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企业行为的多样性,影响双元创新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厘清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产业创新模式发展阶段来看,双元创新作为系统整合与网络模式创新的一种延伸创新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创新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双元创新的前因变量研究进展
第一,公司治理方式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动荡的外部环境迫使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进行渐进性和突破性双元创新的选择。徐伟等根据高阶理论,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选择将受到决策制定者认知基础和价值观的影响。由此,经理人个人特征(如年龄、任期、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对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CEO作为公司战略核心制定和实施者,发生变更后,新任接班人因继任来源不同,认知基础、价值观以及专有知识资源存在差异,可能会改变企业技术创新的轨迹和预期。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背景,对岗位轮换、内部晋升、外部聘任三种经理人产生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引入任职期限和学历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了不同继任来源的经理人在不同情境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岗位轮换来源经理人不利于企业双元创新,与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显著负相关;外部聘任来源经理人有利于企业双元创新,与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显著正相关;内部晋升来源经理人与企业渐进性创新显著正相关(徐伟,2018)。
从企业家冒险性倾向对双元创新影响的研究角度来看,齐秀辉基于企业基础资源理论,从企业家隐性特征中的企业家冒险倾向分析其对企业双元创新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企业家冒险倾向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绩效,并能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但对渐进性创新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企业家冒险倾向是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半调节变量,并且对非国有企业组起显著调节作用,对国有企业组的调节作用不明显(齐秀辉,2019)。
付瑶等聚焦于所有权涉入、董事会涉入和管理层涉入等不同维度的家族涉入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涉入可以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抑制渐进性创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增强家族涉入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付瑶,2019)。
张宇杰、蔺楠通过对双元创新与商业嵌入对极端贫困地区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提出突破性创新对创业企业成长有正向积极作用,渐进性创新对创业企业成长是负向影响,商业关系将促进突破性创新与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而抑制渐进性创新与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张宇杰,蔺楠,2019)。
万旭仙在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中,指出:①短期金融资产配置对双元创新不产生蓄水池效应;②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挤出效应,而对开发式创新挤出效应受到产权异质性的影响;③相对于开发式创新,长期金融资产对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④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有助于弱化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对双元创新的挤出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中,这一调节效应并不显著;⑤相对于探索式创新,薪酬激励弱化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对开发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万旭仙,2019)。
王文华、叶沁瑶基于双元创新投入视角实证检验了竞争战略对双元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投入在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低成本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对开发式创新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式创新在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中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开发式创新在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未得到验证(王文华,叶沁瑶,2019)。
第二,市场导向对双元创新的作用。王灿昊、段宇锋运用市场导向理论,探讨不同市场导向对组织双元性创新的影响,指出反应型市场导向对应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先动型市场导向则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知识获取在市场导向与双元性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战略柔性在市场导向与双元性创新之间具有调节效应(王灿昊,段宇锋,2019)。
第三,组织关系结构对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社会关系理论指出企业不能脱离产业集群单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与其所处产业环境深度融合,才能促进自身经营以及提升研发能力。李国强从企业网络能力、网络位置跃迁、环境不确定性和创新支持氛围等几方面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得出,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对企业双元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跃迁在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的正向关系中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创新支持氛围对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用(李国强,2019)。徐露允从企业内部知识整合角度,指出企业的知识网络密度提升对渐进性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抑制作用;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强化了知识网络密度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但对知识网络密度与渐进性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强化了知识网络密度对渐进性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网络密度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徐露允,2018)。王金凤认为网络惯例的不同维度具有差异化效能,即行为默契正向影响双元创新,而规范共识对双元创新呈倒U形影响。同时,环境动态性能够增强行为默契与双元创新的关系,而削弱规范共识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环境丰富性对于网络惯例与双元创新关系的影响不显著,只能增强行为默契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王金凤,2019)。肖德云提出个体反馈寻求对于组织层面的双元创新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均有积极的跨层次促进作用;双元创新能够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并且在反馈寻求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战略柔性在个体反馈寻求与组织双元创新关系中起着跨层次调节作用;战略柔性在双元创新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肖德云,2019)。
第四,研发资源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李传宪、黄丽在双元创新模式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投入具有激励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投入和渐进性创新投入都具有激励作用;相对于突破性创新投入,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渐进性创新投入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李传宪,黄丽,2019)。史会斌、杨东从战略协同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战略两个重要维度即研发投入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资源在探索和利用两种创新活动间的配置要实现某种平衡,只有将探索式创新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才能最大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史会斌,杨东,2019)。张镒、刘人怀从互补性资产、平台领导力与双元创新关系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平台领导力在互补性资产与双元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张镒,刘人怀,2019)。吴亮、赵兴庐、张建琦认为,探索式创新驱动企业进行资源拼凑,发掘现有资源的“新服务”,产生基于资源的新知识和新使用属性(吴亮,赵兴庐,张建琦,2016)。臧金娟基于双元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资源组合方式、双元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关系。指出资源内部开发和资源外部获取都促进了双元创新,并且两者是互为补充的。组织规模正向调节了资源内部开发和双元创新的关系,而负向调节了资源外部获取和双元创新的关系(臧金娟,2018)。
第五,个人知识吸收能力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区别于组织对外部创新知识的吸收同化作用,秦佳良、张玉臣从个人层面出发,将知识吸收分为识别、同化和应用三个阶段,探讨个人知识吸收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知识识别有助于探索式创新和挖掘式创新的实现;个人知识同化导致了探索式创新和挖掘式创新之间的差别,探索式创新需要个人同化能力,挖掘式创新则不需要;个人知识应用对双元创新均无作用(秦佳良,张玉臣,2018)。(www.xing528.com)
第六,外部环境对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环境扫描和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中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李宁娟认为环境扫描与利用式创新呈倒U形关系,与探索式创新有正向线性关系,与双元创新交互平衡呈正U形关系,与双元创新差异不平衡呈倒U形关系(李宁娟,2018)。庞娟、靳书默基于知识视角,提出外部网络关系不同维度对双元创新具有差异化影响;网络关系强度和密度的提高以及网络关系深度的适度降低有利于渐进性创新,网络关系深度和密度的提高以及网络关系强度的适度降低更有利于突破性创新;知识吸收能力在外部网络关系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庞娟,靳书默,2019)。梁阜、张志鑫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和创新搜索理论,构建外部知识搜索宽度、知识搜索深度及其双元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探索知识搜索宽度、知识搜索深度、平衡型双元搜索和联合型双元搜索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机理(梁阜,张志鑫,2019)。向永胜、李春友从理论分析出发,构筑了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能力—创新追赶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而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向永胜,李春友,2019)。
第七,创新模式对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杨晓娜等指出:①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外部关系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③外部结构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④外部认知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杨晓娜,2018)。李瑞雪、彭灿、杨晓娜基于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29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仅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②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两个维度(渐进性创新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均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正向影响;③渐进性创新能力在内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突破性创新能力仅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李瑞雪,彭灿,杨晓娜,2018)。
(二)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前因变量研究进展
从智力资本对双元创新协同性影响的研究方面来看,奚雷等从(企业)智力资本与高管团队状况角度提出,智力资本及其三个维度(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均与双元创新平衡性正相关(奚雷等,2016)。
从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性影响的研究方面来看,李德强等提出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均正相关;动态能力的重组转型能力维度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均正相关;环境竞争性在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协同性、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平衡性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李德强等,2017)。
外部学习能够有效破解双元创新所面临的资源困境。针对外部学习对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影响,奚雷、彭灿等人探讨了外部学习及其两个维度(技术方面的学习与管理方面的学习)对双元创新协同性(含双元创新平衡性与双元创新互补性)的影响,提出技术方面的学习对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新互补性均具有正向影响;管理方面的学习仅对双元创新平衡性具有正向影响(奚雷,彭灿,张学伟,2018)。奚雷、彭灿等人提出外部技术学习能够丰富企业的知识库,弥补组织知识资源的相对不足,改善因资源稀缺而过分强调某一类创新活动,有利于双元创新活动之间的相互平衡(奚雷,彭灿,李德强,2016)。李文亮、赵息认为外部管理知识的获取也能满足组织双元创新的需要,有利于双元创新活动间的平衡(李文亮,赵息,2016)。
(三)双元创新后果变量的研究进展
从双元创新战略对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来看,潘宏亮基于双元创新理论,探究了双元创新战略对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双元创新战略分别在识别外部知识以及同化外部知识与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但双元创新战略对利用外部知识和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绩效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潘宏亮,2018)。
基于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卑立新基于知识的基础观,探讨了知识获取路径(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整合)是如何通过探索和应用这两种不同的创新过程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结果表明,外部知识获取与相对平衡型双元正相关,与组合型双元存在倒U形关系;内部知识整合与组合型双元正相关,与平衡型双元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平衡型双元和组合型双元均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形关系(卑立新,2018)。
聚焦双元创新能力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马蓝基于拼凑理论探讨了资源拼凑、双元创新能力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提出资源拼凑分别对新颖型模式创新和效率型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渐进性创新能力对新颖型模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效率型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分别对新颖型模式创新和效率型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马蓝,2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