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以中草药为歌咏对象的诗词,有的还可作为谜语来使用,被称为“咏药诗”,其中一些专写药性、药理的诗词,多被称为“本草诗”,以清代赵瑾叔的《本草诗》为其代表,另有朱东樵的《本草诗笺》,陆典的《本草诗》。作者在细致描摹中草药特性的同时,有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诗中有托物言志的味道,别有一番情趣。这类诗歌对于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推广,起到较大的作用。
1.三七(清·赵瑾叔):
本名山漆不须疑,屈指何曾有数推。
锋簇涂来疮即合,杖笞敷上痛无知。
损伤跌扑堪排难,肿毒痈疽可救危。
这首咏三七的诗歌,出自于清人赵瑾叔的《本草诗》。就其内容而言,应该是对前辈李时珍这段论述所进行的艺术概括: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之黏物,出广地山中,故名。散血止痛,去瘀消肿。治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敷之,去瘀消肿易愈。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麒麟竭、紫矿相同。肿毒,醋磨涂,刃杖伤,嚼涂。血痢崩下,煎汁服。得生地、阿胶,治吐衄。得当归、川芎,治恶血。生广西山洞中者良,略似白及、地黄。有节,味微甘,颇似人参。以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真。一名金不换,贵重之称也。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狗吠声。
白居易的这首咏枸杞诗,被收录到清朝汪灏等人编著的《广群芳谱·药谱八》之中。历代诗家咏枸杞的诗作甚多,就连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竟也热情参与。枸杞,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著名中药,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法定的药食同源品种,既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开发生产食品或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神农本草经》记述,谓其能治内热、消渴、风湿等病,“久服坚筋骨,终身不老,耐寒暑”。
3.种决明(唐·杜甫):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三首》中第一首诗写的是种决明。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www.xing528.com)
堂上书生空白首,临风三嗅馨香泣。
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浣花溪畔建了一座简陋的茅屋,作为诊所,称为草堂,在草堂旁开辟了一块药圃种药,其中就有决明。中药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具有润肠通便,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当年连下60多天雨,造成作物歉收、房屋颓坏、食物短缺、物价暴涨。
杜甫虽为决明难以抵挡风雨的摧残而苦恼,实为百姓的不易生存而担忧,也为自身不能有所作为而焦虑。诗的主角虽是决明,但反映的确是当年的社会状况,充满了人文气息,是一首记载历史实况的诗史。由于杜甫漂泊一生,贫病交迫,久病成医,与中药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写下了很多咏药诗,将对中医药的特殊感情融入诗中,给中医药插上了文学的翅膀,使它流传得更广、更远。
4.咏槿(唐代·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作为中药材的木槿花,是锦葵科植物木槿的干燥花蕾。其性凉,味甘、苦,有清热、凉血、利湿的功效,可治痢疾、白带等症。
当然李白作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不会把木槿花仅仅当作药物来咏颂的,否则就不是诗仙了!
这首咏药诗艺术性极高,诗人的浪漫气息跃然纸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李白眼中,满园花草都不如木槿花,把她比作“婵娟”。诗人在感叹生命之短的同时,热情讴歌了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品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