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本身的价格。由于满足同一种需求可以有多种商品可供选择,例如,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猪肉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多购买牛肉、鱼、家禽等食品来替代猪肉,因而猪肉的需求减少;反之,价格下跌,需求增加。所以,一般来说,商品本身价格高,需求量少;价格低,需求量多。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这里要区分两种情况:①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商品,如猪肉和牛肉、棉布和化纤布等。由于替代效应,猪肉的价格上升,牛肉的需求就会增加;而猪肉的价格下降,牛肉的需求则会减少。②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补商品(Complementary Goods),像汽车和汽油、录音机和光盘等,则汽车价格提高,就会引起汽车的需求减少,从而引起汽油需求的减少;而汽车价格降低,则会引起汽车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汽油需求的增加。
(3)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对需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对某些品牌产品、香烟、书籍等偏爱的消费者即使在价格不变时,需求量也可能会增加。
(4)消费者的收入。收入对需求的影响要区分商品的不同特性。对大部分正常商品(Normal Goods)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愈高,对它们的需求就愈大;反之则愈小。而对另一部分劣等商品(Inferior Goods)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它们的需求反而下降。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所谓正常和劣等商品的区分是相对的。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如果人们估计某些影响需求的因素将发生变化,如收入将增加,价格将上升等,就会及时调整消费,从而影响现期的需求。例如,当人们预计某商品要涨价,就会去抢购该商品,引起对该商品需求增加。即会出现“当人们普遍预期什么时,什么总会发生”的现象,这是由于人们的预期改变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使价格朝预期的方向变化。
(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需求数量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会使需求数量减少。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需求的构成,从而影响某些商品的需求。例如,人口的老龄化会减少对时髦服装、儿童用品等的需求,但会增加对保健用品的需求。
(7)政府的消费政策。例如,政府提高利息率的政策会减少消费,而实行消费信贷制度则会鼓励消费。
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主要影响需求欲望(如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有些主要影响需求能力(如消费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需求。
如果把影响需求量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需求量和这些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记作:(www.xing528.com)
QD=f(a,b,c,d,…,n) (2⁃1)
式中 QD——需求;
a,b,c,d,…,n——影响需求的因素。
由于影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所以,为了简化分析,经济学通常采用抽象法,即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只单独研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样,需求函数可记作:
Qd=f(P) (2⁃2)
如果某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即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这种需求函数就是线性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可写成:
P=a-bQd(2⁃3)
式中 b——需求曲线的斜率;
b>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