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质量人才是经济发展关键保障

高质量人才是经济发展关键保障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才质量不高商丘市虽为人口大市,拥有三所本科高校,但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此外,部分用人单位考虑人才引进后的使用成本高于临时聘用人员等因素,致使在解决人才引进的户籍、调入等问题上积极性不高,影响人才前来商丘创业发展。

高质量人才是经济发展关键保障

【摘要】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事实一再证明,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因此,推动商丘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放到突出位置,全面做好各项人才工作。以渴求之心重视人才,以灵活方式吸纳人才,以实际需要聚集人才,以发展眼光培育人才,以制度创新激活人才,以优质服务稳定人才。

当前,各地已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才引智,从有关职能部门唱“独角戏”到党委“一把手”亲自指挥各部门“大合唱”,从人才规划的研究制定到富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可见,抓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转变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商丘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问题

近20年来,纵向比较,商丘的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面貌大幅度提升,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横向比较,商丘已经相对落后于20年前基础基本相同的周边城市。商丘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商丘落后于周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问题的落后!对此,商丘必须有清醒认识。

(一)人才观念落后

存在“十重十轻”的认识误区,即:重学历,轻能力;重使用,轻培养;重现实表现,轻潜力开发;重物质投入,轻感情投入;重人才数量的增加,轻人才质量的提升;重眼前需要,轻长远规划;重所有,轻所用;重人才引进,轻后续服务;重局部改革,轻系统思考;重计划,轻落实;等等。甚至存在“地球离了谁都能转”“单位离了谁都照常进行”的错误思想。

(二)人才质量不高

商丘市虽为人口大市,拥有三所本科高校,但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从能力结构看,表现为初级人才多了,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包括缺乏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的统领性人才;缺乏高层次的高新技术拔尖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缺乏具有战略眼光、善于经营、善于管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同时还缺乏实用型、操作型、高级蓝领人才。与科技工作者总量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商丘市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仍然匮乏,全市科技工作者密度偏低,主要专业技术人才指标普遍居全省中下游水平。全国享受特殊津贴的高层次专家较少。

(三)人才分布不均

主要表现在地域、领域、行业人才分布不均。技能人才行业分布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大中型企业多,小型企业少;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市属企业多、县区企业少,事业部门人才多、企业人才少。

(四)人才引进不力

一方面,商丘现有涉及人才工作职能的组织、人社、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均设有人才工作资金,用于吸引奖励本行业本系统急需紧缺型人才。这种对资金分部门提出预算、管理使用的方式,造成人才引进各自为政的局面,难以在人才引进中整合有限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影响资金效益最大化发挥,同时,还容易造成一人多头申请资金补助的现象,造成人才资金投入的重复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对急需紧缺型人才的界定不一,对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职责不清,使有关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歧义,影响政策的落实效果和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

(五)配套政策滞后

急需紧缺型人才作为“塔尖人才”和稀缺资源,不仅对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有所选择,对生活环境也往往有较高要求。一些城市和地区为此专门出台人才配套政策,全方位考虑解决急需紧缺型人才的多元需求。在引进人才时,不仅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还努力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而商丘市现行政策还相对滞后,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还拘泥于某些条框限制,不敢破格给引进的优秀人才予以特殊的照顾。此外,部分用人单位考虑人才引进后的使用成本高于临时聘用人员等因素,致使在解决人才引进的户籍、调入等问题上积极性不高,影响人才前来商丘创业发展。

二、人才问题的背后是多种症结并存

商丘人才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是现象,在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深挖现象背后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好各种人才问题。

(一)重视力度不够

部分基层部门和单位缺乏对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片面地认为,人才资源开发是政府或组织人事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可管可不管,因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口头上讲得多,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少。个别企业,缺乏发展的眼光,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企业发展资金多投在上项目、建厂房上,而用在人才引进培养以及科技研发上的资金明显不足,从而导致了企业现有人才的缺乏、后备力量的薄弱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二)编制总体缺少

编制管理是引进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商丘受制于历史因素,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空缺较少,以至限制了人才招聘和人才引进的数量。近十年来,商丘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的人才数量远远低于周边城市,甚至数十年比不上其他地市一两年招聘引进的人才多。所以,编制短缺严重地制约了正常的人才流入,造成了商丘人才断层现象非常突出。(www.xing528.com)

(三)财力难以支撑

引进人才必然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没有物质待遇作保证,人才引进、培养与留住只是一句空话。况且,当今人才争夺日益加剧,各个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层层加码,提供的经济待遇越来越高。自然,人才会向经济待遇高地流入,从经济待遇低地流出。商丘属于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医疗保障、优质教育等方面都很难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每年只有100亿元左右的财政收入,要用到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等众多领域,而留给人才支持的就微不足道。没有财力支撑,人才引进培养就难以维持。

(四)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商丘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众多客观难题,但同时还存在着突出的主观问题,那就是在人才发展方面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各项机制制度不完善。比如,对于企业人才问题,因为没有编制,很多人不愿意来,如果能够设立企业人才编制问题,这样就会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周口市针对民办学校引不来、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实行民办公助,给予民办学校教师事业编制身份,从而增强了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解决了民办私营企业的引才难问题。

三、推动商丘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放到突出位置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事实一再证明,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因此,推动商丘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放到突出位置,全面做好各项人才工作。

(一)以渴求之心重视人才

秦无百里奚、商鞅李斯,则难统六国,汉无张良萧何韩信,则难平天下。自古及今,对人才的重视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一是要树立人才至上的观念。我们党从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到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胡锦涛同志“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无不体现着这一理论精髓。这也说明了我们党把人才这个生产力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加以认识和运用。放眼当今世界,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流人才队伍,谁就能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引导人才的各项工作,又切实抓好使用、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三是要树立狠抓落实的观念。把人才政策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晾在边上,都是虚假的重视人才的表现。以渴求之心重视人才,必然要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引进政策,并且要把政策真正地不打折扣地落实下去,及时兑现政策待遇,让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都有获得感,让人才政策发挥实效。

(二)以灵活方式吸纳人才

商丘属于经济上的欠发达地区,传统的人才引进理念较为落后,人才引进方式较为单一。必须改变旧的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政策,打破人才引进难和留住难的瓶颈。一是刚性与柔性相结合。传统上我们以刚性人才引进为主,刚性人才引进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基础性的特点,能够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人才需要。但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使用。为此,在刚性引才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柔性引才。刚性引才采取调动、聘用等方式,将户口和人事关系等转到工作地;柔性引才采取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专利)入股、合作经营、利润分成、聘请顾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企业是社会创造财富的主体,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方式聚集人才。二是个人与团队结合。对于人才的吸纳引进,不仅注重高层次单个人才,更要注重具有核心技术专业素养的团队。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企业来说,以引进高端人才为主;对于符合将来发展方向、现有发展基础比较薄弱或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领域,以引进团队为主。对于团队而言,一般应包括1名带头人和至少4名成员,掌握的核心技术应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或属于填补国内研究领域技术空白,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并能实现产业化。三是本地与外地结合。对人才的引进,既要注重外地人才,也要注重本地人才,不可偏废。引进外地人才能够有效减少近亲繁殖现象,以“外人”的角度来审视本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能够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发展道路。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引进人才,使人才的价值最大化。而本地人才往往也具有外地人才所没有的优点,一定要摒弃“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统思维,着重引进在商丘走出去的各类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对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愿意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容易留得住、发展好。一定要把这类人才作为引进吸纳的重点。同时,也要对本地现有的对商丘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给予特别关注,享受相应层级的人才引进待遇,激发其积极主动性。

(三)以实际需要聚集人才

人才引进切记大而广,不切合当地发展实际。不切实际的人才引进不但会造成人才自身的浪费,还会造成财力的浪费。因此,一定要以实际需要引进集聚人才,使人才用到发展的刀刃上。一是增高减低,增加高层次人才,减少一般性人才。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竞争逐渐趋向高端化。人才的竞争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成为竞争的主导力量。就商丘市来看,一般性人才已经趋于饱和,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不可或缺,但很难在高技术产业、高新产业等核心竞争领域发挥作用。反而,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两高人才”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跨越发展的核心动能。商丘发展到这个阶段处在了一个瓶颈期,那就是人才瓶颈期,各方面各层次人才都重要,但必须集中有限资源有重点地引进高层次紧缺性贴合度强的人才,大量压缩一般性人才。二是增实减虚,增加实用性人才,减少虚用性人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的阶段发展的重点不同,对人才的需要类型也会不同。目前来看,商丘作为发展欠发达地区,虽然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增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省内其他地级市横向比较,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在全国全省发展的位次较低。基于这种发展的客观现实,商丘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必须把工业发展放到突出位置。重点引进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实用性人才,特别是高端的技术性人才,直接带动经济效益。减少或控制务虚部门的人才数量,使人才结构更能适应商丘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增企减公,增加企业性人才,减少公职性人才。基于商丘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经济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依靠广大的企业。因此,在人才引进中,要把引进企业性人才作为重点。特别要结合商丘现有的优势产业和核心产业,把能够突破企业产业发展瓶颈、增强企业产业竞争力的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引进来。以企业需求为引才导向,逐年编制“商丘市重点项目、单位和工程人才需求目录”“商丘企业创新人才需求目录”,引导高层次人才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集聚。所以,在每年的人才引进中,企业人才要占据多数。企业引进人才一定要发挥好政府搭桥引线的各项保障作用。

(四)以发展眼光培育人才

人才在引,但也不能只引不育。要在开发培养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把人才培养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工程,以发展眼光培育人才。实现人才积累的均衡发展。一是科学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打好人才培育关键战要重长远,只顾眼前、抓现成、出成绩,不亚于饮鸩止渴。人才培育要以紧盯长远发展的目标为基础,以紧跟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新要求为标准,科学地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实现培育人才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商丘市应立足于本地优势产业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关联性强和紧缺性人才制定长远的培养规划,对重点行业人才进行量身定做式培育,促进人才快速稳定成长。二是灵活开展多样性培训活动。根据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实际需要开展多样性的培训活动。人才培训一定要紧跟时代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前瞻性、针对性培训。对于党政人才要以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干事创业能力。党政人才不但要加强在党校学习培训,还要把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一线进行综合锻炼,到重点项目工程、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五个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并且要经常性去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对于企业人才,包括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等,要以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为主,对于业务骨干进行“拔高式”培养,送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造培养。三是建立完善各类型培育平台。人才的培育培养必然要以一定的载体平台为基础。没有良好的载体平台,人才培养只是空中楼阁。首先要充分发挥商丘现有优势,支持企业与高校进行广泛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平台。企业人才可以去高校进行专业深造,高校人才可以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从而达到双向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做好培育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好院士工作站,创建省级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落实好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创新平台进行人才培养,实现技术突破。再次要建设商丘发展高端智库。充分整合市委党校、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学院、商丘工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机构的研究咨询力量,构建包括30名左右各领域专家的市级重点智库。对智库研究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经常性参与市委市政府重点政策制定研究。

(五)以制度创新激活人才

无论是人才引进来还是留得住,都需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好的制度不仅能够广泛吸纳各类人才,还能够激发人才无穷的发展潜力。一是建立人才自由流动制度。所谓人才自由流动主要是指在全市范围内的人才流动。要树立全市人才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打破“部门所有”和“单位所有”的传统观念,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实现全市人才自由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增强人岗匹配适合度,使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能干者上,不能干者下,争取人才使用效率与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二是建立人才编制管理制度。编制依然是很多人工作考虑的重要要素,某种程度成为衡量工作是否稳定、地位是否优越的标志。因此,在常规的编制管理基础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创新性。特别是针对企业引进的原来具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要尽可能地保留其编制,这就需要制度创新。比如,可以采用编制与岗位分离的方式,把编制挂靠到行政事业单位,而人在企业工作;也可以专门设立“科技研究中心”等机构,把引进的原具有行政事业编制人才统统纳入其中,人在编在,人走编销。另外,对于一些急需引进的外地高层次公职人员,如果原单位不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可以为其重新建立档案。三是建立人才荣誉奖励制度。对于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整合提升商丘各类人才奖励表彰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华商英才”评选,设立商丘市杰出人才奖、科技创新特别奖、有突出贡献专家奖、卓越企业家奖、文化名家奖、教育名师奖、卫生名医奖、优秀高技能人才奖、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奖、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奖、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奖等奖项,对获奖人才进行表彰,并分别给予相应不同层次的奖励。高层次人才可以列席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根据程序可以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其荣誉和待遇。

(六)以优质服务稳定人才

要从人才使用者的角色转变为人才的服务者。以高质量的服务聚集人才、激活人才、鼓励人才,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受到党和政府关爱的自豪感。一是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不少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指标,实行“专项投入、专款专用、独立核算、滚存使用”,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开发、激励、服务,重点资助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在教育、文体、卫生等领域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政策+平台”“人才+项目”“资金+园区”等模式,给予人才最高10万元的资助资金和最高200万元的专项扶持,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安排高层次人才公寓,全面保障人才各类需求。努力形成更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发挥人才才干及梦想的制度环境和资金保障。二是完善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是一项领导与专家相互沟通协调、彰显重视人才的重要制度。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对商丘市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的专家,省、市级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进行联系,进一步拓宽专家建言献策的渠道。领导同志要不定期采用座谈会、上门拜访、电话交流等形式通报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引导专家对商丘市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献计献策,了解专家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为专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帮助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解决人才各项后顾之忧。人才是稀缺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因此,要全面为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尽量满足人才的各项需求,保障人才各项后顾之忧。建立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免费或以低于市场价提供住房,让其住有所居。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体系,实行免费医疗和提高报销比例,让其身心健康。建立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保障体系,对于具有编制的配偶实行工作调动,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子女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学校。建立高层次人才“一卡通”,保证在交通、旅游等方面享有特殊待遇。使人才在商丘来时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主持:董恒富 执笔:邓义昌 成员:郭 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