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全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应对风险挑战、激发国内发展潜能的现实需要,云南是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联结点,也是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全省上下要夯实制造强省的根基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1.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1)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产业链平稳运行。云南企业要做好产业链风险的化解和防范,提升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资源管理;发挥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着眼于战略性产业和领域,产业政策有必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共性技术难题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引导和支持本土企业瞄准产业链短板和价值链中高端进行生产研发。
(2)筑牢产业链的基础,应考虑可持续的产业链供给能力。政府和企业需要更加注重通过自主性的学习和创新来筑牢产业基础;更加注重培育大企业领军的产业集群,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联系,构建本土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注重引导和鼓励更多本土企业进入实体经济,扎扎实实做好主业,做产业链的“耐心资本”(不是短期资本,更不是投机资本),有能力、意愿与发展伙伴共担风险、互帮互助、长期发展。
2.夯实基础协同发展(www.xing528.com)
夯实产业链基础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把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大大加强。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把“新基建”作为推动产业链水平的突破口。加快形成5G工业应用高地,促进5G与云技术、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共振。加强与日本、韩国的交流与合作,在中日韩自贸协定即将签署之际,推动亚洲经贸合作圈建设,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和贸易链闭环,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
3.统筹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标志性产业链,为相关企业提供贷款、税收、出口、引进等优惠政策,支持标志性产业链中的头部企业联盟进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若干具有产业控制能力的“链主”和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一批专利和标准;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明确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标志性产业链发展,营造竞争中性环境,构建省域统一市场;强化区域布局,增强滇中新区、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化竞争力,加快发展地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与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发展,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减少运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