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2年4月的某一天,一位颇具知名度的女经济学家在媒体上发表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高论:中国的楼市没有泡沫。
她的论据为: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衡量楼市是否存在泡沫的一个主要指标)数据不真实。
但是,为了论证这一点,她居然给出了这样的逻辑:中国人买房子,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好几个家庭的事情。往往一对年轻人买房要花光所有亲朋好友毕生的积蓄。所以,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这个数据,不能以国际通用的“一个家庭的收入”为计算依据,而是应该以“好几个家庭的收入”为计算依据。这样说来,中国的实际“房价收入比”数据,要远远低于官方的统计数据。
因此,结论一目了然——中国的楼市泡沫被人为地放大了。其实中国的楼市很健康,根本不存在泡沫。
问一个问题,你觉得做一个专家,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也许你会脱口而出:那当然是他(她)得有极高的“专业”水准了!
没错。不专业,就没法称之为“专家”。但是,也许你忽略了一个比“专业”更重要的特质,那就是“良心”。
道理很简单,有良心,“专业”才可以造福人;没良心,越专业,就越有可能祸害人。
这是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遗憾的是,在中国社会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巨大变迁之际,在所有百姓最为渴求“有良心”的专家之际,我们的许多专家却偏偏把“良心”当商品一样地出卖了,从沽名钓誉的“专家教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砖家叫兽”。
最近,人们又一次见证了一个这方面的鲜活案例。一位曾经靠贩卖“良心”博取过无数百姓信赖的女性专家堕落了。
这位专家最近语出惊人,区区三天之内,针对中国经济以及正处在调控关键期的楼市发表了两次“高见”。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濒临崩溃,必须重启房地产消费”,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质疑之声不断。没想到她丝毫不以为意,区区几天之后,“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不真实”的观点,令人大跌眼镜。
遗憾的是,毕竟人家是专家,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准,普通百姓尽管感情上难以接受,但碍着双方在知识量方面存在的巨大不对称性,没有办法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反驳,所以,本人不才,愿在这里凭一己之力,戳穿这位专家的骗局,为天下百姓讨一个公道。
先来说说这第一个谬论。
“中国的实体经济濒临崩溃,必须重启房地产消费。”首先,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是否“濒临崩溃”这事儿我们先不予置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国际国内各种议论都有,有悲观派,也有乐观派,还有乐观悲观兼而有之派,总之,这原本是很难得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的问题,因此至少在这篇小文里,就不对这个问题做过多的剖析了。但是,退一万步讲,即便我们认可这个肆无忌惮“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是正确的,对于这句话引出的结论,即“必须重启房地产消费”这个观点,也绝对不能苟同。
道理很简单,因为“实体经济即将崩溃”和“必须重启房地产消费”这两个事儿之间,本来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套用这位专家自己的话说,实体经济之所以“濒临崩溃”,就是因为上至大型国企,下至中小企业,制造业的日子“很不好过”,而制造业的“奄奄一息”迟早会把现如今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也拖下水,让银行告别“高利润”时代。因此,只有“重启房地产消费”才是挽救中国实体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种观点乍一看去仿佛十分正确,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颇能忽悠人。但好歹往深里想想,就会觉得漏洞百出。
没错,中国的制造业现在确实举步维艰。大型制造业,如钢铁、机械重工等行业举步维艰,害得武钢被迫实行多元化经营,把手都伸到了养猪行业。但现在的问题是,只要重启房地产消费,就真能救这些大型国企的命吗?
答案是否定的。稍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大型国企陷入的是一个叫“生产能力过剩”的怪圈,这毛病不是这两年才得上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毛病了。也就是说,现在的许多国企就像一个营养过剩的大胖子,对于它们而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减肥”,而不是别的事儿。所以,适当严酷的外部环境,其实是有利于促进这个“结构调整”的进程的,尽管会有些痛,但长痛不如短痛,归根结底最终还是利大于弊。这个时候,光顾着心疼它们“减肥”的痛苦,在万分不忍之下偷偷地塞给它们一些零食吃,其实不但帮不了它们,还会害了它们,把它们彻底惯坏。最后不但肥没减成,还养成了一个偷嘴的毛病——从此遇事儿再也不愿从自身找原因,想尽办法彻底治本,而是天天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惦记着天上能掉馅饼,或者是神兵天将能突然从天而降来拯救自己——这个坏毛病的养成,无异于慢性自杀。
不仅如此,房地产泡沫已经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连这位专家自己都承认这个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去帮着挤泡沫,相反还上赶着怂恿人们去继续吹大这个泡沫,这就是助纣为虐,其实到最后反而会活活害了房地产业,让房地产业死得更快、更彻底,而房地产业彻底死掉对大型国企,乃至中国整体制造业带来的伤害,将更为致命,其后遗症的恶劣影响也更为长久。
再来说说银行。现如今地球人都知道银行是个垄断、暴利的行业,而且这种现象哪怕是一个经济学的纯外行都会本能地认为“极不正常”。那么,我们的银行业现在为什么如此“不正常”呢?别的不说,有一点大家都不会否认,那就是我们的银行过于依赖向大型国企借贷赢利,而对于风险更大、盈利前景更不确定的中小企业则过于吝啬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害了大型国企——钱来得太容易,所以就愈发不懂得珍惜(不夸张地说,现如今的大型国企就算向银行借钱去炒股、炒楼、养鸡、养猪、开饭店、鼓捣煎饼果子托拉斯都几乎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儿);另一方面则苦了中小企业——一万年都得忍受“后娘生的”待遇,即便对国计民生贡献再大,也没人待见你。
所以,这位专家所谓的“大型国企奄奄一息会拖累银行业,让银行告别高利润时代”这种前景其实对中国经济来讲,不但不是噩耗,相反实在是一个福音。这种局面的形成,将有利于倒逼银行业尽早摆脱掉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懒惰心理,扎扎实实地找回自己的本分,跟外国同行一样,让自己彻底回到一个正常的、符合市场机制基本原理的经营状态。同时,银行老主顾的萎靡不振,对中小企业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彻底摆脱“后娘生的”的尴尬局面,生平第一次有机会相对公平地从吝啬的银行兜里掏出银子来,结结实实地增加自己的造血能力,这一点,对中国经济的命脉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实在是太重要了,意义重大。
最后,再来说说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事儿。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现如今大型国企的日子不好过,可和广大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比较起来,小日子还是舒服得多。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如今中国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日子如此艰难呢?按照这位专家的说法,这玩意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买房子的人太少”造成的。诚然此言。“房地产业是‘波及效应’最广的战略性产业之一”这个观点确实是个常识,没有人否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重启房地产消费”才能拯救广大中小、小微企业。即便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外行,也可以用简单的想象弄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经济的门类包罗万象,彼此之间的影响力也是错综复杂、千差万别。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你很难说一个产业的起伏波动,就“必然”会决定其他行业的生死。将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绝对化,本身就有着极强的误导嫌疑。
更何况,正如我在前边所说,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现如今已然极其严重,这是一个举国公认的事实。如果不尽快挤掉泡沫,而是任其发展下去,他日泡沫崩裂之时,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毁灭性的影响,那时,抵抗力最弱的中小、小微企业所受到的冲击将可想而知。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中国的中小、小微企业现如今日子不好过,固然和“买房的人少了”有一些关系,但这绝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相反,照这个方子抓药很有可能是自寻死路,得不偿失。因此,正如我在前边指出的那样,其实与“买房的人少了”相比,我们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之所以处境这么艰难,恰恰是因为我们的银行太过“势利眼”,在“输血”这件事儿上对中小、小微企业太过吝啬造成的。
这样一分析,整个思路就很清晰了。
那就是,要想恢复中国的实体经济,不但不能“重启房地产消费”,相反应该大力“抑制房地产消费”。
事物遵循了这样一个逻辑。
抑制房地产消费——有利于挤掉地产泡沫——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得利。
抑制房地产消费——大企业日子不好过——促进大企业重视“结构调整”,有利于从根儿上解决“大企业病”的问题——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得利。
抑制房地产消费——大企业的日子不好过——银行告别高利润——有利于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戒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偷懒毛病——变成更健康、更正常、更有竞争力的银行——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得利。
抑制房地产消费——大企业的日子不好过——银行告别高利润——老主顾不再给力,倒逼银行寻找新主顾,放下身段愿意伺候中小、小微企业——有利于中小、小微企业改善生存环境,强势崛起——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得利。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现在显然正在按照这条逻辑线在做事。在各路“砖家叫兽”、相关业界人士不间断的聒噪声中,中国政府保持了极其清醒的头脑,一而再再而三地明示了自己的立场,不向市场传递任何一个哪怕极其微小的错误信息。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不断出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基础建设投资(当然是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力支持中小、小微企业……这就对了。现如今许多“砖家叫兽”,既得利益集团之所以会如此鼓吹不重启房地产消费实体经济就会死的谬论,就是妄图制造这样一种假象:他们试图把房地产消费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绝对化起来,强迫你接受“治这病只有这一种药,别的招儿想也别想”的观点。幸好中国政府头脑清醒,压根儿不吃这一套,连续出牌振兴经济,却哪张牌都和“房地产消费”不搭界,而且一再声明“调控决不放松”的立场,这就等于严肃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再说一个细节。
极为诡异的是,这位专家在发表完上述观点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又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业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好歹再起一点泡沫,实体经济就将必死无疑”。
这真是一种诡异无比的表态。明明前边还在说“必须重启房地产消费,否则经济会死”,后边却又表示“房地产绝不能再有泡沫了,否则经济也会死”,这就奇了怪了——因为明摆着“重启房地产消费”就是个“造泡沫”或至少是“鼓励造泡沫”的行为,等于是说“只有刺激泡沫才能救经济”,可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泡沫会毁了实体经济”,如此自相矛盾,难道这仅仅是一时糊涂才导致的“语无伦次”吗?个中奥妙,明白人自能猜出几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专家的言论,和近期的一些围绕房地产业的宏观大气候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早在2011年年底调控初显成效的时候,就有不少香港的巨贾大亨、地产大鳄们大肆侵入内地抢占地盘,号称要“抄底内地楼市”,其剑锋所指异常明确,那就是豪赌一件事儿——中国政府肯定扛不住,调控势必失败,楼价必将迎来报复性反弹的局面,那时就可以大赚特赚一笔!
可是没想到,等了好几个月,也没等来中央“调控松绑”的好消息,何止如此,等来的全部都是中央一再叫停地方政府变相松绑的“坏消息”。眼睁睁地看着大把的投资打了水漂,真真是情何以堪!
十几天前,《参考消息》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有境外媒体报道,现如今许多西方的炒楼专业户(甚至包括对冲基金、投行等金融大鳄),由于自己地盘儿的楼市一泻千里,已然没什么油水可捞,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再一次试图抄底中国楼市。巧合的是,仿佛与这则消息遥相呼应一般,一周后,国际国内各大机构,各路精英,有名没名的各类“砖家叫兽”们就纷纷从犄角旮旯里跳了出来,一起拉响了“楼市调控再不松绑,中国经济必将面临硬着陆风险”的警报(当然,拉警报的人当中,也包括本文中的那位专家)。
话说到这儿,相信许多人都会露出会心的一笑了。(www.xing528.com)
没错,这个双簧,唱得实在是太露骨了,几乎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好在我中央政府之中也有精英,一早看穿了这些人的险恶用心和丑恶嘴脸,再一次明示了“楼市调控绝不能出现反复”的坚定立场,又一次让这些家伙的阴谋以失败告终。
说完了第一个谬论,再来评价一下第二个谬论,即“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不真实”。
坦白说,这第二个谬论,其荒谬程度简直堪用“无与伦比”来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句话——连遮羞布都懒得穿了。
话说这位专家认为:都说中国房价收入比太高,许多地方(比如说以北上广为首的中国一线城市)甚至高出了正常值的近十倍(照理,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楼市泡沫是正常价格的十倍,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两成、三成或五成),但这个有关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有问题,结果很有可能严重“失真”。
按照一般惯例,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应该是:
房价×100平方米/(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一家三口)
这个公式的含义就是:一家三口,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需要拿出多少年的收入才能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
打个比方,北京市2011年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为3万元左右,住房均价为2万元/平方米左右。那么,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就应该是:(20000×100)/(30000×3)=22.2。这就是说,在北京,一个三口之家要想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攒二十多年的钱才有戏。
顺便说一句,国际上公认的正常房价收入比,即所谓无泡沫的房价收入比是3~6(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北京的楼市泡沫在3.7~7.3倍,这就意味着北京的房价需要“回归”到2700~5400元/平方米这个区间之内,才能叫正常水平。可见,与许多“砖家叫兽”鼓吹的“楼价撑死降两成就行了!”相比,楼市的实际泡沫到底有多厉害!),而我们内地的绝大多数城市,这个数值都轻松超过了10,许多一线城市甚至超过了20。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国楼市的泡沫是“浮云”的人,除了“此人是白痴”这种可能之外,恐怕就只能用“别有用心”这个词来形容了。
可诡异的是,至少文中的这位专家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相反,她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介绍这个关于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公式,并一一列举了国内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数据,甚至说出了“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很明显,中国楼市确实存在泡沫,而且是十分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惊人的泡沫”这种看似“公正”的话。但没想到,把话说到这里时,这位专家却突然话锋一转,开始言辞犀利地指责这个国际上公认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真实”。
她的论据如下。
(1)中国人的“年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存疑,很有可能被低估了,因为大量的“灰色收入”没有算进去。
(2)中国人买房“往往不是一家的事儿,而是一大家族,即好几家的事儿”,所以“只按照一家三口的收入计算数据有失偏颇”。
不客气地说,这两个论据,哪个都堪称“惊世骇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先说说第一个。
关于中国人的“年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的真实性,长期以来民间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争议,这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数据“太高了”,高到不切实际的程度,完全没有真实感,还鲜有人认为这个数据“太低了”,实际收入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甚至就在前两天,连国家统计局的官员都发表谈话,承认民间不认可这个数据“可以理解”,道理很简单,因为“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没有达到这个平均线”。
必须承认,这位专家关于“灰色收入”的说法有一定的“真实性”。可即便是这个“真实性”里,也具有极大的“欺骗性”。道理很简单,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在现如今的中国,绝大部分“灰色收入”到底都揣进了哪个群体的腰包里。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因为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巨额“灰色收入”肯定没落进咱老百姓的口袋里。
那么,老百姓是否就没有灰色收入了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很明显,利用业余时间打点零工,或者到马路边铺块布摆个临时的小摊儿什么的,确实有人在干。而这些钱,都是名副其实的灰色收入。只不过,稍有正常感知能力的人都能想明白:靠这些只能用“仨瓜俩枣”来形容的灰色收入是否能够得着比天边儿的月亮挂得还高的楼价。一言以蔽之,老百姓的灰色收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补贴家用,就是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为了“买房”办的事儿。拿老百姓的“灰色收入”说事儿,证明“房价一点儿都不高”的人,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良心让狗吃了。
再来说说这第二个论据。这个论据,不客气地说,简直能活活气背过去几个。
“中国人买房往往不是一个家庭的事儿,而是好几个家庭,即一个大家族的事儿”这一点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在中国,确实仅凭一个家庭之力,买房子要比登天还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许多家庭买房,尤其是年轻人买房,都会得到至少是双方父母(或男方父母)的资助,甚至会耗尽这些老人家一生的积蓄乃至养老钱。这一点,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不争的事实,是否能证明这位专家所谓的“房价收入比数据不真实”,即中国的楼市泡沫“并不严重,完全被夸大了”这个论点呢?
答案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这种说法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国际上之所以要用“一个家庭的收入”来作为计算的依据,逻辑非常清晰,那就是,购买人与使用人必须得是“一拨人”才行(这就意味着“买房子的人”,必须是那些“买了之后要住进去的人”),只有这样,对“房价收入比”这个数据的计算才有科学意义。因为本身这个数据的设计与计算,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判断“房子这玩意儿,对于有使用需求的人来说,凭借自己的收入是否买得起”的问题。如果你非要强行把“没有使用需求的人”的收入也当做参考依据,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就会完全丧失掉,压根儿就无法说明任何现实问题了。
就是说,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事关科学的严谨性问题,没有任何争论的余地。
否则,“没有使用需求的人的收入”也可以被计算进来的话,那么假设一个人买房子,可以得到家族中50个人的资助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说“房价不但不贵,相反实在太便宜了。简直是白菜价!”呢?
所谓三流笑话,不过如此尔。
所以我们说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客观的标准,不能任意篡改。只有尊重这个标准,严格按这个标准办事,我们才能得到“房价是否公正合理”,抑或“是否存在泡沫”,“这个泡沫到底是个什么程度”这些对国计民生而言至关重要的经济学现象的科学结论。这一科学结论,与当事人到底是自费买房,还是从父母亲戚那儿得到资助买房,抑或从银行借钱买房这些具体的操作手段之间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两码事儿。
所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来说,获得一系列科学的“房价收入比”数据是极为重要的,它既事关民生,也事关当政之人进行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万万儿戏不得。否则,一旦数据出错,就会把政府的政策带进沟里,对国计民生造成无穷贻害。
这一点,以“专家”(亦即科学家)自称的这位女士,又怎能不明白?为何居然敢于公开与“科学”二字叫板?实在是令人费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人买房靠别人”“外国人买房靠自己”之间的差异,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这是一种“国情”上的差异,那么,到底是在哪一种“国情”上中外之间出现了如此显著的差异呢?很明显,这位专家在这个地方虚晃了一枪,不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还就势玩了个偷换概念的把戏,试图把人们的视线往“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上面引。
稍微有点正常感知能力的人都能想明白的一个事实是:中外之间的这种差异,根本不是“消费习惯”的差异,而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实力”的差异!
对于老外而言,因为挣钱多,即便没人资助,也能靠自己的力量买房(银行贷款,因为需要归还,也属于自己的经济实力),可对于咱中国人而言,因为挣钱少,往往不得不依靠他人的资助。因此,这不但证明不了中国人买房“其实很容易”,相反恰恰证明了中国人买房到底有多难;不但证明不了中国的楼市其实泡沫的严重程度被夸大了,相反恰恰证明了中国楼市的泡沫到底有多严重;不但证明不了中国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消费习惯”,相反恰恰证明了在中国,“房子”这玩意儿就像一个面目狰狞的吃人怪兽,一套房子,往往要拖垮几个家庭的经济能力这一悲惨的现实……
所有这些,这位自称“有良心”的专家却居然视而不见,公开贩卖“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数据不真实”的言论!
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是,也许是自己也觉得话不太靠谱,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目的,这位专家大放厥词之后,在自己这番言论的结尾处又忽然恢复了“常态”,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大意是说现在的中国地产业很畸形,一小部分掌握着优势资本的人推高了房价,令绝大部分百姓深受高房价之害,因此社会上淤积了不满情绪,可即便这样,她还是强硬地坚持了自己的谬论“中国的楼市确实有泡沫,但泡沫明显被高估了”,这就奇怪了,既然“泡沫被高估”,又何来“百姓深受其害”呢?如此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自相矛盾的言论,到底说明了什么,抑或到底掩盖了什么,颇为值得玩味。
很明显,在这个各方利益激烈博弈的大环境里,这位专家也必然会有些身不由己。
我们可以从这位专家散见于自身言论里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表述中,看出她内心深处的挣扎——一面是利益,一面是正义以及多年苦心经营的“良心”品牌。到底如何取舍?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其实用心之良苦,真的很值得同情——一方面要回报利益的施予者,一方面却又放不下“专家”的自尊、架子和那已经形同虚设的“底线”。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不过如此了。
最后,需要再强调的是,庙堂中人一定要保持住强大的神经和清醒的头脑,万万不可被这些无聊的“砖家叫兽”们的言论带进沟里。这一点,千百万双老百姓的眼睛在看。
道理很简单,对于执政者来说,“来自老百姓的信赖”可以说是执政能否成功的命根子。老百姓越信赖,政策落地的“灵敏度”就越高,见效就越快,效果就越大,执政的成本就越低;反之,老百姓越不信赖,政策落地的“灵敏度”就越低,见效就越慢,效果就越小,执政成本就越高。
这是一条执政的铁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眼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中国在三年前那场席卷世界的经济金融危机中之所以能够第一个成功地走了出来,就在于老百姓信赖政府,所以让政府的政策迅速落了地,开了花,结了果;反之,美国之所以数度祭出“量化宽松”的狠招儿,向实体经济中狂撒钞票可就是死不见效,日本之所以连续20年实行“零利率政策”,恨不得驾着直升机往大街上洒钱也没能走出经济萎靡不振的怪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老百姓不信政府”,所以甭管你鼓捣出多少政策来,这些政策也照样落不了地,开不了花,结不了果,让你没脾气。
所有这些发生在别人和自己身上的历史,绝不能让它们仅仅变成“历史”。
这是庙堂中人,乃至全体国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切记!切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