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铸币税的真实影响

探究铸币税的真实影响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铸币税”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铸币税”也许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大家付出如此多的关注。反过来说,“债务的体量”本身,就是对央行印钞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他们认为铸币权是一国政府独有的权力,而政府滥用这种权利大肆印制、发行钞票,通过无偿向广大老百姓征收铸币税,侵犯老百姓的权益、掠夺老百姓的财富,才是造成一切经济问题的真正祸根。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铸币税与铸币利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探究铸币税的真实影响

导读: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原本艰涩难懂的经济学名词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铸币税”就是其中的一个。

不过遗憾的是,大家的热情也许给错了对象。因为“铸币税”也许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大家付出如此多的关注。

通过上篇文章,我们初步解决了一个困扰国人多年的经济学谜题:

如果央行开动印钞机,人为地制造大量人民币“购买”民间的外汇,就会带来实体经济中货币多了,商品却没有相应增加的局面,所以会引发恶性通胀。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答案是:不正确。

理由如下:

(1)由于人民币的本质就是一种央行债券,所以,只要它与债务之间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央行就可以自由地印钞,而不用担心恶性通胀的发生。反过来说,“债务的体量”本身,就是对央行印钞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2)老百姓手里的外汇,不是“不劳而获”的钱,而是凝结着真实劳动成果的真金白银,正因为如此,与其置换的人民币就有了真实的价值依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购买力。在这种情况下,“新增的人民币”就等于新增的购买力,而新购买力的发生,意味着新的有效需求的发生,也必然意味着新的有效供给的发生,因此,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根本关系并不会发生改变,也就自然不会引发恶性通胀。不仅如此,有效需求的增加恰恰是推动经济不断走向繁荣的重要动力,“买东西的多了,做东西的自也会多”,“买卖兴隆、生意红火”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完全不必做过多的解读。

长期以来,有许多人都对印钞和发钞这两件事抱有天大的误解。他们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是印钞,那就一定是瞎印;既然是发钞,那就一定是白给。其实不然,在一个经济相对成熟、政体相对靠谱的国家,任何一种印钞行为都不是胡来的,而是严格地遵循了一定的章法。简单点说,就是信用两个字,即任何一种印钞、发钞行为都是有偿的,而不是无偿的。每一张钞票,都对应了与其面值相等的债务与义务。打个比方,美国人玩量化宽松,玩得够疯了吧?可即便如此,人家也不是瞎玩,而是遵循着一套相当靠谱的玩法。具体地说,美联储给政府钱,绝不是白给,起码政府得给人家打个欠条,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国债;同样的道理,美联储给商业银行钱也不是白给,商业银行也得拿手里的东西(如国债、股票等有价证券)去交换。当然,钱欠多了有还不清的可能,资金运作失误也有导致巨额亏损的可能,当“资产负债表”不堪重负彻底崩盘的那一刻,无论是美联储本身还是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商业银行,理论上都有破产的可能。即便是破产,也称得上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并不是一件多么出格的事。

毋庸置疑,尽量提高管理国家的能力,不让这种性质的“破产事件”在现实世界中上演是一个无比严肃、无比重大的课题,也是每一个国家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可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至少“游戏规则”本身总体上而言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还是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良好的保护。美国如此,中国亦如此,天下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是如此。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应存有任何原则性的质疑。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大家都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就一定还能玩得下去。

但是,仅仅解释到这种程度,似乎并不能彻底解开人们心目中对于“印钞”这一经济学现象的所有好奇与困惑。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绕不开两个关键词——铸币权与铸币税。

近些年来,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大国普遍掀起了一股印钞狂潮,同时,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胀现象,国人对铸币权与铸币税这两个经济学概念的兴趣与关注度骤然提高,而各路“砖家叫兽”也没闲着,他们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大肆炮制各种危言耸听的言论,恶意攻击政府的经济政策,在民间舆论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所以,彻底向老百姓讲通讲透这两个概念,对于澄清疑惑、还原真相,重塑老百姓对国家经济政策的信心,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看看“砖家叫兽”们是如何利用这两个经济学概念兴风作浪的。

他们认为铸币权是一国政府独有的权力,而政府滥用这种权利大肆印制、发行钞票,通过无偿向广大老百姓征收铸币税,侵犯老百姓的权益、掠夺老百姓的财富,才是造成一切经济问题的真正祸根。

乍看上去,这种说法似乎极合逻辑,堪称无懈可击。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种谬论居然能够在民间如此大行其道,迷惑了如此众多缺乏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普通老百姓的原因所在。尤为可恨的是,由于这种说法似乎很明显地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是在为广大老百姓“出头”、“伸张正义”,所以它的欺骗性与蛊惑性就更加惊人了。

但是,只要我们拿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一一予以细致地分析,就不难弄清楚事物的真相,将这些谬论打回原形。

让我们先从铸币权、铸币税这两个概念说起。

铸币权的概念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制造货币的权力。这个权力属于国家,或者更准确地说,属于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铸币税的概念略为复杂,具体地说,货币的票面价值超出生产成本的部分就是所谓的铸币税。

所谓生产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材料成本,一部分是管理成本。前者指生产货币所用到的原材料,如金属、纸张、颜料等的成本;后者指生产货币所用到的其他生产资料的成本,如人力费、水电费、设备折旧费、场地费等。

很显然,一般来说,对钞票,尤其是大额钞票的面值而言,货币的制造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笼统地将货币的面值与铸币税画等号,将货币面值本身理解成铸币税。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铸币税与铸币利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后者仅仅意味着货币生产者(印钞厂)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所获取的利润,其规模要小得多,与前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按照铸币税的概念,铸币利润本身也是铸币成本的一部分。

了解了铸币权和铸币税这两个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形象地概括一下世界金融史了。

打个比方。你我是两个有着几千年寿命的,从远古时代走来的“活化石”。最初的时候,为了讨生活,我们之间采取的是“物物交换”的方式,即我给你一只羊,你给我50只鸡。后来,你觉得物物交换太麻烦,于是向我提议用一两银子换一只羊。我想了想,觉得银子是个值钱的东西,这种交换不算吃亏,于是便同意了你的建议。

又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银块不好看,也不方便携带,想把银块打制成漂亮的银币,用银币来换我的羊。我没有反对,但提出了一个条件:你的银币必须要“足值”,就是说,如果银币的面值是“一两”,那这枚银币必须用一两银子来打造,决不能偷工减料、溜奸耍滑。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你当然不会拒绝,于是我们开始了“银币换羊”的交易,过了一段相安无事的日子。可是后来的某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银币的分量好像不太足,于是便将银币拿到秤上去称了称,果然印证了我的感觉。我怒不可遏,拿着银币找你理论,你却向我大倒苦水:由于银币使用过密,发生了磨损现象,这属于不可抗力,责任不在自己。于是我要求你把这些银币收回去,重新打造分量足的银币给我。你不同意,理由是银子是一种稀缺资源,你手里没有那么多银子。

正在我们僵持不下之时,你灵机一动,又向我提出一个新的建议:我家里银子虽然不多了,但是还有好多金子,我们可以拿来一用。不过,为了吸取银币的教训,这回我们不再把金子打造成金币了,省得再发生磨损现象引起我俩之间不必要的纠纷,所以,这次我干脆制造一种纸币代替银币和你交易,这样做一举两得——一来纸币很轻,方便携带,可以大大提升我们之间做交易的效率;二来纸币不怕磨损,成本也很低,用坏了大不了废掉再做一张新的就行了。不过你放心,我的这个纸币绝对靠谱,但凡你觉得心里不踏实,可以随时把纸币拿来还给我,我保证给你相同价值的金子,你看如何?

听了这个建议,我心里将信将疑——因为毕竟我要给你的是活生生的羊,而你给我的只是一张纸,这一点让我心里极不踏实。但由于暂时无法找到解决银币磨损问题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我无奈之下只好勉强点头,答应你姑且尝试一下这个新建议。可没想到你真的很守信用,每次拿纸币到你那里换金子,你总能非常爽快地兑现诺言,把金子如数地交到我手里。这下我终于放了心,无条件地接受了你的纸币。

又过了一段相安无事的日子,有一天我忽然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你在和我进行活羊交易的同时,还与其他人也进行着同样的交易。而且交易的数量相当庞大,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消息令我很不安,我不禁盘算起来:你的生意做得这么大,肯定给了别人许多纸币,也肯定有不少人到你那里换金子。就算你家的金子再多,这么个换法估计你也未必能扛得住。

我越想越害怕,于是赶紧把从你那里得来的所有纸币都搜罗到一起,放到一个袋子里,急匆匆地赶到你家,要求将这些纸币一次性全部兑换成金子。你断然拒绝了我,跟我交了实底:实不相瞒,我家里的金子已经不多了。所以,今天我正式通知你,今后我的纸币不再与金子做任何置换。你现在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拒绝接受我的纸币,我们之间的生意到此为止;第二,继续接受我的纸币,我们继续做生意。到底怎么做合算,还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呆若木鸡,不知如何作答。可冷静下来后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把生意继续做下去更合适。道理很简单:一来我的手里已经积攒了大量纸币,如果和你绝交,彻底放弃生意,这些纸币就会完全变成废纸;二来如果不做生意,我自己的生计也就没了着落。这样想着,也只好接受了你“把生意做下去”的提议。

你松了一口气,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哎——,这就对了。这才是聪明人的决定!你放心吧,我家里的金子虽然不多了,但家底儿还是很厚实的。我还有千亩良田、上百种其他生意。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我打交道,保证你吃不了亏!

看了这个小故事,相信你会对世界金融的发展史有个大概的了解。这个故事里不但包含了“货币”的诞生经过以及“铸币权”和“铸币税”这两个概念的起源,还包含了“银本位”和“金本位”体制的兴衰,以及纸币最终占据统治地位的缘由。

很显然,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所谓“铸币税”,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在银本位体制下,是不存在所谓铸币税一说的。

当然,这里的“银”,指的是足值银。因为在这种体系下,银币的价值与白银的分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说,银币的价值与购买力由白银这种贵金属的重量本身做担保,因此是绝对靠谱、绝对值得信赖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可能从铸币这一行为中得到任何额外的利益。

不过,即便是“不足值银”,也不可能存在所谓“铸币税”的因素。道理很简单,“不足值”源于自然磨损,而被磨损掉的白银,显然已经重新回归大自然,而没有进入任何一个自然人之手,更加不可能进入政府之手。所以,不存在有谁会通过这种自然磨损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可能。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磨损问题、经济发展或战争需求导致的货币不足及慢性通缩问题,携带与交易的便利性问题等),人类进入了以纸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金本位时代。即便如此,“铸币税”也依然是个伪命题。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事件——“信用”的登场。(www.xing528.com)

银本位的落幕和金本位体制下纸币的诞生,标志着信用二字正式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信用”的诞生,象征着人类经济终于可以向古老而原始的“物物交换”体系说拜拜,迎来了一个真正爆炸性发展的“大经济”时代。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本位从本质上来讲依然是一种物物交换,即用足值白银这种物资去置换其他种类的物资。这样的交换方式,与所有其他“物物交换”的方式一样,都是极为原始的。

这种原始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便携带,从而妨碍了交易的效率。

(2)易磨损,容易引发纠纷。

(3)白银储量有限,开采、冶炼、锻造等程序难度过大且过于繁杂,不易大量生产,从而容易导致货币不足及慢性通缩局面的发生,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因此,只有彻底打破物物交换的束缚,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经济,让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

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信用二字。

因为既然要挣脱“物”(白银)的限制,那么,如果让我接受你的交易条件(纸币),就只有让我“信”了你才成。而这个“信”的依托,就是黄金。

所以,有黄金托底儿,纸币就可以大行其道。人类经济也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好时光。

可是,为什么要说金本位体制下的“铸币税”也是一个伪命题呢?

在金本位体制下,货币的价值是有谱的,这个“谱”就是黄金。既然你用货币可以随时随地换回来足额等值的黄金,那就不存在被谁在暗地里征收了额外的“铸币税”的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金本位崩溃后,纸币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也就是说,这些纸币已经完全丧失了任何靠谱的价值依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认为“铸币税”是真实存在的,国家通过无偿征收“铸币税”从民间掠夺了大量财富呢?

显然,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尽管缺失了黄金这一媒介,货币依然有其坚实的价值依托。这就是国家机器所代表的财富与实力。按照我们前面那个小故事里的说法,尽管纸币制造者家里的黄金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他家里的“千亩良田”还在,“几百种生意”还在,这就是他家的财富与实力,也是他所制造的纸币的价值依托。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纸币来说,信用是存在的,价值也是存在的,所谓铸币税、所谓“掠夺”也就只能是一种意淫了。

其实,话说回来,铸币税这一概念最“坑爹”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忽视了信用和购买力的存在,一厢情愿地认为,货币的面值是多少,老百姓就被无偿“掠夺”了多少。这实在是一个荒谬至极的理论。

打个比方,按照“铸币税”论者的说法,国家发给老百姓100元,就等于从老百姓手里抢走了100元的财富。他们的理论是:老百姓得到的只是一张纸,而国家却可以用这张纸从民间换得价值100元的财物。所以,这张纸就是政府“掠夺”老百姓的铁证!

试问,天下还有比这个说法更“坑爹”的谬论吗?!

显然,铸币税论者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即老百姓手里的这张纸也是有信誉、有购买力的。和政府一样,老百姓同样可以用这张纸换来价值100元的财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百姓手里的纸和政府手里的纸在价值与购买力方面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任何区别,绝不可能存在谁“掠夺”谁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即便国内的货币不存在掠夺铸币税的问题,那外国的货币总会存在这个问题吧?比如说美国。美国印了那么多美元,而且相当一部分美元还跑到了其他国家,并从这些国家狂敛了无数物资,这不是货真价实的“掠夺”又是什么?!

这个说法表面上看似乎很正确,但却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没错,美国是印了无数美元,而且确实有许多美元流到了国外,并从国外敛了不少东西。但请务必注意一点:美国人并没有“掠夺”你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愿的。

现在问题来了:你为什么会自愿?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觉得美元靠谱、有信用。而且还有一点让你坚信不疑,那就是全世界所有人都与你持有相同的观点,都觉得美元靠谱、有信用。这就意味着,你对美元的价值与购买力有绝对的自信。知道只要自己手里有美元,无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换回来相同价值的东西。

所以,事情的真相一目了然:即便是外国的货币,一样可以有信用、价值和购买力,而且这种购买力甚至有可能远远超过本国的货币。既然如此,外国货币掠夺“铸币税”这档子事也就当然不存在。

不过,正如我们刚刚提到过的那样,这种通行世界的“外国货币”,一定得是一个特别靠谱的国家的货币才成。只有站在货币背后的这个国家真正有实力、真正靠谱,大家才信得过你,也才愿意放心地接受你的货币、使用你的货币。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硬通货的概念。而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现存的所有硬通货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相当靠谱的国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是断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因为没人信得过你,当然也就没人信得过你的货币。

那么,通过铸币行为进行“掠夺”这档子事,是否就完全不存在呢?

也不能这么说。源于铸币行为的“掠夺”现象确实有可能存在,只不过这样的掠夺,绝不是通过铸币税,而是通过刻意制造恶性通胀来实现的。

具体地说,通过铸币的手段能够造成“掠夺”的,只有两种可能性,即“经济极度不发达”与“天灾人祸(如战争或大规模自然灾害)”。

由于经济不发达,所以物资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极度匮乏;同时,由于遇到了天灾人祸,如战争,政府又必须从民间筹措大量物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肆发行钞票、人为制造恶性通胀,政府就能一举达到“尽可能多地占有战略物资”的目的(道理很简单,物价暴涨,老百姓能买到的东西就会急剧变少;但政府却不怕高涨的物价,因为它们可以印刷足够多的钞票应付这种局面)。

在这两种可能性中,“经济极度不发达”这一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要经济足够发达,有效解决了物资供给问题,天灾人祸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就很有限。甚至于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天灾人祸还能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天灾人祸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新需求,而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而言,新需求的骤增将极大地刺激国内的经济活动,大幅度地促进就业、提高企业与个人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从而使国内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也许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发战争财、灾难财”吧!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经典的当然要数连续发过两次世界大战财的美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美国决定性地推上了唯一的经济超级大国的宝座,令其“君临天下”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而且不出大的意外,这一王者地位应该至少还能继续维持二三十年。

当然,美国也吃过战争的亏,尤其是越战。深陷越战泥潭几乎耗空了美国的国库和黄金储备,从而间接导致了金本位的崩盘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国际汇率体系从固定汇率制永久性地转向了浮动汇率制。但是,美国人却因祸得福,利用这个机会让美元的地位一举超过黄金,成为世界范围内名副其实的“货币之王”,也使美国变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金元帝国。

总之,金本位也好、银本位也罢,所谓本位,说白了就是一个用来“兜底儿”的东西。人们之所以会对“兜底”这两个字如此痴迷,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信用的渴望。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任何一种本位,说到底都是信用本位。因为只有信用才是自身财富的唯一保障,失去了信用,人们就会变得一无所有。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对“失信”行为充满了不安与恐惧。“铸币税”这个概念的诞生,便如实地体现了人们对“信用缺失”的极度敏感心理。

不过遗憾的是,“信用”这两个字绝不是任何一种物质所能换来的,只能来源于人们的内心。

无论是黄金还是白银,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物质。既然是物质,它们的信用就绝无可能是天生的,而是被人为赋予的——人们认为它们有信用,它们才能成为宝贝;人们认为它们没信用,它们不过就是普通的金属而已,与任何一块破铜烂铁没有丝毫区别。

在这一点上,它们并不比纸币特殊多少,也并不比纸币高级多少。

所以,归根结底,只有信用才是真正永恒的东西。没有了信用,别说金本位、银本位,即便你玩“钻石本位”,也照样起不到任何“兜底儿”的作用。

所以,等什么时候人类能够把“坑爹”的金本位和银本位统统抛于脑后,尤为重要的是,把更为“坑爹”的铸币税之类的东西彻底抛于脑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创造与捍卫信用这两个字的时候,也许,世界上的一切金融和经济问题,都将烟消云散,并将永远没有复发的可能了。

[1]1斤=0.5千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