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影响 on 企业业绩

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影响 on 企业业绩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体现出与会计制度和政府监管的博弈特征。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始于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因此,国内外学者们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较多,近年来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逐渐兴起。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有操控销售、减少可操控的费用支出、将长期资产出售、过量生产,等等。Gunny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对企业的业绩造成损害。

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影响 on 企业业绩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体现出与会计制度和政府监管的博弈特征。但不论其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何,从基本渠道看可以分为两类: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前者是通过对应计项目的会计调整或操纵实现对盈利数字的影响;后者是通过真实发生的交易行为进行,这些交易行为不是为了商业目的,而是为了报表目的。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始于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因此,国内外学者们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较多,近年来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逐渐兴起。

应计盈余管理手段有操纵成本及费用确认、资产减值政策等,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有操控销售、减少可操控的费用支出、将长期资产出售、过量生产,等等。Dechow和Skinner(2000)研究发现,企业会灵活选择会计方法以达到掩饰或者粉饰真实业绩的目的。孙铮和王跃堂(1999)认为应计盈余管理在会计政策的弹性范围内调整会计数据,是一种合法的手段。应计盈余管理的制度基础是现行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准,权责发生制虽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也为某些企业人为调整应收应付项目确认时间、确认标准提供了空间。例如,企业以下的会计行为就可能透露出盈余管理的信号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一般来说,企业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变更是因为赖以估计的资产或负债计量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经验的积累能够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估计。但是这种自主权可能被某些企业在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另有目的的变更,所谓另有目的可能就是为了改善企业的财务业绩。因此,在企业面临不良经营状况时,如果企业所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恰恰有利于企业账面利润的改善,那么这种变更便可以视为企业利润质量恶化的一种信号,存在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实现盈余管理的可能。

(2)企业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过低。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对企业的主要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价值测试,资产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投资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如果资产当前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且预期短期内不会回调,则应计提减值准备。正常情况下,企业均会有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也应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计提减值准备以及计提折旧的幅度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专业判断力和主观意愿,因而在一些情况下会被管理者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如果企业希望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往往会选择减少减值计提和折旧计提,这就等于把应当由现在或以前负担的损失或费用人为地推移到企业未来的会计期间。

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有操控销售、减少可操控的费用支出、将长期资产出售、过量生产,等等。Roychowdhury(2006)的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真实交易行为,例如扩大销售、生产等手段,以提高企业盈余,避免报告亏损。Edelstein等(2008)认为企业会为了解除股利支付的约束而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降低税收收入。Gunny(2005)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对企业的业绩造成损害。以下会计现象也可被视为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信号:

(1)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不正常延长。应收账款对应于企业的赊销,在企业赊销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应该与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平均收账期也应大体稳定。如果在市场整体环境企业信用政策等基本条件未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或收账期明显延长,就应当引起警惕,企业存在利用关联方虚购销售的风险,或者企业存在牺牲商业利益换取短期收入扩大的可能,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盈余管理。(www.xing528.com)

(2)企业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异常降低。企业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包含的具体项目很多,有相对固定的部分,也有与业务量相关的变动部分。其中,固定部分包括相关设施的折旧费、人员经费等不随企业业务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变动部分包括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包装费等。总体上,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总费用会呈现出随企业业务量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特征,只是增减幅度可能不成正比。当业务量增加时,费用总额一般会相应增加;而当业务量下降时,企业期间费用可能不下降,反而可能发生更多广告费、促销费、新产品开发研制费等项支出。正是由于期间费用的发生与业务规模具有非线性关系,管理者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而很容易被用来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如果某会计期,企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出现非持续性下降,且费用规模异常降低,投资者就应警惕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

(3)企业无形资产或者开发支出规模的不正常增加。通常情况下,企业自行研发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发生的研发支出,一般都计入当期的利润表,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无形资产主要是企业从外部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出现无形资产或者开发支出的不正常增加,则可能是因为当期盈利下降而导致企业将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压缩当期报表中成本数字的结果。

(4)企业的业绩过于依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正常情况下,企业利润应主要来自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在核心利润、投资收益以及利得项目三个部分构成中,核心利润应当是主体。如果企业利润主要来自利得项目,例如企业通过处置固定资产、债务重组的收益增加利润,这类非经常性活动产生的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通常是一次性的,那么由此类活动“撑”起的报表利润并不代表企业有良好投资价值,它往往是企业为应对市场压力的应急之策。

在后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两种盈余管理的方式同时纳入自己的研究中。Kim和Sohn(2011)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更大,后果更严重;此外,投资者获得的信息质量随着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增加而下降,投资风险相伴上升。Cohen和Zarowin(2010)研究发现,企业在增发股票再融资的过程中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李增福等(2011)对股权再融资的研究同样证实,企业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且进一步指出,应计盈余管理的实施导致了企业短期经营业绩的下滑,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导致了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下滑。顾鸣润和田存志(2012)研究发现,以两种方式——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操控盈余的现象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中较为常见,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对公司上市后的业绩造成负面影响。林芳和冯丽丽(2012)认为,盈余管理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不同,真实盈余管理常见于国有企业当中,而另外一种盈余管理常见于非国有企业当中。林永坚等(2013)发现企业高管变更不仅和应计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还和另外一种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Lin等(2006)研究发现,企业管理层为达到分析师预测的盈余可能混合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学者们进一步讨论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是互补关系。王良成(2014)认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是同向变动的互补关系,同增同减。而更多的研究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是替代关系。Zang(2012)认为,企业会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进行转换,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会优先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不够灵活,年末才会实施应计盈余管理。企业选择哪一种方式来操纵盈余与实施该种方式会付出的代价有关系:当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付出的代价较小,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代价较大时,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当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付出的代价较小,而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代价较大时,会选择真实盈余管理。Szczesny等(2008)基于中国样本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企业会优先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进行盈余操纵,只有当限制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之后才会使用真实盈余管理。Cohen等(2008)以美国萨班斯法案为研究时间节点,发现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较高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现象出现在这一时间节点前,在节点之后,有所减少的是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有所增加的是真实盈余管理,表明不易被监管的盈余操纵方式是真实盈余管理,当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监管成本增加时,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另一种不易被监管的盈余管理方式。曹国华等(2011)认为企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操纵盈余与外部监管的力度有关,外部监管力度越强,应计盈余管理越少,逐渐转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范经华等(2013)认为,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可以被内部控制约束,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可以被内部控制约束。龚启辉等(2015)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认为,如果管理层进行一种盈余管理所付出的成本降低时,那么管理层会更愿意使用这种盈余管理方式而不使用其他盈余管理方式,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的盈余管理水平会有所提高,因为他们发现,由成本导致的其他方式盈余管理的增加要大于该种盈余管理的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