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利率改革不但象征意义偏大,而且一旦实行不当,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所以,尽早出招、防患于未然就成为一个当务之急。
那么,后续改革应该如何进行才能实现真正的功德圆满呢?
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
(1)切实增加银行的纠偏动机。很明显,利率的降低第一时间受益的总是那些强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既得利益者,这就很容易让改革的目的落空。因此,完全的市场化改革是不易于纠偏的,适当的行政措施,也就是所谓的僵化政策还是必要的。只不过,这一次的僵化政策需要倒过来,从以前的向大型国企倾斜,到现在的向小微企业倾斜。也就是说,政府要伸出一只手,适当地按住银行向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贷款的冲动;同时,要伸出另一只手,适当地迫使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
除了行政手段这只“手”之外,市场手段的“手”当然也可以使。
具体方法是取消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也就是现行基准利率),也就是说,只要银行和企业两厢情愿,它们之间就可以自由地决定利率的水平。只要这一水平不至于达到放高利贷的程度,央行就不予干涉。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银行可以以更高的利率向小微企业贷款,这就会增强银行向后者贷款的动机。
第二,既然银行可以通过正常的表内业务实现较高的盈利水平,那么,通过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即所谓的影子银行系统)进行表外操作,攫取更高利润的动机就会大幅下降。这对于央行调控金融市场以及降低中国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
(2)尽快推进存款利率改革。对于广大储户而言,由于存款利率长期低于通胀率(也就是所谓的实际负利率、利率倒挂现象),购买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更靠谱的理财保值方式。这一公众心理的形成极大地恶化了中国楼市的泡沫,并直接造成了影子银行泛滥的恶果。
所以,想方设法纠正利率倒挂现象,让老百姓能从正常的存款业务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就成为一个当务之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显然是一个可行的招数。(www.xing528.com)
只要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各大商业银行为了确保储户来源,一定会纷纷祭出高息揽储的大旗,向老百姓大幅让利的。
老百姓得到实惠,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购买力,这一点对于建设消费型社会,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银行的盈利空间将受到巨大的打压,迄今为止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返了。
不过,这样做也有好处。我们的银行实在是太幸运了,中国的利率体制把它们惯坏了。而这种娇惯行为已经造成了许多奇观:
奇观一:甭管中国经济多不景气,民间企业如何揭不开锅,银行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动不动就给高管和员工发高额奖金。
奇观二:中国的银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服务态度最差、服务质量最次的银行,但同时居然又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银行。
奇观三:中国的银行不怕坏账,甚至可以不懂金融业务,可以视经济规律为无物。因为有国家兜底,所以怎么样都无所谓。
因此,彻底改变一下游戏规则,让中国的银行真正变成一种“企业性质”的、“正常”的银行,绝对是为了它们自己好,也是为了国家好、老百姓好。
除了利率改革之外,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引狼入室”,将外资银行引进来和国有银行竞争。相信那个时候,中国的金融系统一定会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的利率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新一届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这条路我们一定会走得很好、很稳。
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