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是指有效沟通的方式,目的是消除因方法不当引起的沟通障碍。
汽车4S店管理中应选择合适的对象去沟通。对于销售管理者,合适的沟通对象只有两种:一是当事人,二是指挥链上的上、下级。
(1)当事人 企业成员、部门之间总会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与当事人沟通。假如销售部和市场部之间发生冲突,按照以上所讲的“与当事人沟通”的原则,就应该由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直接进行沟通。
实际上,有的人不是先与当事人沟通,而是先与其他部门的人谈,这种情况就是选择沟通对象不当。
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往往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和下属之间发生矛盾,应该与下属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假如你认为某个下属工作不力,不要对其他下属说,更切忌把他作为反面的榜样。你应该做的是与这个下属直接沟通。
(2)指挥链上的上、下级 员工之间发生冲突,除了相互之间进行直接沟通以外,还可以请上司帮助解决。同样,部门之间的障碍,双方之间既可以直接沟通,也可以找上一级管理者帮助处理。这种按照指挥链的上、下级的关系进行沟通的方式是应当倡导的正确方式。
汽车4S店中经常出现的沟通对象错位如下:
1.应当与上司沟通的却与同级或下属进行沟通
【案例】
人力资源部的任经理对领导交代的工作感到非常为难:刚刚经过层层筛选招进来的销售部门的员工,却因为公司经营政策调整要被辞退。他感到很不好受。吃午饭时,他和销售部的展厅主管谈起了此事:“公司太不负责了,这让我怎么和新员工交代?”
2.应当与同级沟通的却与上司或下属进行沟通
【案例】
销售部的王子璐经理对新近人力资源部招收的一批销售顾问感到很不满意。在一次同总经理的谈话中谈到了此事:“不知道现在人力资源部的人都在忙什么,最近给我们招来的人根本就不合适。”总经理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在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点名批评了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任经理感到非常气愤,认为销售部觉得招的人不合适可以当面与自己说,到总经理那里告什么状。从此,人力资源部和销售部之间有了芥蒂。
3.应当与下属沟通的却与上司或其他人员进行沟通
【案例】
销售部经理发现最近本部门的小王工作不积极,常常请假,他想先向其他同事了解一下。于是中午休息时,他对部门的另一位下属小张抱怨道:“最近这个小王可成了问题了,是不是这样啊?”很快,小张把这件事传给了小王,其他同事也都知道了,这样小王就对他的上司有意见了。(www.xing528.com)
同时,沟通渠道也就是沟通的重要选择,汽车4S店中常见两种沟通渠道为:
1)一对一沟通,即双方直接进行沟通。
2)会议沟通,即在一个组织内部进行的、多方参与的沟通。
汽车4S店中常见的沟通渠道错位如下:
1.应当一对一沟通的选择会议沟通
【案例】
销售部与人力资源部之间,关于人员招聘的事项产生了矛盾。销售部认为,人力资源部工作不力,没有招收到合适的销售人才;而人力资源部则认为,销售部对于人才的要求太高,或者面试的方法不当。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一对一沟通,没必要在会议上提出,因为双方各执一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并且浪费与会人员的时间,耽误会议其他议程。
2.应当会议沟通的选择一对一沟通
【案例】
公司近期要改变报销办法,这是一件涉及全公司的事情。但是,总经理却认为有必要同每一位部门经理谈谈此事,于是一个人一个人地谈,以每个人40min计算,8位经理共花去老总320min的时间。效率太低了!
在进行一对一沟通时,必须按照选择当事人和指挥链的上、下级作为沟通对象的原则来处理问题。
同样,在会议上,也要注意沟通对象的正确选择。会议沟通的内容有两种:第一种,是具体的事情;第二种,是某个具体的人。
作为销售管理者,应该避免的是第二种情况。在会议上沟通的事情应该具有普遍性,以上述所讲的人力资源部与销售部的矛盾为例,人力资源部一直不能为销售部招收合适的人才,如果其他部门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即市场部、财务部等各个部门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认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没有到位,那么原因何在呢?
通过会议讨论,或许就能分析出真正的原因,也许是公司的薪酬待遇太低,也许是各个部门对人才的要求太高,也许是招聘方式不当。
沟通对象和沟通渠道的选择在企业的沟通中非常重要。要牢记你处于一个组织的环境中,不是自然人,一言一行都对组织内的其他人产生影响。如果选择的沟通对象不当,或者沟通渠道不合适,就会给其他人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在这一点上应该谨慎,要克服选择沟通对象和沟通渠道的随意态度,最重要的是杜绝私下说三道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