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度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投融资规模增长达182%以上。在这个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领域支付牌照并购事件频发,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并购不断加剧,行业集中度将得到快速提升。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互联网银行也随着国家对民营银行的全面放开而蓬勃发展,热潮涌起。未来,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形态和市场格局将遵循互联网和金融的内生规律向前演进,并将持续蓬勃发展,演绎出更多新的特征和趋势。

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信息中介服务的金融业务模式,其中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服务、产品、监管等体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步伐加快,互联网金融凭借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等优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2017年2月北京天使实战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资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分析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459起,完成融资的企业数为427家,融资金额约901亿元人民币,其中28家企业完成两轮融资,2家企业甚至在一年之内完成三轮融资。2016年度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投融资规模增长达182%以上。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日趋庞大,预计到2018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有望突破7亿人。中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日趋严格,行业的集中度也不断提升,因此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竞争格局将趋于稳定,预计到2018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2016年8月央行在批复续展首批次27家支付牌照的同时,对支付业务范围也有所调整,强调支付公司的合规性和业务开展的有效性。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内容涉及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各个领域。在这个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领域支付牌照并购事件频发,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并购不断加剧,行业集中度将得到快速提升。我国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几乎被支付宝、财付通(包含微信支付)等两大巨头瓜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较为明显。2017年10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总规模达到27.1万亿元。随着支付宝和财付通不断拓展支付场景,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份额变化越来越小,双寡头局面稳固。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据市场94%的份额,第二季度这一数据升至94.3%。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提升支付安全性,支付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其中,生物识别技术与第三方支付的结合将成为行业竞争热点,也是支付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2016年支付宝推出了全新的刷脸支付技术“Smile to Pay”,识别准确率高于人眼。创新支付方式的出现将打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金融领域的一种新业态,其监管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但无论业态如何花样翻新,互联网金融都没有改变金融行业经营风险和管理信用的本质,要和其他金融业态一样,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两会首提“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到2016年“规范发展”,再到2017年强调对互联网金融要“高度警惕累积风险”,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越来越重视,在监管态度上逐渐趋于严格,这也是在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互联网银行也随着国家对民营银行的全面放开而蓬勃发展,热潮涌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7家获准筹建或已开业的民营银行中,有8家银行都直接定位为互联网银行,包括第一批成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相比传统银行而言,规模小、底子薄,其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弱,对于风控的要求也更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银行普遍拥有互联网背景,在海量数据、金融云、用户画像、信用体系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大数据的应用具有风险控制能力,可以帮助银行筛选客户、计算群体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并通过修正大数据提高风控能力,搭建有效的风控体系。以微众银行为例,其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依靠大股东腾讯积累的大数据体系,利用自身的金融科技,在征信、风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布局,率先形成其创新风控策略,简述为“精于数据,专于模型,敏于系统”。基于两大社交软件微信和手机QQ,微众银行拥有最全面的社交数据,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各类风险数据,建立风险识别、实时侦测、计量和报告的能力,以满足风险监测报告、风险计量模型、贷后预警、反欺诈与黑名单识别等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同于众多的风控模型,微众银行通过引入国外新型风险识别和算法技术,陆续建立了客户分群授信、社交评分、信用评分、商户授信管理、欺诈侦测等系列模型,主动预警捕捉高危行为,率先将线上风控用于实战。其推出的“白名单”邀请制扭转了被动风控的局面,在贷前就开始排查风险,进行反欺诈识别,做到了即时预测风险、实时调整风控模型,有效降低了小额贷款服务中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互联网银行的另一大特点是所有业务在线上完成。线上金融业务要求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同时实现流畅便捷的客户体验。微众银行搭建了全线上风险信息系统,可承载互联网环境下的瞬时高并发业务量,并加载各类数据源和模型引擎,在客户手指滑动间完成风险识别与计量的判断与决策。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先进的风控理念和敏捷的风控系统,微众银行成立两年多以来,其线上信贷业务“微粒贷”快速发展,同时贷款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www.xing528.com)

互联网金融便捷、高效的特征,吸引着不同空间的人群,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当前,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创新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均已具备,互联网与金融融合的各类自主、自发的创新产品、服务也在不断涌现。未来,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形态和市场格局将遵循互联网和金融的内生规律向前演进,并将持续蓬勃发展,演绎出更多新的特征和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