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或急剧的通货膨胀和超级或恶性的通货膨胀三个等级
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常存在着这样的通货膨胀。由于在这种通货膨胀下,货币贬值的幅度不大,速度不快,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不严重,所以人们并不担心温和的通货膨胀,甚至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种通货膨胀对经济和国民收入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
奔腾或急剧的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到100%之间。现在世界上这种程度的通货膨胀也常出现在一些国家。在这种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贬值幅度较大,货币流通速度有所提高,人们预期未来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从而使通货膨胀加剧,影响经济的运行。但在现实中,有些国家在急剧的通货膨胀时期,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如20世纪70年代的一些拉美国家。
超级或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价格水平完全失去控制。在这种通货膨胀情况下,价格无限制地迅速上升,人们都想尽快地将手中的货币变为实物,货币流通速度大大加快。交易中大多采用物物交换的形式,货币完全失去信任,甚至出现货币替代的现象。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得不稳定,实际收入下降,人们不再签订和执行长期合同,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回顾历史,这种情况也发生过不少。例如,我国解放前夕的国民党统治区,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的泰国,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2.按照价格上升的范围。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均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均衡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
均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按同一比例上升。各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如租金、利率、工资率等的相对价格不变。这种通货膨胀只限于现金形式的货币和其他商品、要素之间,持有现金的人会受到损失,所以人们都不愿意持有现金。
非均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各种商品、服务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例如,甲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乙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利率上升的比例大于工资或租金上升的比例等。在现实中通货膨胀大都属于非均衡的通货膨胀。
3.按照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持续时间。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一次性通货膨胀和持续性通货膨胀两种类型
一次性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一次上升。但价格水平的一次上升并不是说价格总水平在瞬间上升一定的幅度,随后不再上升。一次性通货膨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只不过持续时间较短而已。
持续性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一次性的价格水平上升不是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价格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4.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完全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从而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例如,当一国的物价水平一直按照某一固定比例上升时,人们便可预期到价格水平将按同一比例继续上升,这样该国居民就可以在日常经济行为中将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考虑进去。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由于被纳入利率、经济合同、协议以及各种与未来相关的经济决策中而被保存下来,从而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因而又被称为惯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的大小取决于人们调整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速度。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完全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例如,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突然上涨所引起的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长时期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价格水平上升等。(www.xing528.com)
5.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显性的通货膨胀和隐性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
当通货膨胀表现为价格水平上涨时,就称为显性的通货膨胀。隐性的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对经济有较多的干预,采取价格管制、配给制、计划资金调控等手段,压制社会购买力,强制储蓄,控制价格的上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这时市场出现商品短缺、黑市交易活跃、投机行为增多等现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进行,隐性通货膨胀已逐步转为显性的。
6.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下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从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即出现了“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的现象,如图12⁃1所示。
图12⁃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在图12⁃1中,随着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产出和均衡价格水平也逐步升高。当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水平Yf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总需求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上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不管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还是来自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总需求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工资提高造成的,即工会为了保证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要求增加工资,从而使工资提高,致使物价水平上涨。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②由于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超额利润,经常提高垄断商品价格,使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超过成本增长的幅度,这样既提高了以此为原料的企业产品的成本,又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物价总水平。
图12⁃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图12⁃2来说明。在图12⁃2中,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曲线AS发生变动。随着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同时产出也逐步下降。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上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需求结构的变动。例如,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得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得慢。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传统部门正渐趋衰落。由于和世界市场的关系不同,开放部门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较密切,非开放部门与世界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会使一些部门的需求增加,另一些部门的需求减少。需求增加的部门即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新兴部门和开放部门,这些部门的产品价格和工资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即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传统部门和非开放部门,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这些部门的产品价格和工资并不随之下降,或下降幅度很小,从而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引起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