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牌经营数据的概念逻辑解析

品牌经营数据的概念逻辑解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品牌五维度框架的逻辑也基本构成了一个品牌的发展几乎都要遵循的路径: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美誉度→忠诚度。具有较高认知度的品牌若继续发展,品牌信息能够影响消费者对其他产品门类的选择决策,即该品牌获得了较高的联想度,联想度使得品牌具有了可以延伸的可能。一般认为,获得美誉度,即发生品牌自我传播的口碑,就是品牌形成的标志。

品牌经营数据的概念逻辑解析

品牌对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发生作用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是逐次获得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美誉度、忠诚度的过程,这五项度量指标由低到高表示着一个品牌对外部关联环境的影响力(或称品牌市场力)的大小,大卫·艾格(David Aaker)在1991年提出品牌关系理论的时候提出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和忠诚度四个,美誉度是后期学者在总结品牌特征的时候补充完整的,也称品牌五维度框架。品牌五维度框架的逻辑也基本构成了一个品牌的发展几乎都要遵循的路径: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美誉度→忠诚度。这五个维度全面覆盖了一个品牌对市场(消费者与潜在消费者的总和)的影响全过程。

这条路径可以这样解释:合法取得商标所有权,即获得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品牌,但这仅仅只是创建品牌的开始,这一商标若是无人知晓,则是一个普通的商标,不会对消费者有任何影响,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知名度即商标走向品牌的首要目标,获取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即人们常说的名牌,一个合法注册的商标经过努力获得一定的知名度而成为名牌,主要依靠的是商业手段的传播,如广告促销等,手段也没有限制,如将名牌和品牌等同起来,其后果之一就是不惜一切出名,标新立异甚至通过另类恶俗的手段获得关注,依靠这样的手段获取的知名度对于短期关注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如要获得之后的美誉度就非常困难了。

通过正当的手段和努力,该商标在知名度的支持下还可能获得消费者更为深入的了解,即获得所谓的认知度。能够获得消费者深入的认知可以理解为知名度的一个进步,消费者不再是简单地知晓该品牌,而是对该品牌的认知已经达到比较熟悉的程度,甚至可以认为是一定程度上的认可,距离美誉度一步之遥。

具有较高认知度的品牌若继续发展,品牌信息能够影响消费者对其他产品门类的选择决策,即该品牌获得了较高的联想度,联想度使得品牌具有了可以延伸的可能。延伸能力的形成使得品牌的价值百倍增加,使品牌变得更有意义。此时的品牌信息开始脱离行业或具体产品的约束达到泛化阶段,品牌信息量会大幅增加。(www.xing528.com)

如果该商标在目标人群中获得来自消费者的良好口碑,即获得品牌塑造的关键指标——美誉度,则此时的品牌即使是在无任何商业广告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支持的情况下,其品牌信息依旧能够不断被传播和发展,消费者当中已经产生了自我传播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口碑。一般认为,获得美誉度,即发生品牌自我传播的口碑,就是品牌形成的标志。

最后,若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习惯因该品牌发生改变,即该品牌获得了品牌忠诚度。一旦形成了忠诚度,品牌就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商业符号,而是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永远留在人类发展史中。此时,品牌信息高度抽象,其意义已经超乎商业符号。

综上所述,从品牌五维度理论的框架看,品牌的影响力是个由弱到强、由简至繁、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过程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