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垄断优势理论。海默(S.H.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部门构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少数部门。同时,他还分析了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海默认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都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性在商品市场上表现为产品的特异性、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形式;在要素市场上表现为特殊的管理技能、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方面差异等;此外,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国家在关税、税收、利率、汇率上的差异等也体现出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少数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并能够借助优势克服跨国经营中增加的额外成本,从而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展开强有力的竞争。因此,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是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
(2)产品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把产品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选择,决定了公司应该有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战略。在产品的创新阶段,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很低,企业具有垄断优势,选择在国内生产可以不断改进产品并保持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采取出口贸易的形式;在产品的成熟阶段,生产技术趋于成熟,产品基本定型,产品出口急剧增加,导致生产技术扩散到国外竞争者手中,仿制品开始出现,出口商品的边际成本加上运输成本逐渐接近并超过进口市场的预期平均生产成本,竞争开始转向生产成本方面。因此,创新国的企业需要到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投资设厂,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已占有的市场份额;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后,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基础仅仅是价格和成本的高低,其结果是产品的生产或装配业务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的创新国则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根据产品周期理论,创新国会在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时,开始对外直接投资。
专 栏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美国经济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
(3)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威廉森(Willianson)、荷纳特(Hennart)、凯维斯(Caves)、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是内部化一些中间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组织,即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市场而不是国际市场来实现中间产品的交易,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出口,即用公司行为来代替市场行为。是否内部化某些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成本,如果通过公司的内部机制获得某种产品的净利润高于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该种产品的净利润,公司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选择出口。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一是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当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经营管理活动;三是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
(4)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在考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以此进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由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决定了要素相对价格、比较成本继而比较利润率的差异,当一国某产业要素密集度较高的那种要素相对价格上升,就会使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的状态,这时应该将产业转移到该种要素相对价格较低的国家,使要素组合合理化,增加东道国的GNP。
(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并发展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通常也被称为OIL(Ownership Internalization Location)理论,其核心是三大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公司具有的某些独特的生产资源,如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以及市场销售优势等,这些资源不仅能持续开发并维持竞争优势,而且能够经受其他竞争者的模仿。区位优势是指能够接近消费者或进入当地市场获得某些原材料或改善生活条件的优势,包括东道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能够通过内部化某些交易来降低成本的优势,即内部市场交易的利益高于外部市场交易的利益。如果企业同时具备这三大优势,就可以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具体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也由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来决定。
专 栏(www.xing528.com)
约翰·哈里·邓宁(John Harry Dunning,1927—2009年),国际投资领域经济学家,英国人。他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1964年任雷丁大学经济学教授,从而在国际投资理论上以他为中心出现了雷丁学派,邓宁在FDI领域有着广泛、深入的研究,在1977年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的足迹遍布各大洲,广泛出席各种商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积极地为发展中国家出谋划策,从而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他曾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工作组的成员,在1987—1989年担任国际商务学会主席,晚年致力于国际资本的“道德生态”理论的探索。为了表彰他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2008年被国家授予OBE勋章。
(6)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都是由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所诱发产生的。所谓直接诱发要素主要指投资国或东道国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及信息等。间接诱发要素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之外的其他非要素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规、政治稳定性、投资硬环境状况、投资软环境状况以及东道国政府与投资国的协议和关系等;世界性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经济生活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等。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因素在起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
此外,核心资产论、风险分散论、寡占反应论、资本化率理论以及原料周期理论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解释,但这些理论都没有对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系统的分析。
2.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
随着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国民收入、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服务部门的国内和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对服务业跨国生产和经营的研究也发展起来,其出发点就是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服务部门的适用性进行讨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过修正,完全可以用于分析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其中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
鲍德温(Boddewyn)试图使用主流理论来解释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行为。他发现由于服务产品特殊性会引发一些问题,如对理论假设前提的违背、对服务产业特定优势区分的难度等,他认为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但不需要做特别的定义和理论解释,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条件限制和详细说明就能容易地运用现有的理论。
邓宁将其在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扩展到服务部门,在《跨国企业和服务增长: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这篇代表性文章中,解释了服务业跨国公司行为的有关概念和理论问题,提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本框架是适用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并对原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服务企业的具体表现进行了阐述,还列举了一些特定服务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需要具备的优势。在邓宁分析的基础上,恩德韦克(Enderwick)又分析了该理论模型应用于服务部门时要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服务业很多部门是技术复杂性较低的行业,确定企业特定优势较难;跨国经营的非股权方式(如许可证、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等)在服务业中广泛应用,而这些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经营方式对于跨国公司理论中的内部化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含义。
卢格曼(Rugman)以银行业为基点分析了内部化理论的适用性,他认为,按照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通过创造内部市场来克服世界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跨国银行同样也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从而克服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与其分析基点相似,亚诺普勒斯(Yannopoulos)、格瑞(Gray)、考(Cho)、格鲁伯(Grube)、佩克乔利(Pecchioli)、威尔斯(Wells)等也是以银行业为分析对象,阐明了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在解释跨国银行业发展方面的合理性,不过,这些分析假定银行的外国分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实现运作。格瑞指出,当一个银行选择在超国家市场如欧洲货币市场经营时,不必拥有相同的优势条件,因为在超国家金融市场,没有当地银行,不需要以所有权优势作为补偿优势。这实际上相当于重新定义了区位优势,将其范畴从某一特定国家扩展到了超国家市场,此时的区位优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他们的分析还指出,在银行业之外的一些服务部门,如国际饭店业、商业服务业、商业服务公司的外国机构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也同样适用,只不过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做一些限制和详细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