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的通胀率罕见地破2(2%),回到了“1(1%)时代”。
但是,许多民众却表示他们对“物价涨势趋缓”乃至“物价局部降低”这一点并没有明显的感觉。
那么,到底是数据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感觉出了问题呢?
一个网民问我:为何通胀率已然“破2”,我却丝毫没有感到物价降低了呢?
这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感兴趣,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讲解一下。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通胀的形成机制。
这个机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影响通胀的最本质因素。简单点说,某种东西卖的人多买的人少就会变便宜,某种东西卖的人少买的人多就会变贵。这是一个基本常识,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2)成本体系。各种要素成本的变化,左右了通胀。打个比方,工人工资高了、国家税收高了、水电费贵了、流通环节多了,价格就会涨,反之就会降,这个也是一个基本常识,相信大家也都能认可。
那么,任何和通胀有关的经济现象,只要能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定能得出最靠谱的答案,反之,就只能是误解和臆想。
这就意味着,某些“砖家叫兽”所叫嚣的货币超发引发通胀的论调,是绝对的外行话,完全没说到点子上。
道理很简单,如果货币超发能够引起供需关系和成本要素的变化,当然对通胀会有影响,但是,如果货币超发对上述两个方面没有任何影响,那就和通胀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们可以拿猪肉举个例子。
都说2009年的“四万亿”引发了通胀。那么,谁能告诉我那“四万亿”和肉价暴涨是个什么关系?
是否“四万亿”中的很大一笔钱流入了老百姓的腰包,让老百姓对猪肉的需求一夜暴涨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国家发的那“四万亿”,显然并没有流进老百姓的腰包。那么,是否“四万亿”资金的流入,造成了猪肉产量的暴跌,从而拉升了肉价呢?答案也是否定的。猪肉产量是有着周期性的涨跌现象,但是这很显然和国家多发了票子关系不大,而是另有原因,比如说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民养猪缺乏科学性,养殖行为显得比较随意,价高了就拼命养,价低了就干脆放弃,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可见,国家那“四万亿”根本就没流入养猪领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么,国家的钱都流到哪里去了呢?地球人都知道,大部分都被拿去盖房修路了。还有一少部分让人鼓捣进了股市,变成了投机资本。所以我们说,货币超发,对资产价格,也就是股市、楼市价格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但对民生用品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股市、楼市价格的变动,属于投资领域的事儿,和主要反映民生用品价格变化趋势的通胀这个经济学概念没有半毛钱关系,这长期以来忽悠了太多的糊涂人,现在是该到了醒醒脑子的时候了。
(3)食品的附加价值与收入弹性的关系。另外,作为一个补充性的知识,我们还有必要对消费品的收入弹性这个概念做一些说明。
长期以来,一直都有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正是由于近些年国家滥发了票子,导致工资水平过快增长,才会造成民生用品,尤其是食品价格暴涨的局面。因此,收入上涨是造成通胀的罪魁。
这一理论很具代表性,迷惑了无数不明真相的人,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做一下澄清。
不错,当一个国家从“吃不饱”的状态(即“赤贫状态”)向“吃得饱”的状态(即“温饱状态”)过渡的时候,收入水平的上升确实会带来需求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通胀的发生。但是,当一个国家从“吃得饱”的状态向“吃得好”的状态(即“小康状态”)过渡的时候,收入水平的上升就未必会导致通胀的出现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里面涉及消费的收入弹性问题。(www.xing528.com)
所谓消费的收入弹性,指的是某种特定商品的消费数量针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通俗点说,就是“收入的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来说,越是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同理,越是未加工或低加工的食品类商品,消费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一个人爱吃西瓜,月收入1000块钱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一个西瓜,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他的月收入达到5000块钱的时候一天就能吃五个西瓜了,因为一个人的胃口是有限的,并不会因为收入的增加而无限变大。
这就是食品消费收入弹性指数较低的一个明证。
另外,如果一斤未经任何处理的大葱卖两块钱,而一斤经过洗净、挑选、切割的大葱卖三块钱,也不意味着大葱涨价了。因为“经过处理的大葱”与“未经处理的大葱”已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品,后者的附加价值要大于前者,价格贵一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两者之间已经不具备价格可比性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例子有些难于理解,那么我可以再说一个更简单的例子。你认为一斤苹果卖五块钱,而一瓶分量要少得多的苹果罐头卖二十块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吗?可不可以因为苹果罐头比苹果卖得贵就下“苹果涨价了”的结论呢?
相信你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其实,不只是苹果与苹果罐头的区别,即便都是苹果,品牌苹果也要比普通苹果贵一些,这是由两者之间附加价值的差异造成的,而前者的附加价值明显要比后者高(比如说形状更好看或味道更鲜美),因此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商品,已经没有价格方面的可比性了。
这个道理看似很简单,但往往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而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食品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食品种类更是空前暴增,档次与质量也有着显著的进步,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就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了。因为今天的食品和几十年前的食品相比,里面所包含的附加价值已经大为不同,我们自然要为这多出来的价值买单。这种形式的价格上涨和通胀完全是两个概念,不但不能作为“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低”的论据,恰恰相反,它正是“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一个铁证,是这么多年来经济发展果实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因此,“收入上涨是造成通胀的罪魁”这一论调,绝对是荒谬至极的无稽之谈。
那位说了,既然你说货币超发和收入上涨都和通胀没什么关系,那中国这两年的高通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既复杂又简单。
还是得拿通胀的形成机制说事。
就拿最令老百姓头痛的猪肉价格来讲,很明显,在肉价大幅波动问题上,供需关系所起的作用非常小。从需求上讲,很明显老百姓对猪肉的消费并没有发生暴增的现象,甚至于,由于肉价太高,相当多的老百姓对猪肉还怀有敬而远之的心态,导致消费量长期慢性下降。从供应上讲,尽管猪肉的产量波动很大,但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供应量还是基本稳定的,甚至有逐渐递增的态势。这就意味着,单从供需关系来讲,肉价应该缓慢下降,而不应该持续暴涨。所以,肉价的持续暴涨,肯定另有原因。这个原因主要存在于成本要素当中。简单点说,人工费增加、饲料费增加、防疫费增加、流通费增加等,这些才是肉价上涨的罪魁。而在这些成本问题当中,有些是结构性问题,比如说人工费增加,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是一个必须承担的成本;饲料费的增加和以玉米大豆为主的大宗商品有关,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又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所以某种程度上也不是我们能主动掌控的;只有流通费用的增加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应该下大力气去改进。另外,通过提升管理和生产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加强信息化建设,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国家财政扶持,减少防疫成本的支出等,都是可以进一步发力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组合拳,完全可以避免或至少延迟通胀的发生。
当然,一些偶发性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略。比如说恶劣的天气或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导致物价,尤其是粮食蔬菜等食品价格发生剧烈波动,从而极大地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但这一类因素基本上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已经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没有必然的客观联系。即便如此,也不等于我们只能坐视不管、无计可施。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发展高科技,改善农作物的品种,使之具有更强的抗灾能力;未雨绸缪,在丰产时多增加一些政府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等等。总之,人定胜天,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就没有绝对迈不过去的坎儿。
了解了这些,就可以回答那位网友的问题了。
问:过去几个月,中国的通胀何以逐步降低?
答:五个因素使然。①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导致许多商品,如日用品和家电产品等的需求减少从而压低了它们的价格。②一度过高的商品价格,如各种肉类价格,吓着了消费者,抑制了消费,导致价格下降。③国际油价总体趋降,导致下游产业,即以原油为原料的许多产业的产品,如塑料等,价格下降。④季节性因素导致许多农副产品,如各类蔬菜水果等产量增加、价格下降。⑤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如限价、减税、提供财政补贴、改善流通环节的盘剥等,降低了产品的要素成本,导致价格下降。
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最近通胀率下降了,老百姓对物价的感觉依然没有明显变化呢?
答:三个要素使然。①通胀率包罗万象,而老百姓对物价的敏感性,则主要集中于食品。打个比方,没有人会太在意家电价格的涨跌,但对蔬菜、猪肉的价格变动却非常敏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降价的东西你没有感觉,没怎么降价的东西你又敏感,就难怪会对通胀率变化有质疑了。②随着季节的变化,某些食品,如蔬菜水果价格又将有一个逐步上升的空间。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尽管国际油价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但是粮价却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及美国减产等原因处于飙升的边缘。由于中国现如今已然是粮食进口国,再加上我们没有大宗商品定价权,受国际粮价影响很大,因此,中国的粮价也面临巨大的上升压力。粮价的上升,除了将带动一系列民生用品涨价之外,还有可能通过饲料价格上涨而影响肉价,这个因素,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
因此,为了控制好通胀,真正让老百姓尝到“日子好过了”的甜头,竭尽全力控制粮价,将是中国政府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