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环境及其概念探析

开放环境及其概念探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放背景可以认为是不同组织之间的边界具有多孔而能够相互渗透的一种环境特性。陈劲、陈钰芬认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可以吸收更多的创新资源来弥补自身创新资源的不足,从而形成多主体创新模式,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梁靓提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组织不再封锁其知识财产,而是通过合作、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转移一部分知识,此举既能够让其他组织利用某种技术,也能使技术转让组织从中获利,以降低组织的创新成本。

开放环境及其概念探析

开放背景可以认为是不同组织之间的边界具有多孔而能够相互渗透的一种环境特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企业创新资源的五类要素(人、财、物、技术、信息)能够在不同组织之间和组织内部实现双向流动,从而产生渐进性或突破性的创新意图,经过后续商业化以实现创新绩效。因此,开放背景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者们对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解主要观点有:切斯布罗格认为开放式创新将传统的线性创新漏斗扩展到复杂的非线性创新生态系统,其中内部和外部知识相互作用,并通过可渗透的组织边界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在发展新技术时,应当整合内、外部所有有价值的资源,通过使用内部、外部两条市场通道,使企业内部的创新思想通过外部渠道进入市场,将企业现有的业务外置,以产生额外的商业价值(图4-1)。陈劲、陈钰芬认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可以吸收更多的创新资源来弥补自身创新资源的不足,从而形成多主体创新模式,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陈劲,陈钰芬,2006)。梁靓提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组织不再封锁其知识财产,而是通过合作、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转移一部分知识,此举既能够让其他组织利用某种技术,也能使技术转让组织从中获利,以降低组织的创新成本(梁靓,2014)。蒋国平、王林英指出开放式创新是一种新型知识创造方式,能实现组织内、外部知识的充分交流,它要求企业打破组织边界的束缚,积极寻找外部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风险投资,从而极大降低创新风险(蒋国平,王林英,2012)。

图4-1 开放环境下企业创新模式(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开放式创新环境是组织削减创新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的一种主流创新环境,能促使组织利用有目的的知识流入和流出以加速内部创新,帮助其培养更深层的创新能力,并拓展外部创新的市场,从而实现低价高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