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樟帮到光泽,金明庭的中药炮制传承之路

从樟帮到光泽,金明庭的中药炮制传承之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述:金明庭 整理:张玉仁我叫金明庭,1945年生于光泽县司前乡,祖籍江西省南昌市,今年已经73岁了,回顾自己从事56年的中药生涯,传承光泽中药炮制加工传统技艺,是我一生的追求和实践。甘玉书是江西省樟树人,他传承的是“樟帮”的中药材炮制与加工工艺。目的是易煎出药效,便于炮制,称量准确,气味相得。“樟树中药炮制,辅料讲究地道,归经如择,用量适度,疗效增强。”

从樟帮到光泽,金明庭的中药炮制传承之路

口述:金明庭 整理:张玉仁

我叫金明庭,1945年生于光泽县司前乡,祖籍江西省南昌市,今年已经73岁了,回顾自己从事56年的中药生涯,传承光泽中药炮制加工传统技艺,是我一生的追求和实践。

那是1961年的一个夏天,我刚初中毕业,父亲问我想做什么事(从事什么工作)?我说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当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从小的梦想。于是,父亲就把我送到光泽县医药公司设在司前的一个门市部当学徒,在药店拜王成章为师学习中医。然而,几个月后,王成章医师调县城工作,看到学医无望,我又拜药店的老药师甘玉书为师,学习中药材炮制和加工。

甘玉书是江西省樟树人,他传承的是“樟帮”的中药材炮制与加工工艺。甘师傅中药炮制加工技艺精湛,对我要求十分严格,先让我学习中药的切制。樟帮中药炮制加工,最讲究的是刀工,“樟帮”的主要工具有:铡刀、片刀、刮刀、铁锚、碾槽、冲钵、蟹钳、鹿茸加工壶、压板和硫黄药柜等。尤有片刀、铡刀面小口薄,轻便锋利,被称为“樟刀”。甘师傅要求我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每种中药材须用不同的刀法进行切片加工,所切的中药材必须是“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芎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8片,一粒马钱子切206片(腰子片)”。

“樟帮”加工中药分为“润药、洗药、切片、干燥”四大工序。

润药,通俗说就是用水对中药进行软化。樟帮饮片外形美观,与润药关系极为密切,润药得当,既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损耗。“樟帮”流传“七分润工,三分切工”“润药的师傅,切药的徒弟”之说。有歌曰:“水分缓缓渗原药,内外含水匀一致,条坚者可微弯曲,块状者指甲能掐入,粗大者刺无硬心,太硬伤刀又费力,太软质次片不佳。”

洗药,“樟帮”洗药非常重视季节气候(称为“洗药四季水”)和药材质地等因素,要求灵活掌握。夏秋气温高,入水洗的时间宜短;春冬气温低,水洗时间可长。质硬药材水洗应长,并可兼达软化目的;松软的药材水洗宜短,荆芥薄荷等芳香药物应随洗随捞,称为“抢水洗”。

切片,“樟帮”切出来的饮片依照药性及临床,分为圆片、骨牌片、斜片、直片、肚片、丝条片、段筒、骰子、劈片、刨片、捣碎、粉末等。各种片形各有特色,贵在适中。目的是易煎出药效,便于炮制,称量准确,气味相得。

干燥,“樟帮”总结出八类干燥法,并编成歌诀:“黏性、芳香、粉质、油质、色泽与根须、根皮、草叶干燥法,各有千秋勿乱为。一曰黏性类药如天冬,潮片极易黏,文火干不透,原汁仍外渗,武火最适中。二曰芳香类药举薄荷,高温香气散,阴干最适宜,防霉防变黑,香浓药汁高。三曰粉性类药如山药,湿片易霉馊,随切随摊晒,若焙用文火,严防气色变。四曰油质类药举当归,火旺油溢出,色黄显焦干,天晴日晒好,阴雨文火烘。五曰色泽类药分黄白,例举黄芪桔梗,桔梗日晒白上白,芪焙味香色金黄,白晒黄焙要记牢。六曰根须类药如白薇,片短水足易成团,空气不通防霉变,随切随摊勤翻晒,阴雨旺火防燃烧。七曰根皮药如黄柏,潮片易摊多翻晒,不易霉变忌麻痹,多摊多晾可烘晒,夏令谨防颜色变。八曰草叶类药举泽兰,润后水多易黏结,薄摊晾晒要勤翻,阴雨薄烘用文火,草叶易燃人莫离。八类干燥都说过,饮片干燥莫放松。”

甘师傅要求我认真掌握“樟帮”中药加工工艺。在甘师傅的指点下,我对门市部的中药加工流程逐渐熟悉。加工完中药,还要到碾房碾制药粉,再将药粉调制成各种药丸,如乡间百姓十分喜欢的“十全大补丸”“参茸补肾丸”“大蜜丸”等。每天的工作周而复始,工作要求专注和小心,可以说是十分辛苦又乏味,但我都用心去做,认真地去完成。(www.xing528.com)

在进行中药切片和碾磨工作后,甘师傅又教我如何炮制加工中草药,他教给我的是“樟帮”的传统炮制方法。炮制中药,须先选好辅料,“樟帮”辅料非常讲究,其固体辅料有糙米、蜜麦麸白矾豆腐、灶心土、滑石粉、油砂、红糖及其他药物等。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姜汁、蜜汁、甘草汁、皂角汁、米泔水、米汤、山羊血、猪心血、鳖血、胆汁、羊脂油等。尤能发挥土特产优势,如酒制,“樟树帮”都选用当地名酒。酒炒以糯米甜酒为主;酒洗以白酒为主;酒蒸用封缸酒;醋制用陈年米醋;蜜炙用橙花蜜汁;米炒用糙米;土炒用灶心土等。“樟树中药炮制,辅料讲究地道,归经如择,用量适度,疗效增强。”

“樟帮”中药炮制遵循“术遵岐伯,法效雷公”之古训,炮制注重“三个结合”,即技术、工艺结合;技术、工艺与药性结合;技术、工艺与临床应用结合。在药性和用药归经上,应用“三个”不同,即用不同辅料和方法,不同之炮制程度,达到不同临床应用的要求。其特点是:(1)逢子必炒,樟树饮片炮制,有“逢子必炒,药香溢街”之说。逢子必炒,得其香气,炒至裂口,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药效。(2)炒黄的药黄而不焦,樟树有炒黄的药黄而不焦而香气回溢的特点。关键在于掌握“火候”及药物特性。炒黄用小火或中火进行,不断翻动,至药物呈黄色或比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为度。(3)火炮的药松泡酥脆,火炮的技术上掌握火候十分重要,否则不及或不达,太过焦而无性。樟树经验,火炮之药,外焦起泡,内黄空松,功效俱到。(4)火煅之药酥而不坚,煅制在樟树广泛用于矿物或某些动物类药物,如贝壳类和血余等。使之经高温,除杂质,变性状,质地疏松,利于粉碎煎汁,也可消除毒副作用,增强疗效。火煅的方法根据药物硬度及性质而异,“樟帮”将煅法归纳为“坚者煅淬,较坚明煅,轻者飞煅,得其酥脆,留其药性”。还有炒炭之药焦而存性;酒洗、酒炙、酒蒸;甘草、皂角浸渍而解毒;滋补药重蒸闷;藤黄山羊血制而去毒;鳖血炒柴胡;童便浸马钱子;七制、九制香附等。这些炮制方法都是樟树中药炮制的特色。炮制中药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我来操作,师傅在边上指点。

1963年春,我被调到光泽县医药公司第一门市部工作,门市部设在西关,继续我的学徒生涯。在西关门市部,我师承曾文印,他是建昌帮潘鸿斌的真传弟子。因而,来到西关门市部,我又学到了建昌帮的炮制技艺。曾师傅告诉我说,建昌帮和樟树帮的主要区别在于刀工和蜜制方法不一样,“樟刀”面小口薄,轻便锋利;而“建刀”把长,面大,线直,刃深,吃硬,省力,可一刀多用。“建昌帮”中药饮片的特点是“斜、薄、大、光。”

曾师傅告诉我说,在辅料选材方面,建昌帮的特点是选料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其中,尤以谷糠炒最有特色,有谷糠煨、煅制药材,有蜜糠炒炙多种药材,此外,谷糠还用于净选、润制、吸湿、密封养护等,使“南糠北麸”成为南北药帮炮制流派的一个显著区别。其他辅料,如白矾、朴硝、童便、米泔水、硫黄、砂子等的运用也各有特色。建昌帮炮制工艺方面,因“药食同源”,工艺多取法于烹饪技术。严守净选、切制、炮制三关质量,做到“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工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水制注意区分四季水性,润制药材“看水头”,有“冬水善,夏水恶”“不明水性,就不懂水制”“久洗无药味,久泡无药气,少泡多润莫伤水,无气无味卖药渣”等水制法经验行话。火制和水火共制与烹调技术相通。建昌帮熟谙文武火候的运用,长于武火急速快炒,使饮片色艳、气香;多用文火煨、炙,使饮片纯真味厚;精于各种去毒工艺,使饮片毒低效高。

当时外界没什么文化活动,我年轻好学,专心致志学习文化知识和中药炮制加工技艺。在西关门市部工作的几年,我跟随几位建昌帮老师傅,在门市部后面的中药加工厂系统地学习中药的加工与炮制技术,每个师傅都毫无保留地将他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我。中药加工厂所加工的中药饮片,除供门市部销售外,还向其他门市部及医院提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人开展破“四旧”闹革命,门市部的中药加工炮制受到很大影响,门市部转向收购一些地产野生药材。此时,我也从门市部调到公司做业务工作。

1974年,原属门市部办的中药材加工厂,转为县办中药材加工厂,隶属县商业局管理,厂房也由西关迁到东关县医药公司内,并新建一座200余平方米的厂房。厂房建好后,我又从公司调到光泽县中药材加工厂工作,从当年的学徒变为技术骨干,从中药师晋升为主管药师,继续从事中药材的加工与炮制工作(用建昌帮工艺)。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被任命为光泽县中药材加工厂副厂长,厂长为钱岚(建昌帮老药工)。中药材加工厂所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仍然沿用建昌帮传统加工炮制方法。后来,工厂购进大功率红外线电子烘干机,解决了中药饮片烘干难题,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加工中药材达157种,产品主要销往江西省黎川、南城、南丰、抚州及省内福州、南平、邵武等地。此后,我还担任过中药材加工厂的厂长,建昌帮的加工炮制工艺在中药材厂得到传承和发展。

2000年5月,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省中医药学会举办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研讨班”(学员班)在县中医院开班,我被聘任为任课教师,为学员讲授中药材加工与炮制知识和传统技艺,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和肯定。2005年我退休后,又先后被康乐大药房、康汇大药房聘任为驻店药师。2015年县药材协会、承天药业公司非常重视建昌帮中药加工与炮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邀请我和建昌帮第六代传人余松柏师傅,到承天药业公司指导中药加工和炮制工作,我欣然接受,因为我热爱中医药事业,我想还能用余生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做点贡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我义不容辞。

回顾我一生的中医药生涯,凭着对中药的执着、坚持和热爱,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继承和发扬了祖国的中药文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贡献社会而感到自豪。但是,中药加工炮制又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坚强的吃苦精神,现在许多年轻人因吃不了苦不愿意学习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因而中药加工炮制技术面临失传的境地。时代呼唤中医,健康需要中药,就中药加工炮制而言,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炮制工艺,熟谙经典,继承以创新。同时,我愿用我的余生,继续为光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