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粮食消费水平下的粮食耕地需求测算

不同粮食消费水平下的粮食耕地需求测算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粮食主要指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口粮是肉、蛋和奶等动物性食物,属于直接性粮食消费。本专题以保障用于生产基本口粮、生产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耕地需求为依据,测算全区保障人民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粮的耕地需求数量。本研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低、中、高”粮食消费水平分别模拟“温饱水平”“小康水平”“富足水平”三种不同层次粮食消费水平下耕地的需求量。

不同粮食主要指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

口粮是肉、蛋和奶等动物性食物,属于直接性粮食消费。工业粮是粮食等植物性食物通过动物转化而来,属于间接性粮食消费。在追求温饱阶段,口粮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在追求生活质量或追求享受阶段,直接性粮食消费量减少、间接性粮食消费量增长较快。

本专题以保障用于生产基本口粮、生产饲料粮(用于人均肉、蛋和奶生产所需)和工业用粮的耕地需求为依据,测算全区保障人民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粮的耕地需求数量。本研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低、中、高”粮食消费水平分别模拟“温饱水平”“小康水平”“富足水平”三种不同层次粮食消费水平下耕地的需求量。见表5-3。

●表5-3 我国人均居民建议年消费量 单位:千克/年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

耕地需求量的测算公式为:

S=M/n.k.m

式中:S 为耕地需求面积(万公顷);M 为口粮、饲料粮需求量(万吨);n 为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例(%);k为复种指数;m为粮食预期播面单产(千克/公顷)。

1.人均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粮标准确定

(1)城镇人口人均用粮标准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的高、中、低三个粮食消费水平背景下,将谷物、畜禽肉、蛋奶以及水产等的合理消费量,作为城市居民温饱水平、小康水平和富足水平的人均粮食消费标准。并依据表5-4中饲料粮与动物性食品之间的转化率将猪肉、牛羊肉、家禽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转化成为人均饲料粮消费量。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报》相关报道,2011 年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均是世界第一,基本口粮消费约占30%,饲料用粮约占40%,工业用粮约占20%,种子和新增储备用粮约占5%,损耗浪费等约占5%。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口粮、种子及新增储备、损耗等稳中有降,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攀升。往后一段时间,预计饲料用粮将达粮食消费总量的50%左右,工业用粮将达到25%以上。因此,本研究人均工业用粮按照人均饲料粮的一半计算。

●表5-4 饲料粮与动物性食品之间的转换率

资料来源:曹甲伟.小康阶段我国安全人均粮食占有量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3,(03)

(2)农村人口人均用粮标准

由于城乡社会经济水平条件存在差异,城乡人均粮食消费量也存在差异。我国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基本目标中所提出的城乡消费和营养比例大概在0.7 左右。本书以食物消费和营养基本目标中所提出的城乡消费和营养比例0.7计算农村人口人均用粮标准。见表5-5。

●表5-5 我国城乡人均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粮消费标准  单位:千克/年

2.人口数量预测

前文第四章第三节——城镇开发边界规模测算过程中,对2020 年和2030 年广西各县区常住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做了详细的测算,在此直接引用前文的测算结果: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为5010万,其中城镇人口为2798万人,农村人口2212 万人;至2030 年,全区总人口为5450 万,其中城镇人口为3764 万人,农村人口1686万人。见表5-6-1、表5-6-2、表5-6-3。

●表5-6-1 全区2020年和2030年人口测算汇总表(重点开发区) 单位:万人

续表

●表5-6-2 全区2020年和2030年人口测算汇总表(农产品主产区) 单位:万人

续表

●表5-6-3 全区2020年和2030年人口测算汇总表(重点生态功能区) 单位:万人

续表

3.播面粮食单产的确定

从全区粮食单产历史曲线来看,2005 年至2015 年基本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05 年单产4532 千克/公顷,2015 年单产5027 千克/公顷,每公顷约增加了400 多千克。2010年与2009年相比有较大程度下降,这是因为2010年广西春季发生大旱导致当年粮食产量明显降低。随后在2011 年和2012 年单产又逐步上升,到2013年,广西粮食单产达到4943 千克/公顷。假设不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土地投入增加粮食单产会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为广西粮食播面单产未来仍有一定增产空间,但不会有太大增幅,本研究按近年来年的平均增产幅度作为未来粮食年度增长目标,并以此预测2020 年和2030 年各地级市粮食播面单产。见图5-5,表5-7-1、表5-7-2、表5-7-3。

●图5-5 广西全区历年粮食单产变化情况趋势图

●表5-7-1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粮食单产变化及测算汇总表(重点开发区) 单位:千克/公顷

续表

●表5-7-2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粮食单产变化及测算汇总表(农产品主产区) 单位:千克/公顷

续表

●表5-7-3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粮食单产变化及测算汇总表(重点生态功能区) 单位:千克/公顷

续表

4.确定农作物复种指数

根据历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可以计算得到历年的农作物复种指数。公式如下:

农作物复种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从2009 年到2013 年各市复种指数来看,各县区农作物复种指数变化不大,基本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重点开发区县区的复种指数基本处于0.7~2.5 之间,各县区差异不大。其中2011年河池市区复种指数13.20远大于其他年份,查阅年鉴数据进行核查后发现2011 年河池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与历年数据出入较大,因此将该值作为异常值剔除,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见图5-6。

●图5-6 重点开发区各县区复种指数变化情况

农产品主产区县区复种指数基本处于0.5~2.5之间,只有平乐县复种指数较高,均值达到3.0以上。见图5-7。

●图5-7 农产品主产区各县区复种指数变化情况

生态功能区县区复种指数基本处于0.5~3.0 之间,只有恭城县和阳朔县复种指数较高,均值分别达到7和3以上。见图5-8。

●图5-8 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区复种指数变化情况

考虑到经济发展以及种植结构的影响,确定各县区复种指数维持现状水平,并以近七年各市复种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标准。见表5-8-1、表5-8-2、表5-8-3。

●表5-8-1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复种指数变化情况(重点开发区)

续表

●表5-8-2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复种指数变化情况(农产品主产区)

续表(www.xing528.com)

●表5-8-3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复种指数变化情况(重点生态功能区)

续表

5.确定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

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广西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广西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在2005年到2015年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2005年到2007年持续下降,2007年到2009年持续上升,2009年以后缓慢下降进入一段稳定的动荡调整期,基本保持在50%左右。2005 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为历史最高,达到52.83%;2014 年为历史最低,比例为49.38%。近五年来平均值为50.24%。见图5-9。

●图5-9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

从各县区年度变化趋势来看,2009 年以前,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呈现较大波动;但从2009 年以后,各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则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范围内,变化幅度不大。

因此,以2009年以后历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依据,其中河池市区2011年数据异常,进行剔除后计算平均值。各功能区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情况,见图5-10、图5-11、图5-12,表5-9-1、表5-9-2、表5-9-3。

●图5-10 重点开发区各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折线图

●图5-11 农产品主产区各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折线图

●图5-12 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折线图

●表5-9-1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情况统计表(重点开发区)

续表

●表5-9-2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情况统计表(农产品主产区)

续表

●表5-9-3 全区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情况统计表(重点开发区)

续表

6.计算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量

根据人口预测和人均粮食消费量,计算2020 年、2030 年广西各主体功能区县区的粮食需求量。

公式如下:

口粮粮食需求量=预测城镇人口数×城镇人口口粮人均用粮标准+预测农村人口数×农村人口口粮人均用粮标准

饲料粮粮食需求量=预测城镇人口数×城镇人口饲料粮人均用粮标准+预测农村人口数×农村人口饲料粮人均用粮标准

工业粮粮食需求量=预测城镇人口数×城镇人口工业粮人均用粮标准+预测农村人口数×农村人口工业粮人均用粮标准

代入数据计算得到各主体功能区县区2020 年和2030 年的粮食需求总量,结果如下:

到2020年,满足“温饱水平”的粮食需求量为1 544.95万吨(其中口粮486.39万吨、饲料粮705.70 万吨、工业粮352.86 万吨);满足“小康水平”的粮食需求量为2 024.83 万吨(其中口粮634.05 万吨、饲料粮927.18 万吨、工业粮463.60万吨);满足“富足水平”的粮食需求量为2 498.10 万吨(其中口粮794.72 万吨、饲料粮1 135.64万吨、工业粮567.74万吨)。

到2030年,满足“温饱水平”的粮食需求量为1 757.60万吨(其中口粮553.34万吨、饲料粮802.83 万吨、工业粮401.43 万吨);满足“小康水平”的粮食需求量为2 303.53 万吨(其中口粮721.32 万吨、饲料粮1 054.80 万吨、工业粮527.41 万吨);满足“富足水平”的粮食需求量为2 841.98 万吨(其中口粮904.12 万吨、饲料粮1 291.95 万吨、工业粮645.91 万吨)。见图5-13、图5-14,表5-10-1、表5-10-2、表5-10-3。

●图5-13 各主体功能区2020年口粮、饲料粮、工业粮需求量示意图

●图5-14 各主体功能区2030年口粮、饲料粮、工业粮需求量示意图

● 表5-10-1 全区主体功能区不同消费水平下口粮、饲料粮、工业粮需求量(重点开发区) 单位:万吨

续表

● 表5-10-2 全区主体功能区不同消费水平下口粮、饲料粮、工业粮需求量(农产品主产区) 单位:万吨

续表

● 表5-10-3 全区主体功能区不同消费水平下口粮、饲料粮、工业粮需求量(重点生态功能区) 单位:万吨

续表

7.计算耕地需求量

耕地需求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S=M/n.k.m

式中:S 为耕地需求面积;M 为口粮、饲料粮、工业粮需求量;n 为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例;k为复种指数;m为粮食预期播面单产。计算结果如下:

(1)2020年耕地需求量

到2020 年满足“温饱水平”的耕地需求量为465.87 万公顷,其中口粮耕地需求量146.67 万公顷,饲料粮耕地需求量212.80 万公顷,工业粮耕地需求量106.40万公顷;满足“小康水平”耕地需求量为610.57 万公顷,其中口粮耕地需求量191.19 万公顷,饲料粮耕地需求量279.58 万公顷,工业粮耕地需求量139.80 万公顷;满足“富足水平”的耕地需求量为753.28万公顷,其中口粮耕地需求量239.64万公顷,饲料粮耕地需求量342.44万公顷,工业粮耕地需求量171.20万公顷。

(2)2030年耕地需求量

到2030 年满足“温饱水平”的耕地需求量为485.95 万公顷,其中口粮耕地需求量152.99 万公顷,饲料粮耕地需求量221.97 万公顷,工业粮耕地需求量110.99万公顷;满足“小康水平”的耕地需求量为669.66 万公顷,其中口粮耕地需求量199.43 万公顷,饲料粮耕地需求量291.64 万公顷,工业粮耕地需求量178.59 万公顷;满足“富足水平”的耕地需求量为785.76万公顷,其中口粮耕地需求量249.97万公顷,饲料粮耕地需求量357.20 万公顷,工业粮耕地需求量178.59 万公顷。见表5-11-1、表5-11-2、表5-11-3。

●表5-11-1 不同粮食消费水平下耕地需求量表(农产品主产区) 单位:万公顷

续表

●表5-11-2 不同粮食消费水平下耕地需求量表(重点开发区) 单位:万公顷

续表

●表5-11-3 不同粮食消费水平下耕地需求量表(重点生态功能区) 单位:万公顷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