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
总体来说,中国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起步晚、基础差,但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发展速度较快,见图7-1和图7-2。
图7-1 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结构变化趋势
图7-2 中国服务业就业变化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服务业启动迅速,发展活跃。1952年,服务业就业人数为1 881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9.1%,到196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到2 88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0.2%。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服务业空前繁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及产值总就业人数及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近年来,中国服务业除了像商业、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有较大发展外,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等新兴行业增长很快。有些专项服务项目,如卫星发射,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过去处于主要依靠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服务业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一直以来,中国服务业向着优质高效快速发展,到2016年,已经成为投资最多、纳税最多、吸纳就业最多的领域,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从世界经验看,各国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H·钱纳里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经济增长主要由初级产业和传统产业支撑;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2100美元,经济增长主要由急速上升的工业支撑;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100美元以上,经济进入发达阶段,服务业的稳定增长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服务业仍处从属地位,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专 栏
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Chenery,1918—1994年),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长期从事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产业联系经济学》(合著)《工业化进程》《发展计划研究》《发展的型式》(合著)《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增长中的再分配:政策探讨》等。
另外,目前中国服务业的负载过重,大大影响了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现象。中国也存在这种情况,农业剩余劳动力近乎无限的供给,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溢出的大量富余人员,使中国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压力面前,中国服务业必然会粗放式地发展,而不是主要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推动。我们认为,服务业的大发展(包括质与量两方面)是经济现代化的标志,而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切不可为了解决农业和工业问题,而盲目地牺牲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的稳步增长,促进了中国服务业与国际的接轨,推动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3.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7548亿美元,33年增长了173倍。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不足0.6%,居世界第34位;2015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3%,居世界第2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由24.8亿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2885亿美元,增长了116倍;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0.7%上升到5.9%,国际排名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3位。进口由18.7亿美元提高到4663亿美元,增长了249倍;在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0.5%提高到10.1%,国际排名由1980年的第40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2位。图7-3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06—201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始终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
图7-3 中国服务业贸易进出口情况(2006—2018年)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上仍存在很大差距。从世界平均水平看,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0%,低收入国家为51%,中等收入国家为54%(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为51%,上中等收入国家为56%),高收入国家为74%。在所有组别国家中,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低,接近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图7-4)。但2019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值的53.9%,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就业情况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也明显偏低。2011年年底,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2019年这一占比达到了47.4%,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收入国家为68.5%,上中等收入国家为56%)。这表明,目前中国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差距还比较大,服务业扩大就业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图7-4 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若干国家的比较/%
在服务业贸易方面,中国服务业贸易的发展和总体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不对称性。中国总的出口贸易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世界排名也逐次上升,但服务贸易的绝对值与相对值都很小。1994年,中国服务出口收入221.04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仅为1%,比总的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2.9%相差50%以上,位居第22位,比总的贸易居世界第11位也相差甚远。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只有8.2%,远低于全球平均18.3%的水平;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的8%,而服务出口仅占3.2%,不到货物贸易的一半,这说明中国服务出口的比较优势不如货物出口。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1778亿美元。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并不合理,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30%。近年来,我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出口额高达470.6亿美元。而金融、保险、知识产权、视听及相关产品许可费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仍然很低。服务贸易顺差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建筑两个领域(表7-16)。
表7-16 2018年中国服务贸易结构 亿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2019中国统计年鉴。
表7-17是根据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计算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简称TC指数)[1]。从中可以看出,在10年时间里,中国服务贸易总体TC数均小于0,在-0.33~-0.03波动,服务贸易总体状况处于比较劣势。虽然有部分行业体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它们多为传统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行业,而目前国际上这些行业的技术和资本含量越来越高,劳动生产率增长也很快,中国的传统优势能否继续保持困难重重;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金融、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劣势明显,国际竞争力还很低,反映出我国服务业总体技术水平和知识含量的欠缺,这些行业在中国服务业全面开放后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服务贸易,是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给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机遇,必须很好地抓住,利用这一机遇,使中国的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也使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上一个台阶。
表7-17 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计算。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新亮点。2000—2015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600亿美元增长到4663亿美元,年均增长14.6%,占全球比重从2.2%提高到10.1%。世界排名逐年上升,竞争优势已经初步显现。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15.7%,世界排名由“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1%,服务进口年均增长19.4%。
商务部等13个部门制定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综合考虑了我国“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未来国内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等因素,发展服务贸易是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未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形势十分复杂,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十三五”期间力争服务贸易年均增速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速。技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占比持续提升,人力资源密集型和中国特色服务出口优势进一步巩固,服务贸易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专 栏
为促进服务贸易又好又快发展,商务部会同13个部门,制定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并于2017年3月2日正式发布。“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趋势增强。作为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成为影响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分配的关键因素,传统制造领域的跨国公司纷纷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2.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1)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中国跨境服务贸易进出口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7548亿美元,33年间增长了174倍。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增速,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变化情况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8%和20.9%,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11.1%和18%。与世界各国相比,无论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业年均10.8%的发展速度都是非常快的。除了1990年由于特殊原因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率为2.3%之外,其他年份均在8.4%以上,1992年甚至达到12.4%。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著,1978—2007年,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年均增长3.5%,中等收入国家为5.5%,低收入国家为4.6%。可见,我国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增长较为强劲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但这3个国家的增速也赶不上我国。
(2)服务贸易规模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稳健发展,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世界经济扭转下滑势头,整体保持温和增长,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5%;中国前四大服务贸易伙伴中国香港、美国、欧盟(27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8%、2.8%、1.8%和3.9%,而中国经济增长率达10.3%。国内外经济的总体走势带动了货物贸易的大幅增长,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出口居世界第三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英国、中国),进口居世界第二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传统服务是拉动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运输、旅游是中国服务贸易传统进出口项目,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50%,是促进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15.7%,世界排名由“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1%,服务进口年均增长19.4%。2015年,服务进出口达7 529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2 885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服务进口466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服务贸易占我国外贸(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和我国服务出口、服务进口全球占比实现“三提升”,2015年分别增至16%、6%、10.1%,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5.1、2和5.2个百分点。
(3)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额比重偏低。从全球贸易发展态势来看,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稳中有升,从1982年的不足20%提高到2007年的近24%。1982—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以下,1982年为9.4%,2007年为4%,服务贸易逆差加剧。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326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8%,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也高于同期货物贸易15%的出口增速,而2006年和2005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均低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低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2000—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与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基本持平,均为12%。
(4)近几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且大体持平,平均增长17.8%。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开始高于货物贸易,20世纪80年代后期年均增幅更是高于10%。到了20世纪90年代,服务贸易平均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约为6%,恢复到与货物贸易基本持平的状态。跨入21世纪后,世界服务贸易出口进入稳定增长期,增幅开始逐渐回升,这一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1989年以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总体上低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1989—1994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1995年以后,尽管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较快,但同期的货物贸易出口增长更快。
(5)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现代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如表7-18所示,传统服务业部门占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比重较大,现代服务贸易比重较小。传统服务贸易中旅游、运输服务贸易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二者总和2005—2013年占比均超50%。现代服务贸易中,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等所占比重较低。
表7-18 2005—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分部门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服务贸易网,2013年世界服务贸易数据来自世界贸易组织“2014年国际贸易统计”。
(6)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速较快。2013年,中国高附加值服务出口继续呈现稳步增长势头,成为服务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其中,金融服务出口增速居首,达54.2%;咨询出口比上年增长21.2%;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出口增长6.8%;保险服务出口增长20%。
2015年,运输服务、旅游、信息服务出口总额分别为385.9亿美元、1141.1亿美元、245.5亿美元,在中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61.4%。旅游出口总额居各类服务之首,在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26.3%上升至39.6%;运输服务出口位居第二,占比由2012年的20.4%降至13.4%;信息服务出口上升明显,占比达到8.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总量规模的快速增长,多数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为代表的新型服务贸易增速最快,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服务出口的增长。从表7-19中可见,2005—2013年,中国全部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9.92%。同期,金融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10.05%,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年均增长70.17%,咨询服务出口年均增长66.15%,成为增长最快的几个部门。
表7-19 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趋势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整理。(www.xing528.com)
(7)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持续扩大。1982—199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一直保持小额顺差。自1992年首次出现逆差后,除个别年度(1994年)外,我国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而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为549.2亿美元,到2015年已经增加至1178亿美元。进一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结构可以发现,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业、保险业、旅游业、金融业和专利使用等方面,如2009年仅运输业逆差就高达230亿美元,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下的逆差106亿美元,保险业逆差97亿美元,反映出我国仍然是技术稀缺的国家。但近年来这一现状略有好转,2015年,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保险服务出口分别为245.5亿美元、5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8.6%、1.8%。
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近年来逆差额快速增长。2006—2016年,中美服务贸易总额增长3.3倍,而逆差增长33.7倍。2017年1—5月,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达2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
(8)主要行业的进出口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欧盟(27国)、日本和东盟为中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与上述国家(地区)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超过2 0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0%。中国除对中国香港地区呈现贸易顺差外,对其他四大服务贸易伙伴均为逆差。
中国香港地区为中国运输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有1/3的份额;其次是美国,所占比重近两成。运输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美国。中国旅游出口市场集中于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上述四地占有近六成的份额。中国香港地区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香港地区是中国建筑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欧盟和美国。建筑服务进口主要来源于东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欧盟。中国香港地区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地位。2010年,中国对中国香港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顺差明显扩大。中国香港依然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双边服务进出口总额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服务均呈现逆差,其中,对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的逆差较多,均在10亿美元以上。
美国为我国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最大的出口市场,其次是东盟。2008年,中国对该两大市场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出口额合计占该行业出口总额的一半。欧盟在中国计算机及信息服务进口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其次是美国和东盟。
中国香港是我国咨询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欧盟和美国,占比均超过1/5。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咨询出口的份额较小。中国咨询进口主要来源于欧盟和中国香港,这两大市场占有近一半的份额。尽管2008年中国服务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从国内、国际环境看,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下降导致服务贸易需求下降,部分行业受影响较大。
(9)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及信息、咨询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主要的出口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2005年,仅上海市的服务贸易出口就已占全国的两成左右。
(10)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我国服务贸易管理相对比较落后,相关的宏观管理机构、部门协调机制、政策环境、法律体系、统计制度等均亟待建立健全。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完全一致,使统计数据尚有一定差距。在服务贸易统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缺少全面、准确的数据的情况下,很难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
(11)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在WTO新一轮谈判、建立FTA的谈判以及CEPA谈判中,服务贸易始终是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按照CEPA规定,中国内地自2004年1月1日起,在物流、分销、视听、旅游、电信、银行、保险等27个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开放。全国各地对发展服务贸易的积极性较高,许多地方也把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市提出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举”的工作指导思想,探索建立政府管理部门与行业协会联手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在全国率先筹建成立国际服务贸易协会。上海、江苏、天津、北京、湖北等省市的商务主管部门已经设立了服务贸易处。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不处在领先地位,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还比较低,服务贸易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但这也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很大,将成为今后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应当像当年把握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那样来把握当前服务业转移的机会,应当像抓货物贸易一样来抓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货物贸易时成功采取的鼓励政策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3.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目前对外服务贸易依然存在整体水平不高、贸易逆差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弱、管理体制滞后等诸多问题。
(1)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于货物贸易,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这一情况与世界多数国家基本一致。如表7-20所示,服务贸易占比最小的是中国(11.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表7-20 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状况 亿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4)[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4.
虽然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但在增速上却快于货物贸易。图7-5显示了1991—2009年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增速对比,整体上服务贸易增速高于货物贸易,而且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货物贸易的下降幅度也要显著高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受到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服务贸易。
图7-5 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若干国家的比较/%
(2)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不强,部门竞争力差异较大。
由表7-21可知2004—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逆差,CAI指数均小于零。其中2004—2008年以后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处于上升态势,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净出口差额有所扩大,导致2009年该指数进一步下降到最低点-0.10。这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竞争力不强,服务贸易较货物贸易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表7-21 2004—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CAI指数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经计算获得。
从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来看,CAI指数大于零的有通信、建筑、计算机及信息、咨询、广告宣传、其他商业服务;从数值上看,其他商业服务的CAI指数平均值最高,达到0.23,其次是建筑服务,达到0.17;CAI指数值较高的部门有旅游、通信、计算机及信息、广告宣传;CAI指数值较小的部门有运输、保险、金融、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
运输服务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贸易竞争力呈上升态势,从2001年的-0.42增至2008年的-0.13,2009年又有所下降(-0.33),相比发达国家运输服务的技术、资本密集发展势头,中国运输服务的贸易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行业,基本处于贸易优势地位,平均值达到0.1,但地位并不牢固,2009年该数值下降为负值。在保险、金融、咨询、通信等传统的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我国都处于比较劣势,尤其是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2001—2009年CAI指数值分别为-0.89、-0.92、-0.94、-0.90、-0.94、-0.94、-0.92、-0.90、-0.93,平均值为-0.92,这表明近些年来该服务部门几乎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出口规模虽然有所提高,但相对其他国家贸易竞争力仍然较弱。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简称TC指数)又称为比较优势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没有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没有出口。其计算公式为:(某国某种商品的出口-某国该种商品的进口)/(某国某种商品的出口+某国该种商品的进口)。2005—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TC指数见表7-22。
表7-22 2005—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TC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表7-22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较弱,特别是在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领域竞争力极弱,服务贸易从总体上看国际竞争力不强。
(3)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表7-23显示,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29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1982—199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基本平衡,并有少量顺差。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现逆差后,除个别年份(1994年)外,逆差一直存在。
表7-23 中国服务贸易差额 亿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服务贸易网,2015年世界服务贸易数据来自世界贸易组织“2015年国际贸易统计”。
近些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出现不断扩大的态势。2007年逆差达到77亿美元,2018年逆差为2 555亿美元,2018年逆差较2007年扩大了33倍。
(4)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整体管理工作,负责服务贸易战略和政策制定、国际多边谈判、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但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仍存在不少缺陷,宏观管理机构、部门协调机制、政策环境、法律体系、统计制度等仍有很大改革空间,主要是服务贸易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明,中央和地方协调性不强,各行政管理部门交流不足,缺乏成熟的规范化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统计过程透明度不高等。目前,各个相关部门在服务贸易领域实行多头管理,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进而阻碍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虽然已陆续颁布了一批涉及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文件,比如《海商法》《保险法》《中央银行法》《广告法》《建筑法》和《律师法》等,但与服务贸易所需要的法律法规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受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服务贸易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服务贸易立法层次较低,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领域基本法;对一些重要的服务行业如旅游、电信等领域的投资立法尚不完备,许多法律法规条文抽象、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法规之间存在漏洞和矛盾,相互冲突,损害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4.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国积极推进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利用服务业发展的领先优势,通过谈判开放服务业市场和促进服务业进出口。另外,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发展使其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超过了GATS。多边和区域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必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
(2)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新设立企业40888家,比上年下降32.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415亿元,增长5.8%,折1381亿美元,增长2.4%。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591家,增长24.8%;对华直接投资金额(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576亿元,增长36.0%,折84亿美元,增长30.6%。全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660亿元,增长25.6%,折391亿美元,增长21.7%。具体见表7-24(a)。
表7-24(a) 2019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7 630亿元,比上年下降4.3%,折1 106亿美元,下降8.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50亿美元,下降3.8%。具体见表7-24(b)。
表7-24(b) 2019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928亿元,比上年增长6.6%,折1729亿美元,增长2.3%。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980亿美元,增长9.7%,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比重为56.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9万人。
(3)服务外包是服务贸易的新一轮增长点。在生产客服化、服务流程数字化和模块化以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跨国服务转移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后台服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采购、客户服务、物流、研究开发等。美国CIO Insight杂志公布的《2005年全球外包发展报告》综合考虑外包东道国的成本和风险后指出,2005年全球外包指数印度名列第一、中国位列第二,同时预测2015年全球外包指数中国将名列榜首,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外包业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