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力
发挥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培育壮大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提高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优化民族地区产城融合空间布局,扩大产业聚集对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促进民族人口向产业聚集区集中,稳步提升民族地区城镇化率。
2.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优化民族地区及延边地区城镇空间布局,改造提升民族地区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口岸和沿边城镇功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方面集中争取突破。基于临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良好地缘优势和与南亚东南亚地区一衣带水的文化亲缘优势,加大贸易、产能、人文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开展延边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建好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路上开放的门户。在充分利用西部开发、扶贫开发等政策争取国家投资,最大限度地盘活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同时,借助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明确投资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广泛引进以资本为主体优势市场资源及要素,全面推进沿边经济整体振兴。(www.xing528.com)
3.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
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支持“专、精、特、新”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更多文化市场主体。加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申报和创建工作,释放引领示范效应。引导各地根据文化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打造集群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培育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发展文化中介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