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中期以来,对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经济学家作了不少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是:
1.纯货币周期理论
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信用扩大、贷款增加时,生产扩张,供给增加,收入和需求进一步上升,物价上涨,经济活动水平上升,经济进入繁荣阶段。由此引发通货膨胀,银行体系被迫收缩银根,停止信用扩张,贷款减少,订货下降,供过于求,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萧条时期,资金逐渐向银行集中,银行采取措施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对经济周期有普遍的影响。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拉尔夫、霍特里、弗里德曼。
2.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的增加(原因很多,如货币量增加引起投资增加、发明和创新引起投资增加)引起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导致对生产资料等投资品需求的增加。资本品的生产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形成结构失衡,从资本品过多到资本品过剩,使经济由繁荣转入萧条。
3.创新周期理论(www.xing528.com)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市场组合和企业管理方法,开发了一种新的产品或新的产品功能,这一切会给创新者带来巨大盈利,使其他企业竞相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张,投资膨胀,引发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消失,银行信用收缩,投资下降,直到经济衰退。创新理论的发明者熊彼特,因其理论的独特性,至今仍受关注。
4.心理周期理论
英国的庇古和凯恩斯认为,人们对经济前景乐观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庇古认为,经济高潮时,人们总是对未来有乐观的预期,引起经济过度繁荣。而当过度乐观的情绪及其后果被察觉后,又会变成不合理的过度悲观的预期,由此出现投资的过度下降,造成经济萧条。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下降和重置成本上升导致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导致社会总投资、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形成紧缺口,缺口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经济萧条。萧条期间,获利机会减少,储蓄倾向得到强化,即使利率降至2%,工商业者也不肯借款。所以,凯恩斯指出:要复苏经济,花钱比储蓄更重要,获利前景取决于需求的增长。凯恩斯经济学使景气维持了30年,凯恩斯时代是需求管理的时代。
除了以上对经济周期成因做出的不同解释外,还有诸如太阳黑子周期理论、政治周期理论等,有的经济学家用星相、战争、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和新资源的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等来诠释经济周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用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来说明经济周期并因此成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代表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