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与通胀的基本逻辑。央视经济频道曾经播放过一个颇有人气的节目——《货币》。节目中,一位极负盛名的经济学元老级人物发表了这样一番高论:货币和商品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商品就那么多,你货币发多了物价自然会涨。
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很合逻辑,甚至堪称无懈可击,很是能够迷惑一部分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可对于稍懂经济学的人来说,就显得过于幼稚与拙劣了。
道理很简单,货币多了,物价未必会涨,甚至有可能会跌。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比如说央行多发了两亿元的货币,并大发善心通过政府和商业银行之手将其中的一亿元给了企业,一亿元给了老百姓。如果企业和老百姓把这两亿元花掉买了东西,那么很显然物价会涨。因为商品就那么多,你凭空多出来两亿元的货币,物价上升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企业和老百姓没有花掉这些钱,而是把这些钱存进了银行或锁在自家的保险柜里,那么这多出来的两亿元资金和物价之间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好像是人人都懂,但往往在关键时刻却会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
事实的真相是,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尤其是快速上升往往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生的。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有价证券的交易等方式将大量现金释放给商业银行;同时,政府和央行通过减税、转移支付、降息、提高工资等手段将大量现金释放给企业和老百姓,这些都是导致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的因素。
但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也是商品交易最低迷的时候。即便商业银行手里的现金泛滥成灾,如果贷不出去也只能徒呼奈何。又或者,即便将钱贷了出去,借到钱的企业或个人并不拿这些钱去购物,而是拿去炒股炒楼,依然不会对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影响;同理,如果企业将减税、降息带来的额外收入,老百姓将工资提高带来的现金收入全部存入银行,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或消费,商品市场的价格也不会发生任何波动。何止如此,当交易量不充分或者完全没有交易时,物价还有可能下跌,导致通缩的发生。而这种局面绝不是靠多发货币就能轻易扭转得了的。
所以,结论一目了然:物价的变动,从根本上来说不是通过货币的多寡,而是通过交易量的多寡完成的。没有交易,你就算发再多的货币,也不可能刺激物价上涨,甚至于有可能导致物价下跌。因此,“货币多了物价必涨”的谬论,可以休矣!
(2)世界的现实。明白了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基本逻辑,我们就可以对国内外的经济情况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了。
先说外国的情况。
大家知道,现在欧美日都在疯狂地发货币,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通缩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多出来的货币没有进入商品交易的领域,所以无论货币如何泛滥,物价照样在下跌。美联储一次又一次地玩量化宽松,日本央行一年又一年地大肆放水,却依然不见通胀的影子,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对美日而言,通胀简直就是个香饽饽,求之而不得之。现如今美日两国干脆不再提量化宽松这码事,而是直接将货币发行量与通胀指标本身挂钩,号称只要通胀不发生就要将印钞进行到底,可国际上却普遍对此持怀疑态度。估计有一天即便它们终于盼来了通胀,也未必是多发了货币带来的结果。
所以说,即便滥发了货币,这些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却依然没有丝毫下跌,相反却越来越坚挺。但不可否认,货币多了,一般情况下货币的汇率会跌(因为这就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你的货币供过于求,而别人的货币就会变得相对供不应求),但这也仅仅意味着这些国家货币的对外购买力下降,而对国内购买力不会产生直接影响。除非一个国家的大多数物资都要依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下跌确实有可能带来所谓输入性通胀的因素。但即便如此,只要其国内经济总体上处于通缩的局面(这就意味着物价在不断下跌),就说明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依然是坚挺的,老百姓的财富并没有因为货币的超发而被稀释或剥夺。
(3)中国的现实。再来说说中国的情况。
首先,必须澄清一个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货币供应量破百万亿”“贷款余额破三万亿”,许多“砖家叫兽”对这两则新闻的解读,都不约而同地往“物价暴涨,百姓遭殃”上面引,实在是荒谬至极。因为货币供应量与贷款余额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已经知道,货币供应量指的是现金加存款,这就意味着,滞留在银行内部的货币,理论上也属于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即便货币供应增加了,贷款余额也未必会增加,甚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贷款余额的增加,也未必意味着货币供应的增加,因为即便货币供应维持不变,乃至于减少,理论上贷款余额也有增加的可能,比如说利率较低或经济较好的时候。(www.xing528.com)
所以,即便货币供应增加了,但是如果大量资金滞留在银行,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又或者,即便贷款余额增加了,但绝大部分贷款被拿去买房炒股,没有进入商品市场,物价是不可能发生大幅波动的,更不要提让老百姓遭殃了。
而中国经济的现实,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知道,这两年由于经济不佳,虽说中国的货币供应和贷款余额在政府和央行的主导下大幅增加,但是这些多出来的货币当中,只有少部分是通过贷款或涨工资等方式流入了民营企业和百姓的腰包,而大部分货币其实还是被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拿走了。这些钱,除了少部分被挪用,变成股市和楼市的泡沫抑或炮灰之外,大部分钱是通过大规模基建、大规模设备投资等方式被花掉的。这样的一种货币超发,显然与通胀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大量放贷确实会对某些领域的物资,如钢材等重要原材料的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但这也仅仅是维系钢材市场的正常运转而已,绝不至于导致钢材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刺激通胀的发生。事实上,为了维系钢材生产领域的正常运转,大量的贷款正在变成大型国有钢材企业的设备投资,而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反而对钢材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打压作用。
(4)货币与民生的关系。综上所述,货币的多寡一般来说与民生领域无关,更加不会稀释老百姓的财富,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因为这些钱要么被拿去炒股炒楼、要么被拿去买了更多的设备、要么被拿去建了更多的厂房,哪一个都不会对民生,比如说老百姓的菜篮子产生消极影响。同理,即便欧美日开闸放水,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老百姓依然不必担心自己的生活,照常过日子就行。道理很简单,人家的钱进来,瞄准的是你的资产,而不是你菜篮子里的猪肉。因此,今后投资的时候加倍小心就行了,过日子的事儿则完全不必担心。
当然,滞留在境外的热钱可能会对民生物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大量的热钱对原油和大宗商品的炒作会带来油价和粮价的上升,而粮油价格的变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反馈到民生用品的价格上面。可即便如此,也无需老百姓过于担心。道理很简单,首先,这个事儿和我们自己发的货币多少无关,因为我们没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所以轮不到我们瞎操心;另外,大宗商品不像黄金,它的价格最终还是要由实体经济的需求,即实际交易量的多寡来决定。只要实际需求和交易量是相对稳定的,大宗商品的价格迟早还是会合理回归。事实上,全球集体开闸放水,往往是在世界经济普遍处于不景气,甚至是危机状态时才会发生。由于过多的货币无处可去,只好被拿来炒作大宗商品,人为地制造了大量泡沫。不过,也正因为世界各国经济都不景气,对大宗商品的实际需求会大幅下降,所以这样的泡沫是极易破裂的。包括本轮经济危机在内,历次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中,大宗商品的价格都会像过山车一样暴涨暴跌,就是这一事实的明证。
总之,下回再遇到一个狂呼“货币发多了老百姓必然要遭殃”的主儿,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5)为什么在某些国家,或者某个国家的某些特定历史阶段,货币多了确实会引发恶性通胀?
这是一个非常靠谱的问题。必须承认,在某些国家,如非洲的津巴布韦,或某个国家的某些特定历史阶段,如解放前夕的中国上海,都发生过由于大量发行钞票而导致恶性通胀的情况。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不是因为它们的货币发得太多,而是因为它们的商品实在太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物资紧缺。一般情况下,这种事只会发生在经济极度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物资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极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大肆印钞,那就是典型的与民争利、稀释百姓财富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通过人为地制造恶性通胀,将本已十分有限的物资尽可能地据为己有,刻意恶化物资稀缺的程度,从而把黎民百姓的生活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但这样的事情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道理很简单,在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里,生产和供应能力是有充分保障的,所以不可能发生物资稀缺的情况。恰恰相反,这些国家的真正烦恼在于需求不足、供应过剩。也就是说,真正的问题在于刺激需求,而不是扩大产能。因此,这些国家之所以会在不景气的时候大肆印钞,不是因为东西太少、抢的人太多,政府需要通过印钞的方式来与民争利,而恰恰是因为东西太多无人问津,所以只有通过多发货币来刺激大家买东西的动机。当然,这么做是否有效则另当别论,但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另外,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比如说一些突发性的政治经济事件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可能会导致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出现恶性通胀。但这样的通胀显然与货币供应量无关,并且大多是暂时的。
总之,在这个产能普遍过剩,并且这种过剩正不断地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渐蔓延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代里,妄谈“货币多了会引发恶性通胀”纯属画蛇添足之举,尤其对拥有惊人制造能力与规模的世界工厂中国而言,就更是如此。所以,奉劝那些不安分的“砖家叫兽”们,与其疯狂叫嚣“多发货币等于政府从百姓手里抢东西”,不如好好琢磨怎么才能帮助不计其数的中国工厂将仓库里那堆积如山的商品尽快卖出去。因为和信口雌黄、哗众取宠相比,这个事儿才是一件真正有出息的事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