86万观光客,极大地促进了南投地区的花卉与其他农产品销售,以及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2005年9月,借鉴嘉年华形式,中国大陆地区成功地打造了第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盛会——“南京农业嘉年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南京农业嘉年华以“农民的节日·市民的盛会”为主题,以展示都市农业新成果、新科技,郊区农村新面貌,农民生活新风采等为主要内容,具有展览、娱乐、购物、宣传、招商等多种功能。南京农业嘉年华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13届,已经成为南京市休闲农业节庆品牌。
2015年,广西玉林“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成功举办,开辟了农业嘉年华项目全年运营的新纪元。玉林农业嘉年华通过“科技园+嘉年华主场馆”的模式,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为特色,同时每个场馆代表着一个主导产业,通过农业科技高度集成展示,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此外,玉林农业嘉年华将农业嘉年华活动与农民培训、美丽乡村建设、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开启了农业嘉年华在地方的真正扎根发展。
深入分析,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背景、以狂欢活动为载体的一种农业休闲体验模式。它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道具,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从而达到使全民关注都市农业发展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王有年,2014)。
农业嘉年华具有以下特征:①市民导向性。农业嘉年华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的城市居民服务的,目标客户群体明确。②科技支撑性。农业嘉年华不仅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展示窗口,而且要通过依托科技支撑,实现栽培模式、栽培设施、表现形式的创新,提高农业的可赏性、趣味性、奇特性、参与性,增加市民的猎奇体验。③项目集成性。在有限的场馆空间内,把农业项目、休闲项目、娱乐项目、体验项目等集聚在一起,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游客提供视、听、触、嗅、尝等多种感官的直接体验,项目集成度高,可以较好地发挥集聚效应。④产业融合性。借助于农业嘉年华平台,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等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⑤功能多样性。农业嘉年华具有展示、观光、休闲、参与、科普、教育、体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三农的大力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开始兴办农业嘉年华。安徽和县农业嘉年华、贵州农业嘉年华、辽宁农业嘉年华、湖北武汉农业嘉年华、河北邢台南和农业嘉年华、山东莘县农业嘉年华等活动或项目相继成功举办。到2018年6月底,全国共有10余个省市已建设农业嘉年华项目14个,其中设施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有7个,占50%。通过发展农业嘉年华,促进了农业与会展业的融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培育了农业节庆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案例研究:北京农业嘉年华。2012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在草莓博览园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为充分利用昌平草莓博览园的原有设施,更好地发挥世界草莓大会的引领带动作用,2013年3月23日至5月12日,在草莓博览园举办了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并获得了成功。此后,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累计举办了6届。作为北京每年初春的农业盛会,北京农业嘉年华在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打造农业休闲旅游品牌,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农业嘉年华以“自然、融合、开放、共享”为主题,不断创新和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和运行模式。自2013年以来,每届都有新的实践与探索。
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于2013年3月23日至5月12日在草莓博览园举办,共策划设计了“三馆”“两园”“十项活动”。①“三馆”是创意农业体验馆、草莓科技展示馆、精品农业展销馆。“创意农业体验馆”包括蔬菜森林、番茄迷宫、欢乐农庄、梦幻花乡、芽菜世界和创意集市6个板块,主要向市民展示都市型现代农业最新成果,让市民直观体验和参与互动。“草莓科技展示馆”包括3个板块:一是草莓世界,包括草莓公社、草莓天瀑、草莓大观;二是农科博览,包括都市农业与节气养生共同组成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模式;三是城市农业展示,包括欢乐家庭、空中菜园、绿色CBD、创意乐园4个单元。“精品农业展销馆”主要用于北京优质农产品展销、食品加工展示,国内知名企业产品和各地名优特产品展卖,世界各地代表性的农产品销售。②“两园”是主题狂欢乐园和采摘体验乐园,其中“主题狂欢乐园”利用草莓博览园室外场地现有基础设施,开发了花海扬波、激情广场、美食坊、儿童乐园、购物街5个分园;“采摘体验乐园”依托兴寿镇香屯村农户日光温室,供市民采摘草莓、西红柿等时令果蔬,兼具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③“十项活动”包括开幕式暨文艺表演、创意农业体验、草莓炫舞音乐节、草莓科技展、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主题摄影大赛征集展、万名青少年嘉年华农业体验、农业嘉年华狂欢娱乐、优质加工农产品展销暨北京区县特色农产品展销、高品质鲜食果蔬品尝会等活动。本届农业嘉年华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展示400余种农作物,展销700种优质农产品,推出了30余项农业创意活动。在首届农业嘉年华期间,共接待游客101.71万人次,销售门票30.47万张,实现门票收入962.73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2428.27万元,周边草莓采摘销售收入1.8亿元。
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于2014年3月15日至5月4日举办。以“多彩农业、点亮生活”为宣传口号,以突出趣味性、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参与性为原则,紧扣农业基调,共策划设计了“一展”“二区”“三乐园”“十活动”。与首届活动相比,第二届农业嘉年华突出了“全国性“”动态性“”农业景观”3个特点。①举办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由28个省区市的产品创意、景观创意、包装创意、活动创意等方面的产品、样品和图片等构成,让首都市民不出北京就可以看到外地创意农业发展的成果,许多参观者认为“大饱眼福”。②突出了展览的动态性。在场地规模几乎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第二届农业嘉年华增加了展览的内容,变换了展示的风格,如“蜂彩世界”打破了以往静态植物展示的传统,将动态农业完美地融入第二届活动之中。③突出了农业景观、美丽田园的展示。举办了中国美丽田园图片展,设立了农业艺术体验区,利用各种农产品打造丰富多彩的立体农业景观,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于2015年3月14日至5月3日在草莓博览园举办。以“美丽乡村·快乐生活”为主题,按照“三馆、两园、一带”的空间布局,分为六大功能板块。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农业嘉年华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增设天津、河北展馆,并开展了主题日、文化民俗推介、优质农产品展示等活动。二是以农业嘉年华为推广平台,突出对草莓产业和周边民俗旅游的带动作用,开展了“游客走进草莓园——微博达人与草莓的约会”“挖掘草莓产业文化内涵之草莓摄影展以及草莓票香”等活动。三是文化创意、创意农业等更为突出,互动体验活动更为充分,趣味性更强,游客的参与度更高。
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于2016年3月12日至5月8日举办。本届农业嘉年华的突出亮点是:优化场馆设计,增加航天英雄走进农业嘉年华,吴桥杂技,各场馆别致体验等项目;新增延寿休闲游,开展“农业嘉年华健康走”“游农业嘉年华·品昌平草莓·览延寿美景”等系列活动;提升科技含量,增加了“科技农业”“互联网+农业”“太空农业”等板块内容;突出国际特色,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状况及与中国的农业交流。总之,本届农业嘉年华的时尚性、科技性、参与性更加突出,在打造名副其实的“农业游乐场”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五届农业嘉年华于2017年3月11日—5月7日举办。本届农业嘉年华的主题是“科技农业·绿色生活”。自然学院、社区农场、豆彩工坊、薯国演义等十多个主题展区首次亮相,以趣味互动的形式向游客展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魅力。在往届“三馆两园一带一谷”的基础上,本届农业嘉年华增设了“一线”,即以京藏高速为主轴的“京北黄金旅游线”。在草莓博览园作为主会场的同时,首设延寿、乐多港两个分会场,同时全力打造京北黄金旅游线,促进昌平全域旅游的发展。
第六届农业嘉年华于2018年3月17日至5月13日在草莓博览园举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蓝图,以“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为口号,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共设置“三馆两园一带一谷一线”八大板块,主题构思亮点纷呈,内容丰富多彩。本届农业嘉年华的功能定位更广,注重区域产业联动以及对昌平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场馆设置、景观创意、板块策划,将农业嘉年华打造成展示农业产业、全域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的平台,同时通过嘉年华活动与区域内农业、旅游、文创、科创等优质企业的合作,推动嘉年华特色品牌打造,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梳理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农业嘉年华的发展与壮大,是在充分发挥昌平草莓博览园的区位优势、京津冀地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意的手法,把各种农业产品和文化要素积聚起来,降低交易成本,满足首都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年年有变化、届届有创新,从而使农业嘉年华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发展效果逐步显现。
(2)北京农业嘉年华的特色与创新。农业嘉年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农业嘉年华不仅是都市农业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农业会展的一种崭新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模式、科技、设计、服务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使北京农业嘉年华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①模式创新。北京农业嘉年华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产业融合、资源共享,不断探索和拓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这种融合,在深度上体现了功能和产业的融合,在广度上体现了区域和领域的融合。一是农业嘉年华各板块的融合,通过资源共享、流程再造,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丰富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农业嘉年华与当地周边产业的融合,促进了农业与餐饮、住宿、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联动,带动了昌平草莓产业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四是区域之间的融合,通过农业嘉年华这个平台,把京津冀农业部门和涉农要素连接起来,促进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可以说,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农业嘉年华模式创新的成效。
②科技创新。坚持农业与科技相结合,提高农业嘉年华的科技含量,是活动持续吸引市民的魅力。以首届农业嘉年华为例,无论是新奇特品种,还是高科技种植栽培,以及物联网配送、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等,处处彰显农业科技的魅力。一是农业新品种多。在51天里,集中展示400余种农作物,展销700余种优质农产品,展示了6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出了30余项农业创意活动。二是农业新技术多。展示了无土栽培、微喷滴灌、变量施肥、人工促进光合作用等反季节栽培技术,3S远程控制农业生产精准农业技术,智能温室控制技术,喷雾助长等新型栽培技术以及维生素家庭检测技术,等等。三是农业新设备亮相。展示了声波助长仪、蔬菜嫁接机器人、黄瓜和草莓采摘机、多功能种植菜果盆等农业新设备。从第二届到第六届,每届都展示了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游客表示,年年都去嘉年华,届届都有高科技。
③设计创新。创意是农业嘉年华活动的灵魂,而策划设计是创意的表现形式。把文化创意产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新理念、新创意、新设计、新景观等融入农业嘉年华活动,开发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开展农味十足的参与性活动,可显著提高农业嘉年华对市民的吸引力。比如,第五届的“本草华堂”展馆以中草药为主题,展馆内设计了李时珍与夫人用中药名为串联写的“草药情书”,既普及了中药材知识,又传递了相思、惦念之情,很多游客驻足欣赏;第六届的“百卉含福”以花卉为主题,传递了《千里江山图》《百福图》以及四季花月令、诗词歌赋等花文化,受到游客的广泛赞誉。因此,以策划设计为基础的农业创意与农耕文化展示是每届农业嘉年华活动内容的重头戏。
④服务创新。组织运行高效,服务保障有力,是农业嘉年华成功的有力保证。北京农业嘉年华的运维团队积极探索活动运行体制机制,推动场馆内部运行与外围保障工作无缝衔接。实施精确点位管理,编制人员物资点位图和每日运行时间表,扎实有效落实场馆运维部署。加强人流疏导、车辆引导,突出重点区域秩序维护工作。为服务游客,开通了票务网站、手机APP、预约电话、代理旅行社等多个售票渠道,方便了游客刷卡购票及现场兑票。合理规划餐饮服务区、商业服务网点,完善咨询站点、旅游标识等硬件服务,加强志愿引导、园区讲解等软件服务。通过设置免费停车场,并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免费摆渡车,保障了交通运行的总体顺畅。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活动运行的首要位置,公安、安监、质监、信访、工商、卫生、消防等各部门坚持落实日值守制度,周边各镇深入开展社会面防控工作,实现了农业嘉年华平安运行、万无一失。
(3)北京农业嘉年华的作用与成效。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成功举办,打造了农业休闲体验平台,展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成果,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引导都市型现代农业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促进了城乡居民交流互动。
一是展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成果。北京农业嘉年华坚持以会搭台,突出“农味十足、农技彰显、农果殷实、农调和谐”的会展农业主旋律,全面展示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成果、京郊农村新面貌、首都农民新风采,吸引了更多的市民走出城区、了解农业、关注乡村。以第六届农业嘉年华为例,活动期间,集中展示农业新技术80余项,汇集农业优新特品种660余个,馆内包含科普知识点1900余个,打造创意农业景观180余个,设置互动体验活动200余项,现场销售各类农特产品、美食及工艺品1000余种,让游客来到北京农业嘉年华既可感受农业科技、观赏农业美景、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趣活动,又可品尝各地特色美食、购买各类国际特色农产品,是一次与北京都市农业的亲密互动。
二是培育了农业休闲体验品牌。北京农业嘉年华借助会展农业模式,通过游园、娱乐、购物、体验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农业节庆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延展性。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交流、互动、发展的良好平台,让更多的市民关注农业、了解农业、参与农业,进一步拉近了城市与农村、企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的距离(刘福志,2013)。自2013年以来,北京农业嘉年华已连续举办6届,对市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评估测算,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品牌价值为17.23亿元。如今,北京农业嘉年华已成为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张绚丽的“名片”,引起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和借鉴,对推动我国都市农业的创新发展,丰富城乡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打造美丽中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农业嘉年华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比如,第六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安全、高效运行58天,累计接待入园游客112.8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11.12万元,实现园区总收入4520.37万元。农业嘉年华通过与周边产业的融合,促进了农业与餐饮、住宿、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联动,带动了周边地区草莓产业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据调查,昌平区草莓采摘率可达50%—70%,草莓采摘的最低价格40—50元/公斤,较批发价每公斤高20余元。在第六届农业嘉年华活动期间,周边各草莓采摘园接待游客达256万人次,销售草莓197.8万公斤,实现收入1.23亿元;有效带动延寿、兴寿、小汤山、崔村、百善、南邵6个镇的民俗旅游,活动期间共计接待游客73.26万人次,实现收入1.16亿元。
(三)田园综合体模式
1.模式概述。田园综合体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尽管北京还没有国家批准的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但已对田园综合体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基本形成田园综合体的雏形。
国内最早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是江苏无锡田园东方项目创始人张诚。他在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论文《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中提出,“田园综合体经济技术原理,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核心点在于‘农业+文旅+地产’”。有学者指出,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前提,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建设主体,以农业和农村用地为载体,融合工业、旅游、创意、地产、会展、博览、文化、商贸、娱乐等三个以上产业或行业而形成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田园综合体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即“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通过上述定义或界定,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具有以下特征:①业态多样化。田园综合体的产业经济结构是多元化的,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从单一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升级,从传统住宅到田园体验度假、养老养生等为一体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升级。②功能复合性。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将现代农业生产空间、居民生活空间、游客游憩空间、生态涵养发展空间等功能板块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整体。③开发园区化。田园综合体作为原住民、新移民、游客的共同活动空间,在充分考虑原住民的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外来客群源源不断地输入;既要有相对完善的内外部交通条件,又要有充裕的开发空间、有吸引力的田园景观和文化等,其开发模式和布局是相对集中的,具有园区化的特征。④主体多元化。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城市要素与乡村资源融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促进产业加速变革、城乡融合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因此,它的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区域,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力度加大,农业农村发展已到了转型升级、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集体建设用地腾退后的空间,探索推广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建设田园综合体模式恰恰顺应了京郊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和历史性变化,反映了农业农村内部和外部的客观要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田园综合体模式在北京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村庄,如密云区蔡家洼村、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延庆区旧县镇东龙湾村、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等正在积极规划田园综合体建设。在此,以密云蔡家洼村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密云区蔡家洼村。
(1)基本情况。蔡家洼村位于密云区城区东南,潮河东岸,北临101国道,距京承高速公路第17出口5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几年来,蔡家洼村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景观,以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建设田园综合体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跨入了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成为“北京最美的乡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级生态文明村”。2017年,蔡家洼村常住人口3500人,其中户籍人口2600人,村集体资产突破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6万元。
自然、区位条件较好。蔡家洼地处丘陵地带,地貌类型多样,林木覆盖率达到80%以上,山清水秀,这为发展田园综合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景观来说,蔡家洼初步形成“一环、两带、多点”的网络化绿地空间布局,可为市民及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绿色公共活动空间。从交通来说,蔡家洼地处京承高速第17出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游客可进入性强。
资源丰富。蔡家洼村域面积735公顷,其中一般农用地167公顷,山坡地230公顷,原村庄占地150公顷(其中新型农村社区30公顷),其余为山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从农业资源来说,蔡家洼的种植业、加工业体系完善,品种资源丰富,基本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从旅游资源来说,村域范围内有国家4A级景区——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聚陇山庄,周边有首云铁矿公园等。特别是密云区为全国百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一,为发展田园综合体提供了资源依托。
产业基础雄厚。昔日的蔡家洼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近年来,蔡家洼村通过实施旧村改造,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推进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休闲旅游为主线,以提升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走出了一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产权清晰。从2008年开始,蔡家洼村实施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将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资产科学合理地进行股份量化。通过改革,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分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形成了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利益的长效机制。在农村地区,产权清晰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重要前提,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
(2)主要做法。蔡家洼村立足于产业发展,按照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主要做法是,以一产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反过来又以二、三产业带动一产,三次产业之间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其中,“一产”主要为建设农业休闲园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园区内实现休闲、观光、品尝、采摘、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二产”主要指与农产品相关的深加工,建设观光工业园区,实现了集农加品加工生产、观光临摹、品尝购买、销售服务于一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三产”则是以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为龙头,建设总部基地、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发展集度假、旅游、休闲、会议、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商务旅游区。整个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蔡家洼村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蔡家洼村从整合土地资源入手,以流转合同的形式,把耕地、山场全部有偿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实现由资源变资产、土地作股本、农民当股东。这些流转出来的耕地、山场,用于集中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项目。为节约村民居住用地资源,蔡家洼实施了旧村改造,新建的居住生活区占地26.7公顷,建成多层住宅楼23栋,置换出的120公顷原村庄建设用地全部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建设观光工业园区。
二是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建成333公顷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设施农业。栽植7万棵大樱桃,20余个品种,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机樱桃采摘基地。沿环山公路两侧,种植近百种本土化水果,如冬枣、海棠、桃、杏、李子、葡萄等,打造环山百果长廊,实现了“有路就有树、有路就有林、有路就有园”,成为独特的山区农业景观。利用林下空间,种植金银花、葛根、枸杞等中草药,发展林下经济。与北京市农科院林果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成53公顷智能化阳光温室大棚,栽植了木瓜、杧果等13种热带果树及20多种蔬菜和花卉,成为北方少有的大规模热带果树观赏基地。建设聚陇山科技开发大楼,开展农业科技项目交流,成为农产品研发、成果展示的场所。大楼内设有2000平方米的农业科普展厅,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培育了70多公顷的玫瑰情园,为北京市远郊区县首个人工种植打造的玫瑰花园,集休闲观光、展示、科普以及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园区结合自然地形,在山坡丘陵地上依势而种,呈阶梯状,成片的玫瑰花海与周围的草地景观和背后的山体景观,形成一幅美轮美奂的浪漫乡村画卷。
三是打造观光型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招商力度,以集体土地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建设占地27公顷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干鲜果品、蔬菜、菌类、豆类等农副产品,开展深加工,生产休闲系列食品;利用蔡家洼山泉水资源,生产“聚陇山”小分子团饮用水;发展“一村一品”蔡家洼卤水豆腐,让传统小磨豆腐生产与现代工业生产形式并存,既传承发扬了传统手工豆腐的制作工艺,又使游客体验了现代化、规模化生产豆腐的流程;开辟了手工豆腐体验区,游客可自己亲手制作豆腐;拥有一个容纳120人的影视厅,游客可以坐下来观看录像视频和各个工厂生产现场。在所有生产车间设有观光走廊,游客可通过透明玻璃,将所有生产、制作过程尽收眼底。农产品加工园区将农产品加工、商品销售、科普教育融为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工业新亮点。
四是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发展商务旅游业。蔡家洼村以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为龙头,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发展商务旅游业。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位于蔡家洼村北,是由烟台张裕集团融合美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多国资本,占地100公顷,投资7亿余元,于2007年6月全力打造完成的。该酒庄聘请前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主席罗伯特丁罗特先生为酒庄名誉庄主,参照OIV对全球顶级酒庄设定的标准体系,在全球首创了爱斐堡“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即在原有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基础上,新增了葡萄酒主题旅游、专业品鉴培训、休闲度假三大功能,开启了中国酒庄新时代,被定义为“国际酒庄新领袖”。结合酒庄扩规,蔡家洼积极完善村容村貌,改善旅游环境。陆续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培训中心、文化艺术博物馆、演出场地、吕祖山观光平台、停车场及其他配套设施。在工业园区及周边,修建观光路5公里,建设了停车场、椰林广场、园区中心公园,建设了三叠水的大型瀑布景观和中心湖,栽植了各种观赏树和花草,开设了咖啡厅、茶艺厅。对新村社区、25公里旅游公路两侧及农业园区,进行大规模绿化、美化,重新装修完善园区公厕,建成南山观景台,建设欧式风格的停车场、导视系统等服务设施,改造全村12大景点,对接待、餐饮、住宿等各方面条件和设施进行了完善。所有这些,为建设4A级景区奠定了基础。
五是完善功能分区,促进生产、生活协调有序发展。蔡家洼地域面积735公顷,这在农村中村域面积是比较大的,为发展农村产业特别是田园综合体提供了空间。从产业布局上,蔡家洼结合周边环境与巨各庄镇建设“酒乡之路”产业带的契机,规划构建“一环、两带、五区”的空间结构,其中“一环”是指串接蔡家洼村主要旅游项目的特色景观环路,“两带”是指依托现有水体形成潮河绿化景观带、结合山体绿化形成中央休闲景观带,“五区”是指葡萄酒产业区、商业及旅游服务区、生态旅游区、都市观光农业区和农民生活区。
(3)发展成效。近几年来,蔡家洼村按照田园综合体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乡村产业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旅游配套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一是农业园区变成了景区。蔡家洼村以市民的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立足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应用前沿农业科学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了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技术示范、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2017年,接待游客33万人次。
二是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本地农民在企业里上班,不仅拿工资,而且还能分红。蔡家洼不仅解决了本村劳动力就业,而且吸纳周边乡村剩余劳动力几百人。过去的穷山村走上了多彩的光明路,传统的农耕人开始了绚丽的新生活。
三是农村变成了休闲空间。蔡家洼培育了市民的“第三空间”,成为市民除生活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休闲空间,营造了“生活工作在现代都市、休闲度假在美丽乡村”的和谐氛围。目前,休闲旅游者在蔡家洼村可以看新村美景、赏玫瑰花海、游工业园区、采奇珍果蔬、品红酒文化、住乡村酒店、喝健康泉水、吃豆腐全席,体验别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生活。
五、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模式研究
(一)集群发展模式
1.模式概述。在产业布局模式中,主要研究集群发展模式。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规模化、集聚化、产业化,其中集聚化发展是核心、是基础、是突破口。它是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构成的,但表现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相对集中布局;它一头连接着供给端,是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头连接着需求端,是解决市民短途游、过夜游等的空间载体。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的集聚,不能走工业开发区的完全集中的路子,而要走相对集聚的路子,即集群发展模式,这是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的形式多样,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模式。目前世界上的产业集群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①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集群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联系,产业链成为维系集群生产与发展的动力,企业作为参与主体,在产业链上占据合适的位置,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状态。②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通常以区域内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通过企业间的横向关系,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体。由于这些群体之间相互享受着彼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因而充满了活力。③由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通常是由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小企业组成,它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如廉价劳动力集中地、信息和技术发达地、原料或燃料集中地、产品的主要市场地、交通运输枢纽地等,形成各类专业化的小型产业集群。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由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比如,意大利的葡萄酒集聚区,国内浙江湖州的莫干山,河南栾川的重渡沟,河北的葡萄酒庄集聚区,云南丽江、大理的民宿集聚效应,陕西关中地区的袁家村餐饮集聚区等。从北京地区来说,近年来也已形成一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集群发展的案例,如怀柔区的不夜谷夜渤海、密云区的云蒙风情大道、延庆区的百里山水画廊等。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加快休闲农业企业的集中营销,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有效对接,增进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搞好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功能创新,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扩大产业规模。
北京市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延庆区百里山水画廊、怀柔区“夜渤海”、白河湾、密云区“酒乡之路”、云蒙风情大道等。在此,以房山区张坊运动休闲小镇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研究:房山区张坊运动休闲小镇。张坊镇位于北京市西南55公里的拒马河畔,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十渡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京冀、外埠进入首都的西南门户。近几年来,张坊镇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按照“一镇两区”发展战略,即以“醉山水、最运动”为行动主旨,建设中西文化融合、具有山地风情、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不断开发观光农业、农耕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模式,建设葡萄酒文化旅游区与体育休闲产业区,创建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民俗旅游区,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富民增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景观。张坊镇地理特征独特,绿色生态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生态原始状况完好,自然的风貌景观具有个性特色,民俗和历史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张坊镇充分发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这张世界名片的品牌效应优势,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旅游综合承载力,构建方便快捷、服务周到、信息齐全的旅游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张坊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等。经过努力,目前张坊镇的乡村景观有很大改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标示系统更加清晰,为发展运动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设重点项目节点,培育体育休闲运动示范区和葡萄酒文化旅游区。张坊镇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瞄准生态屏障和运动休闲定位,突出生态休闲功能,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按照“一镇两区”的发展战略,不断开发观光农业、农耕文化体验等项目,建设体育休闲产业试验区和葡萄酒文化旅游区。
①乐谷银滩。乐谷银滩是体育休闲产业试验区的重要节点。建设户外运动休闲区、体验科普文化区及房车营地等内容。通过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人造沙滩,把沙滩休闲、户外运动、青少年教育、山居文化等内容融入其中,构建沙滩娱乐休闲区、中国青少年户外运动嘉年华、太行山山居文化体验谷三大功能板块,最终形成以品质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综合体。
②仙栖谷沟域。2011年,仙栖谷沟域被市农委列为市级国际招标规划沟域,确定为全市7条重点建设沟域之一。几年来,重点建设了“一环两带三园区13节点”,实施了3000亩彩叶林生态景观带、300亩水蜜桃采摘基地,建成了金鸡岭生态园、蜜蜂文化产业园、七彩庄园等项目,仙栖谷沟域初具规模。
③葡萄酒文化旅游区。引进龙熙堡、拓普威、年度、丹世红、京沃德、兴丰基业等6家酒庄,种植酒用葡萄5000亩,修建观光道路及登山步道近3万米,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庄产业集群。张坊镇葡萄酒文化旅游区被市有关部门确定为“一带一路”重点参观区域,其中“红酒大道”途经种植丘陵葡萄的丹世红、拓普威、年度、龙熙堡酒庄,最后到达种植山地葡萄的京沃德酒庄,实现集旅游、观光、休闲、品酒、采摘为一体的观光之旅。
④薰衣草庄园。园区占地200亩,种植薰衣草150亩,并搭配了天人菊、马鞭草、波斯菊、千日红、柳叶、百日草、硫华菊、玫瑰、四季薰衣草、二月兰等品种,是目前北京市薰衣草种植比例较高的园区之一。庄园借助位于黄金旅游主干线的优势,发展集婚纱摄影、微电影拍摄、水上世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以上,形成了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休闲庄园和北京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
⑤大峪沟磨盘柿种质园。磨盘柿是张坊镇的特色优势产业,而在张坊镇,大峪沟村的磨盘柿最为知名。为促进磨盘柿产业提升与发展,在大峪沟村建设了集磨盘柿品种展示、观光休闲示范于一体的磨盘柿种质园。通过新品种嫁接、树体改造、有机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大大提升了磨盘柿的科技含量,带动了张坊镇磨盘柿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目前,全镇磨盘柿种植总面积1.9万亩,总株数40万株,平均年产鲜柿500万公斤左右,收入1200万元左右。
(3)规范行业管理,培育知名品牌。张坊镇积极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庭院改造、美化绿化,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满足游客饮食安全、生活卫生、住宿方便等方面的要求。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加快民俗旅游、休闲采摘等旅游服务业发展,以开发旅游品质化为目标,使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坚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高从业农民素质,推动全域旅游健康发展。2009年,张坊镇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评为“国际最佳休闲名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京西南旅游名胜聚集地。2014年,被市农委等五部门评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总之,张坊镇以“一区两镇”发展战略为指导,以磨盘柿、酿酒葡萄为依托,结合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中西文化融合、具有山地风情、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名镇,推动了运动与休闲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使之成为京郊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
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的目标、路径与对策
模式的总结与提炼,主要目的是转化与落实,用来指导今后的实践。要在明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思路与目标的基础上,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的发展。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的主要思路与目标
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主要由消费者说了算;同业竞争越来越强,利润越来越薄;消费者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和规范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市场需求的拉动和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下,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时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要求,顺应首都居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以环境生态化、居住特色化、活动民俗化、饮食本地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网络化为方向,以“存量抓升级、增量重转型”为主线,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富民为着力点,坚持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创新创造为径,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开发模式,强化公共服务,加快品牌培育,推进规范发展,提高组织化水平,培育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和功能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机制健全、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高端产品供应能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健康发展。
到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经营收入年均增长5%和8%以上,实现发展模式多样化、业态产品细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区域布局集群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服务设施现代化、经营服务规范化,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机制好、农民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支撑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实现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环境、产品、技术、体制、政策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综合改革,合理配套,有序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实施以下重点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六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收运处理网、电网、乡村路网、互联网),切实改善乡村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到2020年,民俗旅游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饮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100%;乡村民宿生活用能基本采用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场所的道路、电力、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明晰的路标指示和完备的停车场,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大力推进旅游用厕建设,完善上下水设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做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长年开放、管理有效。积极兴建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设施,使休闲场所的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实现垃圾净化、环境美化。
2.乡村景观提升工程。从农田景观、廊道景观、村落景观建设入手,开展景观建设与培育,全面提升乡村景观。针对规模农田镶边、农田缓冲带种植、闲置地景观遮挡和覆盖等不同地域类型,开展景观作物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筛选适宜的景观作物品种资源。围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冬季景观再造等难点问题,开展生态景观建设试点。在对不同类型农田景观栽培模式进行探索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农田景观建设规范。继续开展农田观光季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转化农田景观建设成果。在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试点营造创意景观。切实搞好村庄绿化美化,鼓励各村在村域内可绿化的边角空地栽花种草、植树绿化,培育廊架景观、庭院景观、阳台盆栽景观,让景观进村入院。适时开展景观特征评价,编制乡村景观建设规划,制定技术规程,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景观培育和管理体系。
3.休闲产品开发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供给的核心,也是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的主要内容。要结合精品模式与市场需求研究的成果,以首都市民和旅游者需要为出发点,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改变产品设计,丰富产品内容,提升文化内涵,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提高游客单体消费额。同时,要培育高端产品,优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一是以增加体验性、参与性项目为重点,推进休闲农业园、民俗旅游村等传统产品的升级,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二是以让游客住下来为重点,按照新修订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积极开发居住类、度假类休闲产品,巩固提升特色业态,发展乡村度假、老年养生;三是以引导消费潮流为重点,培育时尚消费、高端消费新业态,适度开发乡村旅游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4.乡土文化挖掘工程。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问题,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资源收集整理挖掘力度。结合北京市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开发利用农村民俗文化资源,逐步使京郊民俗文化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的一大卖点与核心吸引物。农业创意是文化的一部分,农业因创意而精彩,创意因与农业结合而丰富。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升级,要搞好创意农业的开发,以产品创意、节庆创意、园区创意、产业创意、功能创意为载体,提高农业的文化附加值和休闲农业项目的吸引力。
5.乡村旅游集群发展工程。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关业态在一个区域的集群发展,以便在更大的空间内为游客提供“六要素”服务,而不局限在一个项目内解决所有问题。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龙头项目的单体规模,只有把“龙头”做大,使“龙头”舞起来,才能更好地带动“龙身”和“龙尾”。支持符合条件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走出去,实现品牌输出、连锁经营、上市融资,扩大市场份额。要相机调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组织结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通过优化配置乡村旅游资源,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关业态紧密连接起来,打造休闲农庄“奥特莱斯”,实现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接二连三”和乡村旅游的成片开发。
6.“互联网+休闲农业”工程。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休闲农业领域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休闲农业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围绕休闲农业全产业链,加强涉农部门协作,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构建覆盖全市的“互联网+休闲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依托市场机制,以促进休闲农业供需衔接为重点,引导休闲农庄、民俗旅游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家庭休闲农场等市场主体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一批“互联网+休闲农业”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电子商务,有计划地推出乡村旅游微博、微信平台,开发休闲农业APP,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休闲农业营销、电子商务、游客体验等融合起来。做好智慧乡村旅游推广普及工作,到2020年,全市三星以上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旅游村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7.乡村旅游“创客”培育工程。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经营休闲农业实现自主创业。鼓励首都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支持大学生村官领办休闲农业企业,鼓励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子弟回村“接班”,在京郊农村扎根就业。组织烹饪协会、玩具协会、工艺美术协会等专业社会团体的厨师、艺人、工艺美术大师与北京郊区乡村民俗旅游村、休闲农业企业“结对子”活动,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创业或兼业,改进和提升乡村旅游商品开发与休闲农业经营水平。加强对民间艺人的指导与服务,为他们在京郊休闲农业领域创业或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到2020年,在京郊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
8.京津冀协作工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首都乡村旅游圈,既是一项重要而现实的任务,也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京津冀三地具有地缘区位优势,资源互补性强。北京拥有壮阔的山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津的水、河、湖、海、湿地资源丰富,河北地域空间大,乡村景观多样,开发潜力大。过去由于受行政区划和体制机制的限制,造成三地各自为政、产品同构、客源市场分散、资源利用率低、产业链短、效益不高。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三地开展合作,共享市场、信息、资源、线路,可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因此,今后京津冀三省市应充分沟通协调,联合制定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市场对接、线路推介、项目策划及规划协调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出“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努力形成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编制行业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应以规划为先导。通过规划,来解决布局分散、资源浪费、发展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同构严重、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回顾历史,北京市于1998年出台了《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规划》,2004年编制了《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之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需求也有质的提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亟须编制新的《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晰发展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加强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的指导。
2.坚持因地制宜,打造高端精品。上述10种典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展模式,所要求的资源、区位条件各不相同,目标消费群体大相径庭,经营策略和盈利模式千差万别。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并存,积极打造高端精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等载体,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森林康养、文化体验、生态教育等服务。培育精品民宿、高端养生、私人定制等高端市场。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落,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民俗旅游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宣传推介中的作用,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品质优秀、创意新颖的知名品牌。
3.完善基础设施,解决用地问题。产业用地成为制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休闲农业项目缺乏建设用地指标,对辅助生产的农业设施用地认定严格,很难获得配套服务设施的用地许可。最近开展的“大棚房”清理工作,有借休闲农业之名行房地产之实,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实实在在进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的,这就说明了在法律和政策上缺乏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用地的相关规定和认定。要发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必须建设配套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应有建设用地的支持。要研究出台符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适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需求的用地政策。鼓励各区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利用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或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4.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支持力度。依托京郊旅游融资担保服务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引领资金投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特色休闲农业金融产品,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农业担保机构合作,适当扩大保证金的放大倍数,满足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要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带动就业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旅游村给予贴息支持。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债券等方式,投资休闲农业产业。推进乡村旅游政策性保险。
5.加强政策集成,借势借力发展。整合国家及市级相关部门政策资源,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进一步集成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特色小城镇建设、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农业产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协作,从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品牌宣传推介、培训服务等多方面密切配合。借助举办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型会展机遇,推动周边休闲民俗旅游村和休闲农业园发展。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新机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平原造林等重大工程,积极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