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至少对于中国来讲,通胀与其说是一种“经济现象”“金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现象”“社会现象”甚至是“道德现象”“行政现象”。
所以,也许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事实的真相是:对于中国通胀问题的解决,与经济手段相比,或许行政手段的效力要更大。
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认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与一国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事物遵循了这样一个逻辑:如果一个国家的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利率、放松银根的政策,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流动性(现金)进入实体经济。因为随着贷款利率的降低,企业或个人向银行借钱就会变得更容易;同理,随着存款利率的降低,把钱放银行就会变得不那么合算,也会促使更多的储户将存款取出来,因此,随着更多的现金进入,实体经济就会呈现出一种投资、消费两旺的局面。由于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商品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从而诱发通胀的发生。
反之,如果央行采取相反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利率、紧缩银根的政策,按照相同的逻辑推理,实体经济就会出现物价下跌,也就是所谓通缩的局面。
这套理论,从逻辑上来讲堪称完美,长期以来一直无人敢于质疑。时至今日,依然在学术界和实务领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可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当实体经济发生问题时,通过启动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的招数远不像大家想象的那般灵光,甚至可以说越来越不灵光。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有太多的国家即便拼命印钞也盼不来通胀;同时,也有不少国家即便拼命紧缩银根、回收货币物价却照样会上涨。(www.xing528.com)
可见,理论上正确无比的货币政策在实践方面确实掉了链子,绝非百试百灵的神丹妙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许多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时间,有着所谓滞后效应的缘故。国际上也确实有一种说法,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三四个月的时间之内,经济环境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所以出现政策失灵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种说法肯定有一些道理,但很显然在现实世界中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不是偶尔,而是经常发生,因此单纯用滞后效应来解释这种现象,显然说服力还远远不够。
所以,无论怎么说,长期以来在传统经济学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货币政策与通胀的关系学说”本身,一定存在着某些重大的缺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类将永远无法正确地与通胀打交道,也就自然无法有效地管控抑或制服通胀这头恼人的怪兽了。
那么,到底传统学说在哪里出现了缺陷呢?
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