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
在服务业尤其是消费者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规律性的趋势,即由“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或是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以前,消费者服务业的活动由服务消费者以“自产自销”的“内在化”或“非市场化”方式来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日益增多的提供诸如家政、财会、营销、咨询等服务的专业公司。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所需的各类服务,包括消费者服务和生产者服务,而无须进行自我服务。服务业这种“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分工逐步细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独立化,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和容量,促进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这些又反过来推动整个经济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市场经济日益深化、成熟。另外,这种演进趋势,除了其经济影响外,还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
2.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订约承包”
目前,生产者服务市场化的术语有好几种。莫米格里安诺和辛尼斯卡尔科称之为“分包”(subcontracting);奇彻特尔称之为“分类处理”(unbundling);麦克费特里兹与斯密则称之为“垂直分解”(vertical disintegration)。由于市场化过程的变化与制造业和服务生产中一般意义上的订约承包过程相类似,在此称为“订约承包”(contracting out),其内涵与上述名称没有什么差别。
(1)促进“订约承包”的因素。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是在诸多促进因素和掣肘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展开的。促进“订约承包”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导致对雇员的监督日益困难。对经理人员来说,更方便、更廉价的办法是外部供应者谈判,而不是与雇工订约来保证其以最低费用获得所需的服务投入。
②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使在市场购买某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例如,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一些专门服务非常专业化,一家厂商往往只是偶尔需要它,极少的需求使企业内部拥有这种专门服务要付出极大成本,同时,也很难发挥这些服务部门的规模优势和外部效应。在专门技能需要经常更新且投资又有风险的情况下,从外部购买就可以转移或降低成本和风险,这更符合厂商的战略规划。(www.xing528.com)
③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降。这样一来就相应地降低了厂商与雇工订立固定合约的利益。例如,一个小城镇的厂商也许觉得雇佣专业律师是有利的。后来,高效的交通与运输降低了费用。结果,这些厂商可能认为,利用厂外的法律服务更合算,从而关掉了自己的法律部门。如果很多厂商都这样做,那么,市场中的律师服务就会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律师的技能也会越来越精。
④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工的非工资费用区域增加。例如,需要给予有偿的假期,做出病假的规定,长时间的解雇通知,支付大量的遣散费,重新安排工作前的磋商,以及许多其他诸如此类的规定,都提高了雇佣工人的总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从外面购买服务比由内部生产(提供)更加有利。
(2)制约“订约承包”的因素。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约“订约承包”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①商业或生产技术中保密的需要。在许多行业中,产品创新、工艺改良与销售革新的步伐随着电子技术及其他科技的普及而加快。为了保护企业的生产机密和专利发明,通过内部提供而不从外部购买比较容易做到。计算机有关电子设备的最新发展,提高了厂商监督雇员工作的能力,降低了管理成本。例如,打电话的记载就有可能把整天营业通话的数字和性质汇集起来,而以前只有依靠人工监督才能保证对雇员工作努力程度的控制。
②不断扩大的厂商规模与通信及交通运输的低廉费用相结合,使保持内部扩大的职业专业化成为可能。例如,福特汽车公司能在它的加拿大总部雇佣一批具有专门技能的税务、法律或计算机专家,福特在全世界的活动都能使用他们,这主要因为现在与过去相比,电话联系费用较低廉,商务旅行机会更多。
③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是在上述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合理的作用下发展的。从总体上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日益增长的迂回性和专业性分工。因此,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决定生产者服务是企业内部提供还是从市场上购买,需要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科斯的“交易成本”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简而言之,如果由企业内部提供所产生的净成本大于从市场购买的净成本,则倾向于市场化,反之则倾向于内部化。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国际化也会促进服务贸易的扩大与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