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方法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方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3以“移动”与否对服务贸易进行的分类分离式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在国与国之间不需要移动,只是借助于国内信息手段就可以实现的服务,也称为跨国境的远距离服务贸易。以移动与否作为划分国际服务贸易类型的核心,其本质涉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移动问题。根据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是否直接接触,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又可分为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和远距离型国际核心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方法

服务贯穿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对应,国际服务贸易也体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为了分析方便和研究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服务贸易进行了划分,并未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

1.以服务参与者“移动”与否来划分

按照服务是否在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移动,萨姆森(Samson)和斯纳普(Snape)、斯德恩(Robert M.Stern)和豪克曼(B.M.Hoekman)先后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分离式服务、消费者所在地服务、提供者所在地服务和流动服务(表2-3)。

表2-3 以“移动”与否对服务贸易进行的分类

(1)分离式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在国与国之间不需要移动,只是借助于国内信息手段就可以实现的服务,也称为跨国境的远距离服务贸易。国际运输服务是分离式服务的典型例子。

(2)消费者所在地服务是指服务的提供者转移后产生的服务。国际金融服务是消费者所在地服务的典型代表。

(3)提供者所在地服务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国国内为外籍居民提供的服务,一般要求服务消费者跨国接受服务,如国际旅游服务。

(4)流动服务是指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相互移动所提供和接受的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移动,如设在法国的美国诊所为英国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以移动与否作为划分国际服务贸易类型的核心,其本质涉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移动问题。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政府管制、供求关系交易成本的因素的变化,国际服务贸易可能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如放开教育管制后,外资进入东道国兴办教育,消费者不出国就可以接受外国的教育服务,此时的服务贸易就由提供者所在地服务变为消费者所在地服务。

2.以生产过程为标准来划分

根据服务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生产前服务、生产中服务和生产后服务。

生产前服务在生产过程开始前完成,涉及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等,对生产规模及制造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生产中服务是指在生产或制造过程中为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的服务,如企业质量管理软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后服务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如广告、营销、运输服务等;通过这种服务,企业与市场进行接触,了解产品是否适销、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等。

以生产过程作为划分国际服务贸易的核心,其本质涉及应用高新技术提高生产力的问题,这种划分有利于生产者能够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以改进生产工艺,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3.以商品为核心来划分

1988年6月GATT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期间,谈判小组提出依据服务在商品中的属性为标准来划分,将其分为4类。

(1)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指以商品或实物形式体现的服务,如电影电视书籍、计算机以及专用数据处理与传输装置等。

(2)对商品实物具有补充作用的服务:指对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补充、辅助功能的服务,如商品储运、财务管理、广告宣传等。

(3)对商品实物形态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务:指伴随有形商品的移动,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贸易,不像商品贸易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只是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技术贸易中的特许经营、设备和金融租赁及设备的维修等。

(4)具有商品属性却与其他商品无关联的服务:指具有商品属性,其销售并不需要其他商品补充才能实现的服务,如通信、数据处理、旅游、旅馆饭店服务等。

依据服务在商品中的属性为标准来划分服务,将服务与商品联系起来,意味着从理论上承认无形服务与有形商品一样,既存在使用价值也存在价值,服务的无形可以在一定形式下以商品形式体现。

4.以是否伴随有形商品贸易划分

按照服务贸易是否伴随着有形商品贸易的发生,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和国际核心服务贸易。

(1)国际追加服务贸易指伴随商品贸易而发生的服务贸易。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实体本身是其购买和消费的核心效用,服务则是提供或满足了某种追加的效用;在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追加服务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别是所需核心效用的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生产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着生产要素的内涵和范围,除了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外,各种名目繁多的追加服务,如知识密集型服务、信息密集型服务、研究与开发型服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被广泛应用于有形商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于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不仅要开展商品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而且服务竞争也日趋激烈,服务成为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成为商品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相辅相成。这类追加服务大致可以分为生产前服务、生产中服务和生产后服务。

在追加服务中,相对较为重要的是国际交通、运输和国际邮电通信。它们对于各国社会分工、改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克服静态比较劣势、促进经济发展是重要因素。特别是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缩短了经济活动的时空距离,消除了许多障碍,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2)国际核心服务贸易指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无关,是作为消费者单独所购买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一种服务贸易。根据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是否直接接触,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又可分为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和远距离型国际核心服务。

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双方实际接触才能实现的服务;实际接触的方式可以是提供者流向消费者,也可以是消费者流向提供者,或是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双向流动;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伴随着生产要素中的人员和资本的跨国界移动,典型的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包括国际旅游服务、劳务输出等。

远距离型国际核心服务不需要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实际接触,但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跨国界服务,如通过通信卫星作为载体传递进行的国际视听服务、数据处理、国际咨询等;在国际资本移动加快的推动下,加之计算机网络、遥控电信技术等应用于银行服务,一个由计算机数据处理、电子信息传递和电子资金转账系统为标志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形成,远距离型国际金融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增大。随着科技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国际核心服务贸易的领域不断扩展,日益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

1993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修改了沿用16年之久的《国际收支手册》(Balance of Payment Manual,BPM)第4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BPM的第5版,BPM5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编制国际收支统计的模本,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服务贸易统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将服务贸易分为4类。

(1)民间服务(商业性服务):指197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中的货运客运港口服务、旅游、其他民间服务和收益等。

(2)投资收益:国与国之间因资本的借贷或投资等所产生的利息、股息、利润的汇出或汇回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

(3)其他政府服务和收益:指不列入上述各项的涉及政府的服务和收益。

(4)不偿还的转移:指因属单方面的(或片面的)、无对等的收支,即资金在国家间移动后,并不产生归还或偿还的问题。因此,不偿还的转移又称单方面转移,一般指单方面的汇款、年金、赠与等。根据单方面转移的不同接受对象,它又分为私人转移与政府转移两大类。政府转移主要指政府间的无偿经济技术或军事援助、战争赔款、外债的自愿减免、政府对国际机构缴纳的行政费用及赠与等收入与支出。私人转移主要指以下几类:汇款(包括侨民汇款、慈善性质汇款、财产继承款等);年金(从外国取得或对外国支付的养老金、奖金等);赠与(教会、教育基金、慈善团体对国外的赠与,以及政府无偿援助等)。

6.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分类

各国已经普遍接受WTO对于服务贸易的分类,采用《服务贸易总协定》项下的分类已成为一种惯例。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在对以商品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统计和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的要求,在征求各谈判方的提案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12类。

(1)商业性服务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以及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列出以下6类这种服务:

①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专业性服务包括法律服务、工程设计服务、旅游机构提供服务、城市规划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等;同时也包括这些服务项目的有关咨询服务活动、安装及装配工程服务(不包括建筑工程服务),除固定建筑物以外的一切设备的维修服务,如成套设备的定期维护、机车的检修、汽车等运输设备的维修等。

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执行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

③研究与开发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交叉科学中的研究与开发服务,边缘学科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不动产服务。不动产服务指不动产范围内的服务交换,但不包含土地的租赁服务。

⑤设备租赁服务。设备租赁服务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卡车、飞机、船舶等)和非交通运输设备(如计算机、娱乐设备等)的租赁服务。但不包括其中可能涉及的操作人员的雇用或所需人员的培训服务。

⑥其他服务。其他服务指生物工艺学服务,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广告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与人类相关的咨询服务,技术检测及分析服务,与农、林、牧、采掘业、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与能源分销相关的服务,人员的安置与提供服务,调查与保安服务,与科技相关的服务,建筑物清洁服务,摄影服务,包装服务,印刷、出版服务,会议服务以及其他服务。

(2)通信服务主要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通信服务由公共通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和私人企业间进行信息转接和服务提供。主要包括邮电服务、信使服务、电信服务(其中包含电话、电报、数据传输、电传、传真)、视听服务(包括收音机及电视广播服务)、其他电信服务。

(3)建筑服务主要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其具体包括选址服务,涉及建筑物的选址;国内工程建筑项目,如桥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选择等;建筑物的安装及装配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建筑;固定建筑物的维修服务;其他服务。

(4)销售服务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交换。其主要包括商业销售,主要指批发业务;零售服务;与销售有关的代理费用及佣金等;特许经营服务;其他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指各国间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务交往,如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

(6)环境服务指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相似服务等。

(7)金融服务主要指银行业保险业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

①银行及相关的服务:银行存款服务;与金融市场运行管理有关的服务;贷款服务;其他贷款服务;与债券市场有关的服务,主要涉及经纪业、股票发行和注册管理、有价证券管理等;附属于金融中介的其他服务,包括贷款经纪、金融咨询、外汇兑换服务等。

②保险服务:货物运输保险,其中含海运航空运输及陆路运输中的货物运输保险等;非货物运输保险,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养老金或年金保险、伤残及医疗费用保险、财产保险服务、债务保险服务;附属于保险的服务,如保险经纪业、保险类别咨询、保险统计和数据服务;再保险服务。

③其他金融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主要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服务;社会服务等。

(9)旅游及相关服务指旅馆、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膳食服务及相关服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指不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在内的一切文化、娱乐、新闻、图书馆、体育服务,如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

(11)交通运输服务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服务,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和沿海运输、公路运输服务,也包括航天发射以及运输服务,如卫星发射等;客运服务;船舶服务(包括船员雇用);附属于交通运输的服务,主要指报关行、货物装卸、仓储、港口服务、起航前查验服务等。

(12)其他服务。

综上所述,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表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和分类,国际服务贸易都存在着人员、资本、信息以不同的形式跨国移动,或在一定形式下存在于商品的跨国移动中。但国际服务贸易的复杂性以及与商品贸易的差异,使其表现出自身的特性。

7.按国际服务贸易的发生方式划分

国际服务贸易按其发生的方式不同,可以分成3种类型:要素服务贸易、追加服务贸易和物化服务贸易。(www.xing528.com)

(1)要素服务贸易指通过提供要素的方式发生的服务贸易。包括:一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收入形式表现的服务贸易,如以影片、唱片、计算机软件以及商品形式转让的专利、商标、版权等,这些经济活动的发生所带来的费用交付就属于服务产品的使用报酬,具有明显的服务交易的特征;二是以劳动形式表现的服务贸易,包括工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劳务贸易。这种贸易活动主要通过劳动力的流动实现。

(2)追加服务贸易是以商品或人员的流动为依托而发生的,如对已出售的生产资料提供的服务贸易,如由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定期保养等。这种服务贸易对原有的产品提供了某种追加效用,如延长商品的使用年限、提高利用率等。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人员的流动产生的种种服务,这种服务贸易的表现形式有许多,如商务旅行者、旅游者、学生和病人,他们接受交通运输、旅馆、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的服务。

(3)物化服务贸易指服务物质化,通过转让服务的载体而发生的贸易行为。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磁带、录像带、软盘等,这些产品自身的物质形态并不昂贵,人们购买它的目的是依附于其上的音乐、图像或其他知识,这就实现了服务的物质化,出现了物化的服务贸易。

8.以行业为标准的划分

一些经济学家鉴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特点,以服务行业各部门的活动为中心,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7类。

(1)银行和金融服务。银行和金融服务是服务贸易中较为重要的部门,具体包括:零星银行业服务,如储蓄、贷款、银行咨询服务等;企业金融服务,如金融管理、财务、会计、审计、追加资本与投资管理等;与保险有关的金融服务;银行间服务,如货币市场交易、清算和结算业务等;国际金融服务,如外汇贸易等。

(2)保险服务。保险服务的职能是为保险单持有者提供特定时期内对特定风险的防范及其相关的服务,如风险分析、损害预测咨询和投资程序。保险服务贸易既包括非确定的保险者,也包括常设保险公司的国际交换。目前,保险服务贸易主要体现为常设保险公司的业务。

(3)国际旅游和旅行服务。国际旅游和旅行服务主要指为国外旅行者提供旅游服务。其包括个人旅游活动,也包括旅游企业的活动,范围涉及旅行社和各种旅游设施及客运、餐饮供应、食品等,与建筑工程承包、保险和数据处理等服务有直接联系,与国际空运的联系极为密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的比重较大。

(4)空运和港口运输服务是一种古老的服务贸易项目。一般的货物由班轮、集装箱货轮、定程或定期租轮运输,特殊的商品通过航空、邮购、陆上运输。

(5)建筑和工程服务包括基础研究、工程项目建设、维修和运营过程的服务,以及包括农业工程和矿业工程的基础设施和仪器仪表的生产和服务、专业咨询服务和与劳动力移动有关的服务。建筑和工程服务贸易一般要受到各国国内开业权的限制,并与各国经济、产业政策和投资规划等有着密切关系。建筑和工程服务一般涉及政府基础设施与公共部门投资项目。政府部门是这类服务的主要雇主。

(6)专业(职业)服务。其主要包括律师、医生、会计师艺术家等自由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以及在工程、咨询和广告业中的专业技术服务。专业服务贸易的层次性较强,在不同层次中交易水平不同,目前主要有:由个人承担的专业服务、由国际专业服务企业承担的专业服务、作为国际多边集团经营的一部分专业服务和发达国家雇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的专业服务。

(7)信息、计算机与电信服务。信息服务如数据搜集服务、建立数据库和数据接口服务,并通过数据接口在电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等;计算机服务如数据处理服务,服务提供者使用自己的计算机设备满足使用者的数据处理要求,并向服务者提供通用软件包和专用软件等;电信服务包括基础电信服务和综合业务数据网提供的智能化的电信服务等。电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受电信基础设施的影响。电信服务在发达国家中占有绝对优势

上述分类方法以行业为标准,其本质涉及输出业务的范围和供求双方业务的深度和广度。这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的划分有类似之处。

9.以生产要素密集度为标准划分

按服务贸易中对资本、技术、劳动力投入要求的密集度,将服务贸易分为3类。资本密集型服务(空运、通信、工程建设服务等);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银行、金融、法律、会计、审计、信息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旅游、建筑、维修、消费服务等)。

这种服务贸易分类方法从生产要素的充分、合理使用及各国以生产要素为中心的竞争力方面进行分析,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资本要素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商品和服务中对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分类并不是十分严格,也很难准确无误地区别,更不可能制定一个划分标准。

核心概念

服务 服务品质 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

复习思考

1.服务的含义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有何异同?

3.试述《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拓展阅读

一、中国服务业部门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的部门划分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84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为基础,我国1993年及以前的服务业统计核算的基本分类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质供销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服务业(为窄口径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公用事业,科教文卫体育福利事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9大分部门。

第二阶段:以1994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为基础,我国1994年及以后的服务业统计核算包括12大类,即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与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行业。

第三阶段:2003年5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出台新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根据该规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15大类。但农林牧渔服务业仍划归第一产业建筑业归属第二产业

第四阶段:2012年,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国国家统计局再次对2003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进行了修订。与2003年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相比,此次修订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调整:为了规范三次产业、服务业的口径、范围,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将A门类“农、林、牧、渔业”中的“05农、林、牧、渔服务业”,B门类“采矿业”中的“11开采辅助活动”,C门类“制造业”中的“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三个大类一并调入第三产业。鉴于目前服务业的口径、范围不统一,既不利于服务业统计和服务业核算,也不利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因此,此次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时,明确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

第五阶段:《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已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2017年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仍保持20个,行业大类由96个增加至97个,即增加了“土地管理业”,行类中类由432个增加至473个,调整新增41个,行类小类由1094个增加至1380个,调整新增286个。[16]

二、中国服务价格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价格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89年。这一阶段又由两个小阶段构成:1979—1984年为前一阶段,以有计划的调整价格为主,兼有放开价格;1984—1989年为后一阶段,以放开价格为主,同时继续调整价格,其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实行价格双轨制。然而,在整个阶段,由于价格改革的关注点仍主要放在物质产品领域,而服务领域则主要采取了下放定价权限、调整不合理价格等措施,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略快于服务项目总价格指数的上涨。

第二阶段是1990—2001年。1989年11月9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问题,变“双轨”为“单轨”,价格改革坚持市场取向。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发[1992]5号),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方针和具体要求,强调要遵循价值规律,改革价格体系,解决第三产业长期存在的价值补偿不足问题。除少数确实需要由国家制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的以外,第三产业的大部分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要放开,分别情况实行浮动定价、同行议价或自行定价,以形成合力的比价关系。

在上述背景下,服务业价格改革开始迈出重要步伐。长期以来,服务价格过低以及服务供需方面的尖锐矛盾完全暴露,在价格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服务价格指数快速上升,大大超过了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然而,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在整个阶段的前半段时期,服务价格指数上涨相对平缓,而到了后半段时期(即1995年以后),服务价格指数上涨则十分迅速。

第三阶段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但目前这一阶段则是处于“入世”过渡期。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在许多方面都涉及服务贸易(即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在服务价格方面的承诺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该文件中的价格控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实行“政府定价”,二是实行“政府指导价”。经过谈判,中国保留了对重要的产品及服务实施国家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权利。服务业中的邮电服务、旅游景点门票、教育服务是实行“政府定价”的;运输服务、专业服务、服务代理、医疗服务、住宅销售和租用以及银行结算、清算和传输服务则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他未列出的服务应是实行市场定价的。

案例专栏

人工智能对服务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在服务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成为服务创新的主要来源。医疗保健、酒店餐饮、商场银行等随处可见服务机器人的身影。但是,人工智能快速扩张带来就业结构的重塑,更对服务业带来了较大影响。人工智能将通过机械智能、分析智能、直觉智能和移情智能四种形式模拟人类智能。机械智能具有自动执行常规、重复任务的能力,为了模拟人类的自动化,机械智能被设计成具有有限的学习和保持一致性执行能力。分析智能是为解决问题和从中学习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关于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的技能,这些有难度的技能来自认知思维方面的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化。直觉智能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有效适应新情况的能力,被认为是基于整体和经验思维的智慧,包括需要洞察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深入思考的专业技能。移情智能是一种识别和理解他人情绪、在情绪上做出适当反应并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社交,以及帮助人们对他人情感敏感并与他人合作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这四种智能可能是有序的,因为有些智能(例如直觉智能和移情智能)更难被人工智能模仿,因此开发成功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需要更长的时间。人工智能对服务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简单机械式的任务,机械智能将能够胜任和替代;对于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式的任务,分析智能将能够胜任和替代;对于一些复杂的、创造性的和情境相关的任务,未来的直觉智能将能够胜任和替代;对于那些要求社交性、情感性,能够识别和理解他人情绪、在情绪上做出适当反应的任务,移情智能将能够胜任和替代。

从国际上看,智能机器人的触角已经伸向了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影响比较大的有这样几个领域:一是家居。智能家居系统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人性化、主动管家式的服务系统;二是医学。人工智能与医学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广泛渗透,相互交叉和跨界融合,极大地推动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各个学科和专业的科学研究、应用实践和各类创新;三是交通。人工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监测人们出行的行为计算交通流。人工系统可以模拟交通事故或恶劣天气,以此观测紧急情况造成的道路拥堵情况和对其他路段的影响。比如,当你驾车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少不了一款智能导航软件的指引,它会根据实时路况变化,躲避拥堵路段,推荐更快更优的路线,帮你更快到达目的地;四是个人助理。有的金融机构和服务公司也在尝试利用机器人做客户经理的个人助理,不仅可以与客户互动交流,介绍产品及业务,还可以引导客户到相应的区域办理业务。五是餐饮、宾馆。不少餐饮企业及教育机构也较早地利用起了机器人,比如迎宾接待、点餐送餐、教育陪伴等。

Forrester公司发布的《2027年工作的未来:和机器人并肩工作》的调查报告表明,“自动化不会替代所有工作,但会改变劳动力的形式”。有关专家认为,人工智能不是为了取代员工的工作,而是采用人工智能和其他自动化技术增强人力资源,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人工智能参与服务劳动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参与机械任务。机械智能接管标准化和重复性的服务任务,同时具有成本效率和质量一致性优势。面对这种情况,工人们需要提升自己技能的智能水平。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参与机械和分析任务。机械智能和分析智能的相对重要性下降,直觉和移情智能的相对重要性增加。分析技能成为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类智能的比较优势,分析任务可能由更高级的人工智能直接来完成。面对这种情况,工人可以通过加强直觉技能来确保工作。第三阶段,人工智能参与机械、分析和直觉的任务。[17]

思考题

1.人工智能对哪些服务行业的影响比较大?

2.简要分析未来智能机器人对服务业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注释】

[1][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周锦如,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

[2][法]弗朗索瓦·魁奈.经济表,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M].吴婓丹,张草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74.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03~304.

[4][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9,131.

[5][法]巴师夏.和谐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4,76,160.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5,149,436.

[7]R.Inman.Managing the Service Econom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8]T.Hill.On Goods and Services[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Series,1977(23).

[9]巴格瓦蒂、萨姆森、斯纳普、格鲁伯与沃克均提及“物化服务”。

[10][苏]沙洛特科夫.非生产领域经济学[M].蒋家俊,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21.

[11]D.Riddle.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M].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12.

[12]United Nations,European Commissi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World Trade Organization,Manual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2002(7)。

[13]陈宪,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14]阴训法,杨超.浅析现代服务业的特征[J].中国商贸,2010(20).

[15]王尧田,周汉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论[M].北京: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1992.

[16]申桂英.2017年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分类略有调整[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7,25(11):53.

[17]刘文超.人工智能对服务业的影响[N].吉林日报,2020-07-06(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